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分析山东省蓬莱地区配方施肥条件下梅乐葡萄不同生育期、组织部位的矿质营养与土壤养分的关系,为制定梅乐葡萄植株和土壤营养诊断标准奠定基础。以不同施肥条件下的梅乐葡萄为研究对象,使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叶片、叶柄、土壤矿质养分与果实矿质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生育期土壤N含量分别与果实N/P/K/Ca、叶片N/P/K/Ca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P含量分别与果实N/P/Ca/Mg、叶片N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相关关系,土壤K含量分别与果实N/P/K/Ca/Mg、叶片N/P/Ca/Mg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Ca含量分别与果实P/Ca、叶片N/P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相关关系,土壤Mg含量分别与果实P/K/Ca、叶片N/P/K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N、P、Ca含量分别与叶柄N、P、K、Ca、Mg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末花期土壤K含量与盛花期叶柄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Mg含量分别与叶柄N、P、K、Ca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高、中、低三个不同施肥水平的柑桔果园土壤、叶片和果汁的矿物营养含量分析表明,施肥水平较高的果园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多数均在适宜范围内,尤其是N、P、K素含量在适宜范围值以上,且果实全糖含量较高,果酸含量较低,糖酸比较高;施肥水平较低的果园出现不同程度的矿质营养缺乏,尤其是P、K较为缺乏,果实全糖含量较低,果酸含量较高,糖酸比较低。土壤及叶片矿质营养尤其是P、K素含量对柑桔果实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柴达木盆地白刺群落叶片的养分特征,分析土壤养分对叶片营养的影响规律,为白刺退化居群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在青海柴达木盆地选择6个重要的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分布区域,采集区域中白刺叶片和0~15,15~30,30~45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白刺叶片营养元素和土壤养分含量,分析不同白刺居群间的叶片养分特征,并建立叶片养分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回归模型。【结果】6个区域白刺居群间叶片营养含量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异性,其中叶片有机碳(C)、氮(N)、磷(P)和钾(K)含量分别为357.43~415.63,26.12~52.65,1.60~4.23和8.03~17.32g/kg;C/N、C/P和N/P分别为7.68~13.49,95.33~218.98和12.44~17.84。叶片有机碳(C)含量与叶片N、P、K含量相关性均不显著,而叶片P、K含量与叶片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养分含量与纬度、经度和海拔相关性不显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白刺叶片养分含量与表层(0~15cm)土壤养分含量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其中叶片N含量与表层土壤碱解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P含量与表层土壤全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片K含量分别与表层土壤全K、碱解N和土壤有效P含量显著相关。15~30cm土层土壤全N、全P、碱解N和速效K含量仅对叶片P含量有显著影响。白刺叶片N、P、K含量与30~45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无关。【结论】白刺居群中叶片N和P含量相对充足,K相对不足;表层土壤(0~15cm)养分含量对白刺叶片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荔枝主栽品种树体营养累积特点及与土壤养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主栽品种成年挂果树养分需求参数及树体营养与立地土壤性质关系,为荔枝养分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华南主产区挖取树龄约15年的‘妃子笑’等10个主栽品种各1株,调查树体生物学性状,并采集叶片、果实、树干和根系样本,研究树体不同部位养分累积特点及树体营养与土壤养分关系。【结果】荔枝单株地上部生物量为158.2~344.9 kg;单株果实生物量为38.4~101.8 kg,占地上部生物量的18.0%~38.1%。荔枝叶片N含量最高,树干则以Ca或N含量最高,外果皮、内果皮、果肉和种子一般以N或K含量最高,根系则Ca含量最高,Mo在多个品种的多个部位中均未检出。以生产50 kg果实计,地上部N、P、K、Ca和Mg累积量分别为811.9、86.4、586.0、792.5和112.8 g,随50 kg果实收获带走的养分量为N 114.5 g、P 14.4 g、K105.1 g、Ca 21.6 g和Mg 12.5 g,带走养分量占地上部树体各养分总量的15.8%、18.9%、20.2%、3.4%和12.6%。叶片K、Ca、Mg含量与土壤有效K、Ca、M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元素含量与土壤养分相关性不显著。【结论】为维持荔枝立地土壤肥力、保障树体正常生长发育,荔枝收获果实及修剪带走的养分量是荔枝翌年养分施用量的下限。土壤有效K、Ca和Mg含量可预测荔枝叶片K、Ca、Mg含量。