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沈竑 《科学养鱼》2008,(1):36-36
近几年来,池塘养殖河蟹存在规格相对较小、病害时常发生等突出问题。为此,笔者从1995年开始养殖河蟹,2000年以来有重点对商品蟹的精养技术进行比较试验,旨在探索河蟹合理的放养模式和池塘水体生态环境,以提高商品蟹的规格,减少疾病,提高回捕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河蟹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就是根据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应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河蟹养殖生产,种草放螺为河蟹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期间应用生物制剂改善水环境,增加河蟹抗病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的发生,使养成的商品蟹个体大,无污染,品质佳,提高池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河蟹一旦发病,感染传播相当快,一些疾病(扣“抖科病”)基本是不可救药,养殖户损失惨重,不少蟹农已到了“望病兴叹”、不敢再养蟹的程度。而部分繁农采取人工生态养殖,历年都较少发病,养殖的图规格大,品质好,效益可观。为此,我认为今后发展河蟹养殖必须走生态养蟹之路。 一、重视水域条件河蟹在天然环境中抗病能力较强,但在集约化养殖的情况下,因养殖密度大、活动范围受限制、加之饲养管理方法缺陷,容易导致蟹病发生。因此选择何种水域条件是很重要的。水域是河蟹增养殖的基本条件,目前养蟹水域种类很多,有池塘、河沟、湖泊…  相似文献   

4.
生态养殖既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池塘养殖蟹品质的关键.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宋长太 《齐鲁渔业》2002,19(12):19-19
近年来,养蟹的病害频频暴发,给河蟹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研究证明,河蟹的病害与蟹池的底质关系很大。因为河蟹是爬行动物,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底泥中度过的,所以蟹池的底质不仅对成蟹的色泽、鲜度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许多蟹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与寄生虫病)的流行、发生都与藏污纳垢的底质有关联。 养蟹池塘经过1年或多年的养殖生产,由于死亡的生物体、蟹的粪便、残剩饲料等不断积累,加上池埂下塌的泥沙混和,使池底形成了一定厚度的淤泥。蟹池中的淤泥过多,有机质在细菌的作用下,氧化分解,消耗大量的氧,往往使池塘中本来就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  相似文献   

6.
正池塘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是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也是渔业增收增效的目标。"长江1号"河蟹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养成规格大等特点,与普通河蟹相比优势明显。2015年常熟市支塘镇八字桥村养殖户梅洪根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育苗基地购进"长江1号"河蟹大眼幼体培育扣蟹,2016年放养自育蟹种进行成蟹养殖  相似文献   

7.
高温季节河蟹养殖常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温季节是河蟹养殖的关键阶段,此时对蟹池的管理主要包括病害管理和水质管理,水质的变化和疾病的发生与气温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针对高温期间河蟹池塘易发疾病及常见水质问题,现提出相应的防治办法和改良意见。一、高温期河蟹池塘常见病害1.颤抖病也叫环爪病,病原为无囊膜的、球状的RNA病毒,是典型的受高温影响而产生的病毒性疾病,其主要发生在水层较浅、水草少、水质差、苗种携病率高、池水老化的池塘,目前主要预防方法为全  相似文献   

8.
我县地处沿海,池塘数量较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县的河蟹养殖面积在逐年增加,尤其是池塘培育扣蟹的数量较多,经济效益也较显著。现将自己在池塘培育扣蟹中的一些体会,并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谈谈,供同行们参考和指正。 一、创造适合培育扣蟹的池塘条件 池塘条件也就是河蟹的生活环境,没有适宜的生活环境很难培育出好扣蟹,因此也就要求我们创造适合培育扣蟹的池塘条件。池塘水源要充足,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地连续发生河蟹颤抖病,病蟹的症状为:停止摄食,静伏于池塘的水边或岸上,步足发抖,一旦发病,一般先死大蟹,后死小蟹,常引起河蟹的规模死亡。一,发病特点池塘清整不同,发病程度不同。既不清整,又不消毒、淤泥较厚的池塘发病较重苗种来源不同,发病程度不同。购买本地蟹苗养硝的河蟹发病轻,从外地尤其是病害高发地协_购进的蟹苗发病较重水质不同,发病程度不同。水质肥而活的池塘发病轻,而水质老化、恶化的池塘发病较重,尤其是业硝酸盐高的水体病况更重。该病有蔓延的趋势。起初是每年8月份部分养殖地区也发病,主要危害二龄大规格河蟹,现在4一10月份各地都有病害发生,危害各种规格的河蟹。  相似文献   

