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草只种不管,不但不能发挥水草在虾蟹池塘养殖生产中的作用,而且大面积腐败的水草会污染水质,严重时造成河蟹死亡."蟹大小,看水草"、"养好一塘蟹,种好、管好一塘草"、"要想蟹病少,赶快种水草",这些都证明了水草在虾蟹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性.虾蟹养殖好坏跟水草栽培与管理关系极大,根据多年来虾蟹池塘养殖水草管理生产实践,虾蟹养殖前期要种好草,中期要护好草,后期要保好草.现浅析昆山市虾蟹池塘养殖水草管理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早春季节,水温比较低,藻类生长慢,河蟹池塘肥水困难;种植的水草生长速度慢、还不茂盛,水草容易挂脏;风速大,池塘水浅,水草少,水容易浑浊。河蟹池塘做好早春管理对于河蟹养殖至关重要,本文就河蟹池塘早春管理常见问题进行阐述。一、河蟹池塘早春水难肥1.河蟹池塘早期肥水的重要性(1)前期肥水可以降低蟹苗下塘时的应激反应,大  相似文献   

3.
水草对河蟹养殖很重要,"蟹大小、看水草",而且水草对生态的保护非常重要。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前期的水草较易培养,后期水草较难维护。于是很多养殖户认为这是水草的本性,不论怎么管理,到了高温期都会变得不好。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发现有些池塘从前到后水草一  相似文献   

4.
河蟹养殖入秋以后,随着气温下降,河蟹活动量增加,摄食量也随之提高,并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养殖的河蟹将完成最后的、增重最大的一次生殖蜕壳。为促进河蟹的蜕壳生长,提高河蟹规格、产量和品质,河蟹池塘养殖后期的科学管理尤为重要。一、打捞和清除部分池塘水草温度下降后,河蟹摄食水草根茎的量变大,要及时打捞被河蟹摄食后漂浮的水草。种植苦草为主且生长过长已覆盖水面的蟹池,要8m~10m定距离、东西方向清理出2m左右的蟹沟,增加池塘水面与风力的接触面积,利用风力的作用促使池塘内水体的流动,使蟹池底层有机物分解的有害气体及时逸出,促进池塘上下层水体的对流,改善下层水体的溶解氧条件。种植伊乐藻为主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知道蟹养得好不好、主要看水草这句话,可见水草在池塘养蟹中的重要性。在池塘中种植水草,模拟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但有利于河蟹的蜕壳保护,而且可以起到为河蟹提供绿色的植物饵料、净化水质、遮阳、扩大水体空间等作用,在整个养殖期内,  相似文献   

6.
正一、河蟹池塘常见的影响水草生长因素1.蟹塘底质缺肥或水质过肥池塘缺肥一般发生在前期,水温低、基肥不足或投放的螺蛳过多,引起水质清瘦,或是新开的蟹塘,有机质少,水草难以生根生长。所以对于新开塘口,需在翻耕后进行曝晒形成熟土层,再加量使用有机肥后种草。水质过肥引起透明度降低,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造成水草难以生长。水质过肥的塘口可采用换水或者投放螺蛳的方法解决。养殖过程中可定期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河蟹的养殖成败与水草的好坏息息相关,有"蟹大小,看水草""养好一塘蟹,先要种好一塘草"之说。蟹池中水草种植和维护的好坏是养蟹成败的关键,就此对于水草的栽种和管理谈以下几点看法。一、水草的栽种河蟹养殖过程中,12月-翌年1月,河蟹塘开始清塘;1-3月份开始种植水草,种植水草的种类以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为主。选择优良的水草种子是栽种能否成功的关键点,部分河蟹养殖区域发生过由于种子的问题出现部分养殖户  相似文献   

8.
不同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生长及池塘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草在河蟹养殖成功的关键,一直有"蟹大小,看水草"的说法,金坛区是引进水草最早的地区,在水草的栽种及管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复合型水草的种植模式,但是对各种常用水草的选择常常是根据经验,而各种水草对河蟹生长及池塘水质的影响等并没有做过单独研究。鉴于不同水草生长规律、管理方式、对河蟹的贡献及对水质环境的调节能力不同的特点,笔者于2018年在金坛区  相似文献   

9.
崇明地区蟹种培育池水草栽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国内外一些从事蟹种养殖的地区已开始坚持"分布均匀、品种搭配、密度适当"的池塘种植水草原则。简单来说即是池塘中水草至少两种,而且在栽种模式、时间和密度方面以适应蟹种生长为主,最大地发挥水草在蟹种生态养殖中的作用。但崇明地区蟹种养殖池塘中栽种的水草一直为传统模式,即主要是空心莲子草(俗称水花生),且移栽时间、密度等随意性很大,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河蟹隐藏躲避场所和水体降温  相似文献   

