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名贵优质鱼类养殖技术系列讲座(三)团头鲂涂福命(湖南省水产研究所413100)团头鲂属鲤科,鳊亚科。广泛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中。以其质优味美而受世人嗜食,为名贵经济鱼类。一、团头鲂的生物学特性团头鲂,又称“武昌鱼”,栖息于水体中下层,体呈菱形...  相似文献   

2.
团头鲂,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团头鲂俗称武昌鱼、团头鳊,属长江中下游湖泊特有品种,其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团头鲂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群众青睐,是近年来优良养殖品种。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上层,为草食性鱼类,在天然水体中,  相似文献   

3.
魏国  闫淑杰 《水产科学》1995,14(6):14-16
月亮泡水库水产养殖场利用18.36ha池塘主产团头鲂鱼种,取得平均产量4014.83元ha的结果,作者还就水体诸多因素对团头鲂摄食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月亮泡水库水产养殖场利用18.36ha池塘大面积主养团头鲂鱼种,取得了平均产量4014.38kg/ha,平均利润13441.83元/ha的结果,并就水体诸多因素对团头鲂摄食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月亮泡水库水产养殖场利用18.36ha池塘大面积主养团头鲂鱼种,取得了平均产量4014.38kg/ha,平均利润13441.83元/ha的结果,并就水体诸多因素对团头鲂摄食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梁子湖、淤泥湖团头鲂苗种生产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7年3月9日至13日分别从湖北鄂州市武昌鱼原种场和公安县淤泥湖渔场两地引进团头鲂亲本各30组,鄱阳湖团头鲂来源于与鄱阳湖水系相通的天然大沙湖种质资源库。将三个不同水域的团头鲂在江西省鄱阳湖团头鲂原种场经短期强化培育进行人工养殖,得到试验用水花鱼苗,将不同水域团头鲂F1代水花至夏花阶段为同水体用水花网片分格培育,夏花冬片阶段分单养和混养两种对比试验方式进行。其结果为:水花至夏花阶段鄱阳湖、梁子湖、淤泥湖团头鲂的成活率依次为7325%、70%、655%;夏花至冬片鱼种阶段各水域团头鲂F1代成活率无明显差异,其个体增肉倍数与群体增肉倍数依次为鄱阳湖团头鲂〉淤泥湖团头鲂〉梁子湖团头鲂。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97年3月9日至13日分别从湖北鄂州市武昌鱼原种场和公安县淤泥湖渔场 两地引进团头鲂亲本各30组,鄱阳湖团头鲂来源于与鄱阳湖水系相通的天然大消湖种质资源库。将三个不同水域的团头鲂在江西省鄱阳湖团头鲂原种场经短期强化培育进行了人工养殖,得到试验用水花鱼苗,将不同水域团头鲂F1代水花至夏花阶段为同水体用水花网片分格培育,夏花冬片阶段分单养和混养两种对比试验方式进行,其结果为:水花至夏花阶段鄱  相似文献   

8.
左钢  杨辉 《水产养殖》2013,(11):47-47
水霉菌在养殖水体中普遍存在,对养殖水体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抗逆性强且能抵御不良环境,因而一般药物难以将其杀灭。鱼卵水霉病,尤其是鲤、鲫、团头鲂、黄颡鱼等黏性鱼卵水霉病,在整个人。  相似文献   

9.
团头鲂俗称武昌鱼、团头鳊,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属长江中下游湖泊特有品种,生活在水体中上层,为草食性鱼类,在天然水体中,主要摄食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菹草等水草和植物腐屑。团头鲂肉质细嫩,含肉率,高营养丰富,深受群众青睐。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湖泊分隔水体、湖库拦汊以及湖库套养鳙鱼、鲢鱼夏花(6~8cm)和团头鲂夏花3~5cm)为大水面养殖渔业培育大规格鱼种的主要生产技术与方法。其中:湖泊分隔水体(杨坝荡)培育鳙鱼、鲢鱼、团头鲂鱼种平均规格分别为420g/尾、370g/尾、50g/尾,成活率分别为74.88%、71.25%、68.5%,单产为110.5kg/667m^2,投入产出比为1:1.87;湖库拦汊(枞阳口)培育鳙鱼、鲢鱼、团头鲂鱼种平均规格分别为410g/尾、350g/尾、50g/尾,成活率分别为75%、68.75%、65%,单产为106.7kg/667m^2,投入产出比为1:1.71;湖库套养(安东湖)培育鳙鱼、鲢鱼、团头鲂鱼种平均规格分别为300g/尾、250g/尾、35g/尾,成活率分别为42.5%、42.2%、40%,单产为27.95kg/667m^2,投入产出比为1:2.42。  相似文献   

11.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体侧扁,略成菱形,草食性,由于其饵料容易解决,抗病力强,且头小肉多,肉嫩味鲜而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为探索团头鲂在池塘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适应性,为我州大规模地推广养殖该品种提供依据,我场于2001年承担并组织实施了黔东南科学技术局下达的《团头鲂池塘高效养殖试验》课题。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选择黔东南州水产实验场水源方便的9#(0.6亩)、13#(4.5亩)塘。引凯里洗马河河水灌注入塘,水源方便,水质清新,水体透明度达40厘米,水中溶氧达4毫克/升…  相似文献   

