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月  姜洪 《齐鲁渔业》2020,37(2):43-44
2018年3月26日,本地区一成鱼养殖户,越冬成鱼面积5.33hm^2(80亩),共计4个池塘,其中一号池塘在池冰基本全部化开时,发现越冬成鱼身上长有许多毛,患有较重的水霉病。经过化验水质理化指标发现,常规理化指标均比较正常,水色浓黄绿色,但相对其他三个池塘水质过肥,水中溶解氧含量达到23 mg/L。其他三个池塘越冬的成鱼没有发现这种现象,检测水中溶解氧都没有超过15 mg/L,透明度均在30 cm左右,水质肥度中等。  相似文献   

2.
正大洼县三角洲养鱼户贾殿文,养殖普通鲤鱼成鱼搭配花白鲢、鲫鱼,面积26亩,池塘是多年老塘,池底多年未清淤,淤泥较多,池塘面积是26亩,春、夏、秋季池塘管理比较正常,鱼长势良好,但在2014年冬末、2015年春季池塘冰刚刚开化时,池塘死鱼两千多尾,死鱼达到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原产于美洲中部、东部的淡水和咸淡水中,具有生长快、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出肉率高等特点。我们在2000年进行了斑点叉尾成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面积1.8亩、底泥20cm,水深2.0m,注排水方便。水源采用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下水。池塘配备3kW叶轮式增氧机一台。2.池塘消毒与肥水鱼种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100kg/亩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干法),消毒后施入200kg/亩发酵的鸡粪作为基肥培肥水质。3.鱼种投放鱼种投放前用3%的食盐水进行鱼体消毒,具体…  相似文献   

4.
1994年我们在天津市宁河县天河渔场进行异育银鲫池塘精养,获得成功。养殖池塘2口,每口9亩,共计18亩。亩均产成鱼667公斤,其中:异育银鲫492公斤,规格达175克/尾以上,鲢鳙鱼175公斤,亩获利润3480元。现将养殖中取得的几点经验总结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一、池塘和水质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最佳,底泥15~25厘米,水深能保持在2米左右,每口池塘配备一台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 2.水质:水质应符合国家颁布的渔业水质标  相似文献   

5.
三、建(?)成鱼养殖(一)在成鱼塘养殖1、池塘条件:每口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最大不宜超过100亩,主养建鲤的池塘宜在5亩以下,水深2~2.5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质以粘土和壤土为好,池埂牢固,不漏水,不倒塌,放养鱼种前,要进行清整消毒。  相似文献   

6.
赵建国  王伟 《科学养鱼》2004,26(4):22-22
2003年3月,我们在滨湖宏发水产养殖场4郾4亩池塘中进行了黄颡鱼成鱼养殖试验。经过7个月的养殖,产黄颡鱼902千克,鲢、鳙、草、鲂鱼710千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郾池塘条件试验池塘4郾4亩,位于微山湖东岸湖滩处。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  相似文献   

7.
笔者总结在对虾越冬棚养殖生产中的实践,现将提高越冬棚养殖成功率的几个关键措施介绍如下: 一、虾池大小 越冬池塘面积一般不应过大,以8亩以内为好,目的是减少水面跨度、令越冬棚较牢固抵御风吹雨打,利于保温通风、调控水质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在其他水产品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适度发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根据近几年我县的实际情况及外地的生产经验,对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简介如下:一、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主养鱼产量指标在150千克/亩以上时,须配备增氧机和水泵等机械设备。养殖黄颡鱼成鱼的池塘大小均可,面积一般在3~5亩或10亩以下。…  相似文献   

9.
1999~ 2 0 0 0年 ,作者在苏北地区的洪泽县三河闸管理处进行了长吻鱼危鱼种及成鱼的池塘养殖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 ,现将有关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 条件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鱼种培育池和成鱼养殖池条件基本相同 ,池塘为长方形 ,面积 2亩 ,平均水深 1 5m ,进排水方便 ,架设叶轮式增氧机一台。在鱼种放养前 10天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为便于鱼种驯食的操作管理 ,在食台周围用夏花网圈围 2 0m2 的水面供鱼种驯食。分别在夏、秋季对长吻鱼危池塘养殖水源水质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 1。表 1 养殖水源水质指标分析夏   季秋   季上游…  相似文献   

10.
要提高越冬鱼种成活率,培育优质春片,必须做好下列几项技术措施(北方高寒地区只供参考):1、越冬池的选择越冬池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种成活率。应选择水体较深、水质较好、池底淤泥少、保水保肥力强、不渗漏、向阳背风、管理方便的池塘,面积3-4亩,水深2.5-3米,靠近水源的池塘为宜。  相似文献   

11.
孟昭坤  陈俊文 《淡水渔业》1991,(2):28-29,32
<正> 在我省,鱼种池套养成鱼多选用鲢、鳙鱼,而较少套养草鱼成鱼。1989年我们在薄荷台乡葫芦系村渔场,利用15亩秋片鱼种池套养草鱼成鱼,取得了亩产508.9公斤的收成,其中亩产草鱼成鱼158.2公斤、鳙成鱼52.4公斤、鲤鱼种191.3公斤、鲢鱼种107公斤。每公斤鱼成本1.84元。现将该试验总结如下。一、条件与措施 1.池塘试验池面积15亩,池深3米,池底黑壤土,底泥厚10~15厘米。水源系松花江灌水,注水方便,水质良好,pH7.3左右。 2.苗种投放 4月26日投放规格为11尾/公斤的草鱼2200尾,计200公斤;规格7~8尾/公斤  相似文献   