10.
<正>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水草在河蟹养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伊乐藻是河蟹养殖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水草,占全国养蟹水草种植面积的2/3。只要对伊乐藻进行合理的布局,池塘养出的蟹通常产量高、规格大、效益好。江苏省金坛和宜兴地区的交界处,如新建镇、儒林镇、官林镇,该地区98%以上的池塘种植伊乐藻。该地区养蟹产量125~175千克/亩为主,规格多在125~165克/只,产量最高可达200~300千克/亩,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亩效益多在0.5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河蟹池塘养殖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地方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蟹业经济,同时,在河蟹养殖模式等方面也有较大突破,特别是应用蟹池复合型水草种植生态养殖河蟹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河蟹高效养殖,与常规生产相比,不但河蟹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而且养殖产量平均增加2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一、种植水草的意义"蟹大小,看水草""想养一塘蟹,先种一塘草""蟹多少,看水草"等之类的说法,说明了要养出大规格、高产量的一塘河蟹种植水草的重要性。因为水草不仅是河蟹的天然饵料,更是能够净化水质、提高水体溶解氧、提供河蟹栖息蜕壳的场所。如果在水草种植养护过程中出现栽种不合理、管理不善等问题,不但没能利用好水草的功  相似文献   

13.
利用蟹种池进行大规格成蟹养殖,因池塘浅、存塘蟹种规格差异大、密度控制难、养殖生产迟和水草难以种植等原因,其结果往往是河蟹发病率高、出地规格小、经济效益低、经常亏本等。为搞好生产,经过实践总结,现将蟹种池养殖大规格河蟹技术介绍如下:一、暂养池的准备蟹种捕捞出售时,选择1~2个边角塘作为暂养池,面积约为蟹种地的15%,在将蟹种出售后清除池底淤泥。外塘池埂如果过低则必须加高到1.2m以上。在暂养池四周围上塑料薄膜或钙塑板,防止蟹种池在进行幼蟹捕捞时发生河蟹逃逸。将池水加注到蟹种培育时的水位线以上,2天后待穴居的小蟹洞口掘…  相似文献   

14.
河蟹养殖水质管理及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享誉海内外。近年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一、水质管理1.彻底清塘、晒塘、消毒。消毒用生石灰,清塘可用清塘净、统统杀等药品。2.水草种植:蟹大小、看水草,水草对河蟹养殖十分重要。①水草是河蟹优良的天然饵料生物;②净化水质;③提供隐蔽蜕壳场所;④遮荫降低水温。养殖池中的水草前期一般占养殖面积30%~40%,水温高时要达70%,水草品种以丝草、苦草、伊乐藻、水花生等为主。  相似文献   

15.
养蟹水域水草的多少不仅直接影响河蟹的数量、规格和品质 ,而且关系到养蟹业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渔谚说 :“蟹大小 ,看水草 ,蟹多少 ,看水草。”是十分形象化的比喻 ,为生产出大规格、高品质、无公害的河蟹 ,必须提倡种植水草 ,其技术要点为 :1.种植环境养蟹水域包括池塘、低洼田以及大水面的湖汊 ,要求水草要做到分布均匀 ,种类要搭配 ,沉水性、浮水性和挺水性水草要合理栽植。水草种植面积最大不超过其养殖水域的三分之二 ,其中沉水植物三分之一。2 .水草种类有轮叶黑藻、金鱼藻等带茎水草 ;菱、睡莲等浮叶植物 ;茭白、慈姑等…  相似文献   

16.
蟹塘水草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就蟹塘水草管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蟹塘水草长势较差1.主要原因①蟹塘缺肥或水质过肥。蟹塘缺肥一般发生在河蟹养殖前期,水温较低,加之蟹塘投放了大量的螺蛳,水质清瘦,特别是新开蟹塘与清淤后的蟹塘,熟土层浅、有机质少,水草难以生根生长;水质过肥,降低了池水透明度,影响水草光合作用,造成水草  相似文献   

17.
"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水草在河蟹养殖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种草+移螺+蟹鳜(黄颡)混养"生态养殖技术的普遍推广,我市河蟹养殖业再上新台阶,带动了渔农民增收致富。特别是在池塘养蟹中,这一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3月中旬笔者在当地河蟹养殖密集区进行技术服务时,遇到一起河蟹发生甲壳溃疡情况,现将当时情况介绍一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池塘情况该河蟹养殖池位于盐都区大冈镇附近,面积大约200多亩,滩面无水,环沟平均水深0.5米,扣蟹放养量为1100只/亩,环沟水草已经种植完成。  相似文献   

19.
池塘养蟹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 ,广大养殖专业户对种植水草已普遍接受 ,但在选择水草品种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 ,有些专业户以栽植苦草 (Vallisneriaspiralis ,俗称棉条草 )为主 ,苦草的叶子容易被河蟹钳断 ,造成大批残叶浮上水面 ,若不及时捞除会腐败水质 ;且苦草很难维持较高的覆盖率。再如 ,一些专业户养的蟹在 9月~ 1 0月初青背白肚 ,外观漂亮 ,可是由于后期无草或水草太稀 ,到 1 1月起捕时外观质量下降。因此要求在整个河蟹饲养期始终保持一定的水草覆盖率。宜兴地区养蟹户普遍栽种的水草主要有 :伊乐藻 (Elode…  相似文献   

20.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共计面积98.19×667m^2的3口池塘,放养扣蟹66640只,通过在池塘底种植水草,投喂活螺蛳供给河蟹活饵料,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技术措施,经过约210d的养殖,产出744780元,投入产出比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