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辽河三角洲是辽宁省水稻主产区,水稻纹枯病近年来持续严重发生,本研究对辽河三角洲稻区的不同水稻品种上分离获得的纹枯病菌菌株进行融合测试,以便探明水稻品种来源各异的病菌菌群类别及其分布的关系,研究探讨辽河三角洲水稻纹枯病菌菌丝融合群构成,为生产上病害流行、预测以及针对性进行水稻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盘锦水稻纹枯病发展趋势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盘锦稻区水稻纹枯病的发展趋势调查,明确了影响水稻纹枯病发生的相关因子及该病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合盘锦地区的水稻生产情况提出了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结合气候因子、药剂防治等对纹枯病的可持续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已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稻曲病在开花后至乳熟期发生,一般产量损失约5%,重病田损失更大。影响稻曲病菌发育和侵染的气候因素以降雨为主。防治稻曲病重点是针对感病品种,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开展预防。“爱苗”可以有效防治水稻中后期的稻曲病、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等病害,且增产效果最佳,对水稻安全。是值得推广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4.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 ,且为害时间长 ,从分蘖至成熟期均可为害 ,为害损失一般年份已超过稻飞虱 ,严重的造成白穗甚至倒伏。多年来防治纹枯病的主导药种一直是井冈霉素 ,药剂单一 ,防病持效期较短。为此 ,引进一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特效新农药——— 2 3%满穗悬浮剂。为验证 2 3%满穗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于 1999年在瓜后稻和双晚移栽田进行了药剂试验示范 ,现将结果小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药剂2 3%满穗悬浮剂 (美国罗门哈斯 ) ;5%井冈霉素水剂 (浙江钱江生化集团 )。1 2 试验方法1 2 1 防治瓜后稻纹枯病…  相似文献   

5.
王昌勇 《北方水稻》2012,42(2):61-62
稻曲病属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各大稻区均有发生。随着一些矮秆紧凑型水稻品种的推广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此病发生愈来愈突出,病穗空瘪粒显著增加,发病后一般可减产5%~10%。为降低其危害程度,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必须进行及时综合防治。介绍了水稻稻曲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流行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为水稻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稻曲病属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各大稻区均有发生。随着一些矮秆紧凑型水稻品种的推广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此病发生愈来愈突出,病穗空瘪粒显著增加,发病后一般可减产5%~10%。为降低其危害程度,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必须进行及时综合防治。介绍了水稻稻曲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流行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为水稻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5年在浦城县仙阳镇水稻产能区进行了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不同药量对病害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90 m L能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发生,对水稻安全并能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8.
水稻纹枯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纹枯病已成为限制水稻高产的首要病害,严重威胁水稻的品质和产量。本文在简要阐明水稻纹枯病发病症状和病害流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抗病育种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试验,了解新型生防农药0.4%低聚糖素防治水稻病害情况。结果表明:0.4%低聚糖杀菌剂能较好的防治水稻稻瘟病、叶鞘腐败病和水稻纹枯病等细胞壁为甲壳质的真菌性病害。使用量以150~200ml/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选用新型杀菌剂满穗对盘锦地区主要病害纹枯病进行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满穗对水稻生长安全,对纹枯病的防效达到90.2%,较对照药剂5%井冈霉素水剂高出25.8%,较常规对照增产148.9 kg/667 m2,增加经济效益347.14元/667 m2。  相似文献   

11.
水稻纹枯病发病日趋严重,而对水稻纹枯病的药剂防治及防治适期却不甚明确。本试验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筛选了目前市场防治水稻纹枯病常用药剂及其最佳施用适期。提出了噻呋酰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井冈霉素为最佳化学防治药剂,在水稻分蘖盛期依据气候和苗情适时施药,做到经济有效的防治,确保水稻丰收。  相似文献   

