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凤仙花原产印度,现在我国南部、马来西亚等世界各地已广泛栽培。凤仙喜暖畏寒,要求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花色有白、水红、粉、玫瑰红、大红、洋红、茄紫、紫、雪青等色,花型有单瓣型、玫瑰型、山茶型、顶花型等。新几内亚凤仙是凤仙花的改良品种,花色大,适应环境能力强,防病害的能力强,因此在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 目前,凤仙主要依靠扦插繁殖,采用组织培养能快  相似文献   

2.
离子注入让凤仙花多彩多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仙花原来是叶下开花,并且仅有4种颜色。近几年,北京师范大学花卉育种研究组采用离子注入生物育种技术,培育凤仙新品种,使凤仙花在花色、花型、株型等多方面出现变异。归结起来,主要的变化是: (1)株型明显矮化,由原来高1米左右变为30厘米左右。 (2)花色新增了黄、藕荷等花色,有的一朵花上有多种颜色。 (3)矮化的凤仙花全部变为上花,大大改善了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新几内亚凤仙花(Impatienshawkeri W.Bull),是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凤仙花属(Impatiens)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原产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喜半阳环境。叶形叶色独具特色,叶轮生,披针形,叶面呈多种鲜艳色彩。花色丰富,有白色、粉色、桃红、朱红等色。花期几乎全年,春、秋、冬较盛开。多以吊篮或盆花的形式栽培,但也被用于组合盆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作为一种天然的色素资源,提取纯化后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和化妆品等行业。  相似文献   

4.
凤仙是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新儿内亚凤仙是凤仙花家族中的一个新品种。它花色丰富,四季开花,花期长,叶色独具特色,作为周年供应的时尚盆花,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它的传统繁殖方法是通过播种繁殖,但播种繁殖需要恒定的温度,而且种子价格比较昂贵,发芽率低。近年来,用无性繁殖,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既可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的急性子,其实就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凤仙花的种子。凤仙花又叫指甲花、急性子、透骨草等。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喜阳光充足、温暖而湿润的生长环境。不耐寒,怕霜。在深厚、潮润、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迅速。栽种前应施入有机肥。清明播下,一周能出苗,7月上旬就可开花,花期40~50天。7月中下旬播种,可在国庆节开花。花色有白、粉、水红、玫瑰红、大红、洋红、紫、雪青等。盛夏高温季节,每日早晚应及时浇水,并勤施肥以促壮。晚秋季节,遭遇霜害即凋萎,生命结束。春播凤仙花可采收优质种子,其果实形如纺锤,成熟时只要一有  相似文献   

6.
非洲凤仙花(Impatiens wallerana)又名洋凤仙,原产非洲,系凤仙花科宿根草本花卉。株高15~40厘米,全株呈肉质状,光滑无毛。叶互生,卵形,叶缘有细锯齿。花腋生,花朵平布于叶腋顶端,有单瓣或重瓣品种。花色有桃红、紫红、橙红、白等单色,也有星状、漩涡状等  相似文献   

7.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凤仙花多为几内亚凤仙和非洲凤仙,是凤仙花的非洲远亲。其实凤仙花在我国的兄弟姐妹们绝大多数还不为人所知,在野外默默无闻,其中有些种类属于我国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这些野生原种色彩丰富,形态多变,观赏价值决不逊色于那些"洋花",若稍加引种培育,是极有发展潜力的园林花卉。这些国产凤仙花属植物资源,迄今没有被正确认识和利用,更遑论选育  相似文献   

8.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0):3377-3382
为明确凤仙花授粉结实规律以及品系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利用单株自交、群体自交与开放杂交的方法验证凤仙花的结实习性为常异花授粉植物,心室数目变化在5~7的范围内,雄蕊的散粉时间集中在1 d内的14:00-15:00。通过ISSR-PCR分子标记对9种主栽凤仙花品系进行了多样性研究,利用11条ISSR引物对9种凤仙花DNA进行扩增,共得到77个位点,其中63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占到全部位点的81.81%。检测等位基因数(Na)平均为1.826 1;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1.000 0~1.993 5之间,平均为1.432 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介于0.107 8~0.498 4之间,平均为0.261 7;Shannon's信息指数(I)在0.219 2~0.691 5之间,平均为0.400 5,证明凤仙花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在阈值为0.58的地方,2号品系被单独分开,在阈值为0.65的地方,剩余8个品系被分为A和B两个类群。本研究针对凤仙花授粉结实的调查和多样性的研究可为日后获得株型、花色更加优良的凤仙花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几内亚凤仙(I m p a t i e n shawkeri),属凤仙花科多年生草本。花色丰富、艳丽,花期长,四季开花不断,易栽培,既可供花坛、花境、花篱栽植或作室内盆花观赏,又有药用价值,颇受人们青睐,广为栽培。凤仙性喜温暖,生长适温为15℃-25℃,适宜光照为3000lux-5000lux,忌强烈的日光照  相似文献   

