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分光光度法对12种野生食用菌和2种栽培食用菌中总三萜和总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2种野生食用菌总三萜含量极显著高于栽培食用菌;多糖含量在12种野生食用菌和两种栽培食用菌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食用菌中总三萜和多糖含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高效液相色谱对野生食用菌三萜酸进行分析结果,野生食用菌所含三萜酸的种类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
黄继磊  王慧 《中国食用菌》2019,(5):86-91,96
当前食用菌供应链物流管理存在物流信息反馈与处理不及时,供应链物流管理经济差的问题。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数据自动识别和采集原理,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食用菌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系统的客户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共同完成食用菌生产周期的全部物流信息追踪和管理;通过在食用菌供应链物流管理中嵌入RFID电子标签进行食用菌物流信息采集,提升食用菌物流信息处理速率。通过基于RFID的食用菌配送流程和基于RFID的食用菌供应链物流信息查询与监管流程,实现食用菌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实时跟踪和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处理食用菌供应链物流管理信息方面效率较高,分拣和配送食用菌质量高,可提升食用菌供应链物流管理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食用菌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国际食用菌市场的主要供应国,并且在食用菌的医药、保健和商业价值方面研究成果突出。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立食用菌示范生态观光园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有关食用菌文化和培育过程等方面的信息资源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促进食用菌产业的绿色生态发展,以四川省眉山市食用菌示范生态观光园建设为例,通过分析论证的方式研究食用菌生态观光园的规划设计,为眉山市打造一个集餐饮、采摘和观光为一体的食用菌示范生态观光园的建设提出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建议,以促进眉山市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黔东南州为对象研究食用菌饮食文化开发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影响;分析我国食用菌饮食文化和贵州黔东南州食用菌发展现状。从食用菌从业人员、食用菌饮食文化活动、生产设备、发展模式四方面研究食用菌饮食文化开发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挖掘稀有食用菌品种、加强食用菌产业布局、推广规模化食用菌产业、增加食用菌科技投入和食用菌的普及推广力度以及发展食用菌深加工等建议,以期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传统食用菌营销模式单一,且营销效率低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食用菌产品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从食用菌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食用菌产品在互联网模式下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几种食用菌互联网的电商发展模式。针对互联网电商模式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了政府需对食用菌产业加大扶持力度;食用菌企业需提高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意识,打造食用菌自有品牌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开始食用菌人工栽培最早的国家,食用菌作为"白色农业",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食用菌文化历史悠久,涌现出不少食用菌文化文学作品。当前食用菌文化历史挖掘力度不够,食用菌文化宣传不到位,国际化不强。食用菌文化发展与产业融合不紧密,使得食用菌文化存在转型困境。新时代应通过食用菌文化博览会以及新媒体传播为主构建立体化的食用菌文化传播体系。充分挖掘食用菌保健文化的同时,挖掘食用菌文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自强不息寓意文化。此外,要加强食用菌文化与食用菌产业的融合,以文化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7.
刘焱 《中国食用菌》2020,(2):96-98,101
从共享旅游文化、共享食用菌历史文化的角度,讨论了发展食用菌个性化旅游和体验式旅游的思路;结合食用菌绿色、健康和生态的核心体验元素,给出了依托食用菌绿色、生态的品牌优势,打造食用菌旅游产业的具体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重庆食用菌旅游资源的共享经济模式,提出以重庆食用菌美食为龙头,利用多种共享经济新业态来带动重庆食用菌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美国农业部、农业统计局及相关行业网站发布的产业数据、新闻报道和研究报告,对美国食用菌产业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进行梳理。结果发现,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美国食用菌产量和产值逐年提高,但通过不断的兼并收购,食用菌生产者的数量明显下降。在政府组织和行业自发的行业组织和协调下,美国食用菌行业竞争有序,食用菌价格稳定,食用菌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美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强国,研究美国食用菌生产和消费变化趋势,了解食用菌产业组织的活动和经验,有助于引导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秦明 《中国食用菌》2019,(5):71-74,78
为了对循环经济下食用菌农村外向型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与分析,在不同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对农村食用菌近年市场情况进行分析,给出食用菌商品在出口总额、金额、总单价以及利润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食用菌出口总量、食用菌出口创汇总量、出口单价和利润变化情况,给出食用菌及其作物成本、收益对比结果发现,循环经济下食用菌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值整体上呈逐渐递增趋势,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经济效益逐渐升高。分析了食用菌与其余作物成本收益比较结果发现,和传统农作物相比,种植食用菌的经济效益更高。能够为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下食用菌农村外向型经济效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1989,(3)
江苏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和国际食用菌学会(ISMS),将于11月6~10日在南京联合举办“国际食用菌生物技术学术讨论会”。会议涉及食用菌栽培,食用菌遗传和育种,食用菌的种质保存,真菌的生物医学作用,生物技术在真菌方面的运用,食用菌加工等学术问题;同时将举办展览和进行贸易洽谈。大会竭诚欢迎广大从事食用菌技术研究和生产的各界人士参加此次讨论会,并欢迎各界人士在80  相似文献   

11.
