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     
<正>通威"渔光一体"模式荣获"水产养殖智能化突出贡献奖"6月18日,在中国渔业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上,通威股份"渔光一体"模式获得"水产养殖智能化突出贡献奖"。通威"渔光一体"模式作为通威股份大力打造的"农业+新能源"双主业协同发展成果,是水下养鱼、水上发电的完美结合,不仅能节省土地资源和鱼塘资源,还可以实现水产和光伏跨界经营。在实施过程中,给养殖户提供了全套高附加值服务,通过智能复合增氧,水源保障、底排污、智能养殖、电化水杀菌、智能风送精准投喂系统模式等在池塘水体中开展水产养殖的同时,在水面上架设光伏组件,进行太阳能发电。既能  相似文献   

2.
“渔光一体”模式助推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勤朗 《科学养鱼》2016,(10):13-15
正第一、通威公司是最早将光伏的理念引入到水产养殖中来的,当初是基于怎样的考虑?通威"渔光一体"模式是将水产养殖和光伏发电产业结合的生产方式,即在池塘水体中开展水产养殖的同时,在水面上架设光伏组件进行太阳能发电。但"渔光"模式并非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独立并行模式,而是一种新型的生产跨界融合"1+12"模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5月28日,全国最大的海水养殖"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工程正式投运。蛇蟠涂光伏发电工程位于宁海县三门湾现代渔业园区,占地4 200×667 m~2,总装机容量99兆瓦,总投资约7亿元,是省级重点工程。项目按照"渔光互补"的理念规划建设,在确保渔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能促进光伏能源开发,有利于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奖 项目名称稻田生态渔业利用新技术(稻田养蟹)第一完成单(立辽宁省水产局 奖项目名称第一完成单位池塘河蟹养殖高效综合技术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黑龙江省池塘养鱼高产高效综合技术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台儿庄40万亩粮棉菜、15万头牛、万亩鱼塘种养综合技术山东省台儿庄区利用世行贷款农业开发项目办公室池塘养鱼高产高效综合技术河南省水产技术服务总站三等奖项目名称‘第一完成单位天津市大水面网栏养鱼技术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斑点叉尾纲引种、养殖技术推广河北省保定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山西省临汾等四水库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是将"生态、优质、高效"现代渔业建设理念融入当前生产,坚持生态优先,利用占池塘总面积2%~5%的水面进行高密度流水集中养殖,其余95%~98%面积作为废弃物收集及生态净化区。系统养殖尾水在废弃物收集区抽提,经生态净化区净化,实现池塘水体的循环利用。2015年,我站在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的支持下率先将该模式应用于鳜鱼养殖,将传统的鳜鱼池塘散养升级为流水集中圈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过程及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市梁平区礼让镇川西村一池塘上,一面面悬空在水面上的太阳能板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下,竟养着鱼虾。这就是礼让镇试点的首个渔业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是梁平区发展绿色清洁能源的又一重要举措。据了解,渔业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渔业——发电立体产业链,在鱼塘上方架设光伏板,下方水域  相似文献   

7.
以山东烟台青鳞铺区域海水养殖入海排污口综合整治项目为例,通过建设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池塘梯度利用工程、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工程、池塘进排水控制工程、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工程、池塘岸堤绿化工程,打造海水养殖尾水梯度利用和现代生态渔业示范项目,提升了渔业基础设施质量,提高了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能力,降低水产养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保障水产养殖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张家口市为承办冬奥,营造良好环境,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市大农业中开展了产品质量效益年活动、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城市等。水产业作为大农业中的阳光产业,重点开展了"渔业生态健康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1实施背景我市有养殖水面9 845hm~2,包括大水面、池塘、冷热水集约化养殖池三种类型,实施前,项目区大水面以粗放型增养殖为主,池塘以传统的大  相似文献   

9.
正山塘养殖是本地的主要养殖水域资源,山塘健康养殖被确定为宁化县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主要推广池塘、山塘、水库、无公害、健康高效养殖技术、标准化池塘建设、水产养殖病害防控技术、水产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渔用药物安全使用技术,主推品种草鱼、福瑞鲤、异育银鲫"中科3号"等为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现将山塘具体养殖技术小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与条件在宁化县石壁镇大路村张运贵养殖场内,山  相似文献   

