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为病程短,病死率高,病猪高热稽瘤,皮肤发绀,淋巴结和内脏器官严重出血。本病症状类似猪瘟,但更为急剧,诊断比较困难,难以消灭。1921年首次发现于肯尼亚,并一直流行于非洲,后来传播到欧洲和美洲,近年来我国也有发生。2018年8月,我国首次在辽宁省沈阳市确诊发生第一例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2.
正生猪养殖场洗消中心承担着对运输车辆清洗、消毒、烘干的功能,解决了生猪运输车辆多级洗消难题,强化了生猪养殖场疫病防控能力,避免了动物疫病的广泛传播。近两年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与蔓延严重影响着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生产与发展,而加强猪场洗消中心建设管理,则是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以三门峡市陕州区生猪养殖场洗消中心为例,从建设和管理方面进行阐述,强调其建设管理的必要性,旨在引起从业人员的重视,降低非洲猪瘟等疫病在运输环节的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一种便捷、快速且精准的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ASFV p72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并对引物中的适当碱基进行锁核酸修饰,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的锁核酸修饰引物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3×101 copies/uL,比常规引物PCR方法的灵敏度提高了100倍,比real-time PCR方法的灵敏度提高了10倍,对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等病原基因组均无扩增,特异性良好。72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OIE推荐的q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的LNA引物PCR检测方法,方法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单,为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加敏感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型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常伴随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小出血点、脾脏出血性梗死等症状。目前,猪瘟除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少数国家不再流行外,在我国仍然是养猪业的一大威胁。国际兽疫局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1955年我国成功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该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优良的免疫原性。接种后1周可产  相似文献   

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口蹄疫和猪瘟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几种最为重大的生猪疫病,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三年来,农三师应用综合防控技术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猪瘟进行了防疫实践,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5月2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进展通报会上获悉,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目前,在非洲猪瘟疫苗创制阶段主要取得五项进展:一是分离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建立了病毒细胞分离及培养系统和动物感染模型,对其感染性、致病力和传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揭示了我国非洲猪瘟流行毒株的基因组特点和进化关系。二是创制了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证明其中两个候选疫苗株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三是两种候选疫苗株体外和体内遗传稳定性强。分别将两种候选疫苗株在体外原代细胞中连续传代,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序列无明显改变,猪体内  相似文献   

7.
生猪重大疫病"三苗两点注射"免疫方法,是指将国家要求强制免疫的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两种疫苗同时用猪瘟疫苗稀释液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稀释液按1∶1∶1的比例稀释后一次性注射到猪一侧颈部肌肉内,另一侧颈部同步注射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免疫方法。1.操作要点一是稀释疫苗。疫苗稀释前应恢复到  相似文献   

8.
<正>自2018年8月3日以来,我国已发生了110多起非洲猪瘟事件,遍布全国各地,养猪大省疫情比较严重,进入后非洲猪瘟时代。一、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与挑战1.非洲猪瘟造成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1)直接导致死亡和扑杀损失。非洲猪瘟发生区域发病猪场死亡数量和发病猪场周边扑杀数量约100多万头。(2)实施跨省禁运损失严重。非洲猪瘟发生后,为防止疫情传播,相关部门禁止生猪、种猪跨省运输,影响了生猪市场行情,造成不同区域的生猪价格出现波动。  相似文献   

