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3个野败型新型水稻不育系华川4A、华J2A、华S40A的生育期、叶龄、柱头外露率、开花习性、农艺性状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个不育系在不育期内的育性稳定,可育期内不育系具有较高的结实率;3个不育系的生育期在60~70d之间,主茎叶片数为13~14片,张颖角度一般在30~40°之间,柱头外露率在39.1%~46.8%之间,花时较为集中,且农艺性状均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3个野败型新型水稻不育系华川4A、华J2A、华S40A的生育期、叶龄、柱头外露率、开花习性、农艺性状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个不育系在不育期内的育性稳定,可育期内不育系具有较高的结实率;3个不育系的生育期在60~70d左右,主茎叶片数为13~14片,张颖角度一般在30~40°之间,柱头外露率在39.1%~46.8%左右,花时较为集中,且农艺性状均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早熟籼型不育系D 64 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 64 A是由保持系D 62 B的一个无色早熟突变株自交3代后获得的早熟株系用D 62 A回交育成的早熟不育系.该不育系播抽期比珍汕97 A早8~10 d,具有配合力高、可恢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颖花开花率85.1%,柱头外露率44.9%,开花率和柱头外露率均高于珍汕97 A.2003年8月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用 D 64 A已育成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D优368,配制的3个早熟高产组合正在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4.
川作6A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不育系珍汕97 A为母本,以地谷/马协的杂交F3代优良单株为父本测交,经多代回交选育而成的籼稻三系不育系,2008年8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现场鉴定.川作6 A群体整齐,农艺性状稳定,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开花习性好,柱头外露率高,配合力强.已配出川作6优177于2010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东北新三系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开花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北最新育成的三系粳稻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研究了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开花习性.结果表明,8个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可以分为2类,A1、A2和A3可以分为一组,即始花时间早,终花时间也较早,花期集中,开花持续时间只有3h.其他5个不育系分为另一组,始花时间较晚,终花时间也晚,开花时间长,开花高峰晚,基本都集中在12∶30~13∶00时,午前花率很低,平均在20.6%,最高为24%.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和柱头外露率、开颖时间成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74.和0.839.  相似文献   

6.
安香 A 是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于 2016 年用配制保持材料与籼粳胞质不育系 88A 回交选育而成的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配组品种同时具有香型、优质、高产、中熟、大粒、中抗稻瘟病的特点。安香 A 败育彻底,花粉败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 100%,综合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异交习性好,易繁易制,利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7.
《种子》2014,(11)
以新选育的转绿型新叶黄化标记不育系热农1 A和对照品种丰源及博A为试验材料,在海南自然条件下对比研究热农1 A与对照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开花习性和异交特性。结果表明,热农1 A全生育期新生叶片黄化,随后由黄转绿,对照品种叶片均表现绿色;热农1 A株高、生育期、主茎叶片数、分蘖能力、单株有效穗数和穗长都与对照不育系相差不大,每穗着粒数较对照多,具有较好的产量潜力。育性方面,热农1 A与对照不育系一样,败育彻底,以典败花粉为主,套袋自交不育株率100%。开花习性方面,热农1 A单穗逐日开花动态表现为盛花期内的开花率高,开花高峰早而集中,单穗日开花动态表明热农1 A具有单日开花高峰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从柱头外露、包颈粒率、不闭颖率和柱头活力4个指标来看,热农1 A总外露率和双边外露率高,包颈粒率和不闭颖率低,柱头活力下降较平缓,与对照相比,在异交特性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梁心群 《种子世界》2014,(12):38-39
<正>玉丰A(原Ⅰ31A)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籼型野败三系不育系。具有米质优,花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不育度均为100%,农艺性状优良,开花习性好,可恢复性好、配合力高等特点。2010年10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农品审鉴(稻)2011005号]。玉丰A特征特性.农艺性状玉丰A株高75cm,株、叶型集散适中,叶色绿色,叶鞘、稃尖、柱头均为紫色,分蘖力中等,穗长21.8cm,每穗粒数179.3粒,谷粒无芒,长8.0mm,宽3.0mm,长宽比  相似文献   

9.
赵光明  朱原平  李中华  田军 《种子》2005,24(3):77-78
水稻三系法杂种优势的缺点是可利用的亲本有限,及时发掘并利用已有的或新创造出来的优质种质是品种改良的前提.笔者根据南方稻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当前生产不育系所存在的问题,育成了柱头外露率高、易繁易制、败育彻底、不育性状稳定遗传、米质优、配合力强的,适于四川及相似生态区使用的籼型水稻不育系"Z 833 A".  相似文献   

10.
对9份杂稻新质源不育系及3份核供体相同的滇一型不育系水稻的花粉败育特点和花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新质源不育系与滇一型不育系具有相同的花粉败育特点,以染败为主,而IR58025/南29-48//测64为细胞质源的楚粳23A,花粉败育以典败为主,云恢290//旱谷香糯/滇榆为细胞质源的合系42A,圆败、典败花粉占总花粉量的一半,以IR58025/南29-48//测64为细胞质源的合系42A,圆败、典败花粉占总花粉量的20%。新质源不育系与滇一型不育系花时相比,各具特色,表现不一,以核供体楚粳23的花时集中,花时高峰出现;以核供体为合系42的花时集中且提前现象,有利于制种;以核供体为合系41花时不集中,但开花较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