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实践出发,总结梳理我国典型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成就和经验,并结合天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际,提出聚焦优势农业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加大创新驱动和推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等启示,为天津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在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滨海新区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对滨海新区农业发展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滨海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明确了滨海新区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市场定位、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重点实施滨海新区农业“6465”产业发展工程,即发展6大产业、建设4个生态科技园区、6个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5个农产品加工贸易中心,使滨海新区成为环渤海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并对滨海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滨海新区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按照滨海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定位与目标要求,明确建设主体和组织运作主体,建立和完善资金筹措、土地保障、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等确保园区基本运行的自我发展机制和政策引导、开放合作、风险规避和监督评价等促进保障机制,推动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天津农业科技园区典型运行模式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津农业科技园区的含义入手,对天津农业科技园区典型运行模式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进而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来加快天津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促进天津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见闻 《北京农业》2009,(8):20-20
<正>记者日前获悉,到2011年,天津市将在滨海新区建成各具特色的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6个农业科技园区,总投资规模约77亿元,2009年启动2~3个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工程,明年启动其他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6.
天津都市农业和菜篮子工程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天津农业和市场的发展水平,依托地理和城市建设现状,提出建设具有天津特色的山区及滨海新区都市农业、郊县蔬菜运输保鲜和净菜上市、市区批发市场与零售兼营网点、口岸拍卖超市与流通机制和市场信息网站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会议背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主要原则。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给天津市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07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彻底改变农业设施陈旧简陋的局面”。提出到2011年,  相似文献   

8.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1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被纳入了全国总体发展战略,随着滨海新区规划的实施,二、三产业建设占地必然会越来越多,用于农业种植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受土地面积的局限,固守广种薄收旧的农业生产观念和采用传统的种植模式已经不适应滨海新区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该课题的提出,就是适应滨海新区发展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开发开放的前沿地带,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现代农业的典范,就必须强调自身特色,发展沿海都市型农业。本文立足滨海新区实际,分析了滨海新区建设沿海都市型农业的优势条件,如区位优势、农业资源优势、产业发展基础优势等,同时指出了在产业组织、资源环境、配套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由此确定了建设沿海都市型农业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及总体发展思路,最后就如何构建沿海都市型农业,提出了6大创新机制和三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日前,列为滨海新区六大农业科技园之一的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一期基础建设工程开工。该园区计划总投资22亿元,规划面积2.118km^2,到2013年全部建成后,可年产花卉种苗3,900万株、高档盆花2,400万株、草花3,000万株,实现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年总收入14.26亿元。通过建设高档花卉生产、技术推广、生态休闲三大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高档花卉研发、生产、拍卖和集散基地。  相似文献   

11.
对天津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园区用地、园区融资、园区机制和园区技术支撑等问题,提出整合利用园区的科技资源、土地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5种资源,形成"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加强监管、控制风险"的政策扶持总体思路。构建园区投融资政策体系、园区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园区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园区人才聚集政策体系、园区土地供给政策体系和园区产业引导政策体系,提出扶持政策体系创新设想及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李宝海 《农学学报》2012,2(1):64-68
在农业科技园区对农业发展推动作用的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和研究西藏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现状,基于西藏面积大,人口分布分散,农业科技园区数量少的情况下,阐述了西藏科技园区在科技示范、农牧民培训、技术辐射方面发挥的作用。提出在西藏不同农业气候区发展适度规模、突出特色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思路,通过加快西藏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与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西藏农牧业和西藏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通过培育类型多样化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现代农业新技术在广大农村的传播,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加速了农业新技术应用的步伐,实现西藏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漳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运行机制、技术支撑、产业带动等方面对漳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若干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孵化器理论和建设的实践意义进行了探讨,对影响园区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研单位支撑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成效及其人才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该院"十五"以来在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措施和主要成效,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人才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农业高校在推进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并以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示范基地牵引模式、产学研用结合模式、科技园区带动模式、农业专家大院模式、博士工作站模式、转化市场培育模式、专家团队协同服务模式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提出了拓展农业教育培训功能、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化建设、建立农业高校科技成果的促进转化机制、建立多样化农村服务基地等进一步完善农业高校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高校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科技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指出了高校在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高校农业科技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旅游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俊  陈远生  成升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35-4637
从农业旅游在我国的发展、产业科技旅游在我国的兴起以及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3方面入手,介绍了我国在农业科技园区中开展科技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发展背景,总结了目前我国主要的几种农业科技园区类型,分析了我国公众对待农业科技的态度、公众参与科普设施的频率、影响公众参与科技示范点的主要因素,阐述了我国农业园区科技旅游发展的现状,指出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搜集整理数据较完整的28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测算其总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综合技术有效和综合技术无效的农业科技园区均约各占一半,技术无效的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土地面积基本大于1 000hm~2,而技术有效的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土地面积较多分布在400~700hm~2。建议将500~1 000hm~2作为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适宜规模,并增加农业科技园区的科研投入。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跨境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搭建、跨境农业技术培训服务、跨境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和跨境农业产业园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模式特色鲜明并走向成熟。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总结中国—东盟农业科技合作成功经验与面临的问题,由此提出了健全跨境农业技术市场体系、促进跨境农业科技合作的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健全跨境农业科技合作体系、构建跨境农业科技合作组织协调机制以及提供跨境农业科技合作配套服务支撑体系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