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飞播造林中,树种选拔的正确与否是飞播林成败的关键之一,本文分析了1996年建立水县飞播造林中各播区立地条件与树种选择的关系,以及树种选择结果。  相似文献   

2.
由于飞播造林对树种选择的局限性以及立地条件对树种要求的严格性,使飞播造林播区设计质量能否得到保证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建水县1995年飞播造林播区设计中立地条件与树种设计的分析和评价、旨在对今后提高飞播造林播区设计质量方面提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由于飞播造林对树种选择的局限性以及立地条件对树种要求的严格性,使飞播造林播区设计质量能否得到保护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建水县1995年飞播造林播区设计中立地条件与树种设计的分析和评价、旨在对今后提高飞播造林播区设计质量方面提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无人机选择、播区调查、树种选择和处理、播种量确定、播种方式、播期、飞播作业实施以及播后管理、造林成效评估等方面介绍了无人机飞播造林,为推广无人机飞播造林种草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1959年飞机播种云南松造林成功之后,二十多年来,用于飞播造林的树种不断有所增加.目前我省飞播造林的主要树种除云南松外,还有马尾松、油松、华山松、漆树等.但是,这些树种的宜播地区均不能过高.海拔2800公米上至今尚无适宜的飞播造林树种.为了发掘新的飞播树种、扩大飞播造林地区、加快我省高山地区的绿化造林.我们从1974年起开展了高海拔地区飞播造林的研究.试验表明,高山松适于飞播造林,是川西南和滇西北地区,海拔2400—3500米范围内飞机播种造林的良好树种.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飞播造林是模拟林木天然下种更新的一种大规模机械化造林方式,播前不整地,播后不覆土,这就对造林树种和气候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正确选择播期和树种是飞播造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飞播造林适宜播量的探讨魏如凯(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油松(PinustablaeformisCarr.)为我国华北、酉北中海拔地带最主要的荒山造林树种,也是我国三大飞播造林树种之一,是我省飞播造林成效最好、成苗面积最大的树种。商洛地区从1975年开始...  相似文献   

8.
种苗是造林工作的基础。飞播造林首先从种子发芽开始,继之出苗进入幼苗时期,进而长成幼树郁闭成林,从而完成飞播人工更新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种苗是否具有适应飞播造林的特性,是影响飞播造林成败的关键。实践证明,凡是飞播造林成功的树种,均有适应飞播造林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而不同的树种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不同,播后出苗、成苗效果则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永吉县于1984~1986年进行了不同树种飞播造林试验,其中樟子松在我国飞播造林中首次获得成功。飞播造林试验证明,樟子松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其种子吸水性强,发芽快,扎根深,根系发育快,易成活,保存率高;同时,樟子松生长良好,材质和干形也较优,经济价值高,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飞播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0.
油松是洛南县的乡土树种,也是洛南县荒山造林、飞播造林的主要树种。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飞播油松造林的成效,评价了飞播油松林在发挥森林三大效益,解决边远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难问题上的优势,以及油松飞播造林的优点。实践证明,油松飞播造林是加快造林速度、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国土绿化、实施天保工程的主要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11.
十几年来,我省飞播造林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早期飞播的云南松和马尾松,已茁壮成林。成为我省森林资源的后备基地。但是,随着飞播造林的发展,飞播地区不断扩大,播区海拔日益升高,自然条件越渐复杂,现有飞播树种受到海拔高度和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影响造林成效。因此,研究高山地区飞播造林树种,已成为当前我省  相似文献   

12.
正5月9日,湖南省难造林地无人机精准飞播造林试点启动仪式在娄底市冷水江锡矿山举行。此举旨在探索大规模国土绿化新途径,推进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本次无人机精准飞播造林,分别在冷水江市和祁东县选择了14.6公顷石漠化山地、5.33公顷矿区兼高山高地、2.6公顷紫色土山地开展试点。在树种选择上,选择本土常见耐瘠薄耐干旱树种,石漠化地采用马尾松、香椿、香  相似文献   

13.
我省太行山区飞播造林试验始于1982年,针对太行山区的立地类型和气候条件,飞播工作人员在造林地选择、树种选择、播期确定、播区规划设计、成效调查和播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根据不同地自然条件和飞播造林要求,将豫北飞播宜林地划分为二个造林类型区,即豫北太行中山油松区、豫北太行低山丘陵侧柏油松区。在飞播宜林地造林类型区划的基础上,制定了不同的造  相似文献   

14.
巴彦淖尔市于2001年开始实施飞播治沙造林,共完成20.19万hm2。文章重点从播区、树种、播期的选择、种子的处理、播种量、造林设计、飞播作业、封禁管护8方面进行技术上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 六十年代初,为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在全国各省区大规模开展飞播造林试验的同时,我省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太行山区和予西黄土区进行了飞播造林试验。1960—1961年在辉县的薄壁乡和灵宝县的娘娘山一带飞播造林12.7万亩,由于在树种确定和播期选择等技术方面缺乏经验,致使关健技术失误而导致试验失败。后来因种种原因,我省的飞播造林工作曾中断了十七年。  相似文献   

16.
总结分析我省飞播造林中气象因子、树种生物学特性与成苗之间的关系,提出适宜的播期、适中的植被盖度、多效复合剂拌种、多树种混播、播后科学管理是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是实行飞播造林较早的省份之一,通过回顾飞播造林41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成绩,从试验、推广、发展、科技生产四个阶段,具体阐述了云南省飞播造林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技术设计、施工、科学试验、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生产技术问题,同时分析了目前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促进云南林业跨越式发展,展望了发展前景,并相应提出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岳洪林 《防护林科技》1995,(1):27-28,36
通过对山西省岢岚县飞播造林调查,总结了选好播区、选好树种、掌握播期、及时补播的飞播造林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9.
我县从1983年3月开始,连续四年对我县的大面积低山丘陵进行人工飞播造林,四年累计飞播造林23. 77万余亩。我县飞播造林采用混播方式,主要树种为马尾松与刺槐混播,马尾松与川柏混播,其比例为8∶2。飞播造林的成效怎样?究竟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因子是什么?笔者近几年对我县的四大飞播造林区的飞播幼苗进行了成效调查,通过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 河南省于1979年开展飞机播种造林工作。多年来一直以油松<太行山、伏牛山>和马尾松<伏牛山南坡及大别山、桐柏山>为飞播当家树种,由于飞播树种的单一化,限制了飞播范围的扩大,致使一些需进行飞播造林的地区不能进行飞播。特别是一些干旱、半干旱类型区和石灰岩分布区,飞播树种就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为探讨解决这一问题,1984年在卢氏县进行了飞播侧柏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