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优63是福建漳州市农科所用龙特浦A×明恢63配制而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近几年盐城、扬州和徐淮地区都在搭配种植.1989~1991年,我们对该组合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现以1991年资料为主,将其结果整理如下.试验设计和经过试验在本院试验田进行.前茬为绿肥(蚕豆),土壤为宁镇丘陵马肝土.十壤肥力较高,移栽前采土测定,耕作层含有机质2.621%,速效氮259.3mg/kg,速效磷67.8mg/kg,速效钾115.7mg/kg.小区面积12.12m~2,四次重复,随机排列.以大面积种植的汕忧63为对照.5月10日播种,6月8日拉线定点栽插,行株距23.3×13.3cm,苗栽2.14万穴.每穴栽带蘖壮秧1株,亩栽6~8万基本苗(包括3叶以上的分蘖).亩施N素14.65kg,P_2O_52.6kg,K_2O9.7kg.水浆管理和病虫防治等均按高产栽培进行.移栽前进行秧苗素质考查,移栽后在第I重复  相似文献   

2.
2006年选择湘南红壤地区稻田植烟土壤,采用稻草还田的方法进行土壤改良技术研究表明:前茬作物烤烟,采取稻草还田翻埋、稻草覆盖对促进烤烟植株生长有良好的效果.且稻草还田翻埋的效果明显优于稻草覆盖.烟叶平均产量:稻草还田翻埋区、稻草覆盖处理分别为2550kg/hm2 、2469kg/hm2 ,分别比对照增产5.8%、2.5%.烟叶平均产值:稻草还田翻埋区为30746元/hm2,比对照增加11.5%;稻草覆盖区为29806元/hm2,比对照增加8.1%.后茬作物晚稻平均谷粒产量:稻草还田翻埋、稻草覆盖处理分别为4889kg/hm2、3667kg/hm2,比对照增产83.3%、45.8%,差异极显著;前者比稻草覆盖处理产量高38.0%,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偃展1号"适播期的最佳密度和施肥量,我们于2000~2001年度特进行本试验.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白马湖农场农科所东7#,土壤质地为粘壤土,有机质含量1.86%,含N1.2‰,速效钾126mg/kg,速效磷28mg/kg.试验设密度和肥料两因素,密度A分为三个处理:A1:25万/亩,A2:30万/亩,A3:35万/亩;肥料N分为三个处理:N1:15kg/亩,N2:17.5kg/亩,N3:20kg/亩.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0m2,三次重复,11月9日播种,各处理P、K肥用量相同,均作基肥一次性投入,N肥量基:穗=6:4.  相似文献   

4.
秸秆还田培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直接还田是目前解决农田有机肥投入不足的措施之一。为探明秸秆直接还田的培肥效果与施用季节等,我们进行了三年定位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试验方法 试验分两处同时进行,A处设在无锡县农科所内,黄泥土,肥力中上等,微区面积0.0003亩,重复4次,随机排列;B处设在太湖地区农科所一块已三年不施肥的人造低肥黄泥土上,微区面积0.0001亩,重复6次,随机排列。试验设4个处理:1.稻季全量麦  相似文献   

