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科研概况:一九八七年全省食用菌栽培技术、机械配套、生态生理、遗传育种、野生食用菌驯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大的进展,如:平菇微孔塑料袋立体栽培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由于塑料袋密封而使培养料缺氧所造成的菌丝体生长期过长、污染率过高、菌龄不一致等问题,使菌丝体生长期比对照缩  相似文献   

2.
塑料袋吊栽黄瓜栽培技术卢香春,卢永秀(吉林省浑江市蔬菜科研所134300)塑料袋吊栽黄瓜是1986年浑江市八道江区东岗村三社种菜户申贵生在早春育苗用的温室试栽成功的。他利用面积不足90m2的塑料薄膜温室的空间,吊塑料袋70个,栽植黄瓜140株,平均每...  相似文献   

3.
丁立彤  曹坚  徐汉亿 《食用菌》2002,24(3):30-31
塑料袋栽培金针菇是一项适应我国国情的金针菇代料栽培技术 ,但是由于各地对这一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一 ,造成产量和质量相差非常悬殊。笔者据自己多年的生产实践及一些生产区的经验 ,总结出塑料袋栽培金针菇的技术关键 ,现介绍如下 :1 采用良种 良种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采  相似文献   

4.
高伟 《食用菌》2010,32(5):59-59
目前,国内滑菇栽培基本上以盘式半熟料或塑料袋半熟料栽培为主,由于以上两种方式受季节影响较大,且菌种用量太大,每年只能在3月上旬到4月上旬生产,4月20日以后生产污染率较高,制约滑菇产业的发展。笔者经多年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滑菇塑料袋熟料高产栽培技术。此栽培方法与半熟料栽培方法相比具有,不受季节影响,污染率低,菌种用量小,高产等优点。现将该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苹果栽培中广泛使用套袋技术。但应用的纸袋,尤其是进口纸袋价格昂贵,生产中受到一定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试验和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1997年在红富士苹果园中进行了大面积的套塑料袋栽培技术的开发研究。供试面积500亩,果实套日本小林纸袋200万个,套塑料袋400万个,生产优质果品60万kg,取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平菇背心式塑料袋栽培技术,是我们经过摸索得出的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的新方法。自1987年以来,在南宁市推广近10万袋,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物转化率一般可达100-150%。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菌种和塑料袋的选择:选择菌丝浓密粗壮,生长快,出菇早,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菌株)。塑料袋选用普通的背心式塑料薄膜袋,袋子的颜色最好是白色,大小规格一般用30×20厘米,以能装0.5公  相似文献   

7.
袋贮水肥节水栽培技术是在树盘内设置贮水袋,袋内水分缓慢地输送到果树根际土壤,使树木长时间处于良好的水分环境中。与常规栽植方法相比,缩短了缓苗期,提高了成活率,幼树生长健壮、整齐,节约用水,简便易行,效果显著。1方法袋贮水肥节水幼树栽植技术与常规栽植技术相同,春栽、秋栽均可,春栽时墒情差要浇足水。1.1贮水袋的准备贮水袋分三层,里面两层为相同规格的塑料袋(用两层是为了增加强度),外层为尼龙袋。尼龙袋长宽均略小于塑料袋。一般塑料袋长宽为85cm×50cm,尼龙袋为60cm×42cm,可装水15kg。装水后将塑料袋内空气排净,用口绳扎紧,紧扎…  相似文献   

8.
银耳从段木栽培到瓶栽,在栽培工艺上是一项重大改革。近三年来,福建古田县的瓶栽(塑料袋栽培)银耳发展很快,数量、质量均居全国首位,年产量已超过百吨。用塑料袋(筒)栽培银耳,取材方便,设备简单,生产技术易于掌握。生产周期短,产量高,质量好,收益大。从播种至收获,只需40~50天。每百斤干木屑(另加配料)约收干耳10~15斤,产值200元左右。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所系小兴安岭林区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 ,国家林业部 (现国家林业局 )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中试基地。1997年全国食用菌双交会被授予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科研教学单位。服务项目 :一、利用快速养菌法袋栽黑木耳高产稳产新技术培训黑木耳代料栽培 ,用规格 1 7cm× 33cm的塑料袋  相似文献   

10.
天麻的塑料袋栽培技术王光明,刘传伦,袁金荣,黄爱玲(山东省淄博市农科所淄博255011)天麻(GastodiaelataBl.)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茎是一种珍贵中药材。传统的天麻栽培多采用沟栽、床栽或箱栽。这些方法的共同缺点,一是病害较重...  相似文献   

11.
平菇由于栽培技术简单且产量较高,近几年在我国农村发展较快。但由于目前都是采用一次性栽培法,即采用塑料袋栽或箱式栽培,一次性栽培管理,多次采收,当采收完后就把培养料块废弃掉,使得产量一直徘徊在料菇比为1:1左右。为充分利用栽培原料的养分,创造适宜的环境让平菇继续生长,即本文所称的二段栽培法这一方  相似文献   