10.
<正>河蟹池塘"3+5"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为将河蟹(商品蟹)池塘养殖期划分为3个月和5个月两个生长阶段:第一阶段为3-5月份,共3个月,为蟹种(扣蟹)小池塘强化培育阶段,投放密度控制在5000只/亩左右,河蟹蜕壳两次,培育成活率50%以上,出池平均规格达20~30克/只。第二阶段为6-10月份,共5个月,为成蟹大池塘养殖阶段,养殖密度控制在800~1200只/亩,河蟹蜕壳3次,成活率75%以上,平均规格150克/只以上,亩产量9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一、河蟹 江苏地处长江下游,滨江临海,是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原产地。境内湖泊河道纵横交错,池塘水库星罗棋布,水域资源丰富,有着发展河蟹养殖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白上世纪80年代中期突破河蟹工厂化育苗、90年代全面推广养殖以来,江苏的河蟹养殖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池塘养蟹、湖泊养蟹、稻田养蟹、网围养蟹模式多样,蟹苗繁殖、扣蟹培育、商品蟹养殖配套成龙,河蟹生产、销售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2.
成建平 《齐鲁渔业》2004,21(3):44-44
随着河蟹养殖规模日益增大,病害也日趋增多,严重制约了河蟹养殖的效益及发展。为了有效控制蟹病的发生,应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减少或避免疾病的蔓延,保证河蟹养殖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
养殖好扣蟹,防止性早熟河蟹养殖是一新兴事业,养殖技术还不够完善,特别是扣蟹养殖,技术掌握不好,极易造成养殖个体偏大,性早熟个体多的现象,影响养殖效益。现根据自己的经验,介绍有关扣蟹养殖,特别是防止性早熟的问题,供参考。一、准备好适宜的池塘养殖扣蟹,土...  相似文献   

14.
河蟹颤抖病又叫河蟹抖抖病、河蟹环爪病、河蟹抖脚病、中华绒螯蟹小核糖核酸病毒病等,是当前河蟹养殖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蟹病。自 1994年在江苏省个别养蟹池塘中发生颤抖病后,接着在上海、浙江、安徽、江西以至全国养殖河蟹的地区均有发生,且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地区还在日趋严重。无论是池塘、稻田还是网围、网拦养蟹,从 3月至 11月均有发生,尤其是夏秋两季最为流行;从体重 3克的蟹种至 300多克的成蟹均患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 90%以上,死亡率在 70%以上,发病严重的水体甚至绝产,损失惨重。因此引…  相似文献   

15.
陈国贤 《水利渔业》2005,25(2):30-32,85
无公害河蟹质量要求分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和安全卫生指标。从扣蟹培育、池塘养殖和围栏养殖方面详细论述了无公害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6.
倪进玉  林克翠 《河北渔业》2000,(5):28-29,45
<正>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河蟹养殖主产区的病害也不断增多,特别是池塘、稻田和高密度养殖水体。藻类着生症、纤毛虫病和颤抖病,严重摧残着河蟹的正常生长,给养殖者带来很大的损失,甚至绝收。笔者1999年在安徽无为调查时,发现一户1200m~2的蟹池患颤抖病,到11月底只收4只成蟹。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养殖、试验和研究,总结出用中西药内服,物理和化学方法共用,预防和治疗河蟹颤抖病,收到一定的效果。现浅谈该病的发生及治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伴随极端天气多发,河蟹养殖伤亡增加,加上河蟹价格疲软,河蟹养殖经济效益持续下滑,河蟹养殖风险明显增大。科研人员和蟹农正逐渐探索从河蟹单一养殖模式到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的转变。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蟹池养殖空间和生态层级,从而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同一水体同时养殖河蟹和其他水产品种,充分发挥了池塘的生产效能,通过实现生态平衡及物种互利共生,降低了病害发生率,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有效降低了河蟹养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4.其他养殖模式(1)蟹池套养:河蟹池中套养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方式是年底按照河蟹养殖的要求在池塘四周构建围栏,并对蟹池进行清塘和消毒。清塘后10天左右注水10~20厘米以利于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或苦草。2月份将扣蟹放养于水沟中,用围栏方式暂养。扣蟹的放养量为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启东市惠萍镇位于长江口北侧、启东市东南角,有15公里长的江岸线,在二道堤与长江堤岸之间,水面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池塘养殖扣蟹优势。全镇总水面3.7万亩,其中扣蟹养殖面积1.3万亩,是启东市扣蟹养殖重点基地之一。2014年平均亩产量285千克,总产值15600万元,亩净利润6500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镇主要抓好扣蟹病害防治工作,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现将养殖扣蟹常见病及如何防病治病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河蟹养殖面积已达一千万亩,其中,扣蟹养殖面积大于50万亩。扣蟹质量是影响商品蟹养殖成活率和规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质扣蟹有良好的遗传基因,养殖的成蟹规格大,产量高。优质扣蟹在成蟹养殖中成活率高,一般超过70%,甚至能达到90%以上。质量差的扣蟹在成蟹养殖中成活率低于30%,成蟹规格小。本文从养殖实际出发,介绍大眼幼体选购、扣蟹培育、捕捉、运输的实用技术。一、池塘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