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照市茶试站承担了山东省科委立项的“山东茶树害虫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课题,经过4a的调查、观察,已基本查明山东茶树害虫的种类,并总结出了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1山东茶区主要害虫的种类山东茶区主要茶园害虫有15种,其中叶部害虫12种、枝干害虫2种、地下害虫1种。按为害面积大小和为害程度的重轻依次为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叶瘿螨、角蜡蚧、绿盲蝽、蚜虫、小地老虎、大蓑蛾、褐蓑蛾、扁刺蛾、卷叶蛾、黄刺蛾、棉铃虫、木蠹蛾。其中,在茶园普遍发生,对茶树为害较重的害虫是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螨类(茶叶瘿螨和茶橙瘿螨),俗称山…  相似文献   

2.
<正>刺蛾类害虫比较多,常见的有黄刺蛾、绿刺蛾、扁刺蛾等,可危害海棠、悬铃木、紫薇、桂花、月季等园林绿化树种及枣、杏、梨、苹果、核桃、杏梅、山楂、石榴等果树树种,是多种果树、林木的主要害虫。其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存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龄后,分散为害,取食全叶,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及果实产量,甚至致使树木枯死。河北省平原地区刺蛾类害虫一年两代,幼虫于10月在树干和枝条  相似文献   

3.
<正>悬铃木是上海中心城区的主要行道树树种,其病虫害的发生对百姓生活、树木生长、道路景观等都会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针对丽绿刺蛾、悬铃木方翅网蝽、白粉病等悬铃木最常见的两虫一病,选取了3条景观道路,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化学药剂和物理防治试验,以此得出有效的防治方法。悬铃木的"两虫一病"丽绿刺蛾、悬铃木方翅网蝽、白粉  相似文献   

4.
青刺果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刺果(Prinsepia Utilis Royle)是一种木本油料植物,是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又名总花扁核木。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四川、西藏和贵州等海拔在1800~3200 m的山区、山坡、干旱河谷、荒地和丛林中。青刺果在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已有几千年的食药用历史。为了研究青刺果在药用、食用、护肤、保健功能等方面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近三十年有关青刺果及其产品和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青刺果根、茎、果仁中含多种对人体所必须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粗脂肪、多糖、黄酮、萜类等,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提高缺氧耐力、抗菌、维持生物膜流动等作用,另外在青刺果的栽培、萃取及化学成分分析方面也取得较大的进展,然而对青刺果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存在不足,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青刺果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以及其在药理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茶丽细蛾和黑丽细蛾分别是山茶科和槭树科部分植物的潜叶害虫。旨在通过观察掌握2种丽细蛾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分布及形态特征,探讨触角感受器特征在种内和种间的差异性。用扫描电镜观察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及形态特征并测量特征值。2种丽细蛾的触角感受器共11种类型16种亚型,分别是毛形感受器(2种亚型)、刺形感受器(2种亚型)、腔锥形感受器(2种亚型)、栓锥形感受器(3种亚型)、耳形感受器(3种亚型)、锥形感受器、鳞形感受器(2种亚型)、节间感受器(2种亚型)、Böhm氏鬃毛、乳突感受器和片刺形感受器。茶丽细蛾雌性有11种(11种亚型)感受器,雄性有10种(13种亚型)。黑丽细蛾雌性和雄性均有10种感受器,13种亚型。雌性茶丽细蛾鞭节第1亚节有半融合现象。2种丽细蛾的触角感受器均有性二型现象,在种间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节间感受器、乳突感受器和片刺形感受器在鳞翅目昆虫中首次报道。研究结果丰富了细蛾科乃至鳞翅目昆虫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可为深入研究细蛾科昆虫系统发育关系、行为特征、害虫防治等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6.
茶蛾蜡蝉又名碧蛾蜡蝉、绿蛾蜡蝉,全国大部分产茶省、自治区均有发生。近几年来,在皖南茶区逐步上升为茶树的一种主要害虫,危害十分严重。为了做好该虫的防治工作,现将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危害性茶蛾蜡蝉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汁液为害,被害枝梢上覆盖有一层棉絮状物。并易招致煤病发生,致使芽叶生长受阻,树势衰弱,甚至芽梢枯死,引起茶叶减产和品质下降。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桃、柿、葡萄、乌桕等多种树木。2 害虫识别成虫体长6~8mm,翅展18~21mm,体和前翅粉绿色,顶角钝,臀角呈直角,翅脉、后缘、外缘及前缘一…  相似文献   