12.
简讯     
《食用菌》1982,(3)
江苏召开食菌高产技术交流会江苏省科委于4月27日在沙洲县召开了食菌高产技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62个单位,共78人。南京农学院院长、省食菌科技领导组组长樊庆笙教授致开幕词,有14个单位介绍高产经验或作了学术报告。会议肯定了蘑菇培养料二次发酵的效果、沙洲南丰公社三大队的香菇高产栽培技术(4元/尺~2),以及南京市利用人防工事种食菌和塑料袋栽培食菌  相似文献   

13.
我县猴头菇产量位居全国之首,栽培方式历来采用玻璃瓶进行栽培。近年来猴头菇产品十分畅销,玻璃瓶栽培猴头已适应不了市场的要求。为此,1990年我们对猴头菇栽培技术进行了改革,使用塑料袋替代玻璃瓶栽培猴头菇的新技术。为了探索袋、瓶栽与猴头菇产、质量的关系以及管理技术等一些实际问题,我们进行了瓶栽与袋栽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梨树开花前25d,选用白色单层蜡质纸袋(A型袋)、带孔的半透明塑料袋(B型袋)、外层灰色内层红色的双层纸袋(C型袋)3种不同类型纸袋和KNO3、ZnSO4和GA3乳膏3种化学药剂对梨树休眠花枝进行了套袋和药剂处理,研究套袋和药剂处理对梨树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期套袋处理能明显提早花期,不同袋型促花效果不同,A型袋和B型塑料袋促花效果优于C型袋,花期比对照提早4~5d;套A型和B型袋,同时涂抹4%ZnSO4溶液处理,促花效果最为明显,花期比对照提早7d左右,但C型袋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且新梢叶片出现黄化。不同袋型保温保湿效果不同,B型塑料袋保温、保湿效果优于其他袋型。综上,梨树休眠期花芽套袋(芽袋栽培),是一项提早开花结果的有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灵芝一般都采用室内瓶栽。由于瓶装料太少,转化率不高。笔者用塑料袋培育菌丝,然后脱袋加土垒菌墙栽培,获得了较高经济效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配料灭菌 棉子壳44%,木屑44%,麸皮10%,蔗糖1%,石膏1%,含水量65%左右。采用15×35cm聚丙烯袋装料,常压灭菌10~12小时,冷却后接种。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塑料袋闷杀蛆果中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n)幼虫的效果,探寻经济、高效、无污染的蛆果处理方法,进行了塑料袋与杀虫剂不同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塑料袋密封不浸杀虫剂处理和塑料袋密封浸杀虫剂处理的幼虫死亡率在5天后即无显著差异,生产中可放心采用不加药的塑料袋闷杀法处理蛆果,操作简单,经济,无污染,闷杀处理时间至少在10天以上,最好能达20天。  相似文献   

17.
<正>1环剥包土法将树体上萌生的2年生以内的徒长枝、交叉枝、竞争枝等对树体生长结果无用的枝条,在树液开始流动后至6月低以前,用嫁接刀在枝条中下部环剥,环剥宽度随枝条粗度而定,一般在0.5cm左右。再将一直径10cm塑料袋底部剪一小孔(能穿过枝条为宜),将枝条从小孔穿入塑料袋,使环剥处位于塑料袋的中部,用细绳将塑料袋下方绑紧,再在塑料袋内装入湿  相似文献   

18.
如何保证塑料袋菌种的成品率张子峰(江西省赣州市食用菌开发职务公司341000)利用塑料袋制作栽培种,从整体上与用菌种瓶制作相比,具有运输方便、成本低、装料块、省工等几大优点。据了解,有些生产者,对塑料袋菌种的制作和管理还不太了解。为此我们对塑料袋制种...  相似文献   

19.
五种不同包装方式对白灵菇鲜菇保鲜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托盘包覆保鲜膜、聚乙烯塑料袋全封、聚乙烯塑料袋全封单侧打一个小孔、聚乙烯塑料袋全封两侧各打一个小孔、聚乙烯塑料袋全封两侧各打两个小孔等5种不同包装方式对白灵菇鲜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包装方式的保鲜效果差别较大;自然室温条件下(12℃左右),托盘包覆保鲜膜包装效果最好,保鲜时问可达保鲜15 d以上;低温冷藏条件下(温度5℃左右),聚乙烯塑料袋全封包装效果最好,保鲜时间可达25 d左右.  相似文献   

20.
经三年多的反复试验,我们在用塑料袋制种过程中集众家之长,改进了常规塑料袋制种方法,基本克服和控制了用塑料袋制种易污染杂菌的缺陷,与用瓶生产相比,其生产周期缩短一半左右;生产效率提高2—3倍;重量减轻80%以上;成本降低20%以上.其主要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