12.
40%酚菌酮EW等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0%酚菌酮水乳剂是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在国内首家开发研制的新型杀菌剂品种.为了明确酚菌酮及酚菌酮和稻瘟酰胺复配制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用药量等使用技术,为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2009年我们进行了酚菌酮等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掌握盘锦稻区常发性水稻害虫二化螟发生情况,做好害虫预测预报,为害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通过对盘锦新建基地、胡家镇、西安农场和王家农场4个稻区的二化螟越冬代、一代与二代害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使用黑光灯诱蛾技术,结果表明,盘锦稻区越冬代二化螟存活率约为20%左右,一代蛾羽化高峰期为6月24~26日,卵始盛期稍晚1~2d,二代蛾羽化高峰在7月底至8月初,世代略不整齐,落卵高峰期与成虫羽化在同一时期。调查也显示,二化螟能明显地降低水稻产量,生产中必须重视对二化螟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河北稻区水稻病害苗期以立枯病为主,本田期以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为主,近年该区主要以化学农药进行保护性防治,随着施用年限的延长,其抗药性逐渐增加,所以防效逐渐降低。为了筛选一些既能增强水稻抗逆性,又能起到有效防治水稻病害的新型药剂,1995年在水稻秧苗1叶1心期进行了喷施海河口市稀土生化厂提供的“稀土高效多元素增长剂——植乐”试验,初步观察能较好的防治立枯病,并且秧苗素质较喷施其他药剂的处理要好。1996年我们针对前期防治立枯病提高秧苗素质及后期防治水稻稻瘟病、防止早衰、增产效应进行了系统的试验…  相似文献   

15.
纹枯病是水稻常规的重发病害,其防治药剂比较单一。井岗霉素使用时间已较长,产生了较强的抗性,为了解决纹枯病防治药剂单一的局面,提高防治效果,我们在本县姚家桥农牧实验场王文池的承包田中对诺华公司的产品Armure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进行了小区和大区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Armure 300EC(诺华公司提供),5%井岗霉素水剂(市售),水稻品种为粳稻丙9363。 2.试验设计 本试验田为单季直播稻,于7月9日播种,小区试验共设5个处理:Armure150 ml/…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试验,了解新型生防农药0.4%低聚糖素防治水稻病害情况。结果表明:0.4%低聚糖杀菌剂能较好的防治水稻稻瘟病、叶鞘腐败病和水稻纹枯病等细胞壁为甲壳质的真菌性病害。使用量以150~200ml/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李跃  焦殿利  焦敏 《垦殖与稻作》2012,(1):63-63,80
针对化学农药残留影响水稻质量问题进行试验示范的结果表明,采用生物农药5%井冈霉素和菌毒杀星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用1%苦参碱防治稻水象甲,用杀虫灯、糖酒醋液诱杀水稻害虫,通过饲养河蟹消灭稻田杂草等项技术措施,可安全有效地控制水稻田中的病虫草害,无污染、无残留。  相似文献   

18.
福满门为新一代三唑类杀菌剂,具有高活性、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等优点。为验证福满门防治水稻主要病害的效果,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福满门对水稻稻瘟病的穴防效为19.6%,穗防效为72.4%;对稻曲病的穴防效为61.6%,穗防效为80.2%,防治效果较好。施药区产量550.4 kg/667 m2,比对照区增产92.4 kg/667 m2,增产16.8%。  相似文献   

19.
对12%苯醚甲.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等5种杀菌剂及其不同浓度与用药次数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2%苯醚甲.井冈霉素A可湿性粉剂40 g/667 m2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较好,校正防效达76.14%。  相似文献   

20.
在前哨农场主要病害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在水稻9~9.5叶期,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20 g/667 m~2,用以防治水稻叶瘟;在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选用30%稻瘟酰胺·戊唑醇(稻安醇)悬浮剂40 ml/667 m~2+3%多抗霉素100 ml/667 m~2+2%春雷霉素100 ml/667 m~2混配的防治技术,与当地水稻种植户防病技术相比较,结果表明:此项技术对叶瘟的防效高达89.5%,并且可以在水稻生育后期有效控制穗颈瘟、纹枯病、鞘腐病和褐变粒的发生;在产量方面,与常规防治方法相比增产5.35%,说明此项病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同时提高水稻产量,值得大面积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