12.
对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用RT—PCR的方法从三角鲂肝脏克隆了三角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的cDNA序列。三角鲂传统的形态学数据与团头鲂相似。序列分析表明,三角鲂ICE-Ⅰ cDNA由486个核苷酸构成,编码161个氨基酸,包含整个信号肽、B、C、A、D和E区,与鲂属团头鲂比较,三角鲂与团头鲂IGF-Ⅰ cDNA序列同源性为9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4%。由此可见三角鲂的遗传学特征与团头鲂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3.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1.培(选)育新品种的意义团头鲂是我国重要的草食性淡水经济鱼类,除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外的所有省份均有养殖,目前年产量约80×104t。团头鲂现有品种2个:"浦江1号"和"华海1号",主要针对生长、存活率。团头鲂不耐低氧,对养殖水体的溶氧变化比较敏感,在生产上迫切需要更多优质、高效、耐低氧能力强的良种。  相似文献   

14.
团头鲂是一种野生的草食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养殖品种。 60年代初我国科技工作者易伯鲁等对团头鲂的繁殖、饲养管理方法等进行了研究,证明团头鲂可以作为新的养殖对象。 80年代已在南方很多省、市大面积推广养殖,并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北方地区池塘养殖团头鲂起步晚。 1991年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省科委“池塘主养团头鲂试验研究”科研项目,经过 4年的研究和多年的推广应用,已经摸索出一套适合北方寒冷地区池塘养殖团头鲂的高产技术,并已初具规模。池塘主养 1龄团头鲂鱼种可达 300千克 /667米 2以上,主养 2龄团头鲂鱼种和…  相似文献   

15.
实行鱼类品种移植驯化,定向改造鱼类区系组成,提高水体鱼类产量和质量的工作,早已为人们所重视。我国从50年代起,从苏联引进镜鲤,从朝鲜引近虹鳟等均获得成功。近30年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进行引种驯化的鱼类和甲壳类有30余种,如团头鲂已在全国21个省、市、区“安家落户”。1982—1987年我区进行了移植驯化黄尾密鲴和细鳞斜颌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团头鲂也称武昌鱼,体形与黑龙江省产的长春鳊(俗称鳊花)相似,也被称为鳊花,但其生长速度快远快于长春鳊。团头鲂喜欢栖息水体中下层,属草食性鱼类,性情较草鱼温顺,易捕捞。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团头鲂也吃配合颗粒饲料,所以可作为驯化养殖品种。团头鲂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很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由于近些年来驯化养鲤效益较  相似文献   

17.
冰鲜和解冻团头鲂在贮藏过程中导电特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物理方法——伏安法测定不同频率下冰鲜和解冻团头鲂的阻抗,分析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团头鲂阻抗的相对变化Q值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从1 kHz增大到20 kHz,冰鲜和解冻团头鲂的阻抗均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冰鲜团头鲂的阻抗相对变化Q值明显大于解冻团头鲂。冰鲜团头鲂的阻抗相对变化Q值在第1、3、6、8、10天分别为81.09%、46.35%、29.29%、34.59%、20.43%,而冷冻30 d后解冻团头鲂的Q值分别为16.19%、14.59%、10.30%、16.27%、10.10%。前6天冰鲜团头鲂的Q值下降幅度较大,之后Q值变化不明显,冷冻30 d后解冻团头鲂的Q值随解冻后贮藏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变化。以Q值20%为界限,快速鉴定冰鲜团头鲂和解冻团头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团头鲂“浦江1号”是1986年以来由上海海洋大学引进湖北省淤泥湖团头鲂原种,采用群体选育方法,精心选育而成的水产养殖优良品种。经10多年人工定向选育,其遗传性状稳定、纯度高,具有生长快、体型好、适应性广和抗病能力强等优良性状。国家级江苏涓湖团头鲂良种场经多年在漏湖水域网围内开展团头鲂“浦江1号”商品鱼健康高效养殖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团头鲂 ,为天然捕捞的主要鱼类 ,现已驯化为池塘养殖品种 ,被广大渔民推广养殖。为了合理利用鄱阳湖内团头鲂的资源并为池塘养殖提供依据 ,特对其自然种群的生长进行了研究。在这之前方耀林等对淤泥湖团头鲂作过这方面的研究 ,得出的结论是其体长随年龄的增加呈抛物线形式增长。柯鸿文等通过饲养作过淤泥湖团头鲂和上海地区饲养的团头鲂的生长对比试验 ,结论是野生团头鲂生长较快。鄱阳湖团头鲂未见系统的研究材料。1、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从 1 996-1 998年历时近三年 ,从鄱阳湖周围的县、镇湖区采集标本或由当地市场购买 ,尽量采到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一、概况 天津市宁河县天河养殖场有 养殖水面270亩,其中:主养团头 鲂水面160亩,设计团头鲂产量 600公斤/亩左右,套养少量鲫鱼和鲢鳙鱼。 2000年7月上旬,养殖场反映:主养团头鲂的鱼池上台吃食的团头鲂数量日益减少,团头鲂吃食不欢,但未有死鱼现象。经过鱼病检查,发现是团头鲂肠壁孢子虫病,并提出了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病原及发病情况 发病团头鲂1+龄,体重150-200克,外观看体表较正常。 刮取体表粘液及鳃粘液、剪取少量鳃丝在显微镜下观察均未见寄生虫。剖开腹腔,肠管上布满了孢囊,孢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