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央全会的层面第一次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开启了依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期,也预示着反腐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工程,进入加强法治化的新阶段.要大力推进反腐法治化,必须首先在反腐法制刚性运行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反腐”一词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文中论述了“网络反腐”的含义,指出了目前“网络反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如何从更新思想观念、落实责任、改变工作作风、建立规章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网络反腐工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逐渐融入到了社会普通民众的生活当中,网络虚拟财产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但是,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问题,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物权法》第五条仅仅规定了:"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笔者不赞同将网络虚拟财产认定为知识产权,也不支持将网络虚拟财产认定为债权,而认为应将网络虚拟财产作为"物"来看待。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的监督形式相比,网络反腐是信息时代群众监督的一种新形式,其不仅在开展正确舆论监督、推动民主法制进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而且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透析我国网络反腐现状的基础之上,分析网络反腐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构建网络反腐体系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网络的发展带来了网络伦理问题,网络伦理已成为应用伦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理查德.斯皮内洛是应用伦理学研究领域的杰出探索者,他在《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一书中提出了"技术实在论"。该理论认为,技术是可控的,道德能够通过对技术的渗透成为网络空间的主导者。结合我国现存的网络伦理问题来深入透析此理论,将为我国网络管理带来深刻的启示。以道德、技术、法律为支点来构建健康网络的共同支撑体,是实现我国网络空间健康、和谐、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着重理顺好、协调好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然而,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并非易事。在法治国家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毫无疑问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并以法治化为建设的终极标准。这种法治化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树立生态文明城市的理念,发挥政府的主导优势,通过市场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为原则。  相似文献   

7.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有着十分明显的社会影响,它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本文试从网络反腐的四大功能进行分析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体"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值得进一步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评价理论注重的是评价性语言手段,通常说话者或作者试图通过这些手段来表达某种价值立场。"网络体"是网民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用评价理论系统地分析"网络体"中的"评价资源",可以深入地理解"网络体"所反映的情感、态度与立场。  相似文献   

9.
我国一直未放松对腐败的治理,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不断进行反腐制度创新的同时又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许多的反腐措施只能打着苍蝇却打不了老虎,本文从反腐的四大模式出发,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探寻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反腐路径。  相似文献   

10.
闫刘芹 《中国乳业》2022,(10):10-14
法律监管是乳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防线。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超范围使用“丙二醇”添加剂事件,再一次凸显了乳品质量安全法律监管问题的严峻性,揭示了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法律监管体系存在缺陷、机制存在漏洞、警示效果甚微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法律监管意识不强、部门协调性差以及监管手段不完善。通过健全乳品质量安全法律监管体系、加强乳品企业合规建设、提高消费者乳品质量安全意识,能够实现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治化、现代化以及体系化。  相似文献   

11.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立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特征,这已成为我国法律界的共识。但现阶段,我国只建立了"知识共同体"而没有建立"信仰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这既是由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缺乏传统文化的支持,也缘于其缺乏现实司法制度上的保证:刑事诉讼法明确了检察院、法院、公安机关的职能关系,而把律师排除在体制之外,各个法律职业也缺乏良性互动。应抓住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有利契机,加强民主法治意识的培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司法独立,树立法律和司法机关的权威,加强各个法律职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最终形成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职业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传统和现代"第三人"参与契约规则的主观认知状况。调查所得数据表明,我国公众对现代"第三人"的部分认识依然延续传统"第三人",但对"第三人"的重视程度降低。同时,法律对公众的影响日益深化,很多不合时宜的传统习惯正在消失。针对调查结果所显示的社会认知状况,建议一方面要在立法时,适当考虑人们的社会认知现状;另一方面,法律上要对现代"第三人"予以进一步的规范。  相似文献   

13.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法治化社会的循序渐进作用,使得社会管理法治化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现代人的民主意识与法制观念的加强,传统的道德观念却是一些人产生了困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为了建立和谐的社会发展体系,我们有必要重申法律与道德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依法治国的逐步推进,大学校园内对学生的管理也逐步趋向法制化。文章将就依法治校的必要性、校方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及法治化管理具体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法治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畜牧产业的突飞猛进,在畜牧生产经营中出现了更多的需要用法律、法规来进行调整的社会关系。畜牧行政执法正日渐成为大家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有着特定的界定,主要是指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学生的管理权进行合理的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此同时,建立相关的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的制度,主要是为了调整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同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用一种法治化的理念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各项事情进行处理,使得那些公权性质的管理权能够和一些受到法律保护的学生的私权能够进行必要的互动,从而实现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护苹果新品种的知识产权,近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采取"俱乐部"的方式,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转让新品种专营权以及注册经营商标等法律程序,进行苹果新品种的商业化运作,在有效保护新品种知识产权的同时,也有效了控制生产规模,维护了生产者的利益。这种苹果新品种运营模式值得我国相关部门和业内人士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项重要的法治原则,它不仅是一项约束司法者的法律适用原则,也是约束立法者的立法原则。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探究"法不溯及既往"作为立法原则的法哲学基础。"法不溯及既往"的目的在于保护人们的合理可期待的信赖利益;法的安定性追求是通过法律之规范功能所维持的社会秩序之安定状态,"法不溯及既往"是法安定性的具体化表达和必然要求;"法不溯及既往"与法的自由、秩序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甘肃畜牧兽医》2014,44(4):31-31
甘肃省康乐县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如今肉牛养殖、加工、销售已经成为该县主导产业。康乐县是甘肃省18个肉牛产业大县之一。近年来,该县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现代畜牧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协会组织、基地参与、市场运作"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坚持走"强龙头、建基地、带农户"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20.
盐城市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城市是全省畜牧大市。随着畜牧业快速发展,畜禽粪污对环境影响日趋严重。通过调查总结和分析本市"粪池还田处理模式、能源和肥料综合利用处理模式、微生物发酵床处理模式"三种畜禽粪污处理模式的各自特点,根据对畜禽粪污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利用的原则,结合本市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条件、畜禽养殖设施装备和技术水平,提出推进本市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的对策措施,以保障本市畜牧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