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确定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果实最佳采摘时机是油橄榄具有优良生产加工工艺的基础。我国油橄榄在果实成熟度判别和采摘时机确定过程中存在管理粗放、采摘时机不合理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油橄榄产品及橄榄油质量的提高。因此果实成熟度判别和最佳采摘时机确定是油橄榄栽培管理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对油橄榄适生区各品种的果实成熟规律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形成一套可行的油橄榄果实最佳采摘时机评价体系,为我国油橄榄适生区高产品种果实采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丽江市不同海拔区域选择柯基、豆果、科拉蒂、城固32等4个油橄榄品种进行种植试验,连续进行3年的物候观察及产量测定,并经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以筛选出花期基本一致、挂果情况良好、连年产量稳定、大小年现象不明显、经济效益较为显著、能达到增产稳产目的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柯基和豆果两个油橄榄品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花期基本一致,可作为互为授粉品种搭配种植,两品种的产量较稳定,大小年现象不明显,适宜在丽江市适生区及同条件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油橄榄是我国引种自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木本油料果树,对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要求较为特殊。本文在多年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出发,对油橄榄生长与结果习性、油橄榄栽培和营养施肥与果园管理、灌溉和排水以及整形修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一套油橄榄在我国适生区的实用技术。对我国油橄榄适生区的栽培与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油橄榄是我国引种自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木本油料果树,对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要求较为特殊。本文在多年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出发,对油橄榄生长与结果习性、油橄榄栽培和营养施肥与果园管理、灌溉和排水以及整形修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一套油橄榄在我国适生区的实用技术。对我国油橄榄适生区的栽培与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油橄榄产量制约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从地中海沿岸国家引种以来,经过40多年的探索研究,已基本确定了油橄榄在我国的适生区,目前我国开展油橄榄产业开发的省份主要有甘肃、四川、云南等。通过大量实地调查数据,就油橄榄在生产中易被忽视的几个产量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增产对策,以期促进油橄榄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油橄榄是我国引种自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木本油料果树,对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要求较为特殊。本文在多年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出发,对油橄榄生长与结果习性、油橄榄栽培和营养施肥与果园管理、灌溉和排水以及整形修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一套油橄榄在我国适生区的实用技术。对我国油橄榄适生区的栽培与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油橄榄是我国引种自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木本油料果树,对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要求较为特殊。本文在多年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出发,对油橄榄生长与结果习性、油橄榄栽培和营养施肥与果园管理、灌溉和排水以及整形修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一套在我国适生区种植油橄榄的实用技术。对我国油橄榄适生区的栽培与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30多年的油橄榄引种试验工作中,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在引种初期,对油橄榄的生态适应性与引种地生境因素的特点尚未探索清楚,就提出生产发展计划,走了一段弯路.我国的油橄榄曾经发展到2000余万株,占地14万hm2,但大部分地区不能满足油橄榄生长和结实对生境因素的要求,没有实现预期效益,油橄榄的发展受到阻碍.但中国的油橄榄引种并没有停止,经过30余年的艰苦工作,引种试种基本成功,主要表现在(1)找到了油橄榄在中国的适生区;(2)适生区的油橄榄树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可以正常开花结实,集约栽培园的油橄榄产量达到了原产地的水平;(3)试验研究出了一套适合中国条件的繁殖和栽培技术.目前中国油橄榄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为了完善油橄榄高密园集约化栽培管理技术,通过对甘肃武都油橄榄普通园和密植园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建园3 a生长量、产量实测及建园成本分析,初步筛选出适宜集约化建园的条件、品种、密度。结果表明,普通园树高生长量是高密园树高生长量的119%,普通园地径生长量是高密园地径生长量的112%,但普通园产量只是高密园的62%;引进西班牙8个新品种中,‘Arbequina’、‘Arbosana’和‘Koroneiki’3个品种为适宜集约化建园品种;普通园与高密园的建设成本比为1∶6.24。高水肥条件下,普通园产量与高密园产量的比为1∶4.481。因此,在土地平缓的地区,使用适宜集约化栽培品种,集成高新技术成果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出,大大节约人力、土地成本,达到优质、早实、高产、稳产的目的,在生产实践中应大力推广油橄榄集约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引种试验,发现油橄榄品种坦彩在丽江表现较好,果实经济性状、产量都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耐旱,抗寒能力强的特点。