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贵州荔波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性评价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ArcGIS9.0软件与县域耕地资源管理系统(3.2版)相结合,对荔波县耕地进行早熟马铃薯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荔波县耕地高度适宜种植冬播马铃薯的面积为4026.91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8.52%;适宜种植冬播马铃薯的面积为8143.62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7.46%;勉强适宜种植冬播马铃薯的面积为2900.62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3.34%;不适宜种植冬播马铃薯的面积为6669.65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68%。由此可以看出,荔波县大部分耕地适宜早熟马铃薯生长。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陕西华县的特色作物,也是华县"国家无公害蔬菜"四大"品牌"之一,年种植面积约4 000 hm2.2009年,受多年连作及气候等因素影响,当地马铃薯晚疫病呈重度发生.据笔者2009年5月16~23日在华县黄家、李拓、瓜坡南沙等种植马铃薯面积较大村镇的调查,平均严重度为2级,最重达4级,预计全县晚疫病病田率达40%以上,发病面积在1 333 hm2左右,对马铃薯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现将该病的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长江蔬菜》2001,(11):47
1产区分析 据农业部统计,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正在接近蔬菜种植面积达500万hm2(7500万亩),年总产量近8000万t(吨),已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大国.目前,西部10个省区市者把发展马铃薯产业列入当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贵州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马铃薯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2008年种植面积已达到10万hm2,随着马铃薯生产发展速度的加快,保障马铃薯生产安全、病虫害的防治及规范防治更有必要,编制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地方标准对防治马铃薯病虫害尤为重要,目前这项工作还是空白,还需要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地膜马铃薯田杂草的发生与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如东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99年地膜马铃薯面积达到2050hm2.马铃薯田覆盖地膜后,人工除草困难,膜内杂草滋生,影响马铃薯的正常生长.摸索地膜马铃薯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寻找有效的防除途径,已成为当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枣庄市地处鲁南,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3.9℃,极适宜于春、秋马铃薯的生长.我地常年种植马铃薯面积约3万hm2,其中春马铃薯面积2万hm2以上.保护地栽培形式有节能日光温室,钢架、竹木大棚,中拱棚及地膜覆盖,以拱棚2层或3层覆盖为主.近几年来,为充分利用拱棚设施条件,提高拱棚栽培效益,滕州市大坞镇人民政府经反复试验摸索出了拱棚马铃薯间作芋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现已累计推广567hm2,平均每hm2产马铃薯32322kg,芋45458kg,平均每hm2产值10.2万元,纯收入7.5万元.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义江 《西南园艺》2013,(Z1):40-42
石柱县作为重庆市马铃薯大县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已近2万hm2。由于新品种与新技术引进、推广工作的滞后,石柱县马铃薯产业存在标准化生产程度低、规模化生产发展缓慢、产业优势不明显的问题。为保证石柱县马铃薯产业的长足发展,建议"优化布局,建立和完善马铃薯繁供体系,推进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率,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创新机制,积极营销,拓展市场"。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马铃薯瓢虫在陕西府谷县发生较为严重,年发生面积达3500hm2以上,并呈逐年加重态势,对马铃薯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笔者通过调查,对马铃薯瓢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滕州市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二季作主产区,春秋两季种植面积达到3.3万hm2以上,2000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当地农技人员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生物防治虫害方法,采用种植蓖麻、油菜、紫穗槐等作物,使马铃薯生产基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主要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产品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现将马铃薯无公害生产中的生物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荷兰薯等,可粮菜兼用,深受人们喜爱。我国自2015年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后,马铃薯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和稳固,种植面积和范围也得到进一步增加和扩大。作为马铃薯主产省之一的河北省,马铃薯产业在其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hm2以上,产量高达360多万t。而作为河北省主要马铃薯产区的冀东地区(主要包括唐山市、秦皇岛市),近2年迎着"我国马铃薯主  相似文献   

