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肪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9600只370日龄的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到2个处理组,各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00只鸡。基础饲粮采/,1为玉米一豆粕型粉状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代谢能水平2.65Mcal/kg基础上通过减少油脂添加量降低30kcal/kg代谢能并添加200g/kg脂肪酶及酶活1000U/kg。试验结果表明蛋鸡产蛋中后期(370日龄)饲粮代谢能水平ME2.65Mcal/kg基础上降低30kcal/kg的代谢能,通过添加1000U/k2脂肪酶可显著提高平均产蛋率(P〈0.05),极显著降低平均死亡率(P〈O.01),有降低平均料重比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180只140日龄的农大3号小型蛋鸡随机平均分为A、B、C、D、E五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体重大小基本一致,各组间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分别饲喂代谢能水平11.5MJ/kg、11.3MJ/kg、11.1MJ/kg、10.9MJ/kg和10.7MJ/kg的饲料,其他营养成分含量设计上保持一致。通过30周的观察,发现在产蛋高峰前饲喂稍低能值的饲料(10.9MJ/kg)有利于采食量的增加和产蛋率的迅速上升。在一定饲料代谢能值范围内,饲料能值的高低对小型蛋鸡采食量影响不显著,所以从产蛋高峰期开始,必须使用代谢能水平较高的日粮,才能满足小型蛋鸡维持高产蛋率对能量的需求。综合来看,饲料代谢能为11.3MJ/kg时,小型蛋鸡有较高的产蛋量和饲料报酬。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脂肪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9600只370日龄的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00只鸡。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粉状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代谢能水平(11.09 MJ/kg)基础上通过减少油脂添加量降低0.13 MJ/kg代谢能并添加200 mg/kg脂肪酶(酶活1000 U/kg)。试验结果表明:在产蛋中后期(370日龄)蛋鸡日粮代谢能水平(11.09 MJ/kg)基础上降低0.13MJ/kg的代谢能,通过添加200 mg/kg脂肪酶可显著提高平均产蛋率(P0.05),较对照组提高3%,极显著降低平均死亡率(P0.01),较对照组降低39.4%,并有降低平均料蛋比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粗蛋白、粗纤维及代谢能水平对1周龄一5周龄雁鹅生长性能和体尺生长的影响。本实验采用L4(2^3)正交试验设计,设2个粗蛋白水平(21.5%、22.7%),2个粗纤维水平(4.2%、5.3%)和2个代谢能水平(10.80MJ/kg、11.53MJ/kg)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鹅。经5周的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水平为21.5%的组,料重比小于22.7%的组,体斜长、胸宽、胫长均显著大于22.7%的组(P〈0.05);粗纤维水平为6.3%的组,胸宽、胸骨长、胫长显著大于4.2%的组;代谢能为11.53MJ/kg的组,料重比显著小于10.80MJ/kg的组(P〈0,05),体斜长、胸深、胸骨长、胫长显著大于10.80MJ/kg的组(p〈0.05)。本次试验表明,1周龄-5周龄雁鹅的适宜营养水平为:粗蛋白21.5%、粗纤维5.3%、代谢能11.53MJ/kg。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肪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9 600只370日龄的罗曼蛋鸡,随机分到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00只鸡.基础饲粮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代谢能水平2.65 Mcal/kg基础上,减少油脂添加量而降低30 kcal/kg代谢能,同时添加200 mg/kg脂肪酶(其酶活5 000 U/g).试验结果表明蛋鸡产蛋中后期(370日龄),在饲粮代谢能水平降低30 kcal/kg的同时添加脂肪酶,可显著提高平均产蛋率(P<0.05),极显著地降低平均死亡率(P<0.01).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代谢能和蛋氨酸水平对大午金凤商品代蛋鸡预产蛋期性成熟和产蛋初期生产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二者的互作效应。选用106日龄、体重和胫长相近的大午金凤商品代蛋鸡36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添加大豆油与蛋氨酸,采用双因子试验设计,3个代谢能水平(10.85、11.30、11.75 MJ/kg)×2个蛋氨酸水平(0、0.1%)(基础蛋氨酸水平为0.24%)。预试期1周,试验期10周(预产蛋期和产蛋初期各5周)。结果表明:在预产蛋期,与11.30 MJ/kg代谢能组相比,10.85 MJ/kg代谢能组显著提高了蛋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鸡冠宽(P0.05),日粮蛋氨酸水平对蛋鸡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代谢能和蛋氨酸水平对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在产蛋初期,10.85 MJ/kg代谢能组的日产蛋量、胫长、耻骨间距、鸡冠宽和厚均显著高于11.30 MJ/kg代谢能组(P0.05),添加蛋氨酸显著提高了胫长(P0.05),日粮代谢能和蛋氨酸水平对蛋鸡的胫长和耻骨间距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综合考虑,建议大午金凤蛋鸡预产蛋期的日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0.85 MJ/kg,日粮中蛋氨酸添加量为0.1%。