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光启(1562-1633)是中国农业科学的奠基人。他翻译《几何原本》的目的是谋求在科学中建立方法论原则和理性模型。他通过返回生活世界探索综合感觉世界和理性世界的道路。在生活世界中他一直反对经验主义。  相似文献   

2.
李志坚 《农业考古》2004,(1):248-251
徐光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但他并不是一个完全沉浸于自己的科学研究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者”。他是既喜欢科学研究又十分关心世事的科学家。《明史·徐光启传》说他“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他的学生陈子龙说他“其生平所学,博究天人,而皆主于实用”。( 1) 他尽力把自己所掌握了解的科学技术服务现实,使之成为救世的工具。这一点是在当时,就是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如他为了北方边境的安宁,力促利用先进的西方技术铸造大炮御敌。他的荒政思想也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特色。与其他人的荒政思想相较,徐光启的荒政思想既有政策方面的考…  相似文献   

3.
明末《泰西水法》所介绍的三种西方提水机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末《泰西水法》所介绍的三种西方提水机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16世纪80年代起,西方传教土进入中国内地活动,同时将西方科学技术作为传教的“敲门砖”,介绍到中国。中国学者徐光启(1562-1633年)于1603年与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  相似文献   

4.
纪念明代科学家徐光启逝世三百五千周年学术讨论会11月7日在上海市开幕。这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天文学会、中国农学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召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市科协主席、大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国豪致开幕词。他说,我们进行关于徐光启的学术讨论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这次会议通过对徐光启和他的成就的讨论,要更好地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鼓舞学术工作者更积极地投入祖国的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更努力地建设精神文明和更有效地清除精神污染。  相似文献   

5.
四大名菜之一的猴头文峰猴头是一种著名的食用菌。它是齿菌科猴头属猴头菌的子实体,与木耳、香菇、灵芝、虫草一样,属于同一家族——大型食用真菌。只是由于它的珍贵更胜一筹,才不为人们所熟悉。追溯其历史,早在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徐光启对一些视为珍...  相似文献   

6.
今年11月8日是明代杰出农学家、《农政全书》的作者徐光启逝世350周年。徐光启是我国介绍西方科学的先驱。他研究的领域除农学外,还涉及数学,天文、历算等许多方面,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天文学会和中国农史学会筹备会与上海有关方面将于今年十一月在上海联合举行徐光启学术讨论会。同  相似文献   

7.
徐光启对祖国农业科学的贡献,国内外已经发表过不少论述。本文所论,局限于徐光启农业科学思想的特色,亦即在当时具体条件下,他这方面的独到之处。我国传统农业,匪但自成体系,且代有增华。在发展过程中,每一位有成就的农学家,均不讳言师承前人的事实。嬗递关系,十分清楚。但每一有代表性的农学家又有他本人的特色,徐光启的特色,从已有的材料看来,大致可归结为下列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今年11月8日,是我国明代杰出科学家徐光启逝世三百五十周年纪念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昨天下午在南市区乔家路徐光启故居——九间楼前举行勒石纪念揭幕仪式。勒石纪念揭幕仪式由市文管会副主任、建筑学家陈植主持。上海市各界人士纪念徐光启逝世三百五十周年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市政协副主席、市文管会主任张承宗讲了话。他说,徐氏故居是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史迹,在纪念徐光启逝世三百五十周年的今天,特予勒石,建立标志。今后我们要做好保护工作,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为祖国的四化建设积极奋斗。  相似文献   

9.
张芳 《古今农业》2004,(4):65-72
明末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徐光启十分重视我国的水利事业,积极钻研水利科技。文章从主导观点、地区治水、水利科技、水资源利用等多方面探讨他的丰富水利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学向来发达,其中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徐光启不仅是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科学兴趣非常广泛,专以神明治历律兵农,穷天人指趣。(1)《张溥原序》P1除了数学之外,他会通中西历法,主持编译了《崇祯历书》,奠定了我国近三百年历法的基础。他对军事、农业  相似文献   

11.
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根本动机在于培养有用的“中材”,这类“中材”的主要特征是认真与心细。因此,徐光启重视《几何原本》的心性教化功能。徐光启认为,1)几何学为人人当学之学。2)几何学的功能在于使人“心思细密”,它具有“练心”的作用。3)以几何学为主要科目的教育理想完全有可能实现,因为几何学并不像外人想像的那样晦涩,它具有内在的简明性。这些观点与当时的心学思潮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一、引种理论的发展从公元6世纪至今,国内外提出的植物引种理论约20余种(表1)。最早出现的引种理论是我国后魏时期贾思勰提出的“习以成性”原理;到了明朝徐光启提出“三致其种”的理论。从贾思勰到徐光启共经历1100多年,这一时期是引种理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以徐光启提出的理论影响最大。进入20世纪,在达尔文生物进化理沦的指导下,先后出现了十七、八种植物引种理论,对植物引种实践最有影响的有德国林学家玛依尔提出的“气候相似论”,苏联生物学家米丘  相似文献   

13.
“Onthe…,在英语(尤其是在口语)中生命力非常强,它表意形象简明。现已得到广泛应用。一、onthe+adj.十side“略……”。onthecheapside(有点儿便宜),onthedearside(有点贵),outheshortside(略短),onthelonsside(略长),onthelightside(略轻),ontheheavyside(各重),onthedarkside(稍暗)等。二、onthe+adj。具有副词意义,但通常带有贬义。如:1、h6IS8壬n0llrWhoW8lllStobilysfiy凸lllgoiltheChesp.他是个总想买便宜货的人。2、Pleasedon’tdoItonthesly.请不要偷偷摸摸地干事。3、HeIsalwaystalkingthe他…  相似文献   

