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梨叶锈螨Epitrimeruspyri(Nalepa)是新发现的梨树严重害螨.以成螨、若螨寄生于梨叶背主脉两侧吸汁为害.产卵繁殖,卵单产、裸露,多产于叶背主脉两侧.每年9月中旬以成螨在土壤或主干树皮裂缝中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出蛰,全年为害期约150d,越冬期约210d.一年中可出现两次螨口高峰:5月上、中旬为第一高峰期,8月中、下旬为次高峰期,影响该螨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是温度、降雨、食料、梨树品种和天敌,可用涂粘虫胶环、药剂、保护利用天敌等措施综合治理.50%三环锡、73%克螨特2000倍液均有极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枣镰翅小卷蛾是目前陕北红枣产区的一种重要害虫,其越冬老熟幼虫在每年9月中下旬有向下爬行在主干翘皮出化蛹越冬的习性。利用该虫这一生物学特性,研究使用无公害粘虫胶涂抹在枣树主干上,形成一粘虫胶环来粘捕枣镰翅小卷蛾幼虫。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粘虫胶涂抹宽度为20cm时效果最好,越冬蛹数量及来年的虫口数和枣树受害率大大降低,防治效果能达到85%以上。利用无公害粘虫胶粘捕幼虫的方法可明显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减轻环境污染,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值得在实际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使用粘虫胶防治林业害虫,不但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而且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该文主要总结了粘虫胶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旨在加快无公害粘虫胶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精细优化配方和工艺,选用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的聚丁烯为主要组分,复配增粘剂、添加剂在一定温度下充分混合制备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环保型粘虫胶.对粘虫胶的旋转粘度、初粘力、垂直流淌性等进行了测试,讨论了这些物理性能对粘虫胶使用性能的影响.优选的粘虫胶耐候性好,耐老化性优异,能够长期保持粘性.这些粘虫胶将在防治具有沿树干上下移动习性的农林害虫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粘虫胶防治农林害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而又无公害的物理手段.选用萜烯和不同分子量的聚丁烯为原料,通过优化配方,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用于涂覆胶板的无溶剂高粘性环保型粘虫胶.测试了粘虫胶的旋转粘度、初粘力和垂直流淌距离等,结果表明:制备粘虫胶的最佳配方为低分子量PB∶高分子量PB∶萜烯树脂=3∶1∶1.5~1∶1∶0.25,流淌距离最低可达27mm,室温初粘力和140℃的旋转粘度可达21Pa·s和66 Pa·s.这些粘虫胶可用于涂覆粘虫板防治飞行昆虫及沿树干爬行习性的农林害虫.  相似文献   

6.
一、无公害粘虫胶的特点无公害粘虫胶采用松香、糖、桐油、食用植物油等原料制成,具有无毒、无腐蚀、无刺激性气味,抗氧化、抗风吹日晒、耐雨淋、无污染、质量稳定、粘力强且持久的特点。在野外自然条件下使用,黏性可保持3个月以上.室内使用可保持1年。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粘虫胶作为一种物理防治林木虫害的有效措施,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能够降低防治林木虫害的成本,并且对林木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基于此,主要介绍无公害粘虫胶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前景,以利于无公害粘虫胶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棉花品种的抗螨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表明,苗期高抗叶螨的辽阳1号与感螨的爱字棉4-42相比可显著抑制叶螨的产卵和幼若螨的存活。辽阳1号抗生性的化学基础是苗期叶片具有较高的单宁和儿茶酚基酚的含量,但游离棉酚与其它感螨品种无显著差异。用帕拉膜取食系统中充入稀释8倍的棉花叶片匀浆液,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次生化学物质,研究对叶螨取食行为和生物学影响表明,随着单宁和儿茶酚浓度的提高,对叶螨取食的排拒性增强,当单宁和儿茶酚的浓度分别达15.6g/L和4.6g/L时,24h将雌成螨排拒到帕拉膜边缘虫胶上的扩散率达90%;取食不同浓度单宁2d后的雌成螨在棉叶盘上产卵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相关关系显著。体外研究表明,单宁和香豆素对朱砂叶螨的蔗糖转化酶、淀粉转化酶和海藻糖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表明这二种物质可影响叶螨对碳水化合物的吸食利用,但儿茶酚未表现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环境污染加剧,逐渐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往药物防治虫害造成的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方面。林业用粘虫胶会取代一部分化学药物防治虫害,效果显著。本文介绍了粘虫胶防治原理。  相似文献   

10.
乔林 《农村科技》2006,(12):25-25
芳草湖农场是以棉花种植为主的团场,年种植面积在2万公顷左右,影响棉花生长的病虫害主要是棉叶螨,在垦区主要以土耳其斯坦叶螨为主,其次是截形叶螨,其他种类的叶螨在棉田也有零星分布。棉叶螨在垦区1年可发生9~15代,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多年来垦区防治害螨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常引起害螨抗药性增强,田间天敌日益减少,农田生态系统更加恶化,叶螨危害也日益猖獗。为了适应无害化的植保要求,采用天敌防治棉叶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试验目的为大面积推广捕食螨的可行性示范试验,目的是验证防治效果和积累技术经验,为大面积应用此  相似文献   

