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摸清和田县果农间作模式下核桃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类及种群动态.[方法]生长季节,在间作核桃园采用定点定期的系统调查方法.[结果]和田县间作核桃害虫7种,主要包括核桃黑斑蚜[Chromaphis juglandicola(Kaltenbach)]、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n (Shinji)]、皱大球蚧(Eulecanium kuwanai);天敌种类24种,主要包括食蚜绒螨(Allothrombium sp.)、普通草蛉[Chrysoperla carnea(Stephens,1836)]、叶色草蛉(Chrysopa phyllochroma Wesmael)、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 Brauer)、菱斑巧瓢虫(Oenopia conglobataL.)、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 undecimpunctata Linnaeus)、孪斑瓢虫(Chilocorus geminus)和蜘蛛类(Araneida).核桃黑斑蚜、春尺蠖、介壳虫(枣球蜡蚧和皱大球蚧)发生高峰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5月中旬、4月上旬至5月上旬.食蚜绒螨、草蛉和蜘蛛类发生高峰分别在6月中旬、5月下旬至6月下旬、6月下旬.[结论]初步摸清了和田县果农间作模式核桃主要害虫、天敌种类及其田间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新疆巴音郭楞州(以下简称巴州)枣园主要害虫种类、危害特点及其种群消长规律,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5月2日~9月20日,在所选取的枣园中采用五点取样法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枣树5株进行标记,定时定点的系统调查.[结果]巴州枣园主要害虫种类有枣瘿蚊、截形叶螨、旋花科豆象、牧草盲蝽和枣大球蚧.在枣树的整个生长期,枣瘿蚊共有三个为害高峰,分别在萌芽期、抽枝展叶期和花期;截形叶螨在8月上中旬大面积爆发,8月下旬随温度的升高而达到高峰;牧草盲蝽在枣树的萌芽期,花期和盛果期达到3个为害高峰;旋花科豆象分别在枣树的展叶期和花期对其形成为害高峰;枣大球蚧1年发生1代,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若虫危害盛期.[结论]明确巴州枣树主要害虫为害特点及种群消长规律,为该地区枣园主要害虫防治提供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一、害虫种类新疆枣树害虫主要有四目七科,分别是同翅目盾蚧科的梨园蚧、粉蚧科的枣粉蚧、蜡蚧科的大球蚧;蜱螨目瘿螨科的枣壁虱、叶螨科的红蜘蛛;双翅目瘿蚊科的枣瘿蚊;鳞翅目螟蛾科的甲口虫,其中梨园蚧、大球蚧、枣壁虱、枣瘿蚊、甲口虫等为主要害虫,红蜘蛛、枣粉蚧为次要害虫。二、防治原则1.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提倡运用农业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新疆本地枣大球蚧捕食性天敌的种类,为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枣大球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SCAR标记技术,利用枣大球蚧的特异性引物,对捕食性天敌肠道内枣大球蚧DNA残体进行检测,确定枣大球蚧捕食性天敌的种类.[结果]新疆阿克苏地区枣大球蚧捕食天敌种类组成,枣大球蚧的捕食性天敌涵盖3个目,6个科,有10种.包括红环瓢虫Rodolia limbata Motschulsky、孪斑唇瓢虫Chilocorus gem inuzaslavskij、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 (Goeze)、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冠突花蟹蛛Xysticus cristatus、合古卷叶蛛Consecuta、细小皿蛛Microlinyphia pusilla、三突花蛛Misumenopos tricuspidata、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 niponieus和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Brauer).[结论]运用SCAR分子标记的方法可以有效检测枣大球蚧捕食性天敌种类.首次检测到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 (Goeze)、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冠突花蟹蛛Xysticus cristatus、三突花蛛Misumenopos tricuspidata.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枣树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光温室枣树主要害虫(枣瘿蚊、截形叶螨)与天敌在时间和空间序列上的生态位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枣瘿蚊所占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不大,截形叶螨表现出的时空生态位较宽。这两种主要害虫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很小,说明这两种害虫对资源的利用差异很大。天敌对截形叶螨有较好的跟随作用,而对枣瘿蚊的控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6.
对荔波县翁昂板栗生产区的虫害种类、危害及天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板栗主要害虫有32种,其中危害较严重的是栗实象、栗瘿蜂、红蜡蚧、桃蛀螟、桃黑斑蚜5种害虫;板栗害虫的天敌昆虫有11种,其中中华长尾小蜂、大草蛉蜂、七星瓢虫是栗瘿蜂和桃黑斑蚜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成都地区苹果叶螨与天敌类群的空间格局及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1 苹果叶螨及其天敌种类成都地区危害苹果的叶螨有4种: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usis,六点始叶螨Eotoletranychus sexmaculatus,苜蓿苔螨Bryobia praetiosa.叶螨捕食天敌有5种: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小花蝽Orius minulus,六点蓟马Scolothrips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新疆枣园害螨和天敌种类及其二者的种群发生动态,于2013年6月至8月份对新疆主要枣产区6个地州25个县市51样点的害螨和天敌种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并于5月至9月份对不同间作模式下截形叶螨及其天敌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目前新疆枣园中主要害螨种类有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敦煌叶螨(Tetranychus dunhuangensis Wang)和Tetranychus sp.3种,均属叶螨科、叶螨属,其中截形叶螨为优势种;天敌主要包括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菱斑巧瓢虫(Oenopia conglobata Linnae-us)、塔六点蓟马(Scolothrips takahashii Priesner)及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 Tjeder),但天敌优势种在不同间作模式下有所差异.害螨及其天敌发生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天敌对截形叶螨在发生时间与种群数量上均表现出明显的跟随现象,阿克苏市的截形叶螨在两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分别于8月上旬和中旬达到最高峰,其天敌高峰期滞后害螨数量高峰约1周左右(5~7d).  相似文献   

9.