9.
<正>屠宰环节是连接生猪产销的关键环节,实施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制度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以下简称"两项制度"),对切断病毒传播链条、打好非洲猪瘟攻坚战至关重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两项制度必须百分之百执行"的批示要求,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关于开展落实生猪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百日行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卡住关键时间节点,用100天左右的时间,做到"三清四明两解决",即屠宰企业基本情况清楚、非洲猪瘟自检情况清楚、官方兽医派驻情况清楚;专项行动任务明、"两项制度"进展明、政府和企业责任明、生猪来源和生猪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几年,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广泛流行,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造成繁殖母猪死胎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有6种,将其预防免疫经验介绍如下: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母猪感染后流产,产死胎、弱仔等。仔猪感染后表现呼吸困难、败血症等症状,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1.
正非洲猪瘟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因生猪调运车辆和贩运人员携带病毒,未经彻底消毒进入其他猪场引发的疫情,占到目前我国所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四成以上,在各种传播途径中占比最高,已成为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风险点。尤其在当前新冠病毒从进口冷链动物产品频频检出的情况下,把好动物及其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到销售各个环节的消毒检疫检验关,意义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12.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通常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关节炎或心内膜炎)。经过几十年的防治,该病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由于近几年"高热病"的肆虐,人们加强了猪瘟的免疫,而忽略了猪丹毒的防疫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应用实证方法分析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产业链上市公司证券市场价格造成的影响,进而得出疫情对生猪产业链上养殖、屠宰、加工、消费等环节利益相关者收益的影响。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涉及生猪产业链上市公司,按主营业务统计为肉制品加工、养殖、饲料和兽药4种类型的32家相关上市公司,通过设计指标对生猪产业链上市公司股票异常收益率波动进行计算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疫情事件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影响最大;对兽药行业的影响周期最长;肉制品加工行业的影响程度和周期仅次于兽药行业,对饲料行业的影响最小"。非洲猪瘟"事件对猪产业链上的饲料、养殖、肉制品加工、兽药类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实施动物强制免疫是国家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对六师辖区内畜禽实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抗体检测不合格单位进行了走访调查,查找并分析了影响动物免疫水平的相关因素,为今后进一步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各地一手抓疫病防控,一手抓生猪稳产保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有个别地方对疫情防控和肉品供应"两手抓"的要求认识不够全面,执行调运监管规定过程中简单化甚至层层加码,保护生猪生产方面办法不多,宣传引导不力,个别工作人员对于种猪、商品仔猪、生猪及产品合法调运不按规定出具检验合格证明,养猪场(户)不敢补栏、不能补栏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和畜禽及其产品流通量的逐步增大,重大动物疫病成为对养殖业威胁最大的问题,一旦发生,既直接对养殖业造成极严重的经济损失,又增加控制和扑灭这些疫病所需耗费的人力、财力,且对后续畜牧业的发展埋下不可估量的隐患。因此,农业部要求对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牛羊口蹄疫、羊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禽流感、  相似文献   

17.
“一猪三针”免疫是指在接种猪瘟疫苗、猪口蹄疫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时在同一猪体上分3个部位一次性进行注射。这是昌宁县2012年春季在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小试、保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试基础上新推广的生猪免疫方式,与传统的免疫方式相比,该免疫方法省时省力,生猪应激次数减少,疫苗利用率得到提高,同时免疫副反应也小,生猪养殖户特别是广大农村散养户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6月10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2020年重大科研进展发布会上获悉,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环境释放和临床试验进展顺利。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按照农业农村部党  相似文献   

19.
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是以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胎儿干尸化、产弱仔、畸型胎和不育为主要特征.随着养猪生产向集约化、工厂化方向发展,各养殖场均采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饲养工艺,生产规模和饲养数量不断增加.在提高饲养技术水平的同时,疫病的防治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繁殖障碍类疫病的发生,已成为制约规模猪场健康发展的难题之一.为此,我们对全区南北疆8个出现繁殖异常的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能引起猪繁殖障碍症状的主要疫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和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调查,以便为有效防制该类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闫晓明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4):160-164
[目的] 研究旨在应用实证方法分析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产业链上市公司市场价值造成的影响,进而得出疫情对生猪产业链上养殖、屠宰、加工、消费等环节利益相关者收益的影响。[方法]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涉及生猪产业链上市公司,按主营业务统计为肉制品加工、养殖、饲料和兽药4种类型的32家相关上市公司,通过设计指标对生猪产业链上市公司股票异常收益率波动进行计算和检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疫情事件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影响最大;对兽药行业的影响周期最长;肉制品加工行业的影响程度和周期仅次于兽药行业,对饲料行业的影响最小。[结论] “非洲猪瘟”事件对猪产业链上的饲料、养殖、肉制品加工、兽药类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