今后将加强对荔枝Ca、Si和Mo营养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引起新疆乌什县核桃树叶片黄化的主要因素,连续3年(2014—2016)对区域内5个核桃生产园中叶片黄化的植株叶片及土壤中N、P、K、Ca、Mg、Fe、Mn、Cu、Zn 8种矿质营养进行测定,并对核桃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叶片及土壤矿质营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植株叶片N、Fe、Mn含量显著高于黄化植株(P0.01),其中正常植株和黄化植株叶片N含量均低于核桃叶片养分需求的下限值(2.1%);正常植株土壤中有效N、K、Fe含量显著高于黄化植株(P0.01),黄化植株土壤Fe含量低于植物生长所需土壤适宜范围的下限值(10%);相关分析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叶片中N、K、Fe、Mn含量和土壤中Fe、Zn含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上述综合对比分析,初步认为引发乌什县核桃叶片黄化的主要因素是N、Fe元素缺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不同生长时期叶片营养特征。[方法]以3种土壤质地盛果期库尔勒香梨的叶片为试材,研究库尔勒香梨开花展叶期、花芽分化期、果实膨大期叶片的N、P、K、Ca、B、Mg等元素含量变化及其与标准株产量的关系。[结果]香梨叶片的N、B和Mg含量随生长期呈增加的趋势,P和K含量随生长期呈单峰曲线变化,Ca含量在开花展叶期最大,花芽分化期最小,不同生长时期对香梨叶片不同元素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香梨处于土壤环境不同,其叶片营养元素的组成及含量是有差异的。开花展叶期土壤质地对叶片N/P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花芽分化期和果实膨大期土壤质地对叶片N/P影响差异显著(P0.05),同一类型土壤的叶片N/P随生长时期呈增加趋势,生长时期均对叶片N/P影响差异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可为库尔勒香梨养分管理技术提供理论指导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冬枣结果枝叶与营养叶化学计量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沾冬1号"冬枣为研究材料,比较研究果实发育期内(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结果枝叶(简称果叶)与营养叶中C、N、P、K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在上述3个发育期内,果叶N、P、K元素含量多小于营养叶,但这种差异多数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仅幼果期叶P含量在两者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叶片C含量在3个发育期内则表现为果叶大于营养叶,并且在幼果期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叶片N含量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比较相近,在果实成熟期下降明显;叶片P和K含量在果实发育期内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叶片C含量在发育期内则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叶片C/N在幼果期与果实膨大期比较相近,果实成熟期则显著增高;叶片N/P比值在发育期内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果叶N/P比值在发育期内均大于营养叶。相关分析表明,各元素含量间存在一定相关性,P与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P呈显著负相关,与C/N呈极显著负相关;N与C、K、N/P呈显著正相关,与C/N呈极显著负相关;C与N/P呈极显著正相关;K与C/N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温州蜜柑果园土壤、枝梢叶片及果实中氮(N)、磷(P)、钾(K)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为营养监测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本文以临海涌泉温州蜜柑为实验材料,在春梢老熟期取土壤、春梢和果实,观察它们的N、P、K营养元素含量丰缺状况并进行元素相关性分析。果园中N、P、K、水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基本处于适宜范围,而土壤有效磷的含量过高。N、P、K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N和P在春梢(叶片和枝条)中的浓度高于果实(果皮和果肉),而K含量则是叶片>果皮>枝条>果肉。春梢与果实N、P、K养分与土壤的相关性也不一致,土壤的水解氮含量与叶片N和K的含量极显著相关。土壤水解氮与果皮N和K的负相关性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土壤有效磷与果皮N和果肉P均呈显著负相关。土壤速效钾与土壤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与枝条的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皮N和K、果皮P和果肉N均为显著正相关性,说明N、P、K元素间的相关性可能是互促效应,也可能出现相互抑制的关系。掌握土壤和树体N、P、K养分的状态,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为提早监测树体营养水平,及时作出营养丰缺判断和调控,科学平衡、合理施肥,促进树体健康生长和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条件(沙土、沙壤土和粘土)下,成龄灰枣树果实膨大期叶片营养成分与果实成熟期果实营养成分和品质之间相关性,为不同土壤类型下有效提升灰枣果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盛果期灰枣树作为试材,测定其在果实膨大期叶片和成熟期果实中的P、K、Ca、Mg含量,以及果实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三种土壤相比,沙土的叶片Ca含量和果实糖酸比均最高,分别为(24.381±1.830) g/kg、725.167±95.195,叶片K和Mg含量,果实P和K含量,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中等,其余测定指标均较低;沙壤土的叶片K含量、果实Ca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7.385±2.478) g/kg、(0.654±0.043) g/kg、(0.107±0.006)%,叶片P和Ca含量,果实Mg含量和果实VC含量均中等,其余测定指标均较低;粘土的叶片P和Mg含量,果实P、K和Mg含量,果实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622±0.134) g/kg、(7.125±0.484) g/kg、(1.168±0.061) g/kg、(11.327±0.528) g/kg、(0.422±0.015) g/kg、(15.182±2.763) mg/100 g、(70.875±3.230)%和(71.179±3.233)%,果实Ca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均中等,其余测定指标均较低。