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几种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对谷子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试验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百草敌、2甲4氯、2,4-D丁酯对谷子形态指标及生理代谢的影响,探讨了除草剂对谷子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种药剂中,百草敌对谷子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抑制率均最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对谷子较安全;2,4-D丁酯对谷子的安全性最差,对谷子各项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抑制率均最大,对谷子产量有显著的影响;2甲4氯对谷子的安全性居中。由此可见,百草敌可作为谷子田较理想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不同剂量2,4-D丁酯对谷子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为筛选适宜谷子生产的除草剂最佳使用剂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喷施25,40 d后,2,4-D丁酯2 250 mL/hm~2处理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最好,鲜质量防效分别达到79.74%,85.82%,与喷施清水(CK)相比,2,4-D丁酯1 125 mL/hm~2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增产率达到29.44%,2,4-D丁酯1 500 mL/hm~2处理次之。1 125 mL/hm~2是谷子生产中2,4-D丁酯使用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2,4-D丁酯、扑草净、单嘧磺隆在大田条件下对谷子叶绿素相对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等生理指标的相关影响。结构表明:扑草净、2,4-D、和单嘧磺隆对谷子叶绿素含量、POD和SOD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分别为扑草净〉单嘧磺隆〉2,4-D丁酯。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2,4-D丁酯、扑草净、单嘧磺隆在大田条件下对谷子叶绿素相对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等生理指标的相关影响.结构表明:扑草净、2,4-D、和单嘧磺隆对谷子叶绿素含量、POD和SOD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分别为扑草净>单嘧磺隆>2,4-D丁酯.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生物质炭缓解除草剂2,4-D丁酯药害的生理机制,以张杂谷10号和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单独施用生物质炭及生物质炭与除草剂2,4-D丁酯配施对谷子叶片光合色素、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谷子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SOD、POD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与B0(CK)处理相比,施用2%(B2)生物质炭处理对谷子生理特性影响的效果最为明显;在B2处理下,随着2,4-D丁酯浓度的增加,谷子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降低,SOD、POD活性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MDA含量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施用一定量的生物质炭对作物生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缓解除草剂2,4-D丁酯的药害。  相似文献   

6.
选用晋谷21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3种不同除草剂在不同浓度下对谷子SOD的影响,结果表明:10%麦谷宁可湿性粉剂,70%2,4-D丁酯乳油和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对谷子SOD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10%麦谷宁可湿性粉剂浓度过高,对谷子SOD的抑制最大;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1 125 g/hm2可以增加谷子SOD活性,对谷子的影响最小;70%2,4-D丁酯乳油90 mL/hm2可以增加谷子SOD活性,对谷子的影响最小。总体上70%2,4-D丁酯乳油对谷子的生长发育影响小,和谷子相处关系最为融洽。  相似文献   

7.
姚建卿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21-22,45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实验技术,以不同浓度的2,4-D丁酯除草剂作为诱变剂进行污染处理,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研究2,4-D丁酯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作用,从而为慎重使用2,4-D丁酯等除草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罂粟为供试材料,用不同浓度的2,4-D丁酯对罂粟进行茎叶喷施处理,研究2,4-D丁酯对罂粟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2,4-D丁酯处理后时间的延长和2,4-D丁酯浓度的增加,罂粟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也均显著降低,说明2,4-D丁酯对罂粟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9.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谷子2,4-D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9):1165-1168
通过盆栽方法,以张杂谷5号为材料,采用EBR和2,4-D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研究在2,4-D胁迫下,外源EBR对谷子各项指标(出苗时间、出苗率、株高、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方差分析,不同浓度的EBR处理之间各项指标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浓度2,4-D处理之间幼苗的株高有极显著差异(P0.01),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两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幼苗的株高有显著影响(P0.05),对叶绿素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0.1 mg/L EBR与0.5 g/L 2,4-D组合最有利于谷子幼苗的生长,为最佳组合。说明适宜浓度的EBR不仅能够减轻2,4-D对谷子幼苗的抑制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2,4-D丁酯与多效唑混用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4-D丁酯的小区杂草株防效极显著好于没有喷施2,4-D丁酯的小区;2,4-D丁酯显著抑制小麦的生长,但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这种影响明显降低.同一多效唑水平下,随着2,4-D丁酯用量的增加,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减少;同一2,4-D丁酯用量下,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增加.2,4-D丁酯显著抑制小麦旗叶面积的扩大,而且处理间差异性有扩大趋势,多效唑的存在,抑制了2,4-D丁酯作用.从产量方面来看,最佳处理组合为多效唑2.25 kg/hm2+2,4-D丁酯15 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合春谷生产的除草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不同除草剂不同浓度下的防除效果。[结果]莠去津播后苗前用药和苗后(3~5叶期)用药在整体的杂草防除效果方面表现良好,对谷苗药害小,但苗后(3~5叶期)用药对单子叶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差。谷友对单、双子叶杂草的防效均比较稳定,对谷苗药害小。2,4-D丁酯在高浓度时对杂草有较好防效,但药害随浓度增加而加重。二甲四氯钠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差,对谷苗药害严重。[结论]试验结果为春谷区谷田除草剂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杂交谷子适宜除草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张杂谷8号为试材,研究了12.5%拿扑净、44%谷友可湿性粉剂、72%2甲4氯可湿性粉剂和2,4-D丁酯对谷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筛选适宜谷子的除草剂种类。结果表明:谷苗4叶期喷施拿扑净,可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平均防效为88.63%;阔叶杂草4~5叶期喷施2甲4氯,可有效防除阔叶杂草,平均防效达96.75%。2种药剂结合使用,能达到理想的谷田杂草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敌克松、萘酐对谷子幼苗抗乙阿合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敌克松、萘酐拌种处理谷种后,把乙阿合剂作为土壤处理除草剂研究对谷子的安全性。通过盆栽试验,对谷子苗期的株高、鲜重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SOD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敌克松和萘酐拌种都可以减轻乙阿合剂对谷子的伤害;用占种子质量1%的敌克松处理谷种,用乙阿合剂作为谷田土壤处理除草剂对谷子较安全。  相似文献   

