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这里所说养水是指维持池塘良好的水色。池塘水色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池塘水色有时相同,有时不同,同一池塘在不同时期的水色也不同。在水色组成中,既有天然的金属离子,也有微生物和浮游生物,还有泥沙、有机质、悬浮的残饵和施加各种有机肥料、腐殖质等。但池塘水色主要是由池中繁生的浮游生物所决定的,各类浮游植物细胞内含有色素不同,当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时,池水呈现不同的颜色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2.
正夏季是池塘水温最高的季节,水温是决定鱼类生长的关键因素。因为鱼类是变温动物,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代谢率随之升高,体温也逐渐上升。为了确保鱼类健康生长、安全度过酷暑季节,夏季池塘管理比其他时期显得更为重要。夏季池塘常出现水色浓绿、暗绿、无光泽的情况,这种水体透明度10~20厘米,水体表面不  相似文献   

3.
正水色,最通俗的解释就是水面所呈现的色泽。一般来说,水是无色透明的,我们常见的自来水都是清澈明澄的。但水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水色,因此我们所指的水色主要是指水体的颜色。水色的形成是太阳光经水体散射后,可见光与近红外辐射的散射光所呈现的颜色,它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物理的、化学的,还有生物的。水产养殖的水色是由养殖水体中的溶解  相似文献   

4.
池塘中的水总是呈一定颜色,即水色。它是由水中的悬浮物、浮游生物以及光线入池底色彩反射等因素而综合形成的。我们在养殖生产中所指的水色主要是指各种藻类(主要为浮游植物)在水体中大量生长繁殖,而使池水呈现的颜色,不同的水体具有不同的藻类,而不同的藻类含有不同的色素,从而造成池水的颜色不一样,浓淡不一样。藻类是水体中的主要原始生产者,是养殖鱼类或其他经济动物的直接或间接的物质基础,与渔业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同鱼类对不同种类的藻类利用不同,有些藻类,鱼类不仅不能利用,而且在其大量繁殖时,由于死亡分解…  相似文献   

5.
水色是养殖池水在阳光下呈现出来的颜色,亦即溶存于水中的物质——悬浮物或胶状物所表现的颜色。虾池水色是检验虾池水质环境条件和对虾生长状况的直观指标,有经验的养虾者往往从水色就能判断对虾生长的好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所谓“养虾先养水”就是这个道理。1 水色形成原因 虾池水色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虾池水色有时相同,有时不同,同一虾池在不同时期的水色也不同,养  相似文献   

6.
一、利用水色判别 养鱼池塘水的颜色,是由水中溶解物质、悬浮颗粒、浮游生物等反映出来的,如富含钙、铁、镁盐类的水呈黄绿色,富含溶解腐殖质的水呈褐色,含泥沙较多的水呈土黄色而混浊等。在正常情况下,鱼池的水色主要由浮游生物反映,浮游植物细胞内含有不同的色素,当其种类和数量不同时,池水呈现不同的颜色与浓度。 根据经验,有利鲢鳙鱼生长的肥水型水质可分为两类:绿色类(包括油绿、黄绿、褐绿)和褐色类(包括黄褐、  相似文献   

7.
养殖水体泡沫多在南美自对虾养成期间十分常见,也是养殖户容易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养殖水体泡沫多这一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从发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进行论述总结。一、养殖水体泡沫多的表现夏季高温或天气突变(上午晴朗,下午大雨)的情况下,常常会遇到高位池中养殖水体泡沫多的现象。泡沫呈块状,泡沫颜色分为白色、黄色或绿色。拂晓开始增多,到中午偏布全池,不易散开,在开动中底层增氧机时泡沫更多。透明度小于20厘米,水色呈现暗绿色。水发粘或有异味。  相似文献   

8.
藻相为藻类种群总和反映出来的颜色,而浓度究其本质就是单位水体藻类的数量,现实中一般用透明度来大致反应.即藻相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水色与透明度.良好的藻相在我们土池养殖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有害藻类所占比例较大时,水产动物已经有所症状,并且水体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为此水产前沿全球水产华人总群特邀水产前沿QQ群友o江门狼海博生物与群友共同交流探讨对虾投苗前的准备工作,与读者共同分享学习.  相似文献   