5.
以常规稻合丰占为材料,开展田间裂区试验,主因素设稻草不还田和全部稻草还田2种处理,副因素设冬闲和冬种绿肥并全部还田2种处理,研究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及其互作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和稻田CH4排放的影响,以期为华南双季稻低碳高产栽培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稻草全量还田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平均增产4.8%,主要原因是稻草还田促进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增加了每穗粒数,但稻草还田极显著增加稻田CH4排放量,平均增幅为41.8%;冬种紫云英绿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平均增产3.6%,同时稻田CH4排放量也增加,但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无论是对水稻产量还是稻田CH4排放,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处理之间的互作效应均不显著,表明二者的作用是相互独立的。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CH4排放的表现,冬种紫云英绿肥可作为华南双季稻低碳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增产及供钾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省应城、孝昌、汉川、荆门布置油菜秸秆还田对后季水稻产量及钾素吸收量影响试验,分析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增产和供钾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城、孝昌和荆门三个试验点施钾效果明显,在此条件下秸秆还田(NP+S)比不还田(NP)处理稻谷产量与稻草生物量平均分别增加725和669 kg/hm2,增幅分别为10.21%和8.36%.四个试验点施钾和秸秆还田均可提高水稻地上部钾素吸收量,与NP处理相比,NP+S、NPK(施钾)和NPK+S(施钾配合秸秆还田)处理地上部钾素吸收量分别增加了20.2、48.3和58.3 kg K2O/hm2;进一步分析表明,水稻钾素吸收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物量的增加,而各处理的钾含量差异不显著.种植水稻后各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但油菜秸秆还田的两个处理(NP+S和NPK+S处理)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相应的不还田处理(NP和NPK处理).油菜秸秆还田具有提高后季水稻产量和稻草生物量、增加钾素的供应和缓解土壤钾素亏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 3 %克百威对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及使用剂量 ,我们进行了本试验。1 供试药剂1 3 %克百威颗粒剂 ;2 3 %呋喃丹颗粒剂。2 试验1 3 %克百威颗粒剂 1 .5kg/ 667m2 ;2 3 %克百威颗粒剂 2 .0 kg/ 667m2 ;3 3 %克百威颗粒剂2 . 5kg/ 667m2 ;43 %呋喃丹颗粒剂 2 . 0kg/ 667m2 ;5ck(以不用药作空白对照 )。共 5个处理 ,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 4次 ,每小区 3 0 m2 。3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的土质为沙壤土 ,供试棉花品种为苏棉 9号 ,为营养钵育苗 ,移栽时棉苗 6叶期 ,移栽前运水 ,每 3 d打塘移栽。4 试验实施试验于棉花移栽时 (5月 2 0日…  相似文献   

8.
研究寒地水稻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采取裂区设计,设公顷施A1:4500kg、A2:9000kg风干秸秆二水平,B因素为配氮比,按秸秆量的B1:1.0%、B2:1.5%、B3:2%三个水平配施纯氮,试验结果表明:在兼顾水稻产量的前提下,最佳的试验处理为处理5(A2B2):稻草还田量为9000kg/hm2,配氮比为1.5%。通过稻草还田的方式,可以有效补充所消耗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9.
在如东县兵房公社进行对比试验.分五个处理:(1)麦行内套种;(2)麦行内套栽;(3)麦收后移栽;(4)麦收后直播;(5)棉花、玉米间作.各处理面积1亩,不设重复,连作三年.  相似文献   

10.
稻草还田与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寒地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稻草不还田、0.5倍、1.0倍、1.5倍、2倍还田5个处理,N0(不施入尿素)、N1(150 kg·hm~(-2))、N2(300 kg·hm~(-2))3个氮肥施用水平,研究不同时期水稻氮素吸收情况、氮素积累量、氮素分配率以及水稻产量。结果表明,分蘖期稻草还田量增加抑制水稻氮素吸收及积累,抑制作用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幼穗分化期稻草还田促进水稻地下部分氮素吸收,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0.5倍还田处理氮素积累量达最高值;收获期水稻地上和地下部分氮素均向籽粒部分转移,稻草还田配施氮肥情况下水稻分蘖及有效分蘖提升,N1施肥水平下1.0倍还田处理产量达最高值,N2施肥水平下0.5倍还田处理达最高值,稻草还田不配施氮肥或配施氮肥情况下稻草还田过量均降低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1.
稻草全量还田对水稻生长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稻草全量还田对抛栽双季稻生长的影响,以淦鑫203、陆两优996和淦鑫688和五丰优T025为早、晚季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稻草全量还田不施化肥(SF0)、稻草不还田不施化肥(S0F0)、稻草全量还田施用化肥(SF)和稻草不还田施用化肥(S0F)4个处理对抛栽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肥条件下,稻草全量还田较不还田能够增加水稻产量和有效穗。相同稻草还田条件下,施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能显著增加有效穗、穗粒数和产量。稻草全量还田,淦鑫203、陆两优996、五丰优T025和淦鑫688产量增幅分别为131.10%、109.52%、65.66%和56.69%;稻草不还田,产量增幅分别为135.93%、111.02%、72.72%和66.53%。相同施肥条件下,一次枝梗分化数、二次枝梗分化数、颖花分化数及退化率均是稻草全量还田大于不还田处理。一次枝梗现存数、二次枝梗现存数、颖花现存数与每穗粒数和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水稻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稻草全量还田以及施肥能够提高稻谷的加工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稻草还田不同碳氮比调节效果,进行不同碳氮比调节稻草还田腐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实行稻草还田,利用尿素调节能加快水稻分蘖;与单施腐熟剂或单施尿素处理相比,腐熟剂+尿素配施处理能明显加速稻草腐熟、增加水稻的穗实粒数、不同程度地增加水稻产量,667m2配施尿素5kg、667m2配施尿素5kg+腐熟剂2kg的处理较单施腐熟剂处理增产显著,增幅分别为5.36%、6.53%。  相似文献   