11.
枣庄市地处鲁南,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3.9℃,极适宜于春、秋马铃薯的生长。我地常年种植马铃薯面积约3万hm2,其中春马铃薯面积2万hm2以上。保护地栽培形式有节能日光温室,钢架、竹木大棚,中拱棚及地膜覆盖,以拱棚2层或3层覆盖为主。近几年来,为充分利用拱棚设施条件,提高拱棚栽培效益,滕州市大坞镇人民政府经反复试验摸索出了拱棚马铃薯间作芋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现已累计推广567hm2,平均每hm2产马铃薯32322kg,芋45458kg,平均每hm2产值10.2万元,纯收入7.5万元。具体栽培技术如下:一、棚…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为粮、菜兼用作物,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脂肪、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营养丰富。海澄镇利用本地冬季基本无霜、气候温和的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马铃薯产业,年种植1000hm2,同时,种植大户向外乡镇、外县市承包种植400hm2,马铃薯种植面积占总冬种面积80%以上,已成为冬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抗性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为害六盘水市马铃薯生产最为严重的病害,发生面积约1.3万hm2,一般发病株率20%,严重地块达50%~80%,一般减产5%~15%,严重地块达40%~50%.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晚疫病是为害六盘水市马铃薯生产最为严重的病害,发生面积约1.3万hm2,一般发病株率20%,严重地块达50%~80%,一般减产5%~15%,严重地块达40%~50%。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地蛋、洋芋、土豆等.马铃薯是济宁市兖州区常年种植蔬菜之一,现有种植面积540 hm2,总产量2万t,其中早春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且经济效益好.通过调研并结合本地实际,现将无公害早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网上载稿     
1产区分析据农业部统计,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正在接近蔬菜种植面积,达500万hm2(7500万亩),年总产量近8000万t(吨),已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大国。目前,西部10个省区市都把发展马铃薯产业列入当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据统计资料分析,内蒙65万hm2(976万亩)是我国马铃薯最大的产区,其它省,如:湖北、云南22.67万hm2(340万亩)、陕西、山西、福建14.67万hm2(220万亩)等的种植面积也排在全国前列。从搜集的资料看,马铃薯的种植区域很广,大江南北都有种植。河…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月6日,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指出,马铃薯主粮化开发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积极探索.通过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力争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提升,让马铃薯逐渐成为继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1,2]. 预计到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种植面积将由目前的533万hm2逐步扩大到0.1亿hm2 [3,4]. 由此可见,马铃薯将真正实现"小土豆,大产业"的发展目标.马铃薯的主粮化,充分说明国家对该产业十分重视. 那么,海南作为全国冬季北运瓜菜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能否发展马铃薯产业呢?  相似文献   

18.
<正>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兼粮食作物,更是继玉米、水稻和小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其用途广泛,不仅用于鲜食还可制成一系列的加工品,如薯条、薯片、淀粉、酒精、饲料等。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种植面积约460万hm2,占世界马铃薯生产总面积25%;产量约6000万t,占世  相似文献   

19.
北京有机水果生产中驱诱植物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有机农业,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健康的农业生态环境已成为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有机水果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果树生产的必然趋势.北京市从2003年开始探索和推广有机果品栽培技术.到2007年,北京各区县已落实推广有机栽培技术的果园7 666hm2,另外,还有75个、占地2200hm2的果园计划进行有机果品生产,同时申请有机产品转换期认证.按照规划,到2010年,北京的有机果品栽植面积有望达到1.7万hm2,占全市果树种植总面积的10%.  相似文献   

20.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极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常年马铃薯播种面积近3万hm2,其中春马铃薯面积为2.5万hm2,已发展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2000年5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为加速脱毒种薯的生产和推广应用,滕州市于1995年建起了鲁南首家植物组织培养中心,又于2000年9月引进了全国先进的微型薯气雾法生产线。其生产整体柜架包括玻璃温室、微电脑、营养池(桶)、结薯箱、雾化管道及喷头、通风设备及避蚜纱网等。将脱毒苗定植到结薯箱上,通过动力吸取营养液,并利用喷雾设备雾化,在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