3种土壤类型条件下灰枣果实中P、K、Ca、Mg、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果实营养品质指标与叶片营养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基本相似,其中沙土、沙壤土和粘土灰枣叶片中P含量与果实VC含量间均有显著正相关性,相关性系数依次为0.798、0.928和0.869。【结论】灰枣叶片中的营养元素含量与果实营养品质指标间呈现一定相关性,在土壤不同类型条件下的施肥管理中,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才能达到增产优质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当前芒果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的局面,全面了解和掌握芒果的营养规律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海南省三亚市红金龙芒果叶片中N、P、K、Ca、Mg、S、Fe、Mn、Cu、Zn、B等11种营养元素含量进行全年跟踪分析,较全面的得出红金龙芒果叶片的养分变化规律,可将红金龙芒果的生长周期分为4个阶段:营养生长期(5—9月)、生殖生长期(9—11月)、果实膨大期(11月—2月)和果实成熟期(2—4月)。各阶段叶片养分含量变化规律有所差异:营养生长期,叶片中营养元素除K含量有所下降之外,其余营养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生殖生长期,叶片中的营养元素N、B、Ca含量上升,其他元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果实膨大期,叶片中的N、K、Mn、Fe、Zn、B含量下降,Ca、Cu含量上升,P、S、Mg含量趋于平稳;果实成熟期,叶片中N、Mn、Fe、B、Cu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K、Ca、S、Zn含量有所降低;在整个生育期内,叶片中P、Mg、S、Zn等元素含量变化不大,呈锯齿状波动。本研究对于目前新的芒果栽培管理模式下营养诊断和养分综合管理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菠萝果实发育期间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观察了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N、P、K、Ca、Mg、Mn、Fe、Zn、Cu等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中的N含量在果实现红后40 d略有上升,而其他时期与P含量变化基本一致;K含量在果实生长初期有一个短暂的高峰期;叶片中的Ca、Mg含量总体上随着果实的发育而逐渐上升,并在果实成熟期有向上跃变的过程,且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中的微量元素含量高低则表现为Mn>Fe>Zn>Cu.此外,果实和顶芽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含量也与叶片中的含量相似,但是两种器官的营养含量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2.
姚强  李德智  张健  刘华  汪建敏  王平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579-4581,4595
对武当道茶55个典型茶园土壤进行取样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武当道茶茶园土壤pH总体较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中等水平,分布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土壤速效钾亏缺面积较大,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改良培肥途径,即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节土壤酸碱度等。  相似文献   

13.
不同覆盖材料对圆黄梨幼树土壤性状及树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粪、秸秆、地膜作为覆盖材料,测定盆栽圆黄梨幼树根际土壤水分、养分、有机质含量、植株生长、叶片养分的变化。结果表现为:1)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梨幼树根际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失水率,但影响植株生长;2)牛粪、秸秆作为供肥覆盖物可显著提高梨幼树根际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平衡土壤养分关系;3)牛粪覆盖处理可显著增加茎粗,促进梨幼树生长发育;显著提高叶片氮、磷、钾含量。综合分析认为,地膜覆盖保水性能最为显著;牛粪覆盖的保墒效果仅次于地膜,较秸秆覆盖,牛粪供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树龄脐橙次生果黄化与树体矿质营养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树龄脐橙树体N、P、K、Ca、Mg、Fe、Mn、Cu、Zn等养分的测定表明:花、幼果及叶片中Ca含量是树龄长的树高于或显著高于树龄短的树;N、K含量则相反,是树龄短的树高于或显著高于树龄长的树;其它养分差异不显著。幼树初投产脐橙次生果黄化的高发生率与树体钙营养失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笋用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通过对奉新和铜鼓两地笋用林土壤的理化分析,吸附试验及温室盆栽试验,进行了12种养分的系统研究,分析了土壤养分含量特点,初步研究了养分限制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奉新笋用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亏缺顺序为P,N,K,S,Mg;盆栽不施P,N,K,S,Mg分别减产65.6%,47.7%,18.4%,15.3%,15.1%。铜鼓笋用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专缺顺序为Ca,P,Mg,N;盆栽不施Ca,P,Mg,N分别减产88.3%,81.2%,42.9%,30%。  相似文献   

16.