14.
臭氧化降解除草剂2,4-D的机理研究(I):中间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D是一种常见的农业污染物,具有较高的环境危害。将水中的除草剂2,4-D作为控制对象,采用臭氧、臭氧/过氧化氢两个氧化体系在实验室内进行降解。为了探讨2,4-D降解机理,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对2,4-D的降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4-D的臭氧化降解中间产物有芳香族化合物和有机酸等,主要包括:2,4-二氯苯酚、(氯)对苯二酚(邻苯二酚)、(氯)苯醌、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乙酸、草酸、甲酸等。并经过总有机碳分析可知,部分2,4-D经过臭氧、臭氧/过氧化氢体系氧化降解,在反应时间内能彻底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及某些无机物等终产物。对2,4-D降解中间产物的分析为臭氧化降解除草剂2,4-D降解路径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碳源及其质量浓度、稀土元素、6 - BA和2,4-D配比对互叶白千层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效果较好的是MS培养基.以20 g/L的葡萄糖代替其他浓度的糖类,能有效提高白千层丛生芽诱导率.稀土元素对丛生芽的诱导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5 mg/L的硝酸铈效果较好,诱导率为93.33%.在添加1...  相似文献   

16.
高惠仙  张晓红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274-1276
为探讨除草剂对经济作物的影响,选择百草枯、丁草胺、2,4-D丁酯这3种除草剂,采用微核方法测定除草剂对蚕豆根尖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均不同程度引起蚕豆根尖微核细胞率的增高,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3种除草剂中,丁草胺毒性最高,2,4-D丁酯次之,百草枯最低。  相似文献   

17.
二甲戊灵和2,4-滴丁酯对5种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5种作物安全施用芽前除草剂提供参考,采用室内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二甲戊灵乳油和2,4-滴丁酯乳油对小麦、玉米、大豆、绿豆和花生5种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33%二甲戊灵乳油和72%2,4-滴丁酯乳油对5种作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当5种作物在大田施用浓度分别为330.0mg/L的33%二甲戊灵和72.0mg/L的72%2,4-滴丁酯时,可保证其种子正常发芽、幼苗安全生长,且对5种作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有促进作用,超过此浓度则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18.
二甲四氯与尿素混用对小麦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了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要研究了除草剂二甲四氯(设5个水平)与氮肥(尿素,设5个水平)混施对冬小麦田小麦植株的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了安全、高效的除草剂与氮肥混施的方案。试验结果表明:二甲四氯与尿素在冬小麦返青、拔节期间合理混施,不仅可以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改善小麦农艺性状,提高小麦产量,且对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有文另发)。在保证小麦安全生长、提高产量和兼顾杂草防效的基础上,它们之间的优化配比量为:二甲四氯(1500-2250g/hm2) 尿素(337.5-450kg/hm2)。  相似文献   

19.
几种苗后化学除草剂混用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3种苗后化学除草剂与莠去津、莠去津和2,4-D丁酯混用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烟嘧磺隆、硝磺草酮、唑嘧磺草胺等3种除草剂和莠去津或莠去津和2,4-D丁酯进行二元或三元复配,对玉米田杂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二元复配施药后45 d防治效果分别为92.20%、93.30%和92.36%。三元复配施药后45d防治效果分别为96.43%、96.16%和94.29%。通过二元或三元复配,既扩大了杀草谱,又提高了防治效果且对玉米生长安全,与人工除草相比,增产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