14.
余建红 《农业考古》2012,(1):301-305
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教名保禄,汉族,明朝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中国明末数学和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少保,谥文定。徐光启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徒,被称为"圣教三柱石"之首。徐光启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为了纪念徐光启而改名为徐家汇)一个小商人的家  相似文献   

15.
杨广东是江西省广昌县头陂镇山下村长家湾村小组人,今年32岁。他中等个子,胖胖的身材,一双充满睿智与精明的眼睛,给人以亲切和自信的感觉。认识他的人起先叫他“杨老板”,后来则叫他“大能人杨老板”。称谓的变化,折射出他几番沉浮的创业轨迹。其实,“杨老板”以前是名不副实的。1993年,他跟村里签订了一份面积100亩、承包期为八年的果园承包合同。他的致富“如意算盘”打得很精,实行两手抓,即一手抓果园经营,树上挂果(梨树、枣树等),地下生瓜(西瓜、南瓜等),山腰收茶油;一手抓木头贩运。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承包…  相似文献   

16.
江勤红自1987年开始经营2000平方米左有(约3亩)的苹果园,现如今,他已拥有4个果园,总面积1.5公顷,种植的品种有“首红”、“富士”、“嘎啦”、“美八”。他以生产礼盒苹果、贴字苹果、艺术苹果为主,并开发功能苹果如富硒苹果、SOD(超氧化物歧化酶)苹果、有机苹果。他的苹果每个能卖到3~5元,年套袋苹果23万只,投入4万元,毛收入12万元。  相似文献   

17.
台湾海外农工技术顾问公司董事长卢化西,原籍山东历城,耕读世家,自幼操习耕稼,熟知农务,又精读《齐民要术》和《东鲁王氏农书》,以为祖国农业科技,为世界各民族之冠,山东尤有精深的农学传统,故以发扬“鲁学”为己任。壮年去台湾后,历游美国、加拿大等国考察西方现代农业,著有《美国第三次农业革命的发展》和《开发阿拉斯加州农业之研究》等重要论文,而后结合祖国农业情况和农学优良传统,于1981年在纽约提出《发扬中国固有农业文化》的见解,谋求中国文化导向世界各民族之发展。他倡论的“中国固有农业文化”,即大陆上所称的“传统农学”或曰“农学遗产”,西方国家通称的“The Traditional Agronomy in China”,义属一致。他的《发扬》一文,在台湾和海外,有一定影响。他离大陆已久,对于大陆研究及利用传统农学的情况,虽属关心,但了解未够全面,而大陆农学界对于卢氏的主张及其活动,也少了解。1989年5月,卢氏返探故乡,并访问了北京和上海,企求在传统农学的研索和开拓工作方面进行交流,由于当时发生异常情况,未能广泛如愿,仅在沪濒返以前,会晤了农史学家胡道静,因而双方对大陆与台湾的传统农学的观点和研究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卢氏表示,以后将同大陆农史学界进行密切的交流。卢氏虽以“鲁学”为宗,但认为总结水田耕作之最优秀的农学著作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故对《全书》用力尤深。他认为徐氏对于耕作学的全部论述完全符合于现代的系统农业工程而更具有指导意义,曾说:“《农政全书》为世界农业大典,也是人类求生的基本指针。”又说:“《农政全书》由西方传教师传入法国,引起了法国重农思想,建立了重农学派。”又说:“《几何原本》经徐译而普及于全中国,徐著《农政全书》也可以普及于世界各国。”因此他与台中市的“光启社”(天主教中专门研究徐光启学术的组织)有密切的交往,与辅仁大学现任校长罗光神父(徐光启研究专家)有深厚的友情。“光启社”的母社在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在台湾和新加坡都有自行建立的分支机构。最近,上海的光启社已恢复活动。并举行了“徐光启学术研讨会”。卢氏表示,可惜这次在沪匆匆,未能与上海光启社进行交流,当期诸来日。现将卢氏两篇论本转载于后,供本刊读者参考,并希望海峡两岸的农史学者今后能加强联系,进行学术交流,本刊愿意为此发挥桥梁作用,欢迎台湾学者赐寄宏文。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叶科学技术史大事纪要(续)中国农业博物馆舒耕公元1440年(明)朱权作《茶谱》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卒于正统十三年(1448)。他在政治上遭创痛之后,为避皇权之争,专求清静和韬晦,于江西南昌郊外“构精庐一区,...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月上旬,湖南省新邵县酿溪镇畔田村果农孙新华发现他种的1.2亩葡萄不但座果少,果粒小,而且多数果粒竟然没有籽(核)!他好生奇怪:明明是有核葡萄(品种为红富士),怎么就变成了“无核葡萄”?经调查原来是生理缺陷所致,  相似文献   

20.
“泥腿子教授”──赵则胜倪浩(上海农学院上海201101)有人说他不象教授,是教授怎么老是往农村田头跑;有人说他不务正业,堂堂的大学“教书匠”,怎么满脑子的特种稻选育与开发。面对这些闲言碎语,我们的主人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农学院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