13.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1,20(5):289-29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前茬季节稻草还田时间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与前茬季节前施用稻草(稻草早)相比,水稻移栽前施用稻草(稻草晚)的处理CH4排放量增加了3.04(1996年)和7.12(1997年)倍.稻草还田时间还明显影响CH4排放和土壤Eh的季节变化.稻草晚处理土壤Eh在整个水稻生长期皆处于适宜CH4产生的水平,所以整个水稻生长期皆有CH4排放(经历烤田后例外),而稻草早处理水稻移栽42d后土壤Eh才降为负值,在此期间几乎没有CH4排放.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连续三年作物秸秆还田试验,研究了麦草全量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水稻生长及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麦草全量还田对减少水稻氮肥施用量的效应;麦、稻草持续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改良及作物增产的效应。结果表明:1麦草全量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效促进水稻后期健壮生长及分蘖成穗,平均单产比不还田处理要增13%以上。2在总施氮水平为20 kg/亩时,麦草全量还田能减少10%左右的氮肥施用量。3麦、稻草持续还田可以使作物平均增产59.02 kg/亩,平均增产幅度13%左右。同时,本文还介绍了以切短麦草、浅水旋耕为核心、合理肥水调控为配套技术的麦草全量还田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 试验地设在昌平县南邵乡金家坟村,土壤为轻壤土,属高肥地。供试品种京冬1号,播期10月5日,各处理以每小区2m~2计产。本试验属二因素肥料试验、氮素3个水平为10kg/亩、15kg/亩、20kg/亩,磷素(P_2O_5)3个水平为7.5kg/亩、10kg/亩、12.5kg/亩,设3个重复,每一重复设一个空白对照,属3×3+1设计,共计30个小区。田间排列为随机排列。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稻草还田腐熟技术对土壤培肥,增产节肥效果,2012~2014年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开展稻草全量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稻草还田3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3.9g/kg、全氮含量增加0.15 g/kg、有效磷含量增加4.2 mg/kg、速效钾含量增加33 mg/kg,土壤容重降低0.0 5 g/cm3,连续3年稻草全量还田处理比稻草不还田处理分别增产6.77%、7.08%、7.54%.因此稻草全量还田对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结构,逐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增产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配方肥料在慈菇上的合理运筹,笔者于2001年春进行本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试验设:(1)亩施配方肥25kg,其中基肥15kg,结球期追施10kg;(2)亩施配方肥25kg作基肥;(3)亩施配方肥25kg作结球肥;(4)亩施生物有机复合肥45kg作基肥;(5)亩施配方肥20kg作基肥;(6)常规施肥为对照.小区面积20m2,重复一次,随机排列.  相似文献   

18.
对比试验结果2002年早造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平均亩产稻谷521.2公斤,稻草不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平均亩产稻谷514.4公斤.常规翻耕抛秧栽培平均亩产稻谷488.3公斤,稻草还田免耕分别比稻草不还田免耕和常规翻耕亩增产稻谷32.9公斤和6.8公斤,增长6.74%和1.32%.观察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具有生根快,根系发达,分蘖早、茎杆粗壮,抗倒伏和成穗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正>1.稻草短切翻耕还田技术。将稻草人工或经机械切成长15~20厘米,均匀撒在稻田里。一般亩撒入干稻草量为200~250千克;若用早稻草还田,每亩大田撒入量为亩稻草总量的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巍  罗刚华 《农技服务》2010,27(5):561-561,564
在紫云县开展了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育苗移栽+垄作+稻草覆盖处理的产量最高,但大面积推广该技术措施稻草施用量大(约6万kg/hm2),增加了成本,因安顺市秸秆还田普及率不高,在生产中该处理不易推广。育苗移栽+垄作+免耕的处理苗期有利于排水,但后期不耐干旱,可以通过多年的免耕措施,使土壤的团粒结构得到改善,增强土壤的保肥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