11.
为更有效地防治枸杞瘿螨,增加枸杞产量,对枸杞进行修枝清园、利用石硫合剂、使用黏虫板、使用黏虫胶等不同的物理防治方法进行防治试验,对比各种方法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前期的修枝清园对枸杞瘿螨的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防效平均值为31.11%;45%石硫合剂300倍液对瘿螨的防治效果最好,对其发生量的控制作用最强,防效平均为86.51%;后期用黏虫胶涂干后,防效平均值为30.23%;悬挂黏虫板对瘿螨的防治效果平均值为22.11%。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蚕豆叶饲养朱砂叶螨,观察蚕豆叶正反面对朱砂叶螨的发育历期、单雌产卵量、雌雄性比、世代死亡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在叶正面的产卵量为单雌5.86粒,极显著低于叶反面的单雌15.22粒;叶正面和叶反面卵到成螨历期分别为11 d和10.38 d,差异不显著,性比是1∶1,没有差异。叶正面和叶反面的世代死亡率分别是0.83和0.79,差异不显著。蚕豆叶正面和反面的产卵动态表明,产卵量曲线在前期就呈现下降趋势,在叶正面的产卵期(4 d)明显低于叶反面(8 d)。  相似文献   

13.
山楂叶螨是危害苹果的主要害螨。被害叶片失绿变黄,光合能力降低,严重时叶焦枯、脱落,影响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在生产上,防治叶螨多采用水胺硫磷、螨死净等农药,效果虽好,但成本高。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防治效果,我们采用水胺硫磷加耕田—1~#油型农药助剂(以下简称助剂)防治叶螨的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剂防治山楂叶螨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阳地区山楂叶螨发生相当严重,虽然防治山楂叶螨药剂种类较多,但有些药剂防治效果不十分理想,为提高防治效果,避免造成经济损失,特做采用不同药剂防治山楂叶螨效果进行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5.
无公害粘虫胶,具有无毒、无刺激气味、无腐蚀性、抗老化、粘性强而持久、使用方法简便等特点,具有防治枣红蜘蛛、绿盲蝽象、桃小食心虫、食芽象甲、枣尺蠖和枣粉蚧等害虫。无公害粘虫胶是甫几种生物制品合成的一一种胶,一般风吹、日晒、雨淋对其粘着力影响不大。粘虫胶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枣树无公害管理水平,明显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防治成本,实现枣生产的无公害防治和无公害栽培,并实现无公害、绿色、有机枣生产。  相似文献   

16.
葡萄斑叶蝉成虫对黄色有趋性。利用黄板诱杀葡萄斑叶蝉,涂粘虫胶和涂黄油的黄板对该虫均具有一定的诱杀效果,涂粘虫胶黄板的诱杀效果好于涂黄油,两者诱杀效果分别为37.10头/天和13.89头/天。黄板对葡萄斑叶蝉成虫诱虫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涂粘虫胶黄板对草蛉等天敌昆虫有一定的影响,平均每块黄板每天诱杀草蛉0.39头。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黄色光照是否能够减轻叶螨危害,采用生命表试验方法,研究了山楂叶螨取食苹果叶正面和夜间增加黄色光照后的叶螨生命参数。结果表明,山楂叶螨在苹果叶片正面取食,与正常取食叶背面的对照相比,产卵期和平均世代周期没有变化,但是死亡50%的时间缩短2 d,幼若螨的死亡率高,不适宜叶螨的生存;山楂叶螨在叶正面的净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仅仅相当于在叶背面的1/3;种群加倍天数在叶正面需要17.9 d,比对照多13.2 d,表明山楂叶螨在叶正面取食其种群增长受到强烈的影响。在夜间增加黄色光照的情况下,种群的存活、增殖并无影响,仅仅是延长了产卵期和世代周期。  相似文献   

18.
16种杀虫剂对截形叶螨实验种群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出对截形叶螨确实有效的药剂 ,用 16种杀虫杀螨剂 ,采用培养皿叶背喷雾法对截形叶螨实验种群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三氯杀螨醇和速扑杀的药效最高 ,而且这两种药剂在喷药后的第 3天药效已达 10 0 % ;克螨特、高效木虱净、农螨丹和螨克的药效到第 7天也能达到 99%以上。因此 ,防治截形叶螨时最好选用三氯杀螨醇和速扑杀。根据不同情况也可以选用克螨特、高效木虱净、农螨丹和螨克 ;施药时最好是往作物的叶背喷药 ,以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19.
二斑叶螨(Tetrangchus urticae)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是危害食用玫瑰的2种重要害螨,但是目前缺少关于食用玫瑰叶螨防治的农药产品登记。为筛选防治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2种害螨的高效安全药剂,分别采用浸叶法和玻片浸渍法测定7种药剂对2种叶螨卵和雌成螨的致毒作用,并开展田间试验评价4种药剂对食用玫瑰的安全性和对2种叶螨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试验表明,腈吡螨酯、阿维菌素和联苯肼酯对2种害螨均具有较好的毒性,对二斑叶螨成螨和朱砂叶螨成螨的LC50分别为9.068~26.590、2.390~6.107 mg/L,对二斑叶螨卵和朱砂叶螨卵的LC50分别为1.705~16.798、0.846~7.948 mg/L;螺螨酯则对2种叶螨卵具有极好的致毒作用,对二斑叶螨卵和朱砂叶螨卵的LC50分别为2.622、1.674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腈吡螨酯、阿维菌素、螺螨酯和哒螨灵等4种药剂对3个品种的食用玫瑰生产安全、无药害,腈吡螨酯、阿维菌素和螺螨酯对食用玫瑰2种叶螨防治效果优于常用药...  相似文献   

20.
棉叶螨为常发性害虫,在棉田危害日趋严重。近年来,人们逐渐重视杀螨药剂的试验,但对叶螨防治方式、方法的效果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棉叶螨防治方式试验,得出以大型机车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