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期,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培育的高油高产突破性大豆新品种"东生79"(参试品系号:中牡511)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豆2018013)。该品种平均脂肪含量为24.16%,填补了黑龙江省自1966年以来审定的485个大豆品种脂肪含量没有突破24%的空白,同时具有早熟、高产、多抗的特点。"东生79"区域试验产量平均比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8.0%,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9.5%。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中抗大豆灰斑病。  相似文献   

2.
<正>龙豆5号(品系代号龙品07-17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国审大豆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代号:国审豆2013003。该品种属于高油型中早熟春大豆品种,平均脂肪含量22.48%,适应区平均生育日数119d,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省东部山区春播种植。龙豆5号具有秆强、丰产、适应性广、脂肪含量高等特点,可满足油脂加工企业对原料的品质需求。1选育过程龙豆5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2004年以高产优质多抗的大豆品种黑农51号为母本,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1986-2010年大豆审定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黑龙江省1986~2010年间审定推广的275个大豆品种的子粒蛋白质、脂肪和蛋脂总量等品质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审定的大豆品种的不同品质性状最高值均高于1986~1990年的最高值,其中,大豆品种脂肪含量最高值显著提高,与品种推广年代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说明近年来大豆品质育种尤其是高油育种取得较大进展。育成蛋白质含量高于45.0%的大豆品种8个,脂肪含量在23.0%以上的品种9个,蛋脂总量在63.0%以上的品种23个。  相似文献   

4.
中牡 251 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合作育成的小粒大豆新品种,于 2023 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豆 2023Z0023。2021-2022 年参加黑龙江省特用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每 hm2 平均产量 2700.8kg;2022 年同步参加黑龙江省特用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2981.7kg。2021-2022 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蛋白质含量 37.02%,脂肪含量 23.12%。中牡 251 产量高、品质优,耐旱性强,中抗灰斑病,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5.
辽豆32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文斌和他率领的科研团队,以引自美国的大豆品系Motto为母本,辽2105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选择后育成的"三高"(粗蛋白含量高、粗脂肪含量高、产量高)大豆新品种,已于2011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2012年1月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正式对外公布。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年代审定大豆品种的演化趋势,对黑龙江省1990—2015年所审定的278个大豆品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产量随年份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近26年分别上涨了11.6%和7.0%,产量也随着年代的增加而增加,株高与年代呈中等程度相关,百粒重与年代之间呈弱度相关,近26年分别上涨了4.4%,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随年份逐年递减,脂肪含量随年份逐年递增。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脉络和存在的问题,对 2005-2021 年内黑龙江省审定通过的 505 个普通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育种方法以及对审定品种的亲本和选育机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6 年间大豆品种每年审定量变化较小,从2017 年以后每年审定数量增加较多。审定通过的大豆品种以高产型、高油型、高产高油型较多,高蛋白型、高产高蛋白型较少;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 17 年间变化较小甚至可以说基本没变化,也发现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积温带无关。普通大豆品种的选育机构来源主要有8个,其中科研院所、企业、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是主要来源,排名前7位的育种机构共审定大豆品种241个,占全省普通大豆审定数量的 47.72%,其中企业审定的大豆品种数量是在 2010 年后逐步增加的,且逐渐成为选育大豆品种的中坚力量,说明企业的科研能力在提升,大豆育种水平在进步。各个机构选育大豆品种主要采用的方法为传统杂交、回交、诱变育种,从亲本选配来看,重点骨干亲本均是主栽的大豆品种,除了骨干亲本外,也引入了部分国外血缘的大豆品种、表现好的地方品种等,拓宽了遗传基础,有利于打破遗传瓶颈。  相似文献   

