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盘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红海滩湿地和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芦苇湿地,被誉为“世界重要湿地”、“中国最美湿地”、“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首.这块湿地是独绝的自然生态优势.结合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实际,分析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湿地保护区社会化管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勇 《野生动物》2005,26(1):14-17
中国是湿地大国,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湿地总面积约为6594万公顷。截止到2000年,建立湿地保护区289处。湿地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与森林和海洋相比,湿地生态系统更加脆弱,与人类的发展关系更为紧密,其功能和价值的社会化程度体现得更为充分。由于湿地的概念提出较晚,湿地类型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起步较迟,我国大部分湿地保护区的管理均相对落后,社会化程度普遍较低。本文力求分析湿地、湿地资源和湿地保护区的社会属性,从湿地保护区主体和客体的特点和问题入手,分析湿地保护区管理逐步走向社会化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以期为湿地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湿地资源具有类型多、分布广,区域特性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为保护好这些资源,本文对吉林省湿地保护管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现阶段已完成吉林省湿地保护十年规划、建立了湿地保护法规制度体系、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管理机构基本健全、基础工作逐步加强、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资源合理利用成就显著、广泛开展了湿地宣传教育与国际合作等成绩,但也存在对湿地保护认识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湿地缺水、湿地破坏严重等问题,相应地提出了湿地保护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城镇湿地是城镇景观单元中最重要的近自然空间,在城镇湿地景观建设中协调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城镇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镇规划中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植物的科学配置和岸线环境的设计,是城镇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行业动态     
河北衡水湖湿地保护经验登堂亚洲论坛2月8日,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作为中国惟一的代表在第三届亚洲湿地论坛会议上做了主题]讲。湿地公约局、湿地国际等国际组织及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十几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衡水湖是华北平原惟一保持完整的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自2003年衡水湖被国务院定为国家湿地保护区以来,衡水湖湿地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该论坛会上,衡水湖湿地《社区共管实现衡水湖湿地可持续发展》作为湿地保护的先进管理经验以及实施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荷兰委员会资助《河北衡水湖湿地可持续管理示范…  相似文献   

6.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公约》的签署,为世界各国进行湿地保护提供法律依据。本文在介绍国外湿地保护相关政策与立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我国湿地保护的道路和途径,以期从制度层面构建我国湿地保护的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黑河市位于大小兴安岭过渡地带,是湿地大市,拥有湿地面积60多万hm2,居黑龙江省第一位,拥有省级以上湿地类自然保护区10处.本文简单介绍了湿地的定义、黑河市湿地资源状况、近几年湿地资源保护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和下步工作计划,并就湿地保护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猪业》2013,(9):71-71
为了提高潜流人工湿地对畜禽养殖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该试验通过改变湿地内部结构构建了4个潜流人工湿地单元.选用灰砖块和碎石做湿地填料,冬夏季轮作栽培齿果酸模和大狼把草.考察湿地运行期间对厌氧消化后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湿地单元经过80天的启动,运行稳定,有植物湿地比无植物对照湿地提前10天左右进入稳定期。运行期间,  相似文献   

