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丁(TincatincaL.)又名欧洲丁桂鱼,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鱼岁属,是原产于欧洲大陆的一种古老的鱼类,在我国新疆地区有一定的分布,该品种具有体型好、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2002年5月,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亚热带特种水产养殖公司从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丁鱼岁苗种3800尾,进行专塘试养,获得成功,并于2003年在宁波市内首获丁鱼岁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成功。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养殖(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0亩,水深1.5m,水源为地下水,水温恒定,水质清澈无污染。(2)放养前准备在放苗前15天,用75kg/亩生…  相似文献   

2.
为了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渔业,几年来我市不断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以此增加渔民收入,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2011年我们首次在我市鱼种场进行了池塘丁鱼岁成鱼养殖试验并获得了成功。该品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同时上钩率颇高,又为垂钓提供了良好的品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1试验材料1.1池塘条件用于试验的池塘一口,面积12亩,池塘平均水深2.5米,长方形,东西走向,土质壤土,不渗漏。1.2水源条件池塘注排水方便,水源为穆棱河河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量充足。1.3饲料条件丁鱼岁是一种杂食性鱼类,试验投喂的饲料是该场自己配制加工的全价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在35-38%,能够满足鱼类正常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3.
丁鱼岁是原产于欧洲、西值利亚和高加索地区的淡水经济鱼类 ,该鱼适温范围广、耐低氧、杂食性、易饲养 ,深受消费者青睐 ,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为满足全国尤其是广东地区的养殖户对丁鱼岁苗种的需求 ,2 0 0 2年我站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 ,在新疆五家渠市试验基地进行规模化丁鱼岁苗种繁育试验 ,其中一批次成功繁育丁鱼岁水花鱼苗 1 70万尾。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1 亲鱼培育1 1 亲鱼池准备及亲鱼放养当春季池塘冰融化后 (3月底 ) ,用生石灰清塘 ,池塘面积 4~ 5亩。晒塘一周后 ,加水 70cm左右 ,约一周后 ,按每亩 2 0 0尾的密度将亲鱼从越冬池…  相似文献   

4.
为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养殖效益,本试验渔场于2003年引进丁鱼岁寸片进行池塘成鱼养殖,2004年6月全部收获,成活率70%,饵料系数1.8,每667m2纯利润5676元,经济效益显著。1材料和方法1.1池塘选择主养丁鱼岁的池塘水源方便,水面0.4hm2,水深1.5~1.8m,配备1台自动投饵机和1台3kW的增氧机;淤泥深5cm。1.2鱼种放养前的准备池塘的清整和消毒鱼种下池前进行池塘清整,注新水至10cm深左右,然后每667m2施放生石灰75kg,带水消毒。天然饵料的培育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施放生石灰消毒4~5d后,每667m2池塘另施腐熟的农家肥100kg,再加注新水至50cm深。经过7d的…  相似文献   

5.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技术在全国各地已开展了好几年,主要有系统模块建设、水槽集排污效果、不同养殖品种、人工湿地、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但是研究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加州鲈水质净化效果分析的鲜见报道。2018年在如皋市富明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开展了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加州鲈水质净化效果分析试验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位于如皋市富明水产养殖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丁鱼岁的池塘养殖、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技术;养殖全程投喂自行配制的饲料,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出售尾重400~500 g的商品鱼,鱼种经过10个月的养殖,平均尾重达0.62 kg,平均产量7 950 kg/hm2,成活率93.4%,饲料系数1.57,养殖投入与产出比为1∶2.2。试验说明:丁鱼岁作为新引入的名优品种能适应浙江的地理环境,具有高产、高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海水池塘人工养殖海蜇的可行性,2003年4~7月,象山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在象山县鹤翔水产养殖公司,开展海蜇人工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产的快速发展,养蟹业出现了小规格蟹种性早熟和池塘养蟹商品规格小的问题。池塘高密度、集约化的养蟹方式,养成的商品规格更小;大量的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入,导致池塘水质恶化,病害频发,药物的滥用造成河蟹品质下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减弱,经济效益下滑。2005年和2006年以人工集约化池塘饲养作为对比研究,利用湖泊开展生态、优质、高效河蟹养殖,提高成蟹的规格、质量和养殖效益。研究结果显示,湖泊生态养殖对蟹前期生长及后期增重较为有利。2005年和2006年养殖结果统计,湖泊养殖商品蟹的平均规格比池塘人工饲养的平均规格大17%和43%,湖泊的投入产出比是池塘的1.9和3.0倍,且湖泊生态养殖蟹的品质较优,对比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大鳞副泥鳅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人工养殖大鳞副泥鳅的超高效益已经引起广大养殖者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了增加农田的利用率和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更充分地使用自然资源,2014年我们在广西东兴市种植莲藕池塘中开展套养大鳞副泥鳅的模式试验及推广,结果表明其经济效益显著。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场地试验在广西东兴市广源合作社松柏基地进行,养殖面积300亩,共30口池塘。本次试验池塘为全地膜养殖池塘,在地膜上回填40厘米的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产的快速发展,养蟹业出现了小规格蟹种性早熟和池塘养蟹商品规格小的问题.池塘高密度、集约化的养蟹方式,养成的商品规格更小;大量的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入,导致池塘水质恶化,病害频发,药物的滥用造成河蟹品质下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减弱,经济效益下滑.2005年和2006年以人工集约化池塘饲养作为对比研究,利用湖泊开展生态、优质、高效河蟹养殖,提高成蟹的规格、质量和养殖效益.研究结果显示,湖泊生态养殖对蟹前期生长及后期增重较为有利.2005年和2006年养殖结果统计,湖泊养殖商品蟹的平均规格比池塘人工饲养的平均规格大17%和43%,湖泊的投入产出比是池塘的1.9和3.0倍,且湖泊生态养殖蟹的品质较优,对比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两种鱼鳖混养模式”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鳖的养殖方式主要足开展池塘小面积精养和池塘鱼鳖混养,池塘小面积精养虽然产量相对较高,但是水质容易恶化污染,养殖鳖病害发生频繁,养殖成活率低,产品口感和质量差,市场价格低。而池塘鱼鳖混养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种养殖方式,鳖的品质好,产品价格高,可显著增加池塘养殖效益。课题组2008年开展了“两种鱼鳖混养模式”池塘健康养殖对比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翘嘴红鲌又叫翘壳鱼、白鱼等,是一种大型凶猛鱼类,生长快、市场价格高。我县江河和大的水库都有翘嘴红鲌的存在,但在池塘中从未开展人工养殖,为了开发这一优良品种,增加人们的水产品,我们于2007年2月至2008年3月在铜梁县玖龙渔场的3号池进行了池塘养殖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四大家鱼等养殖品种市场价格较低、波动大,黄颡鱼市场价格较高,且一直稳定,具有较高的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九江市黄颡鱼养殖范围小、养殖模式多样、养殖效益不一。因此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在2015年开展了黄颡鱼套养翘嘴红鲌池塘养殖试验,取得良好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1)池塘条件。选取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试验池塘2口,面积分别为5亩和6亩、池塘编号分别为  相似文献   

