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采收的早晚直接影响产量、品质及贮藏性.若采收过早,果实发育不完全,果个轻、外观色泽差,含糖量低、品质差;若采收过晚,果肉发绵快,抗病能力降低,不耐贮藏.只有适期采收,才能达到果实的食用品质最佳,贮藏寿命最长,从而获得较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以连袋采收富士苹果为试材,对不同时期采收的苹果果实进行了水预冷、1-MCP保鲜贮藏处理,研究不同处理措施对"黄金富士"苹果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袋采收的富士苹果贮藏性显著低于常规摘袋的富士苹果;连袋采收的富士苹果,在采后入库前进行0℃低温水预冷或贮藏时添加水果保鲜剂1-MCP,有利于延缓果实硬度降低,延迟果皮失水皱褶时间,提高果实的贮藏性。  相似文献   

3.
苹果采收是否适期,对果品产量、品质、贮藏力及经济收入等都有显著影响。果实采收是果树管理环节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能否保证果品质量,确保果实在采收环节中不受损失至关重要。水果采收一定要掌握适期,采收太早,会造成果实减产。据测定,如果早摘10天,可减产10%~15%,不仅如此,果实尚未达到相应的应有的品质,果实含糖量低,着色差;此外,在贮藏期间还易感染多种生理病害,如褐烫病、苦痘  相似文献   

4.
采收成熟度对木洞杨梅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木洞杨梅为试材,研究了4个采收成熟度木洞杨梅果实在冷藏过程中呼吸速率、硬度、花青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收成熟度直接影响木洞杨梅的色泽、营养物质含量、风味和质地.采收过早,果实品质不佳,没有贮藏价值,采收过迟,硬度下降.八至九成熟的果实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贮藏效果好,为最适宜的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5.
<正>注重柑橘采收质量和采后保鲜处理,能有效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降低贮藏期果实的损失,提升经济效益。一、适时采收1.成熟度指标柑橘采收时间要因鲜销或加工、储藏等用途不同而有所区别。1鲜销。以选黄留青、分批采收为原则,采收的成熟度应在9成以上,直至完熟到该品种成熟时固有指标。2加工或贮藏。一般要求适当早采,通常果实成熟度达到8成左右即可采收,果面颜色转成本品种固有色彩的比例应大于2/3(柚除  相似文献   

6.
不同贮藏温度对杏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九成熟的"银白"、"苹果白"杏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0.5 ℃、0.5 ℃、1.5 ℃)贮藏处理对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个品种杏果实均在1.5 ℃贮藏条件下软化较快,而0.5 ℃贮藏条件对于维持果实硬度有较好的作用;经过45 d贮藏,与-0.5 ℃和0.5 ℃贮藏条件相比,1.5 ℃贮藏的银白、苹果白杏果实SSC和TA含量均最高;至贮藏结束时,3个温度贮藏银白、苹果白杏果实维生素C含量均出现下降,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0.5 ℃贮藏有利于保持银白、苹果白杏果实商品性状,1.5 ℃贮藏能有效地延缓银白、苹果白杏果实SSC、TA、维生素C降解.  相似文献   

7.
不同采收期对凉香苹果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凉香苹果果实为试材,分5批采收,测定不同采收期果实的理化指标,探讨不同采收期对果实后期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辽宁熊岳地区,9月21日和25日采收的凉香苹果,在贮藏过程中品质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持,且贮后180 d果实的硬度分别为7.84 kg/cm2和7.76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2.27%和13...  相似文献   

