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湖南省启动杂交水稻农机农艺融合示范项目"杂交水稻超高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项目"在长沙正式启动。副省长张硕辅,"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启动仪式。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受邀在启动仪式上讲话:启动"国家杂交水稻农机农艺融合项目",对加快推进水稻高产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云南水富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个重点,实施四项农业科技综合试验示范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推广示范取得明显成效。自2000年来,共引进46个杂交水稻新组合进行多点试验示范,筛选出D优527、D优128、冈优725、冈优527等4个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累计示范推广20.56万亩,增加稻谷产量500多万千克,增收500多万元。二是水河村科技综合试验示范取得明显成效。楼坝镇水河村于2002年被省科技厅列为全省的40个科技综合开发示范村之一。目前,该示范村已完成示范种植优质竹200亩、示范种植龙眼220亩;新植桑园1700亩,良桑…  相似文献   

3.
正种子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其决定着国家温饱问题。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杂交水稻彰显了当代农业科技水平。优良品质的种子来源于基地生产,种子生产基地对于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中国加入WTO后种子市场将与国际接轨,种子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1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1.1杂交水稻品种审定不规范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品种审定可分为两种,即国家审定和省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4~2012年江西省水稻产量和播种面积数据,借鉴"索洛剩余"模型对江西省水稻的贡献因素进行分解,研究2004年以来科技因素、面积和种植结构调整对于江西省水稻增产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贡献率稳步上升,农业技术对水稻增产起关键作用;面积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对水稻增产仍起重要作用;结构调整对水稻增产贡献稳定,对水稻增产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国家都在大力支持农业发展,"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农业科学家都以提高农业产量为目的,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培育工作。但通过科技手段促进农业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过程,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传统的种植观念,并对其进行专业指导。本文分析了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总结了农业科技推广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科技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我国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及其转化为巨大生产力,是与农业科技情报工作对它的系列服务分不开的。首先,农业科技文献工作为研究选题发挥了先导作用和启迪职能,为其胜利地攻关提供了重要参考、科学依据和有效借鉴;其次,科技情报报道传递和翻译工作,也加快了杂交水稻科研、生产和决策管理的进程以及杂交水稻技术在世界的传播速度。本文还列举事例揭示了为杂交水稻科技和生产开展有偿服务对增添科技情报单位的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月度人物     
《中国农业信息》2012,(9):12-13
正袁隆平:广东粮食可"种三产四""广东人才荟萃,经济能力很强,广东是农业强省、粮食弱省,粮食单产在全国属于偏低水平,我希望未来广东也能变成粮食强省!"近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广东农业科技促进年启动仪式上说。据介绍,两年前广东省与袁老合作试验水稻高产项目,袁老还计划在广东推广"种三产四"项目,即"用三亩试验田种出四亩普通稻田的产量"。自2009年与广东签订合作协议以来,袁隆平常常南下指导项目。他表示,"2007年我在湖南启动这个项目,效果很好,到去年一共推广了700多万亩。去年湖南增产18万亿公斤粮食,有将近11亿是‘种三产四’的成果。"袁隆平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曾任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现任内江市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主任的肖培村研究员,自两南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杂交水稻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超级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示范"近日通过湖南省农业厅、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等单位专家联合评估验收。验收结果显示,该专项已成功攻克四大关键技术瓶颈。其中,通  相似文献   

10.
月度人物     
<正>袁隆平:广东粮食可"种三产四""广东人才荟萃,经济能力很强,广东是农业强省、粮食弱省,粮食单产在全国属于偏低水平,我希望未来广东也能变成粮食强省!"近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广东农业科技促进年启动仪式上说。据介绍,两年前广东省与袁老合作试验水稻高产项目,袁老还计划在广东推广"种三产四"项目,即"用三亩试验田种出四亩普通稻田的产量"。自2009年与广东签订合作协议以来,袁隆平常常南下指导项目。他表示,"2007年我在湖南启动这个项目,效果很好,到去年一共推广了700多万亩。去年湖南增产18万亿公斤粮食,有将近11亿是‘种三产四’的成果。"袁隆平  相似文献   

11.
<正>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超级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示范"近日通过湖南省农业厅、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等单位专家联合评估验收。验收结果显示,该专项已成功攻克四大关键技术瓶颈。其中,通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和农民收入"九连快"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新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在杂交水稻推广应用中起重要作用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导致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和供应保障能力存在危险与隐忧。因此,客观地分析我国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于促进杂交稻生产和现代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科技》2007,(8):20-21
在杂交水稻发展史上的重大失败有三次,党和政府都没有因为失败而终止对杂交水稻研究的支持。1970年,就在3000多个杂交组合实验都失败以后,湖南省的领导同志依然把袁隆平请上了全省农业科技经验交流大会的主席台,并给水稻雄性不育研究小组颁发了奖状。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  相似文献   

14.
《北京农业》2009,(9):33-33
<正>科技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的结晶,让中国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都迅猛增长。据统计,目前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矮败小麦、双低油菜等成功研发和推广应用,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极大提高了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适型超级杂交早稻组合的选育"课题,于10月18日在长沙通过验收。该课题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肖国樱研究员主持,参加课题研究的有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等。  相似文献   

16.
<正>李先生:您好!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都是"真正的种子"。农作物杂交技术是人类科技发展历史上一项伟大的进步,它不仅在水稻作物上,而且在玉米、油菜、蔬菜等作物上也被广泛应用,这项技术为人类的农业生产的繁荣和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杂交种子也是通过常规的手段选育的,杂交种子与转基因种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越南南定省农业概况及其与中国江苏省农业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为东盟重要成员国,水稻是其第一大粮食作物.南定省是越南北方第三大城市,红河三角洲平原的交通、商业、文化中心之一,为越南乃至东南亚国家的水稻主产地.2003-2007年,越南南定省与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展农业科技合作与培训交流,江苏向越南输出了"丰优559"、"两优培九"杂交稻新品种,以及泰州锋陵4LL-1.8型联合收割机、江苏悦达黄海金马中型拖拉机等新型农机具,采用"中-中-外"运作模式,在中国广西百色、越南南定、越南河西建立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宣传,把江苏农业发展新成果、新技术向越南及东盟国家辐射,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菲 《农业与技术》2014,(5):203-203
农业技术创新是在有限土地资源条件下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袁隆平水稻杂交技术为代表农业创新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围绕如何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了农业技术创新特征,探讨了我国农业科技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对从事农业技术创新的科研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5月22日,我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袁老倾其一生,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我们应秉承袁隆平院士不拘一格、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让杂交水稻更加优质、高产,实现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本期策划关注杂交水稻育种及发展方向,介绍杂交水稻高产种植技术,以期让杂交水稻产品更加高产、优质,从而推动杂交水稻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20.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杂交水稻|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今天,在这隆重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大会上,我作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名老兵,代表杂交水稻领域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向大会汇报我国杂交水稻研究与发展的情况.我汇报的题目是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杂交水稻,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