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步研究了网箱培育1龄绢丝丽蚌幼蚌的可行性和养殖技术,分析了不同水层、不同密度条件下绢丝丽蚌幼蚌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1龄绢丝丽蚌网箱培育的适宜密度为2 000 ind/m2,表层吊养优于底养,网箱培育幼蚌的水温宜在18℃以上。  相似文献   

2.
绢丝丽蚌软体部形态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绢丝丽蚌Lamprotulafibrosa壳厚质优,是制造珠核的极好材料。关于其贝壳形态、地理分布和经济意义,刘月英等作了简要记载[1,2],而对其软体部形态的观察,迄今未见报道。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观察,旨在为绢丝丽蚌资源的合理开发及人工增养殖提供资...  相似文献   

3.
绢丝丽蚌(Lamprotula fibrosa Heude)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古异齿亚纲、蚌目、蚌科、丽蚌属,为我国特有淡水经济蚌类[1,2].其贝壳壳厚、坚硬和皎白,是制作珠核的特优材料[1,2,3],亦是制造可溶性钙粉和珍珠粉的优质原料,因而经济价值极高.在我国淡水水域中可广泛地进行移植、增殖和养殖.  相似文献   

4.
绢丝丽蚌的配子发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世园 《水产学报》1998,22(1):81-84
绢丝丽蚌的配子发生GAMETOGENESISOFLAMPROTULAFIBROSA龚世园朱子义张训蒲王明学杨学芬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GONGShiYuan,ZHUZiYi,ZHANGXunPu,WANGMingXue,YA...  相似文献   

5.
对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ora)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吞噬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基于瑞氏染色后血细胞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可将橄榄蛏蚌的血细胞分为大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透明细胞、类淋巴细胞共4种类型。透明细胞的直径最大,小颗粒细胞次之,类淋巴细胞最小;透明细胞的胞核直径最大,小颗粒细胞次之,大颗粒细胞最小。类淋巴细胞的核质比最大(0.67),其他3种细胞的核质比为0.37~0.48。4种血细胞所占比例以小颗粒细胞最高(43.6%),透明细胞次之(36.6%),类淋巴细胞最低(7.0%)。橄榄蛏蚌平均血细胞浓度为(4.21±1.51)×105个/mL,个体的血细胞浓度与体重(或壳长)不相关(P>0.05),不同体重组(或壳长组)的平均血细胞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37℃体外吞噬试验中,橄榄蛏蚌血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比例为(43.6±7.0)%,吞噬指数为(0.743±0.145)。4种血细胞中,小颗粒细胞的吞噬比例最大(0.288±0.061),类淋巴细胞不具吞噬能力。  相似文献   

6.
圆背角无齿蚌损伤后血细胞的吞噬活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静 《水产学报》2000,24(5):399-402
模拟人工育珠手术对圆背角无齿蚌外套膜进行务后,研究了其血细胞在0~25d对荧光极毛杆菌的吞噬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圆背角无齿蚌4种血细胞中有吞噬能力的主要是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手术蚌血细胞的吞噬活性从手术后10天起有了显著升高,在第20天时达到最大,而后开始下降;血清对手术蚌和对照蚌血细胞的吞噬都具有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丽蚌资源的保护与增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丽蚌壳是加工珍珠核的原材料,本文分析了丽蚌资源急剧衰退的原因,介绍了我国丽蚌资源的现状,并就丽蚌的资源保护和资源增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不同类型血细胞(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的非诱导性和诱导性活性氧(ROS)含量以及非特异性酯酶活性,探讨不同类型血细胞的免疫功能.结果显示,透明细胞的非诱导性ROS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P<0.05),大颗粒细胞的非诱导性ROS含量最高;经脂多糖(LPS)刺激后,透明细胞的ROS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的ROS含量显著提高(P<0.05);大颗粒细胞的酯酶活性显著高于小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P<0.05).研究表明,3类血细胞在活性氧含量和酯酶活性的功能上存在差异,两类颗粒细胞的活性氧水平较高,大颗粒细胞的酯酶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皱纹盘鲍血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陈全震 《水产学报》2001,25(6):492-494,T001
通过对皱纹盘鲍血细胞的超微结构的观察,将其血细胞分成5种类型:大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特殊颗粒细胞、透明细胞和淋巴样细胞。根据胞核的形态和胞质中细胞器的结构特征,研究认为大、小颗粒细胞是同一类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而特殊细胞则是大、小颗粒细胞的原始细胞;透明细胞和淋巴样细胞是两类完全分化了的细胞。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光镜、电镜技术,比较了正常状态和受到细菌刺激后杂色鲍血细胞的变化.结果显示,正常状态下的杂色鲍血细胞分为三种类型:颗粒细胞、透明细胞和小细胞;杂色鲍血细胞具有很强的免疫功能,对外界刺激敏感;受到细菌刺激后杂色鲍的血细胞在结构和形态上均发生显著的变化.并推测,颗粒细胞的颗粒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类和抗菌肽等免疫因子,发挥主要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