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潍坊养鸭业迅速发展,鸭浆膜炎也已悄然成为困扰养殖户、影响养鸭业发展的隐形杀手。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其中1~8周龄鸭,尤其是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或皮肤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2.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和鸭疫里氏菌病。多发生于2~7周龄鸭,恶劣的环境条件可以促发感染,发病率5%~90%,死亡率可高达80%。  相似文献   

3.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过去称鸭疫巴氏杆菌病.该病主要感染1~8周龄的小鸭,,尤以2~4周龄的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主要侵害2-3周龄雏鸭,能引起雏鸭的大批死亡和发育迟缓,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小鸭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多表现为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和角弓反张,以"三炎"(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特征,是对养鸭业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流行特点鸭疫里氏杆菌主要感染2~8周龄小鸭,其中2~4周龄雏鸭最易感,成年鸭和1周龄以内的鸭不发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破损的皮  相似文献   

6.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可引起1~8周龄、尤其2~3周龄雏鸭大批发病死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文中报道了某养鸭场感染鸭疫里氏杆菌诊断全过程及防治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鸭、火鸡和其他禽类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鸭败血病、鸭疫里氏杆菌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主要感染2~8周龄的鸭,以2~3周龄的鸭最易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主要危害1~7周龄的鸭,呈急性或慢性经过,近年来在临床上相当普遍。作者结合临床实际,选择1例鸭传染性浆膜炎予以报道,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原鸭疫里氏杆菌属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不能运动,无芽胞。国内至少已鉴定出8个血清型,其中以1型和2型引起的发病最多。多种抗菌素对鸭疫里氏杆菌都有效,但因鸭场大量使用抗菌素和该菌本身极易产生耐药性,故临床常用的药物无法控制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当较大规模的鸭场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时,应采集病料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2流行病学鸭传染性浆膜炎无严格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鸭疫里氏杆菌主要感染幼龄鸭,各种品种的鸭均可感染。20~30日龄为发病高峰期。7周龄以上鸭较少发病,成…  相似文献   

1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茵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茵病,是主要侵害2~7周龄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8周龄的雏鸭对该茵敏感,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慢性耐过鸭主要表现神经性症状,导致残鸭和僵鸭,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细茵性传染病之一.阐述了诊治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过程及体会,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或鸭败血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传染病.由于本病能引起雏鸭的大批死亡和发育不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院动物门诊于今年4月就接诊了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病例,现将具体情况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2.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疫巴氏杆菌病等,多见于1~8周龄的小鸭,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眼和鼻分泌物增多、喘气、咳嗽、下痢、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少数慢性  相似文献   

13.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旧名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该病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的一种疾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少见发病,冬春阴冷潮湿天气尤甚。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通过皮肤伤口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鸭业的迅猛发展 ,鸭的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率逐渐增多。该病是严重危害养鸭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 ,一旦发病就会造成雏鸭发育迟缓 ,增重缓慢 ,饲料报酬降低 ,尤其是本病难以扑灭而长期存在 ,可引起不同批次鸭的感染发病 ,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 病因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病 ,又称鸭败血病、鸭疫里氏杆菌病等 ,本病主要引起幼鸭急性或慢性败血症 ,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2 流行特点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一年四季均发生。主要侵害 1~ 8周龄的雏鸭…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宁波地区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RA)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等多种禽类,多发于2~7周龄的雏鸭,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鸭疫里氏杆菌血清型众多,已经公开报道的就达25种,不同血清型的RA菌株、同一血清型不同源的RA分离菌株,其致病性存在差异,且不同血清型的菌株之间缺乏免疫交叉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明 《动物保健》2014,(11):63-63
鸭传染性浆膜炎亦称为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主要危害雏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多发于1~8周龄的小鸭,引起大批死亡。临床表现为:嗜睡、缩颈、抽搐、共济失调,眼、鼻有分泌物、下痢。病变特点为纤维索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腹膜炎。  相似文献   

18.
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简称RA)感染,又称为鸭疫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 serostis of duck),曾命名为鸭疫巴氏杆菌病,其病变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脑膜充血、出血,主要感染1~8周龄雏鸭,2~3周龄雏鸭最易感染,死亡率差异较大。RA对各品种的鸭都有致病性,对鹅、鸡及其他水禽也具有致病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已成  相似文献   

19.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小鸭。该病的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关节炎及麻痹,一旦发病,传染快,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原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原称鸭疫巴氏杆菌)所引起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的接触性传染病。临诊以眼、鼻分泌物增多,共济失调、抽搐或歪头斜颈和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病变为特征。我省于1988年首次报道了本病的存在,近年来,随着鸭的几种主要病毒性疾病得到有效预防以来,本病的危害性显得日益突出,并逐渐发展成为影响我省养鸭业发展的一种主要传染病。现将本人在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治中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1 流行病学特点 11 易感动物 主要发生于番鸭、半番鸭以及小麻鸭;发病的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