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南亚热带重要观花园林树种红花紫荆(Bauhinia blakeana)叶片横切面结构进行了显微研究,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的显微结构特征。测量分析了叶片上、下表皮的角质层厚度,表皮细胞的长度、宽度和长度/宽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及其比值,以及叶脉直径、木质部面积、维管束面积、木质部/维管束。计算分析了叶片组织结构的紧密度、疏松度和叶脉突起度。基于这些结果,探讨了红花紫荆叶片结构与其生态适应性的关系,为园林绿化中深入认识、合理利用红花紫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鲁菲儿  梁发辉  尹航  刘景  刘峄  刘晓龙 《绿色科技》2020,(5):110-111,113
为了研究5种树莓叶片解剖结构的特征,采用徒手切片的方法结合光学显微镜技术,对5种树莓叶片叶肉细胞的栅栏组织厚度和层数、海绵组织厚度和层数、叶片厚度、叶脉细胞角质层厚度、叶脉处下表皮厚度、韧皮部厚度、木质部面积、中间导管总数和维管束开口距离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结合隶属函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其在抗旱性方面:Can>沙妮>四川树莓>18号和凯欧。  相似文献   

3.
采用石蜡切片法制片对三球悬铃木(法国梧桐)叶片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球悬铃木叶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叶片厚度142.4μm。三球悬铃木叶主脉上下的表皮细胞小且排列紧密;只在上表皮分布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发达;叶脉发达;气孔密度大,31.63个/单位面积。抗旱性比一球悬铃木差。  相似文献   

4.
叶籽银杏叶的解剖结构及气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进  邢世岩 《林业科学》2007,43(10):34-39
以来自沂源县、在中国首次发现的叶籽银杏为试材,对其叶的解剖结构及气孔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叶片叶肉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而叶生拟胚珠叶片叶肉由同型薄壁细胞组成;叶片着生拟胚珠部位有脊状突起;突起处的叶肉由大型薄壁细胞构成,叶脉位置分叶脉在突起的两侧和叶脉在突起的正上方2种类型,而且其叶脉均较正常部位的叶脉密集.首次发现,叶生拟胚珠叶叶柄在紧贴韧皮部外侧的基本组织中存在3~4层木质化的细胞.叶籽银杏叶片气孔在上下表皮均有分布,其气孔器单环式;有些叶生拟胚珠叶片下表皮气孔沿叶脉排列成不规则的气孔行.对叶籽银杏与其他裸子植物和蕨类的亲缘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采用组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蜡梅营养器官解剖学结构的结果表明:蜡梅芽具有芽鳞;蜡梅具有典型的异面叶,表皮角质层较厚,表皮具有表皮毛,气孔多集中在下表皮,为平行列型;栅栏组织由两层细胞组成,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高,主脉维管束呈列状排列,木纤维和韧皮纤维较发达;蜡梅根的初生木质部导管数量多、口径大,髓部为木质部占据;次生根周皮增厚;幼茎木质部含有较多的导管,茎中韧皮纤维和髓部发达;老茎的维管束紧密排列连成环状,茎的每个突起部位都有成团的韧皮纤维;蜡梅解剖结构特点说明腊梅与其山林干燥、寒冷的生长环境相适应,具有耐旱性及抗寒性。  相似文献   

6.
蓝果树和喜树的茎、叶解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蓝果树和喜树的茎、叶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蓝果树和喜树叶的解剖结构为典型的异面叶,叶表皮外具角质层,栅栏组织1层,排列紧密,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大;茎中维管束的大小及排列相似,茎中含有晶体,具有裂生型分泌道。蓝果树与喜树营养器官结构参数具有种间差异,蓝果树叶的栅栏组织发达,叶片较厚,主脉韧皮纤维发达;喜树茎的皮层存在环状厚壁组织,叶肉中存在晶体。  相似文献   

7.
该试验以7种枸杞属植物的叶片为材料,测量与统计其叶片面积大小和解剖结构,进行试验数据对比分析,旨在得出7种枸杞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7种枸杞属植物具有较一致的结构,表皮均具有角质层,主脉为外韧维管束,栅栏组织排列整齐,大部分具有2~3层栅栏组织;但内部各组织所占比例与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朝鲜枸杞的叶片最大且最薄,上、下表皮角质层厚度及叶片紧密度均最小,栅栏组织细胞两层且排列比较疏松,海绵组织细胞排列散乱、不规则且细胞间隙较大,叶脉维管组织口径较小,疏导功能较弱;黑枸杞(Lycium brevipes)的叶片最小且最厚,对应的角质层上、下表皮角质膜厚度、叶片紧密度等也最大,维管组织较发达,含较多的贮水细胞(粘液细胞和含晶细胞)。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7种枸杞中,黑枸杞有最紧凑的叶片结构,可能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朝鲜枸杞枸杞叶片结构最松散,其抗旱能力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8.
以石漠化区不同胸径朴树叶片为试验材料,利用针式热脉冲树干液流仪监测日蒸腾耗水量的变化,利用FAA固定切片法观测叶片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维管束粗度及木质部厚度等解剖结构.发现影响不同季节不同胸径朴树平均日耗水量的主要因素为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与平均日耗水量呈正相关关系,而栅栏海绵组织厚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观察,对中国肉桂9个家系以及越南清化肉桂2个家系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对比,并对测定的10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个肉桂品种的叶片横切面均由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以及海绵组织构成,清化肉桂家系的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51.69μm和170.09μm,显著大于中国肉桂家系。中脉横切面均由厚角组织、维管束以及维管束鞘组成,维管束主要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清化肉桂家系的木质部厚度和中脉厚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34.49μm和1 077.29μm,显著大于中国肉桂家系。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1个家系分为2大类,一类是清化肉桂家系,一类是中国肉桂家系,表明清化肉桂和中国肉桂和遗传距离较远的种。  相似文献   