12.
大港区中塘公社中塘大队过去成鱼养殖周期一般为2-3年,亩单产水平比较低。83年该大队五月中旬从万家码头罗非鱼越冬试验场购进3000尾罗非鱼种,投放在一口面积为13.6亩水深1.8米的池塘内,与鲢、鲤、鲫等鱼混养。经精心饲养管理,当年获得成鱼总产3641斤,平均亩产267.7斤较好收成。并向国家交售平价商品鱼2451斤。他们具体做法是,春季池塘经过清整后,3月25日投放规格为2.7寸的鲢鱼种1500尾,5月下旬投放罗非鱼种3000尾,其中规格15尾/斤的鱼种375尾,2寸以下的鱼种2600  相似文献   

13.
《淡水渔业》1973,(10):1-2
非洲鲫鱼是一种生长快、繁殖力强的优良热带鱼养殖品种。我场内塘成鱼面积较大,水质肥沃,适宜混养非洲鲫鱼,以提高成鱼产量。但是。非洲鲫鱼有不耐寒、不能在池塘过冬的缺点。因此,如何使非洲鲫鱼能安全越冬是各地养殖非洲鲫鱼的首要关键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遵照毛主席“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  相似文献   

14.
张静 《科学养鱼》2020,(1):18-19
正一、池塘冰封前的准备工作1.越冬池塘的选择一是以选择交通便利、地方安静、背风向阳、东西走向的池塘为好;二是池深要求在2.5米以上,且水深要保持2米以上;三是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不宜过大和过小;四是越冬池塘要求水质优良,水源充足,无污染,排注水方便。  相似文献   

15.
目前罗非鱼的越冬方式大多采用室内建池,此法要求条件高,而且越冬鱼数量有限,为了进一步增加越冬鱼种数量,现介绍室外池塘越冬保种技术:1.越冬设备室外池塘,面积1—1.5亩,深度1.7—1.8米,水深1.5—1.6米,最好石砌壁及底,底泥不超过10厘米,越少越好,池塘一端设水位平衡管1一2个(距池底1.5米),设排污管1—2个(距池底0.5米),均通至排水沟,进热、冷水管各一个(二者靠近。如果热、冷水混合好以后再注人越冬池则更好),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两部(叶轮式和水车式各一部也可)。2.水质条件水质化学指标应符合淡水渔…  相似文献   

16.
鱼藕混作模式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在同一环境中,充分利用藕鱼之间的共生关系,立体利用藕田,发挥藕田生态系统的最大负载量,使藕、鱼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提高了土地利田率,是一种集约经营的好形式。一、环境条件1.水源:水源以无污染的黄河水为好,因为这种水体的溶解氧含量高,水中含养分较多,适宜养鱼种藕。井水作为水源,只能少量加入,并要经过曝晒。2.池塘面积:池塘面积不能太大或太小。面积过大,虽然水质较稳定,但管理不方便;面积过小,虽然管理方便,但水质不稳定。因此,一般要求池塘面积以5亩~10亩较为合适。3.水深:一般要求养殖前期…  相似文献   

17.
鲟鱼养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属大型鱼类,其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和适应能力强,在池塘(土池和水泥池)和网箱中均可养殖,而在池塘养殖鲟鱼时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一、池塘条件鲟鱼养殖池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区域,交通便利且通讯设施齐备。池塘面积以5亩~10亩为宜,水深2m~3m,水质较稳定,水体溶解氧值高,最好在5mg/L以上。池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坡降,配备一台水车式增氧机,并设置饲料台。二、清塘消毒放苗前半个月,池塘进水15cm~20cm,用100kg/亩~150kg/亩生石灰兑水后全池泼洒,以消灭水中有害生物;池塘浸泡3天~4天后把池水排出池外,再进…  相似文献   

18.
池塘双季鱼养殖是指在同一池塘内一年养两季成鱼或一季成鱼一季鱼种。这种养殖模式提高了池塘的利用率,是增加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下面就具体操作规程介绍如下:1池塘选择池塘面积4~10亩,水深1.5~2.5米,池底平整,易于拉网操作,池底淤泥20厘米左右,池塘保水性较好。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每5亩水面配备3KW增氧机一台,有条件的池塘根据面积备投饵机1-2台。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在天津地区批量养殖大口黑鲈、丰富养殖品种、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2013年在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大口黑鲈的成鱼养殖。春季投放经过温室越冬的"优鲈1号"一龄鱼种,夏季高温季节陆续出池,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土池,长方形,面积22亩,保持  相似文献   

20.
倒刺鲃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进行了倒刺鲃池塘养殖试验,放养5万尾鱼种,当年成鱼产量21吨,产值达114万元,利润2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 选择阳光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环境安静,无渗漏的池塘。池塘底质以沙质或卵石为好,淤泥尽可能少。池塘面积以1~6亩,水深1.0~2.0米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