7.
刺蛾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反映危害果树和园林树木的黄刺蛾、桑褐刺蛾和窃达蛾刺等发生普遍,寄主广泛的刺蛾类害虫最新发生与的研究信息,表明铲除越冬茧、摘除虫叶、灯光诱杀是据其生物学特性制定的有效农业防治措施。生物治虫、天敌保护是防除刺蛾的必然趋势。喷雾法、打孔注药法构成了化学防治的核心内容。以化学防治为主体,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配合的防治技术是目前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果园常见的蜡蝉类害虫主要龙眼蜡蝉、斑衣蜡蝉、八点广翅蜡蝉、白蛾蜡蝉和青蛾蜡蝉。前两个属于同翅目蜡蝉科,后两个属于同翅目蛾蜡蝉科,第三个属于同翅目广翅蜡蝉科昆虫。一、为害对象(见表1)二、为害特点(见表2)三、分布区域(见表3)四、形态识别  相似文献   

9.
<正>烟粉虱,又称棉粉虱、甘薯粉虱,俗称小白蛾,属同翅目、粉虱科,为害番茄、黄瓜、西葫芦、茄子、豆类、十字花科蔬菜等多种蔬菜。烟粉虱虫口密度起初增长较慢,春末夏初数量上升,9月下旬为害达到高峰,10月下旬以后随着气温下降,虫口数量逐渐减少。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嫩叶背面刺吸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甚至全株枯死,严重影响蔬菜产量。由于刺吸汁液,造成汁液外溢继而诱发落在叶面上的杂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暗处理48 h和150 mg·L^-1赤霉素浸泡24 h两种前处理方式对5种绿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MS培养基为萌发基质对多刺绿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总状绿绒蒿(M.racemosa)、尼泊尔绿绒蒿(M.napaulensis),草甸绿绒蒿(M.prattii),萌发指标均表现为暗处理比150 mg·L^-1 GA 3处理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贝利叶绿绒蒿(M.baileyi)经150 mg·L^-1 GA 3处理能达到优于暗处理的萌发情况。1/2 MS培养基对多刺绿绒蒿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家庭园艺     
答:蛾害虫是花卉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虫害。它主要危害花卉的叶片,使花卉降低或丧失观赏价值。现将几种蛾害虫的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刺蛾:又名刺毛虫,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芍药、牡丹、月季、荷花、紫荆、栀子花、桂花、石榴、梅花等。成虫体翅橙黄色,从顶角向后缘有两条深褐色斜纹,后翅灰黄色。卵扁平,椭圆形,透明,淡黄色。防治方法:冬春季敲掘虫茧,用悬挂黑光灯的方法诱杀成蛾。喷施50%杀螟松乳剂500—8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1200倍液。  相似文献   

12.
危害植物盆景的害虫根据其危害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1.食叶害虫主要有刺蛾、夜蛾、卷叶蛾、蓑蛾、天蛾、天蠖、金龟子、天幕毛虫等,大多为咀嚼式口器,主要是幼虫期危害,咬食和啃食植物各部分,食性杂、食量大,严重时可把叶片吃光,影响生长和观赏。防治方法:剪除并烧毁长有害虫卵的叶片,冬季深翻土壤,人工消灭越冬幼虫、成虫、虫茧等,利用成虫的假死性(金龟子)和趋光性(蛾类)进行人工震枝捕杀及黑光灯诱杀。药剂防治采用80%敌  相似文献   

