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北京市动物防疫条例》第二十二条:本市对犬只实施狂犬病强制免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十三条和《北京市动物防疫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对本市犬只实施狂犬病强制免疫,《北京市犬只狂犬病强制免疫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北京市狂犬病强制免疫应当使用狂犬病灭活疫苗、定点免疫、对免疫犬配发免疫证明和免疫标识,犬只饲养者不得携带未佩戴狂犬病免疫标识的犬只  相似文献   

2.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烈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以犬类为传染源,人染疫后死亡率为100%。据报道,全球每年约有5万人死于狂犬病,我国是世界上狂犬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大约有两千人因狂犬病死亡。近年来,一些地区由于放松了对犬只的管理,出现了养犬数量攀升、免疫率下降、免疫效果差的现象,犬伤人或伤人致死事件时有发生,人狂犬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公共卫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宠物犬的数量急剧增加,给城市的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城市宠物犬饲养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衡水市养犬管理条例》实施后,通过对养犬免疫登记便民服务点宠物犬的狂犬病免疫操作、芯片的植入、犬牌的发放使用、疫苗的采购、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该市犬只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提升犬只管理水平,确保立法的可操作性、稳定性提供理论和相关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收集安徽省界首市2008—2016年狂犬病病历资料,对犬只饲养及免疫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2008—2016年,界首市共报告人狂犬病病例4例,其中2008年1例,2009年2例,2011年1例;狂犬病死亡犬数52只,其中2008—2012年47只,2013—2016年5只。通过启动实施狂犬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2013年后无人狂犬病病例报告,且2015—2016年犬狂犬病连续2年无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实施狂犬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知度和防病意识,对预防控制狂犬病效果显著,基本达到消除狂犬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贵州地区宠物犬、流浪犬和农村散养犬的狂犬病疫苗免疫状况和病毒携带情况,在贵州部分地区采集245份犬血清样本、320份犬唾液样本进行狂犬病血清抗体和病毒抗原及核酸检测。结果表明:在245份犬血清样本中有149份为狂犬病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0.82%,其中城市宠物犬、流浪犬和农村散养犬分别为76.40%、40.48%和56.14%;在320份犬唾液样本中有31份为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9.69%,其中城市宠物犬、流浪犬和农村散养犬分别为6.71%、9.05%和10.53%,但 RT-PCR 检测均为狂犬病病毒核酸阴性。说明,贵州部分地区犬狂犬病疫苗免疫强度不高,且有部分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犬,应加强犬只的管理与免疫。  相似文献   

6.
国家将狂犬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几年来,狂犬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部分省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怎样做好呈贡区犬只狂犬病的防控能力,非常重要,应从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补贴、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强化组织工作,及早部署、强化免疫工作,提高免疫质量、做好犬只狂犬病的疫病监测广泛宣传,深入普及狂犬病的防控知识、明确职责,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等7个方面来提高犬只狂犬病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7.
犬细小病毒、狂犬病和犬瘟热被喻为犬最具威胁性的三种疾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犬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养犬的人越来越多,犬只交易日益频繁,犬只流动性也越来越快,健康犬感染细小病毒的风险不断加大,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属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为猫犬,人感染上狂犬病后死亡率几乎达100%.农村散养犬多,狂犬病免疫意识淡薄,针对农村地区的养犬管理缺少相应法规,建议政府出台《养犬管理条例》,开展集中免疫,强化平时补免,做好流浪犬捕捉,全面做好社区及农村家犬狂犬病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9.
城乡犬只特别是宠物犬与人类经常密切接触,而狂犬病、犬腺病毒、犬副流感、犬钩端螺旋体病及某些寄生虫性疾病可在人畜间交叉传染(人畜共患),其中的一些高危害性病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最实用实效的防控手段是接种相关疫苗。如果上述重点病种疫苗免疫接种失败,对人畜危害极大,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笔者浅谈现实操作过程中出现犬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导致犬只和受害人感染疾病甚至死亡。分析了农村开展狂犬病免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开展措施,以期为农村顺利开展狂犬病免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来,我国宠物(本文主要指宠物犬)的饲养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农业部2006年9月统计,全国饲养犬数量达7509.5万只,其中城市饲养犬1144.3万只。随着养犬数量的不断增加,无证养犬、人因被犬咬伤而感染狂犬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据国家卫生部统计,2006年1~9月全国狂犬病发病数2254例,致死人数达2053人,比去年同期上升近30%,高居各类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数之首。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2010,(7):36-37
我国对养犬者规定应接种狂犬病疫苗。接种狂犬病疫苗,既对犬有益,也有利于饲养犬的人的健康。目前,国内大城市中狂犬病发病率低,主要是因为犬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功劳。而值得注意的是,狂犬病疫苗接种最好选择单苗,以确保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犬只作为狂犬病病毒的主要传播宿主,对人类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因此对犬只采血做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对犬只进行狂犬病病毒疫苗免疫非常重要,但由于大部分犬只生性凶猛等特点,在犬只采血过程中存在很大困难,而选择科学规范的采血方法可以顺利完成采样。1 采血用具准备1.1采血用具5 mL负压真空采血管、7 mm采血针、碘伏棉球、止血钳、毛剪、采血管架、采样登记表、碳素笔、记号笔。1.2防护用具一次性乳胶手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郑州市犬狂犬病的免疫效果和弓形虫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狂犬病和弓形虫病抗体。结果:郑州市区内犬狂犬病抗体合格率达到98%,没有发现感染弓形虫的犬只。  相似文献   