杨慧 《中国食用菌》2020,(1):93-95,98
为了优化食用菌产品和销售管理,在分析我国食用菌企业成本管控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食用菌产品的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物流成本的管控问题,给出了食用菌产品的销售优化的若干策略。对我国食用菌产品销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经中国食用菌协会第一届第一次理事会研究决定,《中国食用菌》杂志,正式作为中国食用菌协会会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食用菌》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在商业部科技司和中国食用菌协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忠实执行协会章程和决议,宣传协会的指示和重大活动,反映食用菌工作者的呼声和愿望,深化改革,志在创新,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努力宣传国内外食用菌先进科学技术,热忱为广大食用菌科研、生产、教育、经营者服务,推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B站内食用菌视频热度调查,从播放量、弹幕和评论情况对不同食用菌视频进行深度分析,以明确其对培养食用菌消费习惯的可行性。概述B站的发展情况、用户群体、特色和内容结构,结合当前热点食用菌视频,从食用菌视频热度分析、视频UP主分析和菌物科普3方面综合评价B站食用菌视频现状,提出从社群建立和领域定位,引导弹幕,科普宣传,融入试吃、吃播社群及建立与学生群体的联系等多方面推动食用菌视频在B站未来的发展,使B站成为宣传食用菌、提升年轻一代对食用菌的认知了解的平台,是培养95后消费者群体消费食用菌习惯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食用菌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不管是生产总量,还是贸易总量均具世界首位。但是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食用菌贸易的持续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食用菌的产品结构特征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严重阻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食用菌产品贸易发展及出口结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通过各项指标评价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旨在促进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和国际食用菌学会(1SMS)将于1989年11月6日至10日在南京联合举办“国际食用菌生物技术学术讨论会”。 此次会议涉及食用菌栽培,食用菌遗传和育种,食用菌的种质保存,真菌的生物医学作用,生物技术在真菌方面的运用,食用菌加工等学术问题,同时将举办展览和进行贸易洽谈。 为了使大会顺利召开,并在大会上充分 体现我国食用菌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生产 应用上的新成就,树立我国的世界食用菌大 国形象,大会竭诚欢迎广大从事食用菌技术 研究和生产的各国人士参加此次讨论会。并欢迎各界人士在1989年7月前向大会提供论文及…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产业作为绿色低碳和生态高效产业的代表,为系统了解食用菌产业的贸易特征,通过利用2000年~2014年度中国食用菌产业数据,对食用菌出口总量和创汇值、主产省区、贸易商品结构、贸易国别(地区)结构等展开时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食用菌出口总体形势作出预测。结果表明,近10年间食用菌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呈现波动性增长趋势,其中中部、东部省区出口规模增长,表现稳健;中国食用菌出口品种较多,输出地分布在亚洲、美国和欧洲地区,但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主要出口产品为蘑菇罐头和干香菇,重点出口品种需进一步优化;根据预测,2030年时,中国食用菌出口量和出口额将分别达到82.56万t和48.8亿美元,将进一步巩固中国作为食用菌出口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产业作为一种新兴农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和重视。我国政府颁布多项政策法规支持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的野生食用菌贸易中,云南食用菌产值占比超过50%,出口量不断增加,但是增长的幅度和质量却不理想。放眼当下,不断优化的国内政策环境和在国际上良好的合作关系都在为食用菌的出口快速增长带来积极影响。尤其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对云南食用菌出口贸易产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对促进云南乃至我国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及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明确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环境,基于2007~2014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总产值、进出口和国内需求量数据,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利用弹性系数法预测未来5年全国食用菌市场总体情况,得出了食用菌产业需大于供的现状,在2020年全国食用菌供需状况将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9.
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世界上食用菌栽培种类最多和产量最高的国家。食用菌品种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础,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的绘制、基因定位、分子辅助选择等诸多方面,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慧 《中国食用菌》2020,(2):155-157,160
中国和日本都属于亚洲东部的国家,菌菇文化在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食用菌文化对日本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两国的食用菌文化虽有诸多共同之处,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民族风俗等方面的不同,两国的食用菌理念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探究两国的食用菌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国和日本两国的食用菌文化特点为切入点,探究两国食用菌文化的差异,总结日本食用菌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以此来巩固中国的食用菌文化的发展,让中国的食用菌文化能够真正发掘自身的内涵和价值,促进其产业文化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