对武汉地区梨园天敌优势种群消长动态及影响因子的系统观察和调查表明,捕食性瓢虫类发生高峰期为6月上旬至中旬,塔六点蓟马6月中旬,食虫蝽类6月中旬至下旬,青翅隐翅虫6月中旬,草蛉类6月中旬至7月中旬,捕食性蜘蛛类6月中旬至7月下旬.农药、不同的间作作物、气候条件是影响天敌种群及其发生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因气候变化、种植面积增加等原因,近年来枣树害虫危害有加重趋势。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对枣树主要害虫种类、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北方枣树种植区发生的主要害虫(包括害螨)有6目24科41种。其中,宁夏分布的枣树主要害虫有枣瘿蚊、绿盲蝽、枣叶壁虱、桃小食心虫、枣球蜡蚧、梨圆蚧、黑绒鳃金龟、枣食芽象甲、红缘天牛等。同时,介绍了枣树主要害虫发生的诊断测报与防控技术,提出了相关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1.
荔枝园昆虫群落种类组成与营养结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1年11月至2002年10月对深圳市荔枝园昆虫群落的研究结果表明:荔枝园昆虫群落种类(包括蛛形纲)共有369种,其中害虫有63种,天敌79种,中性昆虫227种。在植食营养层中,咀嚼式害虫以鳞翅目为主,关键种类为荔枝蛀蒂虫、三角新小卷叶蛾;在捕食性营养层中,以草蛉、瓢虫为主,关键种类为中华草蛉与食螨瓢虫;在寄生性营养层中,关键种类为蛀蒂虫显茧蜂。  相似文献   

12.
新疆玉米害螨天敌种类及其优势种天敌控害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调查新疆主要玉米产区,采集标本,鉴定出新疆玉米害螨的天敌有2纲12科28种.其中深点食螨瓢(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为优势种天敌,经室内对深点食螨瓢捕食新疆玉米叶螨优势种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 Ehara)的功能反应研究,成虫和幼虫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中深点食螨瓢成虫对截形叶螨卵、若螨和成螨捕食量分别为:41.58、36.27和28.25头,其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  相似文献   

13.
大草蛉预蛹耐寒性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大草蛉自然种群预蛹耐寒性的季节性变化及机制。【方法】测定大草蛉自然种群预蛹的蛹重、过冷却点(SCP)和结冰点(FP)、体内含水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等耐寒性指标。【结果】大草蛉预蛹的SCP和FP在2010年1月(越冬中期)达到最低值为-17.53和-7.14℃,在2010年7月(生长期)达到最高值为-8.21和-3.65℃;2009年9、10月(越冬前期)的SCP和FP均低于2010年4、5月(越冬后期),SCP和FP值在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间呈先减后增的趋势。体内水分、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SCP的变化相似,也呈先减后增的趋势,而脂肪含量在越冬初期即达到最高,为46.81%,越冬期间逐渐减少,但仍高于其它时期,2010年7月(生长期)降到最低,为31.07 %。【结论】大草蛉预蛹的耐寒性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点,越冬预蛹的耐寒性显著高于夏季和越冬后预蛹,自然种群预蛹耐寒能力的变化规律与预蛹体内的水分和主要生化物质的含量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棉田食蚜天敌对棉蚜控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8到1981年,作者在陕西武功查清了棉田食蚜天敌主要有12类,分属8目、16科、39种。采用将食蚜天敌个体捕食或寄生寄主的功能反应与大田中食蚜天敌的数量反应相结合的方法, 以统一的天敌单位数表示各类天敌作用的大小。四年平均每年每亩食蚜天敌约100万头次,折合天敌单位数为42071。各美食蚜天敌按其作用大小依次为:瓢虫、蜘蛛、蚜霉菌、食蚜蝇、草蛉、食蚜绒螨、花蝽、姬猎蝽、蚜茧蜂、食蚜盲蝽等。不同季节天敌种类不同,瓢虫和蜘蛛是季节稳定种,食蚜绒螨和蚜霉菌是季节发生种,以上均为棉蚜关键性天敌。棉蚜的种群数量水平,明显的受食蚜天敌的自然控制。在棉花苗期,由于天敌的作用,无蚜期可维持15至20天。八月份如多雨潮湿,蚜霉菌可完全控制伏蚜为害。  相似文献   

15.