结果表明:油橄榄品种坦彩适宜于丽江市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冬季冷凉地带种植。2018年12月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2年来在榆林市榆阳区,连续观察56种牧草适应性、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等指标,并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所进行的试验品种多数均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远高于本地品种。并根据所参试植物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待点筛选出适应推广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油橄榄的水肥管理技术措施简单粗放是导致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以获得高产量和高品质的橄榄油为最终目标,研究生长关键期灌溉、施肥与油橄榄含油率及油品质的关系,制定水肥管理关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橄榄的产量。对我国油橄榄生长关键期灌溉和施肥技术进行研究和综合分析,为油橄榄栽培管理、施肥和灌溉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元是我国少有的油橄榄适生区之一,具有较大的油橄榄产业发展潜力。文章介绍了广元市油橄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油橄榄(Olea europaea.L.)又名齐墩果,木犀科木樨榄属常绿乔木,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油橄榄为亚热带树种,是地中海气候典型植物,原产小亚细亚、地中海沿岸,喜光,耐高温,耐烟尘,不耐水湿.油橄榄品种繁多,其中有经济栽培价值的约350个,已引入我国的有100多个.陇南市武都区气候温暖,空气湿度小,年平均湿度61%有6个月相对湿度在50%以内,土壤排水性能良好,部分品种其树势、挂果率、出油率、油质等都优于原产地,是我国3个油橄榄一级适生区之一.至2004年底,白龙江林区在陇南市武都区已发展油橄榄500 hm2.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油橄榄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十堰市引种栽培的6个不同油橄榄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各品种的叶片及果实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油橄榄品种间的性状差异,采用Person相关分析研究各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油橄榄品种间的叶片及果实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皮削利’、‘鄂植-8号’和‘云台’果实较大,‘豆果’、‘阿尔波萨纳’与‘奇迹’果实较小;部分表型性状间相关性显著,可根据叶片性状初步筛选果肉率高的优良品种,为油橄榄品种鉴别及良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9月25日讯:2014年9月17-18日,2014青川·中国油橄榄产业规范化研讨会暨中国经济林协会油橄榄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召开。来自北京、湖南、四川、云南、甘肃等地的180位代表共聚青川,共谋油橄榄产业发展。其中,良种选育工作受到参会代表的广泛关注。我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在长江中上游及白龙江、金沙江等长江支流,适生总面积约为450万亩。青川栽植有油橄榄8.6万亩,种植面积居四川首位。广元市油橄榄种植面积达16.3万亩,占我国总面积50万亩的32.6%。2013年,广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油橄榄引入四川省已有20余年的历史。经过引种驯化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结果,油橄榄在我省获得了初步成功。省内外已有著者对我省油橄榄适生区有所论述,提出过区划。但在四川油橄榄生产上,由于过去推广发展速度太快,点多面广,布局不妥,选地不当,致使在部分区域油橄榄并不表现良好的适应性,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长期低产以至绝产的局面,使油橄榄生产出现严重不良后果。为巩固和发展我省油橄榄的现有成绩,提出了“总结经验,调整布局”的生产方针,以把主要力量放在适宜的栽培区域,提高经济效益。为满足生产的需  相似文献   

18.
孙志东  邹泽华 《四川林业科技》2009,30(4):100-101,99
1概述 油橄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其果实油是世界上已知唯一可鲜食的食用油。油橄榄油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被广泛地运用到食品、医药、化妆品、精细化工等方面,已经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规模化引进油橄榄,通过试验,四川省的不少地区为我国油橄榄的适生区域,而西昌地区又是我省油橄榄栽培的一级适生区域。四川省油橄榄的引种研究以及生产推广一度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过去追求规模化而忽视了品种的选择,虽然栽植了170余个品种,但开花结实的品种并不多。造成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产业急剧下滑。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油橄榄引种栽培50周年之即,剖析我国油橄榄栽培出现的问题。认为应从品种引种和遗传性改良、生态学特性研究、栽培技术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解决现存问题并期待中国油橄榄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陇南市油橄榄种植产业最佳发展区域,对该市在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和西汉水4个流域建立的13个油橄榄扩区驯化研究试验点的基本情况、气象条件和油橄榄生长表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及对各流域发展油橄榄种植产业适宜程度和各试验点不同等级适生区进行了排序,并提出了适宜各试验点的油橄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