14.
鳖、青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华鳖人工池塘养殖由于放养品种单一,局部密度高、水域生态环境变差等原因,导致池塘生态鳖病害增多,品质有所下降,市场价格相比"洗澡鳖"(温室加外塘)优势不明显。为改变这一困局,余杭区开展了鳖、虾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国内开展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研究主要涉及池塘工厂化生态养殖,如建立水槽、利用气动循环水装置增氧和推动水循环等,池塘多级生物修复技术,如种养品种搭配、建立水生动植物及微生物生态系统、人工湿地构建技术等,有些技术在部分地区开展了相关研究试验及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为开展池塘自净系统设计与养殖试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依据。但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仍有很多需要破解的具体问题和深入研究的关键环节,需要通过试验来分析验证其效果,进而总结适宜本地区养殖特点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水产科技情报》1978,(2):13-13
黄蚬是长江下游池塘养殖青鱼的天然饲料之一。过去生产黄蚬用人工采集,一船一天只能采集200~300斤,因此,影响了青鱼养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翘嘴红鱼白,俗称“鱼白鱼”,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其个体大、生长快、抗病力强,肉味为鱼中上品,酷似鲥鱼,为肉食性名贵鱼类,市场前景广阔。由于捕捞强度及各种因素,太湖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目前仍以捕捞为主,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国内仅有对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的技术研究,其苗种最终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进行了增殖放流应用。池塘养成商品鱼尚为空白,因此开展太湖鱼白鱼人工养殖对于渔农增收,满足市场,保护天然鱼白鱼资源都十分有益。2001年,我们开展了翘嘴红鱼白池塘商品鱼养殖试验,突破池塘人工养殖技术难关,为…  相似文献   

18.
丁(T.tinca),广泛分布于欧洲大陆,在欧洲其养殖历史已有几个世纪,我国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也有分布。该鱼具有肉味鲜美、无肌间刺、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优点,是一种广温性经济鱼类,适合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饲养。2006年我县进行了丁鱼鱼种培育试验,亩产丁鱼336kg,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丁鱼的生物学特性丁鱼又称须,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丁属。丁鱼有绿、黄、蓝、白四种表现色。下面介绍养殖最普遍的绿丁。外部形态特征丁鱼的体型略呈圆筒形,身体背部呈黄绿色,腹…  相似文献   

19.
<正>嘉善县净水渔业种苗基地在2010―2012年间开展了沙塘鳢苗种规模化繁育生产试验,成功突破了沙塘鳢人工繁育技术,2013―2014年该基地又率先在嘉善地区开展探索池塘沙塘鳢、水稻共生的"鱼稻共生"生态种养殖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池塘"鱼稻共生"模式通过生态种养结合,发展环境友好型渔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现介绍如下。一、养殖模式的主要做法1.试验池塘2013年准备两个养殖池塘作为试验塘,分别编  相似文献   

20.
我县江河和大的水库都有江黄颡鱼存在,但是在池塘中从未开展人工养殖,为了开发这一优良品种,满足人们的需要,我们于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在铜梁县玖龙渔场的2号池进行了池塘养殖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是铜梁县玖龙渔场的3号池,面积4亩,池深2.0米,水深1.5米,池坎由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