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化与生活》2014,(3):4-6
正春风送暖,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即将到来。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在植树节前夕召开新闻发布会。今年是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的第33年。33年来,首都参加义务植树的总人数达8240.5万人次,植树总株数达1.93亿株,为北京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33年来,首都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  相似文献   

2.
正自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来,首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经开展了36年。3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驻京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和首都绿化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首都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搞好首都绿化美化建设的一系列指示,按照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和国  相似文献   

3.
正春意盎然,万象更新,北京又到了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按照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公民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至5棵或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首都市民可以通过参与植树、林木抚育、清理绿地等多种形式尽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有数据显示,自1981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40年来,全国共有170亿多人次参与,  相似文献   

4.
1981年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作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距今已经30年了。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下,经过全社会的不懈努力,全民义务植树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与此同时,新形势  相似文献   

5.
<正>自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来,首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经开展了36年。30多年来,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推动下,北京市的城乡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新时期。然而努力永远没有尽头,回首来时的一路艰辛,观当前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了,在这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植树播绿的黄金季节,我们迎来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1周年纪念日。30年前,在邓小平的倡议下,全国人大在1981年的五届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我国掀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民义务植树热潮。过去的3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党政  相似文献   

7.
《绿化与生活》2012,(2):8-9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揭开了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和首都绿化美化新篇章。30年来.首都绿化美化建设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北京.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坚持全民发动、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战略.全面提升了城市、平原、山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的功能水平.为全市构建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优美景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国土绿化》2020,(4):27-28
阳春四月,草长莺飞,北京又到了植树造林的黄金时节。4月3日,北京迎来第36个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多年来,首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蓬勃发展,京华儿女用勤劳的双手栽下一株株新苗,平定了风沙,染绿了原野,装点了街巷,抚慰了人们心灵,为城市渲染出最美的生态底色。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的由来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相似文献   

9.
鲁金武 《国土绿化》2012,(11):28-29
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颁布实施30多年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其特有的全民性、公益性和法定性,为神州大地播下了无尽的绿色。统计资料表明:30多年来,全国累计有133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614亿株。  相似文献   

10.
《绿化与生活》2011,(8):22-29
全民参与义务植树运动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3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各界人士约6950万人次参加了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共在北京栽下树木1.81亿株,成活率达88%。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贯彻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的第一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区今春义务植树运动取得显著成绩。全区应承担义务植树任务的男女公民为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十周年,十年来,全省人民积极贯彻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在中原大地广泛掀起了造林绿化热潮,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的  相似文献   

13.
规范性法律件是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所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件。我国义务植树规范性法律件集中体现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下简称《全民义务植树决议》)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全民义务植树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4.
《国土绿化》2005,(7):19-19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义务植树绿化费(以下简称绿化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根据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及《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0周年。1981年12月,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决议》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是治理山河,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三至五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根据《决议》精神,1982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对全民…  相似文献   

16.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盱胎县根据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决议》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精神,结合本县绿化的实践,提出了“全民植树、集中会战、建立基地、连片开发”的发展高效林业的总思路,为深化义务植树运动,推动城乡绿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热地 《国土绿化》2006,(12):4-5
1981年12月13日,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2年2月,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其特有的法定性、全民性和公益性在祖国大地蓬勃开展。25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年年带头植树,履行义务,推动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深入开展,对绿化国土和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有104亿多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492亿多株,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18.2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0.1%提高到31.66%。城乡绿化一体化步伐加快,部门绿化成效显著,绿色通道建设如火如荼,古树名木保护得到加强,绿化美化环境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12月12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颁布25周年座谈会;12月13日至15日,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人民解放军环保绿化委员会主办,中国林业书法家协会承办的“共建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纪念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颁布2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获奖作品展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展;12月13日晚,纪念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颁布25周年大型公益文艺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为了宣传和报道好这次纪念活动,本刊辟出彩页和专题全面展示纪念活动盛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1982年3月,中直机关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奔赴北京十三陵地区建站造林,率先开始了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20年来,先后在北京昌平、海淀、平谷、怀柔等地建立起8个义务植树基地,责任区面积达2.1万亩,每年承担10万株义务  相似文献   

19.
绿色生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美丽幸福岳阳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需要持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33年来,岳阳市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为家乡的山川披上了秀美绿装.据统计,1982-2014年,全市累计有640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栽种树木256亿株.  相似文献   

20.
2004年9月13日,全区绿委办主任暨绿化工作会议在百色市召开。自1981年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来,我区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聪的正确领导下,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在城乡得到了普遍开展。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