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肪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选取9600只370日龄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到2个处理组.每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00只鸡。基础饲粮采用为玉米-豆粕型粉状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代谢能水平2.65MeaL/kg基础上通过减少油脂添加量降低30kcaL/kg代谢能并添加200趴脂肪酶。结果表明,试验组可显著提高蛋鸡产蛋中后期的平均产蛋率(P〈0.05).极显著降低蛋鸡平均死亡率(P〈0.01),有降低平均料重比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学文  陈宝江 《饲料广角》2009,(10):26-27,43
为研究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在蛋鸡玉米-豆粕-杂粕型低能量水平饲粮中的应用效果.本试验选取35周龄健康褐壳蛋鸡5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分别饲喂正对照基础(I)日粮、负对照基础(Ⅱ)日粮(在正对的基础上减少50MJ/kg能量)、负对照基础日粮+300g/t酶制剂(Ⅲ)、负对照基础日粮+500鼽酶制剂(Ⅳ)、负对照基础日粮+700g/t酶制剂(V),研究饲料在常规能量降低50MJ/kg的条件下.酶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组与正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O.05),添加700g/t酶组产蛋率提高了0.40%,并且总蛋重提高了0.09%.这说明在玉米-豆粕-杂粕型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可以替代饲料中部分植物油,不但未影响生产性能,而且略有提高;加酶组与负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均不显著(P〉O.05).但是料蛋比依次降低0.51%、1.53%、1.86%,蛋重也依次增加1.82%、1.82%、1.29%.所以在蛋鸡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复合酶.能够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及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1日龄雄性白羽肉杂鸡540羽,平均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为60羽,用3种不同的处理日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92MJ/kg,1255MJ/kg和13.18A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20%,进行为期5周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日粮代谢能水平升高,试验期总耗料量明显下降;在同一蛋白水平下,在一定代谢能水平范围内,随日粮代谢能水平升高,白羽肉杂公鸡的体重增加明显,平均日增重有上升的趋势,料重比明显下降,饲料利用率提高。以最佳日增重及料重比为衡量指标,0~5周龄白羽肉杂鸡适宜的Ⅳ匝为12.55MJ/kg,CP为20%,此时平均日增重23.80g/d、料重比1.68:1,均明显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研究在夏季高温时期蛋鸡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考察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及产蛋率接近的82周龄海兰白壳蛋鸡576只,随机分成4组,每个组分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试验共设计4种日粮,处理1组饲喂高能日粮(代谢能11.76 MJ/kg),处理2组饲喂低能日粮(代谢能11.34 MJ/kg),处理3组饲喂处理2组日粮+500 mg/kgβ-甘露聚糖酶,处理4组饲喂处理2组日粮+1000 mg/kgβ-甘露聚糖酶,试验共开展6周。试验结果显示:高能日粮组、低能日粮组及低能日粮组添加β-甘露聚糖酶对蛋鸡末重、产蛋率、采食量、平均蛋重、料蛋比和破蛋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对鸡蛋蛋壳强度、哈弗单位、蛋黄颜色和蛋壳颜色无显著影响(P0.05),较其他3组,日粮添加500 mg/kgβ-甘露聚糖酶显著提高了蛋壳厚度(P0.05)。高能日粮组、低能日粮组及低能日粮添加β-甘露聚糖酶组对试验第3或5周蛋鸡泄殖腔温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高能日粮组较低能日粮组及低能日粮组添加500 mg/kgβ-甘露聚糖酶显著提高了蛋鸡的代谢能的表观消化率(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代谢能为11.34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5%的日粮中添加500 mg/kgβ-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夏季高温蛋鸡的能量利用率和蛋壳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