8.
袁明 《中国种业》2018,(2):84-85
齐农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大豆研究室于2003年以哈4475为母本、嫩丰1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稳产丰产性好,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2666.9kg,比对照品种抗线6号增产12.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15.4kg,比对照品种嫩丰18号增产11.6%。蛋白质含量为38.23%,脂肪含量为21.48%。中抗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应用种植,是一个稳产、抗线性状较为突出的高油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绥农35大豆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锋 《种子世界》2017,(1):37-38
<正>绥农35大豆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绥农10为母本,绥02-31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2年该品种符合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黑审豆2012015,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株高90cm左右,有分枝,白花,长叶,灰色茸毛,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黄色,无光泽,百粒重22g左右。蛋白质含量39.42%,脂肪含量21.77%。接种  相似文献   

10.
郑伟 《中国种业》2017,(9):68-69
合农97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大豆育种研究所自主育成的大豆新品种,2013-2015年参加全国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完成全部试验程序,2016年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优质、高产、稳产、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平均脂肪含量21.5%,蛋白含量38.5%。生育期平均118d,需活动积温2385℃左右。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为3133.5kg,较对照品种合交02-69增产9.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219.0kg,较对照平均增产13.9%;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抗灰斑病。该品种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佟斌 《中国种业》2023,(4):79-83
根据品种志和选育报告分析了1974-2020年辽宁省大豆育种产量品质进展。结果表明:辽宁省47年间共审定265个大豆品种,随着年代推移,育成品种数量逐渐增加,2011-2020年审定151个大豆品种;大豆产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2104.2kg/hm2提升到2011-2020年的3008.1kg/hm2,与20世纪70年代平均产量相比,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及2001-2010年、2011-2020年大豆产量分别提高10.4%、13.8%、33.3%、43.0%。审定品种脂肪含量超过22%的品种有34个,抚豆17号脂肪含量达到24.10%;蛋白质含量超过45%的品种有8个,辽豆16号蛋白质含量达到46.28%。  相似文献   

12.
张静  郭立艳 《种子世界》2011,(12):42-42
黑农5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育出的大豆品种。2007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3.
龙豆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大豆新品种,2013年通过黑龙江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脂肪含量高(三年平均21.06%),丰产性好,单株荚多粒多(三年平均单株荚数53.3,单株粒数137.8),百粒重18g左右,符合我国芽豆市场对种粒大小的要求,是制作豆芽的优良品种。混合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秆强不倒适应性强,适合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4.
黑农5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吉吉育633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以不育系JLCMS204A为母本、恢复系JLR230为父本育成的杂交大豆新品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如下优点:一是蛋脂双高,蛋白质含量42.78%,脂肪含量20.44%,蛋脂总和63.22%;二是高产稳产,区域试验在所有试验点均表现为增产,平均产量达到3167.4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平均增产12.9%;三是适应性广,较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该区大豆适宜种植面积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东农57号(东选青大粒03-1)是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选育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1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1018。1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东农57大豆品种系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7.
玉米品种巴单7号是黑龙江省巴彦县玉米大豆研究所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2006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的大豆实验基地内,研究室主任李占军和几位研究员正在逐株收集刚刚通过国家审定的"石885"大豆新品种的豆荚。"石885"是石家庄市农科院大豆研究团队利用自己选育的大豆品种"石豆1号"和"化诱5号"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2018年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区惟一通过国家审定的大豆品种。李占军告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选育超早熟、优质、抗逆、高产、适宜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下限种植的大豆新品种,以黑河 45 为母本、华疆 2 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佳豆 68 大豆新品种。该品种 2022 年在黑龙江省审定推广。佳豆 68 蛋白质含量40.58%,脂肪含量 20.20%,蛋脂总和 60.78%,中抗灰斑病,区域试验中较对照品种黑河 49 增产 11.6%,生产试验中较对照品种黑河 49 增产 10.5%,生育日数 95d 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下限≥ 10℃活动积温 1850℃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20.
<正>龙豆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杂交育种手段,选育出的高油、高产、广适应性且适合芽豆生产的大豆新品种,201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脂肪含量高(3年平均21.06%)、丰产性好、单株荚多粒多(3年平均单株荚数53.3、单株粒数137.8)、百粒重18g左右,符合我国芽豆市场对种粒大小的要求,是制作豆芽的优良品种。混合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秆强不倒,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