13.
河北发现严重的蛀干性害虫——蔗扁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河北石家庄蔬菜花卉研究所在从南方大量调人的观赏植物中,发现了一种为害多种花卉的新型蛀干性害虫。此虫为害严重,破坏性强,蔓延迅速,繁殖力强,经饲养观测,确定是鳞翅目辉蛾科中的蔗扁蛾。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Bojer)是一种杂食类蛀干性害虫,尤其对巴西木、发财树危害严重。原分布于印度,90年代主要分布在世界几个热带、亚热带地区,亚洲其他地区无分布。近年来,由于大量进口巴西木、发财树等花卉,使其潜入我国,目前有迅速发展蔓延趋势。为防治此害虫,现将  相似文献   

14.
<正>樱桃咀嚼式害虫的危害特点是害虫取食时直接用口器啃食果树的叶片、枝条和果实等器官,使叶片出现明显的伤口,给树体造成危害。用药物防治这类害虫时,宜使用具有胃毒兼触杀、熏蒸作用的药剂防治。这类害虫主要有黄刺蛾、舟形毛虫和金龟子类卷叶蛾类及棉铃虫等。黄刺蛾人工防治:结合冬季修剪将越冬茧剪掉烧毁。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6月份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利用  相似文献   

15.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白蝇,近年来已成为南方地区切花菊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危害日益严重。危害状况白粉虱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切花菊下部叶片的背面,能对切花菊造成多种危害。1.成虫和若虫通过刺吸吸食切花菊叶片汁液,造成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  相似文献   

16.
玉兰的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基伟 《科学种养》2008,(10):29-29
玉兰别名木兰、玉兰花、白玉兰,木兰科木兰属。主要分布在我国浙江、安徽、山西、湖南、湖北、贵州、广东等省。幼株喜温暖湿润、侧方有庇荫的环境,稍耐阴,成年后则较喜光,适宜在酸性或微碱性富含腐殖质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喜肥,肉质根,不耐积水,亦不耐干旱。对温度敏感,能耐-20℃的短暂低温。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黑斑病等,主要虫害有黄刺蛾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Schaa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了茶多酚、甘草抗氧化物、白藜芦醇、大豆卵磷脂对青刺果油的抗氧化效果,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筛选较优复配抗氧化剂。结果表明:茶多酚、白藜芦醇、大豆卵磷脂对青刺果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三者的抗氧化强弱顺序为茶多酚>白藜芦醇>大豆卵磷脂,而甘草抗氧化物会加速青刺果油的氧化;青刺果油复配抗氧化剂的最优组合为:0.3 g/kg茶多酚+0.3 g/kg白藜芦醇+0.2 g/kg柠檬酸。  相似文献   

18.
<正>(接上期)7.汉刺蛾生活史及防治技术研究单位名称:邢台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评价单位名称:邢台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该课题针对邢台西部汉刺蛾严重危害形势开展研究,首次对其幼虫、蛹和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报道。该虫每年8月中旬开始为害,9月份是为害盛期,啃食柞树、板栗、核桃等树木的叶子,严重时将整个山树木的叶子吃光,对邢台市已建成的柞树生态林和75万亩板栗、核桃树构成威胁。从发  相似文献   

19.
碧蛾蜡蝉(Geisha distinctission walker)属同翅目蛾蜡蝉科,以成若虫刺吸为害嫩梢,影响新梢生长,且受害的茶园常招致茶煤病流行,致使茶园长势衰减,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近年来该虫在我茶区部分茶场茶园内大面积发生,虫口年际增长速度较快,大有蔓延之势。但各地只对其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对其若虫在空间的分布型和抽样技术  相似文献   

20.
方育卿 《华北农学报》1994,9(2):104-106
钩蛾科的幼虫大都是林木、果树及农作物害虫、入对其研究有很大的经济意义。铃钩蛾属是Butler在1886年建立的。本属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的日本一带。Watson1968年记载共5种,1988年朱弘复,王林瑶二先生记载我国4种及两亚种。笔者在整理庐山尺蛾总科过程中,发现铃钩蛾属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江西庐山植物园昆虫标本室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