10.
网箱养鱼是利用大水面优越的自然条件,结合小水体密放精养措施实现高产高效的一种养殖方式,具有机动、灵活、简便、水域适应广、方法简单等优点。在同一水域环境中,同时进行多品种单养或混养,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开挖鱼池的土地,充分利用江河湖泊等大中型水体资源,而且能适应机械化操作和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发展。网箱养殖鳖、鳜鱼、乌鳢等名特优稀水产品种,是集池塘养殖特种水产品  相似文献   

11.
<正>"渔光一体"是在鱼塘上建立光伏发电站,水体养鱼和水面发电同时进行,是一种充分利用土地、增加亩效益的新的高效生产模式。目前"渔光一体"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安装光伏组件对养殖的影响还有待研究,尤其是对于不同品种适宜的光伏组件安装面积还有待研究确定。环境因子对鱼类的摄食和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池塘养殖的国家,有3000多年的历史,曾创造了"桑基渔业"、"蔗基渔业"和"八字精养法"等生态养殖模式和技术,为推动世界水产养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水产养殖产量占水产总量的76.12%,其中淡水池塘养殖产量最高,占水产养殖总量的43.26%(2018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池塘养殖在满足城乡居民优质动物蛋白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4月10日~11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淡水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课题验收会在北京举行,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朱健研究员主持的支撑计划课题:"长江下游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通过验收。科技部农村科技中心综合计划与监督处处长卢兵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方辉,项目首席专家渔业机械  相似文献   

14.
正一、技术名称池塘养殖水生态治理循环利用技术二、技术概述为减少渔业养殖水对环境水体的影响,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促进养殖渔业转型升级。2018年9月,经广州市政府批准,广州已全面开展《广州市池塘养殖水治理三年行动》(穗农函[2018]134号)。计划完成经营连片50亩以上养殖场约18.9万亩池塘养殖水检测治理任务。由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组织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等专家联合制定《广州市池塘养殖水生态治理技术指导意见》(穗农函[  相似文献   

15.
唐荣  刘世荣  沈逸  陈军  苗雷  王帅 《科学养鱼》2016,(10):76-78
正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模式,2012年池塘养殖面积占淡水养殖的43%。由于我国渔业信息技术不发达,先进的渔业技术尚未被充分转化和利用。集约化养殖中饲料成本一般占养殖总成本的70%~90%,饲料的合理投放,既可减少饲料浪费,节约养殖成本,又降低了残饵对养殖水体的污染。相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正>一、渔业机械化发展现状2022年,包头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其中大田农作物耕、种、播、收的综合机械化率最高,其次是畜牧业,最低是渔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不足40%。包头市水产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水库及湖泊大水面养殖、工厂化养殖。1.池塘养殖2022年,包头市池塘养殖面积为747公顷,养殖产量为7 182吨,平均亩产640.5千克,占全市水产品总产量8 203吨的87.55%,由此可见,占主要养殖产量的池塘养殖单产较低,包头渔业养殖技术水平不发达。  相似文献   

17.
<正>集约化水产养殖是采用先进仪器设备和管理技术,实施高密度、高产量、高经济效益的养殖方法。集约化水产养殖可打破传统养殖池塘的限制,高效地收集残饵、粪便,减轻养殖水体负载,提高原有池塘的环境容量,且不减少养殖效益,有利于生产管理,增加养殖积极性,助力渔业转型升级。目前,集约化水产养殖主要以跑道池养殖为主,但普遍存在集污效果差、饲料漏跑率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生物学的方法对池塘水质污染进行监测,研究其富营养化程度。通过对浏阳市沙市镇肉食水产站池塘养鱼基地的生物学监测。结果表明:养殖水体的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渔业生产力的提高。采用生物的方法来控制水质污染,提高养殖水体的渔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虾池综合养殖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海水池塘养殖模式的研究工作,对海水池塘生态混养过程中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形成了一套海水池塘虾、蟹、贝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既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又形成了养殖生态系统上的互补,同时降低了养殖风险,每667m^2养殖效益近万元。  相似文献   

20.
养殖渔业土地(水面)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地(水面)是养殖渔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养殖渔业土地(水面)的可持续利用则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探讨养殖渔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养殖渔业土地可持续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养殖渔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