10.
以洛阳市常见绿化树种女贞为研究对象,研究叶片解剖结构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由郊区向市中心方向,叶片厚度变化不大,上表皮厚度增加,栅栏细胞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下表皮变小,叶片栅栏细胞所占比例和组织结合度减小,叶片细胞组织离散度略有增加,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与空气污染程度的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对2025杨及芽变品种中红杨、全红杨的叶片解剖结构通过电子显微镜扫描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杨树叶片由上、下表皮细胞、叶肉和叶脉四部分组成,在结构组成上差异较小,栅海比、CTR及SR比较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通过石蜡切片和显微测量,研究了云南省红河州石漠化治理树种属内种间叶的结构及抗旱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松属有2个指标存在差异,即表皮厚(马尾松-加勒比松〉细叶云南松)和下皮厚(加勒比松〉细叶云南松〉马尾松);柏木属有2个指标存在差异,即总厚度和上表皮厚(均为墨西哥柏〉冲天柏);按属有4个指标存在差异,即上角质层厚、下角质层厚、栅栏组织厚(均为赤桉〉直干桉)和海绵组织厚(赤桉〈直干桉);金合欢属有6个指标存在差异,即总厚度、上表皮厚、下表皮厚、腹侧栅栏组织厚、背侧栅栏组织厚和贮水组织厚(均为肯氏相思〉大叶相思)。因此,如果仅从叶的结构来比较抗旱性,则松属中加勒比松〉马尾松〉细叶云南松;柏木属中墨西哥柏〉冲天柏;桉属中赤桉〉直干桉;金合欢属中肯氏相思〉大叶相思。  相似文献   

13.
几种沙棘叶片组织结构特点和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沙棘是宝贵的植物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医学营养学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研究沙棘叶片组织结构和抗旱性可为沙棘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石蜡切片染色法制作沙棘叶横切的装片,在OLYMPUS显微镜下观察分析了沙棘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表皮的角质层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和疏松度等叶片组织结构特点,同时探讨了沙棘树种的抗旱性.气孔密度大、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值较大、叶片组织结构紧密、上表皮细胞较小者抗旱性较强.供试的5个品种抗旱性由强至弱依次为:齐棘1号,阿列依,楚伊,阿尔泰新闻,橙色.  相似文献   

14.
淮北相山8个树种叶片的生态解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淮北相山杂灌丛和混交林中8个树种叶片的生态解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势种叶片解剖可塑性显著大于亚优势种.叶片厚度、维管束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气孔密度、木质部韧皮部厚度比、栅栏组织厚度和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S/P)等性状,在物种或生境之间的变异较大,称为关键解剖性状.与杂灌丛群落的阳生叶相比,混交林叶片表现出阴生特点:表皮及角质层薄,叶片较薄,栅栏组织不发达,S/P较大,输导组织相对不发达.8个树种叶片对其生境表现出多样化的适应方式,大致可分为3类:阳性旱生植物、耐荫性中生植物和阳性中生植物.演替早期植被中优势种多为阳性植物.  相似文献   

15.
Resistance of Eucalyptus globulus juvenile foliage to Teratosphaeria leaf disease (TLD) damage has been shown to be under genetic control. Constitutive traits of juvenile leaves such as stomatal density (counted with wax on and with wax removed), total phenolics, total leaf wax, leaf mass per area (LMA) and leaf anatomical features were assessed to determine differences between pairs of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families. Anatomic features assessed included cuticle, epidermis, palisade spongy mesophyll and total leaf thickness, as well as palisade cell size, shape and intercellular airspace. One interprovenance, one intraprovenance and two within‐family contrasts were used to compare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pairs of families of Australian origin. The more resistant families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LMA and smaller percentage airspace compared with susceptible families. It is argued that one of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E. globulus resists TLD involves the closely packed palisade mesophyll cells that increases LMA and reduces airspace, thereby restricting pathogen spread once infection has occurred.  相似文献   

16.
6个油茶品种叶片解剖结构与耐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油茶叶片解剖结构与耐寒性的关系,为油茶耐寒品种的选育和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6个油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和指甲油印迹法测量了9项叶片组织结构指标;通过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筛选,应用隶属函数法进一步综合评价6个品种的耐寒性。【结果】油茶为异面叶,上、下表皮细胞只有一层且排列紧密,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栅栏组织细胞为2~3层,叶片厚度差异显著。各品种间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气孔密度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栅海比、组织结构紧密度、组织结构疏松度的差异均显著(P<0.05),影响油茶耐寒性的主要指标为上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组织结构紧密度和气孔密度,6个品种的耐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大别山1号>鄂油102号>赣州油8号>长林4号>岑软3号>鄂油54号。【结论】影响油茶耐寒性的主要叶片解剖结构指标是上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组织结构紧密度和气孔密度,单独以某项指标分析时的差异较大,叶片作为完整的器官各个组织及其结构间必然相互影响,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这4项指标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不同品种油茶耐寒性的变化;但若要准确评价各个油茶品种的耐寒性,则需要同时考虑与其耐寒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及其田间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