苹果蠹蛾消长动态及果园中赤眼蜂释放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果园中利用赤眼蜂防治苹果蠹蛾的田间释放技术.[方法]采用性诱剂诱捕法和寄主卵诱捕法,研究了苹果蠹蛾在阿拉尔地区的发生动态及人工繁殖赤眼蜂在果园生态环境中的自然扩散规律.[结果]苹果蠹蛾雄成虫在阿拉尔地区1年有4个发生高峰,有滞育现象,赤眼蜂在果园扩散距离可达16m,但在2-8m范围内赤眼蜂的寄生数量最多;随着放蜂次数的增加,其寄生率也在增加,但并非放蜂的次数越多越好.[结论]在该虫的防治策略上用苹果蠹蛾性诱芯捕杀雄蛾防治越冬代,化学防治重点在第一代幼虫;田间释放赤眼蜂重点在第二代,即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放蜂2-3次,蜂卡间隔距离8m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为扁桃棉花间作模式下棉田害虫防治和天敌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目测法,调查2种扁桃棉花间作棉田和单作棉田棉花的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结果】 扁桃棉花间作(南北向)有利于棉田蚜虫和捕食性天敌的发生,扁桃棉花间作(东西向)则不利于其发生。扁桃棉花间作不利于棉田牧草盲蝽的发生;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棉蓟马和棉铃虫的发生无影响;不同类型棉田烟粉虱的发生与虫源地距离有关。扁桃棉花间作有利于棉田蜘蛛的发生。【结论】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规律,为进一步开展害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2011年采用室内控温饲养和大田系统定点调查法,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褐足角胸叶甲在广西南宁1年发生3~4代,夏秋干旱无灌溉条件的地区1年发生3代,反之则1年发生4代;以各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4月上旬开始化蛹、羽化,4月上、中旬为成虫出土始见期;成虫多数将卵聚产于腐烂湿润的假茎,枯叶组织内;成虫有3个高峰期,分别为5月中旬、7月中下旬和10月中旬;2~3月土温稳定在18℃以上15~25 d后,越冬老熟幼虫逐渐开始化蛹,4月上旬出土为害;降雨后利于幼虫化蛹和成虫成批出土为害,1周内降雨量累计达10 mm以上,雨后1周幼虫大量化蛹,雨后2~3周成虫出现高峰期;香蕉品种之间虫量差异不显著;砂土、无喷灌条件、有杂草、不覆盖地膜的焦地幼虫和成虫的密度大.[结论]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在广西南宁1年发生3~4代,以各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多数将卵聚产于腐烂湿润的假茎、枯叶组织内;雨后利于幼虫化蛹和成虫成批出土为害;砂土、无喷灌条件、有杂草,不覆盖地膜的蕉地幼虫和成虫密度大;香蕉品种对成虫发生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南宁市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自然天敌种类以及柑橘木虱数量与天敌数量的相关性,为利用天敌防控柑橘木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广西大学农场多功能标本园内未喷施过化学农药的九里香绿篱和广西创新驱动专项基地内砂糖橘果树上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柑橘木虱自然天敌种类,统计捕食性天敌的数量及寄生性天敌的寄生率,每15 d调查1次。【结果】调查发现南宁市柑橘木虱的自然天敌共有15种,其中昆虫纲天敌9种,包括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双带盘瓢虫(Lemnia biplagiata)、粗网巧瓢虫(Oenopia chinensis)、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亮腹釉小蜂(Tamarixia radiate)、阿里食虱跳小蜂(Diaphorencyrtus aligarhensis)及豹纹花翅蚜小蜂(Marietta picta);蛛形纲天敌6种,条纹金蝉蛛(Phintella vittata)、角红蟹蛛(Thomisus labefactus)、锈宽胸蝇虎(Rhene rubigera)、多色金蝉蛛(P.versicolor)、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及园果大赤螨(Anystis baccarum)。发现亮腹釉小蜂的1种寄生蜂黄食虱跳小蜂(Psyllaphycus diaphorinae)。【结论】南宁市柑橘木虱自然天敌共15种,主要捕食性天敌为六斑月瓢虫,主要寄生性天敌为亮腹釉小蜂。当地柑橘木虱自然天敌资源丰富,在田间应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天敌对柑橘木虱的自然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沙棘林昆虫种类与数量动态变化,为沙棘林实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网捕法、诱捕法调查新疆阿勒泰地区对布尔津县沙棘林昆虫种类和数量,运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昆虫的时间动态。【结果】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沙棘林昆虫11目61科70种,害虫分属7目33科35种,天敌昆虫分属7目15科22种;中性昆虫分属4目13科13种。沙棘林昆虫的科数、物种数及丰富度等指数均随时间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布尔津县沙棘林害虫主要以蛀果害虫沙棘绕实蝇为主(Rhagoletis batava Hering),天敌昆虫以姬蜂(Ichneumonidae)为主;中性昆虫主要包括麻蝇科(Sarcophagidae)、蚁科(Formicidae)等。沙棘林害虫种类丰富、个体总数最大、丰富度最高、多样性指数较高,沙棘绕实蝇又可以直接为害沙棘果实,应对沙棘绕实蝇展开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