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种子科技》2011,29(9):49-52
(上接第8期第49页)7稻品种7.1陵两优4727.1.1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01。7.1.2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7.1.3品种来源:湘陵628S×恢472。7.1.4特征特性: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3.6天,比对照博优998长  相似文献   

2.
丰源优299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源优299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丰源A与自选恢复系湘恢299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审定号为湘审稻2004011,被农业部列为超级稻新品种。该组合在江西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6d左右,表现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米质较优,该组合已连续2年在江西省宜黄县春制。2004年制种面积21hm^2,平均单产3.04t/hm^2,2005年制种面积80.6hm^2,平均单产2.93t/hm^2。  相似文献   

3.
杂交中稻新组合湘华优7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华优7号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2006年用自育抗稻瘟病三系不育系华37A和自育的抗稻瘟病优质父本华恢7号选配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04年参加湖南省区试,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06039)。该组合在湖南省区试中,表现比对照增产显著,2006年在湖南省隆回县的百亩连片示范.经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达786.6kg,在中方、靖州、祁阳等地示范种植,表现丰产稳产、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杂交稻Y两优1998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Y两优1998是用湖南省杂优中心选育的"Y58S"作母本,长沙希望农业研究所选育的"新恢1998"作父本,2008年由湖南希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配制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14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稻2014007。1信阳市罗山县种植表现1.1主要特征特性Y两优1998属感温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信阳市罗山县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0d,比Ⅱ优838长3~4d。  相似文献   

5.
Ⅱ优084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镇恢084组配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品种.表现为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品质优良、栽培适应范围广、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列为农业部首批推荐种植超级稻品种之一。目前已在苏、皖、湘、赣、豫、鄂、浙、闽、川、桂、滇、贵等长江流域及华南稻区十几个省区大面积推广和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6.
Ⅱ优084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镇恢084组配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品种,表现为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品质优良、栽培适应范围广、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列为农业部首批推荐种植超级稻品种之一.目前已在苏、皖、湘、赣、豫、鄂、浙、闽、川、桂、滇、贵等长江流域及华南稻区十几个省区大面积推广和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7.
五优1121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籼型不育系五丰A与粤恢1121配组育成的杂交组合,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为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介绍了杂交水稻新组合五优1121在乐昌市廊田镇东庄村大面积种植示范表现,同时结合韶关气候生态特点,提出了该组合在韶关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杂交水稻品种川优8377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用自育不育系川358A与自育恢复系成恢377组配育成,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2012)的国标优质一级米中籼品种。2013年周嘉镇均田村参与杂交水稻良种引进试验示范表现好,2014年在垫江县现代化种业园区平均产量10 311kg/hm~2。2015年在垫江县周嘉镇均田村平均产量达到10 592kg/hm~2的产量,种植实践表现出高产稳  相似文献   

9.
姜守全 《中国种业》2015,(12):77-78
<正>贺优50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利用自育不育系贺50A(中9B//161-5B/金23B)与自育恢复系R50(蜀恢527//岳恢9113/R64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籼迟熟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适应性强,食味品质优。2015年6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5038。  相似文献   

10.
丰优22(扬籼优22)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粤丰A×扬恢22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福建省种子总站安排示范种植50亩,2008年10月16日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平均产量达610千克/亩。该品种全生育期124天,丰产性好,米质优,深受农户欢迎。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上接第10期第51页)7.28湘丰优1867.28.1审定编号:国审稻2009028。7.28.2选育单位:湖南隆平超级杂交稻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7.28.3品种来源:湘丰70A×湘恢186。7.28.4特征特性: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7.3天,比对照汕优46长0.1天。株型适中,株高111.1 cm,熟期转色好。亩有效穗16.8万穗,穗长24.0 cm,穗总粒数148.8粒,结实率78.2%,千粒重28.6 g。抗性:稻瘟病  相似文献   

12.
内5优5399是由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用内香5A×内恢3399组配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9005).该品种在我县示范种植2年来,表现出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叶片稍宽直立,分蘖力强,丰产、稳产,结实高,着粒密度大,米质优,抗稻瘟病等特点.在我县作一季中稻,尤其是优质杂交中稻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1种植表现1.1 生育期2010年全生育期为157d,比Ⅱ优838短2d;该品种2011年为154d,比我县主推的冈系品种短2~3d.  相似文献   

13.
嘉糯1优6号杂交糯稻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嘉糯1优6号是福建省农林大学作物遗传研究所选用嘉农WXA1与嘉糯恢6号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籼糯稻新组合。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属基本营养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8d,比对照两优2186长3d(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6d,与特  相似文献   

14.
T优109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利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不育系T98A与自育恢复系湘选恢109配组育成的一季晚籼三系杂交稻组合.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稻2007037:被列为2008年度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5.
禾两优348是由重庆市为天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进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的不育系禾1S与自选恢复系R 348(辐恢838优株×洪恢339经9代系选)作父本进行杂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稻谷.于2016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023号).该品种全生育期153.6 d,在2年长江上游杂交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增产6.0%,生产试验平均增产6.7%.  相似文献   

16.
蓉18优188在川东丘陵地区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蓉18优188系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蓉18A与四川乐山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恢复系乐恢18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品种,2010年经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1.1主要农艺性状该品种目前仅在四川平坝和部分丘陵地区种植,经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0.2天;株高117.8 cm,剑叶挺直,叶鞘紫色,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亩有效穗  相似文献   

17.
<正>天优华占系中国水稻研究所用天丰A与华占配组育成的杂交稻组合。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8020)。2009年由松溪县种子管理站引进在松溪县作烟后稻试种,表现高产、稳产、分蘖力强、生育期适中、农艺性状好、米质优等特点。2010年、2011年该组合在我县较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2012年开始进行机插栽培,比手工插植增产增效显著,一般增5%左右。现将其种植表现及机插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崔淑芳 《中国种业》2015,(10):82-82
<正>棉花新品种冀863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春播棉品种,2010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10008号,适宜冀中南春播棉区推广种植。突出特点为疯杈小、易管理,烂铃少、产量高,抗枯黄萎病,为河北省2013-2015年棉花种植主导品种。1区域试验表现1.1植物学特征该品种全生育期126d左右,株高96.3cm,单株果枝数13.4个,第一果枝节位7.2,单株成  相似文献   

19.
<正>甬优1512系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用甬粳15A(A15)×F7512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晚籼稻新组合,201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浙江省开化县于2012年引进试种作单季稻种植,表现出生育期适中、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潜力大,剑叶长挺,抗病性强,全生育期约为145d左右,稻曲病较重须注意防治,可扩大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杂交稻Ⅱ优129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婉  王龙 《种子世界》2012,(11):38-38
Ⅱ优129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用Ⅱ-32A与镇恢129配组而成的超高产、优质、抗病的三系杂交中籼新品种,由海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并于2006年11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又名神农(稻)336。1主要特征特性1.1生育期适中该组合全生育期与II优128相近,在本市早晚稻均可种植。II优129株高85.4~119.5cm,早造种植全生育期118~135d,平均比II优128短1~2d;晚造种植全生育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