9.
李泽湘 《内陆水产》2003,28(1):26-26
鱼塘水质的好坏通常以水色和透明度作为判断的标志。用肉眼判别鱼池水质的好坏可采用以下方法。看水的颜色鱼池由于施肥品种与施肥季节的不同而呈不同的水色。一般来说,肥水池的正常水色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油绿色为主,另一类以茶褐色为主,这两类池水中均含有大量的易被鱼类消化吸收的饵料生物,是适合养鱼的塘水。看水色变化水色的变化是池水“活”的证明,它有“日变化”和“旬、月变化”两种情况。一般易被鱼类利用的浮游生物大多具有明显的趋光性,由此形成池水上午的透明度要比下午高的“日变化”。此外,每10~15天水色浓淡呈周期性地交替出…  相似文献   

10.
养鱼池塘水体 ,是鱼类生存的外部环境 ,其水体水色好坏 ,决定着养鱼的环境优劣 ,产量的高低。现据本人观察的经验 ,归纳如下。水是无色液体 ,但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有大量的无机盐溶解 ,加之浮游生物、细菌的生长等 ,使池塘水体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池塘基本水色大致可分为3种 :其一为灰白色 ,它是施放了有机肥不久 ,细菌大量繁殖 ,浮游动物含量较多 ,一般适于鱼苗下池的水色 ;其二为绿色 ,表示池水中浮游植物量较大 ;其三为褐色(棕色)表示水中有机质含量较多。养鱼的池塘 ,主要由于后2种水色以不同比例混合 ,故呈现黄绿、草绿、油青、…  相似文献   

11.
“养虾先养水”是业内人士都认同的观点 ,它说明了水色在对虾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性。在整个养殖过程中 ,要营造良好而稳定的水色是养虾技术的重点和难点。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度很大。现针对对虾高产养殖生产中经常碰到一些有关水色调控的问题 ,提出一些处理方法 ,以供参考或共同探讨 :1 虾池水色的标准及作用水色是虾池水体理化因子的综合反映 ,它与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密切关系。对虾养殖生产中通常以池水的颜色、透明度的大小和清爽度来衡量池水水色的好坏 ,良好的水色应是黄褐色、黄绿色 ,清爽而亮泽 ,硅藻和绿藻同时成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2.
<正>2水浑浊、刺参不下滩。刺参不下滩一般是由于滩面环境较差、池底缺氧、水底光线不足或参礁食物较多等原因,其中,水体浑浊、透明度低引起水底光线不足,进而使得刺参下滩较晚或不下滩较少受到养殖者重视。2.1黄色水。此种水色以金藻为主,通常使用化学药物或大换水,只能暂时缓解,过几天又变成黄色水,透明度在20cm左右,严重时可以持续数月。这种水色,刺参往往下礁很晚,生长变慢,严重时pH偏高,氨氮等水质指标超过正常,  相似文献   

13.
<正>巡塘时,在水质检测设备配套不到位或使用不及时的情况下,观察池塘水色就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当地的操作经验并查阅相关资料,简单介绍池塘中常见池塘水色、常见水色变化、透明度等的观察与水质管理的相关内容,供同行们在进行水质分析和池塘理化因子测量时参考。1池塘中水的颜色由于池塘中含有大量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各种悬浮物等,在阳光的折射下,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相似文献   

14.
丁天宝 《齐鲁渔业》2002,19(12):8-8
一.观察透明度 对虾养殖期间,池水透明度一般应掌握在30~40cm左右。当透明度低于30cm时,应停止施肥,并适量换水;当透明度高于40cm时,说明浮游生物太少,应适当施肥。 二、观察水色 养虾池的水色是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表现,水中含有丰富的硅藻、绿藻等浮游植物时,水呈浅褐色或黄褐色。如果水色不正常或有异味,表示池水不正常,如:池水变成乳白色,是池内藻类大量死亡而细菌大量繁殖所引起;水色呈红褐色或鲜绿色,并伴有严重的鱼腥味,这可能是一些会产生毒素的甲藻类或蓝藻类的过度繁殖引起的。如果刮风时池塘水面出现很多泡沫,是  相似文献   