9.
冯璐  陈志 《青海草业》2014,(1):11-16
青藏高原沼泽湿地是我国乃至世界最为典型的高原沼泽湿地之一。学术界一直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研究。本文从湿地的演化(空间变化、时间演退等)和湿地的功能(生物多样性、湿地环境保护等)及湿地生产力等方面对青藏高原沼泽湿地的研究进行回顾,以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提出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果洛州湿地资源现状和保护利用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果洛州湿地调查。全州境内湿地可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永久性淡水湖和永久性咸水湖)、沼泽化草甸湿地三大类、四种。黄河水系湿地1.51万hm^2,长江水系河流湿地2.02万hm^2,柴达木河水系河流湿地1.75万hm^2,湖泊湿地19.21万hm^2,沼泽化草甸湿地135.98万hm^2。近年来果洛州湿地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威胁着本地区乃至下游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最后提出了以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为中心的湿地资源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1.
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因此,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湿地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针对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额勒斯图淖尔湿地的退化机理,因地制宜,采用无人值守FSH-3.5风力提水机向湿地补充水资源作为湿地恢复技术,以期达到改善该湿地健康状况及湿地植物、候鸟生存环境,促进湿地水生态恢复的目的。介绍了FSH-3.5风力提水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相关参数,并就该提水机在额勒斯图淖尔湿地恢复中的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FSM-3.5风力提水机提水补充退化湿地水源,是额勒斯图淖尔湿地局部水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精河入湖口湿地是典型干旱区湖泊湿地艾比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艾比湖精河入湖口退化湿地恢复中植物群落的变化特征,以便诠释退化湿地恢复中植物群落演替进程和趋势.结果表明,在湿地恢复的过程中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均为优势种.退化湿地恢复的第1、3和5年时,群落...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2003—2023年湿地监测技术研究相关文献,从研究趋势、研究机构、期刊、关键词和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有关湿地监测技术的研究成果呈上升趋势,预测2024年发文量可达49篇;发文数量最多的机构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最受欢迎的期刊为《湿地科学与管理》;主要关键词为湿地保护、湿地生态,近期的研究重点是湿地公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是韩大勇的《湿地退化研究进展》,说明湿地退化仍然是研究热点,同时表明现阶段监测方法主要是遥感监测技术,不同湿地的监测技术和保护策略要因地制宜。以上结论可为今后开展湿地监测技术和保护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类型及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索目前向海湿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向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04年6月,全国湿地会议在北京召开。湿地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辽宁作为湿地类型较多的省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倍受辽宁省政府的关注。8月25日,副省长胡晓华主持召开了省政府第71次业务会议,组织省政府有关部门专题研究辽宁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拉开  相似文献   

16.
苗春林 《内蒙古草业》2004,16(4):39-40,58
内蒙古南海子湿地是包头市唯一的一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1585hm^2,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鸟类,融城市、黄河、湿地于一体,是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缩影。本文通过对南海子湿地现状的分析,找出其发展对策,从而对整个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典型和范例。  相似文献   

17.
五家堆湿地公园,在湿地水体内培养多种生物,使其形成完整食物链,形成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湿地具备净化水体的生态修复功能。工程实践表明五家堆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体效果明显,环境效益突出,是生态整治滇池水环境的典范,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一昕 《野生动物》2008,29(2):110-1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威胁,如何管理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使其发挥应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成为城市管理者必须给予关注的问题.本文引入城市湿地管理的3R理论,强调在充分发挥城市湿地的娱乐功能基础上,争取广泛的公众支持,以开展恢复湿地自然水文特征为目标的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同时,积极支持对城市湿地的科学研究,以更好的指导恢复和娱乐项目的合理进行.  相似文献   

19.
美国湿地三级评价体系中的LevelⅠ和LevelⅡ方法,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并讨论这两种方法的效度。结果表明:2008年整个洞庭湖区的LDI值为3.70,属于农业湿地,接近城市湿地范畴。湿地退化严重,已经没有完全自然的湿地区域。从LDI值与WRAP值的相关性来看,两者相关性显著,说明LevelⅠ的LDI法能够被LevelⅡ的快速评价法所验证。故在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LDI评价方法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20.
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项目组水鸟专家于2009年8月21~22日对浙江杭州湾湿地中心项目区及其邻近湿地的水鸟进行了全面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定点观测与路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统计到水鸟7科46种,数量超过1万只,其中迁徙的鸻鹬类为26种。描述了杭州湾湿地中心迁徙水鸟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重要性。为全面评估和了解杭州湾湿地中心的水鸟资源,为杭州湾湿地中心正在建设的野生动物湿地管理提供本底数据和依据。并对将来改善杭州湾湿地中心迁徙水鸟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