8.
采用静态顶空(SH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富士苹果0℃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套袋导致富士苹果采收时香气物质相对百分含量降低。套双层袋富士苹果采收时香气物质相对百分含量平均为85.53%,而不套袋的对照为92.19%;②0℃贮藏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套袋和不套袋富士苹果果实香气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均比采收时升高,但两种纸袋间差异不显著。贮藏60d时套袋果实香气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上升为94.79%,不套袋果实为98.02%,贮藏120d时套袋果实香气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上升为97.8%,不套袋的果实为98.05%;③0℃贮藏过程中套袋和不套袋果实香气物质的种类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④采收和贮藏过程中,套袋果实的酯类、醇类物质相对百分含量明显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用激素催熟水果不可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有的果农为了使桃、李、葡萄、苹果、杧果、柑桔等水果提早上市,不等果实自然成熟,就用激素催熟而提早采收。由于果实没有充分成熟,不仅要降低产量20%左右,而且糖、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没达到该品种应有的含量,没有应有的风味,严重降低品质和声誉。由于采果过早,造成果树的生理失调,轻则影响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0.
檀香橄榄果实适当早采比中、晚期采的较耐藏,第一批(10月25日)采收的橄揽果实耐藏性最好,在室温下贮藏87d,好果率为80.2%,果实仍鲜绿、饱满、肉质脆嫩,具有新鲜果实的原有风味、颜色和品质.贮藏期间果实呼吸强度变幅小,呼吸率低,各营养成分变化小,细胞膜透性变化小.表明供贮藏用的橄榄应适当早采约九成熟时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11.
<正>近些年来,大多数果农由于不掌握苹果适期采收技术,果实未到成熟期就盲目进行采收,或到成熟期后迟迟不进行采收,导致果实品质差、不耐贮藏等,直接影响果园的经济效益和果农收入。因此,秋后进行适时采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前疏花疏果对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果实采收品质与采后贮藏性的影响,以及补施硒肥的增效作用。【方法】以石硖龙眼为材料,设无疏花疏果对照(A)、疏花疏果(B)、疏花疏果+硒肥(C)3个处理,3个区组,比较各处理与区组间果实采收品质和采后5℃低温贮藏的效果。【结果】采收时,处理B果实单果质量、大小、外观色度品质和果肉TSS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9.66%、7.54%、-7.24%(a~*值)和8.62%;处理C增效作用不明显,但果实采收品质依然优于对照。贮藏后,处理B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性,贮藏35 d果皮褐变指数和贮藏51 d果肉自溶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28.26%和71.67%,而处理C增效作用不明显。贮藏期间,处理B果实保持了较好的外观品质,偏黄绿色,处理C果实偏褐色,而对照偏暗褐色。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多变量检验结果表现显著,是影响果实采收品质与贮藏效果的主要因素;区组间无差异。处理方式影响显著的指标有褐变指数、自溶指数、低温b~*值和单果质量;区组影响显著的指标有低温b~*值和C~*值。【结论】疏花疏果处理效果最好,补硒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实采收品质与贮藏性,但差异不显著;区组设置不影响处理间果实的贮藏性与内外品质差异。疏花疏果是提高龙眼果实采收与贮藏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新世界"与"红香脆"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贮藏对呼吸、乙烯产生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1℃贮藏条件下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推迟呼吸高峰的到来;显著抑制贮藏期间果实乙烯释放量,推迟了跃变高峰的出现;较好的保持了苹果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4.
采收期对金秋梨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秋梨为试材,分4个不同的采收期,在0~3℃的贮藏条件下,对其生理和品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采收期的金秋梨果实在贮藏过程中都出现呼吸高峰,呈现跃变型果实的特征,晚采收的果实最先到达呼吸高峰,早采收的果实则采收期越早呼吸高峰出现的越早,且峰值越高;随着采收期的延迟,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增加,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TA)下降,风味变好.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和TA逐渐下降.TSS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八、九成熟采收的果实在冷藏期间呼吸高峰出现时间晚,能保持相对较高的硬度和TSS含量,贮藏效果好,为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15.
橄榄不同采收期与耐藏性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檀香橄榄果实适当早采比中、晚期采的较耐藏,第一批(10月25日)采收的橄榄果实耐藏性最好,在室温下贮藏87d,好果率为80.2%,果实仍鲜绿、饱满、肉质脆嫩,具有新鲜果实的原有风味,颜色和品质,贮藏期间果实呼吸强度变幅小,呼吸率低,各营养成分变化小,细胞膜透性变化小,表明供贮藏用的橄榄应适当早采约九成熟时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不同成熟度水晶葡萄贮藏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采收成熟度水晶葡萄贮藏后的商品价值,以3个不同时期采摘的水晶葡萄为试验对象,采用PE20保鲜袋为包装材料,在温度(1.0±0.3)℃、相对湿度(90±5)%条件下贮藏。结果表明,贮藏到60 d时,七成熟果实腐烂率(14.42%)、脱粒率(20.26%)、褐变率(25.1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7%)均低于八、九成熟果实,而硬度(270.19 g)高于八、九成熟果实,含水率在整个贮藏期各成熟度之间无差异;八成熟果实腐烂率(20.89%)、脱粒率(25.06%)、褐变率(33.88%)均比九成熟果实低,维生素C含量(0.080 mg/g)高于九成熟果实。综上,七成熟果实耐贮性虽优于八、九成熟果实,但七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导致口感不佳,九成熟果实维生素C含量低于八成熟果实,且腐烂、褐变、脱粒严重,商品价值较八成熟果实低。综上,水晶葡萄在八成熟时采收,更有利于提高贮藏后的商品性。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瑞阳’苹果适宜的采收期,并探究不同采收期果实品质及耐贮性差异。采摘不同成熟度‘瑞阳’苹果,绘制淀粉染色图谱,分析果实品质及相关性,测定贮藏过程中品质及生理指标变化。淀粉染色图谱能够反映果实成熟度的变化,可结合盛花期作为确定‘瑞阳’苹果采收期的评判标准。结果表明,采收期Ⅰ(盛花期后160 d)在采收时硬度最高,贮藏期间果实品质下降快;采收期Ⅱ(盛花期后170 d)贮藏期间硬度保持较好,具有较高的糖酸品质、外观色泽,较低的失重率和发病率;采收期Ⅲ(盛花期后180 d)失重率和发病率相对较高。‘瑞阳’苹果最适宜采收时期是采收期Ⅱ,该采收期糖酸比为41.93,硬度为7.180kg·cm-2左右,呼吸强度为2.77 mL·kg-1·h-1;淀粉染色图谱等级4级左右。  相似文献   