15.
国家首席兽医师、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表示,我国农村地区养犬较为普遍,犬只免疫接种率低,狂犬病发病率大大高于城市,今后将逐步实施农村散养犬强制免疫政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董峻)国家首席兽医师、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30日说,我国农村地区养犬较为普遍,犬只免疫接种率低,狂犬病发病率大大高于城市。今后将逐步实施农村散养犬强制免疫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防和控制狂犬病发生,对2种兽用狂犬病(ERA株)活疫苗和3种进口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进行了免疫效果和安全性实验。本项试验采用小鼠中和试验和RFFIT试验方法,分别对63只注射了狂犬病(ERA株)活疫苗的健康成年家犬和102只注射了狂犬病灭活疫苗的健康成年家犬进行了免疫抗体监测(按OIE标准,血清抗体滴度≥0.5IU/ml为免疫保护标准);采用ELISA方法监测试验犬唾液中的狂犬病毒抗原并且PCR扩增定性。结果:狂犬病灭活疫苗比兽用狂犬病(ERA株)活疫苗免疫后的血清抗体滴度高、持久性好、安全;注射狂犬病灭活疫苗后,随着血清抗体滴度的升高能有效降低外观健康隐性带毒犬唾液中的病毒量。家养动物定期免疫注射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逐步淘汰狂犬病毒阳性犬是我国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1免疫现状经调查,阎良区犬只存栏13720条,目前,全区免疫犬只4889条,免疫率为35.63%。城乡狂犬病免疫进度差距较大,其中城区犬只免疫率达90%以上,农村犬只免疫率较低,仅达到30%。在贯彻落实狂犬病全面免疫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提早安排,周密部署。4月中旬,在全区春防工作结束后,我们及时组织召开了各镇街兽医站负责人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1.狂犬病的概述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在人和动物身上都能传染,并大多数情况下是在犬和猫等动物身上产生,人类只有被患病的动物咬伤才会患上狂犬病,我国的狂犬病主要是通过犬只传播。病发原因是因为狂犬病毒破坏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唾液腺、唾液以及脊髓和脑组织中,患病源通过唾液分泌到体外,在病源的血液中也会存在,因此会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同时呼吸道也能引起感染。由于宠物数量的不断加大,导致狗狂犬病的感染几率大大增加,传染范围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已经将狂犬病列入到二类动物疫病的范围中。2.造成狗狂犬病的病原体以及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20.
1 导致狂犬病疫情流行原因 1.1公众养犬大量增加,免疫接种密度非常低.城市(区)的宠物犬,农村及城市别墅区的防卫、防盗犬的数量明显增加,且大多以放养为主.据专家检测30%~50%的犬只有携带狂犬病毒的可能,一旦遇到适合环境就有可能发病,埋下安全隐患.同时公众狂犬病防治意识淡薄,造成犬免疫接种率非常低.农村的犬大多数是散养的,基本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即便在管理水平较好的城市登记免疫注册的犬猫也不超过10%,根本不能形成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