香蕉营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海南美台地区高产香蕉从种植至收获全生长期的养分跟踪分析,研究香蕉的营养变化规律及其适宜营养诊断部位。研究结果表明:(1)香蕉各营养器官及不同月份的大中量元素的养分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全株平均的养分含量从大到小排列为:K>N>Ca>P,Mg,S;P>S;花芽分化期前S>Mg,之后Mg>S;果实发育成熟期前P>Mg,果实发育成熟期P与Mg相近。(2)香蕉氮素、磷素、钾素及镁素的适宜诊断部位为叶片。(3)全株平均的养分含量比例为N∶P∶K∶ Ca∶Mg∶S=1∶0.07~0.13∶1.80~3.90∶0.26~0.54∶0.03~0.14∶0.04~0.07。(4)生殖生长阶段,随着株龄的增加,香蕉N,P,K,S的含量均有规律下降,Mg含量增大,Ca含量较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总酚、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及可溶性糖含量特性;探究笃斯越橘果实、叶片矿质元素和根系层土壤肥力因子间及其与几个主要果实品质指标的关系;筛选通过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进而影响果实黄酮类和糖类物质积累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为提高果实品质的土肥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水湿地苔草和山地土坡3种立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橘为研究对象,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土壤肥力因子、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回归方程,并筛选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结果】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山地土坡2种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属于单糖积累型,其总含量占可溶性糖的84.20%(水湿地有土壤类型)、95.11%(山地土坡类型),而水湿地苔草类型中葡萄糖和果糖总含量仅占可溶性糖的56.95%;果实总酚、花青苷含量在3种立地类型中差异显著(P<0.05)。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果实总酚含量与果实Ca、Mg、Fe、Mn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实K、Zn元素显著影响果实品质特性,其中果实K元素与果实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青苷、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果实Zn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Ca、Fe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但叶片Ca元素与果实Zn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与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较弱。叶片N、P、K元素与果实N、P、K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叶片P元素与果实K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Zn元素与果实Ca、Fe元素呈显著负相关;果实矿质元素中仅有Mg、Cu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呈显著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主要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但叶片矿质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间的关系较复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pH对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有机质,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叶片N、P、K、Mn元素含量升高,但叶片Zn元素随有机质含量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结论】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增强土壤酸度是笃斯越橘栽培区土壤管理的关键技术;提高果实K、Ca、Mg、Fe、Mn含量,减少果实Zn元素含量是提高笃斯越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归纳总结了核桃树体器官主要营养元素的代谢规律,包括核桃叶片、营养枝和结果枝、根系、果实等器官,以及萌芽至落叶的整个生长期中N、P、K、Fe、Mn、Cu、Zn等主要营养元素的代谢规律;核桃主要器官在整个生长期N、P、K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春季萌芽期各器官中较高,至种仁充实期之前下降较大,到种仁充实期果实的含量急剧上升,而营养器官养分输送到果实使之大幅度下降;生产单位产量的干核桃至少需提供N、P、K的量,并根据核桃生长发育规律提出年度肥料分配方案;核桃种仁充实期和成熟期养分变化规律;种仁充实期应把K、N的作为施肥重点,P、Ca、Mg可以考虑少施或不施,Fe、Zn、Mn在土壤养分缺乏时需要施肥补充;核桃成熟期必须做到精准施肥才会有最佳效果,施肥量不足和过量施肥均会降低坚果重量和品质;必须充分成熟后采收,才能确保坚果重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大田条件下山核桃林地土壤和叶片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石灰岩母岩土壤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开展定位研究。通过对土壤养分及山核桃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变化的动态分析测定.研究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水平现状及季节性变化,探讨山核桃叶片养分的变化规律及与土壤养分水平及施肥的关系。结果表明:与10a前相比较,山核桃林地土壤氮、磷、钾养分积累明显,但是土壤酸化严重,土壤pH4.5。对山核桃叶片养分动态分析显示,随着山核桃的生长、开花、结果和果实膨大直至成熟,山核桃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分别变幅在10.6~15.4,0.9~2.2和5.2—11.8g·kg^-1。叶片养分水平与果实之间养分供应源库关系明显。综合分析表明,目前山核桃林地氮、磷、钾肥料施用过多,应根据山核桃对养分的需求特点.控制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量,加强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从而实现稳产高产并提高品质。表3参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