18.
<正> 果实临近成熟期,糖、酸和水分含量变化很大。采收过早,不能发挥品种固有的色泽、风味,从而降低品质并影响产量。据山东省青岛果树试验站测定,金帅苹果从8月30日至9月10日仅10天果实体积即增加13.3立方厘米;国光苹果在9月30日到10月10日10天中果实体积共增加13.4立方厘米。但采收过晚,不仅增加了劳务和果实损耗,而且会降低果实的耐贮性,增加树体养分消耗。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其物候期及果实生育期有较大的差异。据中央农业部赴日富士苹果考察组介绍,富士苹果的果实生育期为175天;在萧砀地区,长富_2苹果1983年从开花到采收为183天,而1984年194天的果实应有的色泽仍未充分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正>以春丰迷你冬瓜果实为试材,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及贮藏环境对迷你冬瓜果实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成熟度的果实虽采收时营养价值高,但不耐贮藏,贮藏3天后果皮即出现皱缩现象;高成熟度的果实耐贮性好,贮藏100天后外观仍保持良好,且在地下室环境中贮藏能延缓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不同包装处理对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包装处理对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袋包装的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硬度下降较黄袋和白袋缓慢,紫袋包装处理可减缓银白杏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3种包装处理对苹果白杏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大;至贮藏结束时,3种包装处理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维生素C含量均出现明显的下降,紫袋包装可缓解苹果白杏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快速降解,但3种包装处理对银白杏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不大;紫袋包装降低了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综合考虑不同包装处理对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贮藏品质指标的影响,认为紫袋可作为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适宜的贮藏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