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种子脂肪酸含量的微量、快速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脂肪酸的含量是油料作物重要的加工指标之一,而目前的脂肪酸测定方法步骤繁琐、耗时长、需要样品量大,育种工作者要对大批的后代材料进行检测是非常困难的。并且因为籽粒粉碎后不能延续后代,在待检测材料种子量很少时,常遇到检测与繁种的矛盾。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微量、快捷的花生脂肪酸检测方法,使花生脂肪酸检测变的非常简便。从花生籽粒上切取0.020 g,采用提取液(苯:石油醚=1:1)提取5 min,0.5 mol L-1甲醇钠酯化10 min后即可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使以往需要用几个小时的工作在15 min内完成,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通过与传统的索氏提取(GB/T 5009.6-2003)、甲酯化方法(GB/T 17376-1998)比较,本方法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粗脂肪酸值测定方法为研究对象,对GB/T 5512-2008《粮油检验粮食中粗脂肪含量测定》与GB/T 5530-2005《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联用测定大豆粗脂肪酸值法和用GB/T 14488.1-2008《植物油料含油量测定》与GB/T5530-2005标准法测定大豆粗脂肪酸进行比对试验,结果表明:用GB/T 5512-2008与GB/T 5530-2005联用来测定大豆粗脂肪酸值,可以在测定大豆粗脂肪含量的同时,测定大豆粗脂肪酸值,还可以用抽提完粗脂肪回收的乙醚作滴定用溶剂。  相似文献   

3.
利用索氏提取法对产于辽宁地区的紫茄子种子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提取,用氢氧化钾-甲醇法和浓硫酸-甲醇法两种不同的方法甲酯化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样品中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甲酯化方法得到的脂肪酸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有些差异。两种酯化方法得到的脂肪酸主要有8,11-十八碳二烯酸、十六酸(棕榈酸)、硬脂酸,含量分别为29.87%~62.60%、12.83%~16.19%和5.17%~7.17%。氢氧化钾-甲醇法比浓硫酸-甲醇法更加适合辽宁茄子种子样品中脂肪酸的甲酯化。  相似文献   

4.
三种测定粮食脂肪酸值标准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脂肪酸值是粮食品质劣变的灵敏指标之一。我国目前的测定方法GB5510-85是采用苯提取脂肪酸、GB/T15684-95是采用无水乙醇提取脂肪酸,国际标准ISO7305:1998是用95%乙醇提取脂肪酸。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对三种标准方法进行对照实验,并将提取的脂肪酸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出方法之间的差异,为今后修订国家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青蒿种子的脂肪酸含量.方法:以二氯甲烷为抽提剂,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青蒿种子中的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青蒿种子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酉阳及黑龙江青蒿种子中分别鉴定出10个和11个脂肪酸类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7.59%和96.06%.棕榈酸(6.67%,11.82%)、亚油酸(81.99%,73.61%)及硬脂酸(3.31%,3.31%)为2个产地青蒿种子的主要脂肪酸.结论:2种青蒿种子的脂肪酸组成大致相同,但各脂肪酸的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法测定葡萄子的脂肪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葡萄子为原料,用SZY—07型脂肪分析测定仪提取葡萄子油。将葡萄子油进行甲酯化处理后,通过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脂肪酸甲酯来间接测定脂肪酸的含量。采用保留时间定性法和校正归一定量法来分析各种脂肪酸。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表明,该方法重现性较好,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建立快速、高效的大豆脂肪酸组分检测方法,为大豆脂肪酸的遗传改良和食品质量检测等奠定基础。以1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对大豆脂肪酸甲酯化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对脂肪酸检测的气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大豆脂肪酸的内标法和外标法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大豆脂肪酸甲酯化提取的最优处理温度为50℃,最优处理时间为35 min;基于赛默飞气相色谱仪检测平台的内标法和外标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大豆脂肪酸组分含量的检测,但内标法更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本研究确立的大豆脂肪酸检测方法可以满足检测灵敏度高、处理简单快速、线性范围良好的要求,可应用于大豆脂肪酸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及大豆脂肪酸的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8.
牡丹和芍药花瓣中高级脂肪酸组分及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牡丹和芍药花瓣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以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采用脂肪酸甲酯化的方法获得油样,用气相色谱法对牡丹和芍药花瓣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并分析了牡丹和芍药不同时期花瓣中脂肪酸组分和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牡丹和芍药花瓣中高级脂肪酸主要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相似文献   

9.
花生油掺伪棉籽油的检验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碱式甲酯化方法制备脂肪酸甲酯,用气相色谱方法分析、测定纯花生油、纯棉籽油和不同浓度模拟掺伪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棉籽油掺入纯花生油后,原有脂肪酸组分随掺入油种脂肪酸的含量而发生变化,以山嵛酸甲酯含量的变化趋势,能较准确地测定掺伪棉籽油的量。  相似文献   

10.
紫斑牡丹种仁种皮中脂肪酸组成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岛津GC-2010气相色谱仪、DB-WAX毛细管柱和37种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品,对紫斑牡丹种子的种仁、种皮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DB-WAX毛细管柱能够较好地分离37种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品中的绝大多数种类,可以用于确定大多数植物脂肪酸种类;紫斑牡丹种子的种仁、种皮脂肪酸组成相近,主要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亚麻酸含量显著较高,在种仁中α和γ亚麻酸分别达31.56%和7.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