15.
陈万光 《内陆水产》2003,28(2):26-26
根据鱼塘水质的一些宏观物理指标,不借助任何仪器和工具,用肉眼即可大体判断鱼塘水质的好坏。其中水体的颜色就是我们经常用以判断水质好坏的宏观指标之一。有经验的人可以根据水色推断池水的浓淡和浮游生物的多少及大致种群组成,并判断水质的优劣,从而采取相应的水质调控措施。也可以说,看水色是养鱼的基本功。下面粗略地介绍几种常见水色及其成因,以供参考。浑浊暗灰及蓝绿色这种颜色的水,透明度较低,混浊度较大。水中含有颤藻等蓝藻较多。水面有时有一层黄绿色浮膜,这时,通过对浮游植物的定性和定量测定发现,水中含有大量的微囊藻及囊球…  相似文献   

16.
<正>一、肥水的意义春季,随着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蟹、鳖等)的食欲也日渐旺盛,进入了正常的生长时期,也是苗种入池前的最佳肥水时期。通过施肥,培养有益藻相,为水产动物提供充足的开口饵料,对提高养殖动物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当池塘水温上升到10℃时,可开始对鱼虾养殖池进行施肥,使水色呈褐绿色、油绿色或红褐色,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若水色清淡,呈现出黄色或淡绿色、水  相似文献   

17.
养虾先养水是广大虾农和对虾养殖者的共识。而水色和透明度的好坏,是关系到对虾养殖的成败,但有些虾农,特别是初次养殖的虾农,对水色和透明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例如有的虾农认为,养殖对虾透明度越大,底质就越干净,水质就越好;有的虾农缺乏调节水色和透明度的基本知识,花了很大本钱还是没有培养出良好水色和透明度。因为调节好水色和透明其中有许多学问。为此,我们特地谈谈水色和透明度在对虾养殖中的意义和调节方法,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水色是指池水在阳光下呈现出的颜色,组成水色的物质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金属离子、污泥、腐殖质等,其中浮游植物对水色的影响较大。不同水色,相应水质各项理化指标也不同,养殖鱼虾的活动、摄食、生长、病害流行情况等也不一样。水色的变化是养殖生产的晴雨表,通过观察水色,可以及时了解池塘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质恶化,降低养殖风险,减少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天津地区池塘养殖生产中几种常见的水色:①黄绿色以单细胞绿藻和硅藻为主,形成优势种时,水质呈良性循环状态,水体pH值适宜,氨态氮和亚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9.
鱼池水色不同,说明其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和数量不一样,有养鱼经验的渔农可根据水色判别池水的肥瘦。肥水水色黄褐或油绿色,混浊度较小,透明度25~30cm,水中为鱼类易消化的硅藻、隐藻或金藻等较多,浮游动物以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较多。瘦水水色清淡,透明度达6...  相似文献   

20.
看水越冬及其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龙江、吉林地区数十个鱼类越冬池的实测数据 ,从水色、透明度、浮游生物与水体溶氧间的相互关系 ,总结如下规律 :1 水体透明度与浮游植物量负相关 ,与浮游动物量正相关。透明度 <5 0cm者 ,浮游植物丰富而极少浮游动物 ,一般氧气充足 ;透明度 >80cm者 ,多滤食性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少 ,一般溶氧量较低。越冬池透明度以 5 0~ 70cm为宜。 2 根据水体透明度可了解越冬池营养盐的丰欠 ,在越冬中、后期“肥水 (浮游植物多 )易缺肥而瘦水 (浮游动物多 )不易缺肥”。 3 目测冰下水体中鱼类的活动状况和兼测水温变化 ,可为池鱼越冬效果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