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可以直接感染人类,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对畜牧业和人  相似文献   

2.
<正>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一种叫A型(甲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包括家禽和野禽)中的烈性传染病,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为严重的禽类病毒性疫病之一,它在禽类中传播很广,对养禽业危害很大。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国际兽疫局(OIE)将高致病性禽流感 (HPAI)确定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Ⅰ类传染病,作  相似文献   

3.
疫情动态     
青海禽流感疫情已被扑灭解除封锁农业部新闻办公室5日发布消息,农业部当日接到青海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办公室报告,青海省玉树县和玛多县发生候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当地政府对疫区立即采取了封锁、消毒和对受威胁区禽只进行紧急免疫等措施,当地家禽没有发生禽流感疫情,自6月中旬以来候鸟未出现新的发病死亡青海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组织专家组对疫区防疫工作进行了验收,认为符合。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置技术规范》关于解…  相似文献   

4.
疫情     
《饲料广角》2006,(5):6-6
农业部召开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视频会议;质检总局紧急通知: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传入我国;我国禽流感病毒变异尚不具备人传人能力;天津对所有家禽进行强制免疫;禽流感疫情继续在世界各国扩散。  相似文献   

5.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当前危害养禽业最为严重的一种疫病。2010年,为有效评估、检查泸西县各乡(镇)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情况,特别是规模养禽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是否落到实处等情况。泸西县对全县规模养禽场及公路沿线、养禽密度高  相似文献   

6.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家禽生产量增加的影响,2021年家禽价格仍保持低位运行,随着饲料成本的大幅上涨,多数养禽企业呈现微利或亏损局面.在家禽疫病防控方面,高致病性禽流感仍然是养禽业的最大威胁,2021年H5N8、H5N6和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我国家禽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本文将对我国2021年禽流感等重要家禽疫病发生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殖大国,家禽和生猪饲养量居世界首位。当前,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口蹄疫等重大疫情仍在发生,随着冬、春疫病流行高发季节来临,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防控任务更为艰巨。重大动物  相似文献   

8.
根据致病性的高低,可将禽流感病毒分为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致病性3种,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包括H5和H7两个亚型。它们引起的称之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一种禽类烈性传染病,对禽类养殖业危害比较大。国际兽医局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对家禽进行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强制免疫是我国目前防控高致病禽流感的主要方式[1,2]。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禽流感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国内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农村规模禽场如何科学应对禽流感,加强饲养管理,强化生物安全,避免出现重大经济损失,显得尤其重要。随着国外禽流感疫情呈明显扩大态势,国内候鸟南迁、家禽频繁调运都极易造成疫情的传播和爆发。因此,依靠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新技术是控制禽流感的关键环节。研究应对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传播的综合防控措施,对推动我国家禽产业的可持续性发  相似文献   

10.
正禽流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对象是禽类,也会传染给人类。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不同禽流感病毒致病力是不一样的,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本文主要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进行分析,高致病性禽流感其感染危害对象不仅是家禽,对人类同样存在着健康的严重威胁,高致病性禽流感被列为重大动物疫病。1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状况高致病性禽流感不仅会感染禽类还会感染到哺乳动物和人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暴发常  相似文献   

11.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和挑战,已成为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从现阶段发病、死亡情况分析,大多数病例有病死禽类接触史或家禽经营市场暴露史。我国家禽经营市场遍布城乡,禽类及其产品流通频繁,来源复杂,交易量巨大,已经成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重大威胁之一。家禽经营市场是流通环节疫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规范家禽经营市场管理,切实加强经营市场内的动物防疫工作,是阻断病毒向人的传播、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重要关口。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际动物疫情态势较为严峻,全球高发、频发重大动物疫情主要包括:禽流感、口蹄疫、猪瘟、新城疫、蓝耳病、非洲猪瘟、蓝舌病,西尼罗河热等。高致病性禽流感呈地方性流行,人间感染病例不断增加。口蹄疫疫情在亚洲、非洲地区频繁发生,个别地区呈扩散态势。笔者通过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对禽流感、口蹄疫及其他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国家进行归纳,共同进行参考。1禽流感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流感病毒引起的以禽类为主的传染病。高致病性禽流感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3.
禽流感(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根据致病性的不同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和低致病性禽流感(IPAI),HPAI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1].近几年来,禽流感在世界各地反复出现,2004年亚洲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2006年底和2007年初东南亚又出现疫情,并发现了人感染禽流感.我国养禽业也一直受到禽流感的威胁.因此,它不仅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给人们的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李复煌 《兽医导刊》2007,(11):11-12,32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殖大国,家禽和生猪饲养量居世界首位.当前,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口蹄疫等重大疫情仍在发生,随着冬、春疫病流行高发季节来临,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防控任务更为艰巨.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重大动物疫情在连续保持平稳的基础上实现了"稳中有降"。截至目前,全国小反刍兽疫、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处于散发。仅散发3起A型口蹄疫、11起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被迅速控制和扑灭。 有效防堵了非洲猪瘟、疯牛病等外来动物疫病的传入。猪瘟、新城疫等其他疫情继续保持平稳。其他动物疫情继续保持平稳。布病、血吸虫病等主要人畜共患病和仔猪腹泻等常见病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正>【事件回顾】2009年初,北京、山西、山东、湖南等地相继出现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虽然发现病例的地区并没有发生家禽禽流感疫情,专家也表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与家禽疫情无必然联系,但是畜禽的防疫工作仍然半点不容忽视。入春以来,武汉、上海等地又接连出现A型口蹄疫疫情,致使2009年中国的重大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农业部对疫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2009年1月16日,农业部下达了《关于做好2009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7.
正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部分H5亚型和部分H7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疫病,可导致禽类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症状、产蛋量降低,甚至急性全身致死性疾病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已给全球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因部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故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还具有公共卫生意义。本文针对2020~2021年公布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进行梳理分析并主要防控要点进行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死亡率高,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类,是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养殖业发展、野生鸟类及生态环境危害极大,已被列为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项目。2020年1月至今,我国新疆、湖南、四川三地先后发生6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世界范围内禽流感疫情也呈高发趋势。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形势更加严重。而对家禽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强制免疫是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是一种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家禽和野禽.1878年首次发生于意大利,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禽流感分为非致病性、低致病性、高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前两类发病症状较轻,对养禽业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属于温和性禽流感,而高致病性禽流...  相似文献   

20.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的高致病力亚型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易,可能造成病毒在人群中感染和传播,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05年以来,国外高致病禽流感疫情呈明显扩大态势,国内水禽广泛带毒,病毒污染面广,特别是进入秋冬季以后,候鸟向南迁徙,家禽调运频繁,极易造成疫情的传播和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