10.
品种选择在过去的20年中,只有一小部分新几内亚凤仙的品种由于在花色、尺寸、分枝能力和户外表现等方面突出而获得了成功。要培育高质量的新几内亚凤仙花,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是关键的第一步。下面介绍Fischer公司表现较好的的新几内亚凤仙。“Sonics”系列是一种紧凑到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草本花卉凭借生长周期短、耐粗放管理、种类繁多、适应范围广、花色丰富、花型美观、花期集中、易规模化生产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被广泛应用于宜昌市公园广场、公共绿地、街头花坛。草花种类通过对宜昌市主要绿化区域所用到的草本花卉统计,宜昌市四季用花种类比较稳定,根据颜色来分主要有一串红、矮牵牛、秋菊、百日草、凤仙花、石竹、红花酢浆草等红色类,如一串紫、千屈菜、彩叶草等紫色类。金盏菊、万寿菊、  相似文献   

12.
滇水金凤(Impatiens uliginosa)是凤仙花科凤仙花属的草本观赏花卉,具有花期长、花形奇特、花色艳丽等特点。本研究以滇水金凤的雄雌蕊为研究材料,提取其总RNA,通过RT-PCR及RACE技术克隆得到一个特异片段,命名为IuAG,该片段全长777 bp,编码258个氨基酸,GC含量为47.45%;通过扩增IuAG基因全长基因组DNA,发现其含有7个外显子,6个内含子。同时发现该片段具有保守的MADS-box区、K区以及常用于种属内系统发育研究的AGⅠ和AGⅡ区,进一步说明该片段为植物特有的MIKC型MADS-box的C类基因。蛋白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凤仙花AG基因同源性高达80%以上,且此蛋白属于碱性不稳定疏水蛋白。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凤仙花属植物花型发育与进化、分子育种及新品种培育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蜀葵又名大蜀葵、一丈红、熟季花等,为锦葵科蜀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及亚洲各地,因最早在四川发现,故名蜀葵。蜀葵花色丰富、花朵硕大,花期长,且花色丰富,在园林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4.
葡萄酒皮渣提取花色苷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葡萄资源丰富,葡萄加工业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的葡萄皮渣。葡萄皮渣中含有丰富的花色苷,具有抗氧化及保护视力等功能。因此,探索工业水平从葡萄酒皮渣中提取花色苷方法对于高效利用我国葡萄资源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概述葡萄花色苷的研究进展,包括色素的提取纯化法、分析测定方法、生理活性功能等,展望了从葡萄皮渣中提取花色苷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植物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研究与开发,可以为花卉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改良花卉品种,也可以培育出新品种,特别是那些珍稀名贵的花卉品种,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从试验中可以看出:花卉经过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后,可能出现4个方面的显著变异:一是花色变异。例如凤仙花由原来的4种变为7种,经过离子注入后花色更加丰富多彩。有些花卉经过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后,一朵  相似文献   

16.
非洲凤仙,属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圆柱形,直立光滑,肉质多汁。叶互生,叶片披针形,叶缘有带刚毛的锯齿,叶柄有腺。花朵大,单瓣花二三朵同生于近梢顶节叶腋,花萼具喙,花柄较长,花朵常开于株冠外缘,花色鲜艳繁多,有红、白、橘红、玫瑰红、粉等,花量大,常繁花覆盖全株,花期长,只要环境适合,开花持续不断。株形极度矮化,整齐紧凑,分枝力极强,节间极度缩短,叶片浓绿,光泽鲜亮,观赏效果极佳,常应用于居室、厅堂装点,节日花坛布景。原产于非洲中南部,近几年大量引入我国,是一种优良的温室盆栽花卉。  相似文献   

17.
<正>丽格海棠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株高15~30cm,须根系,茎肉质直立,茎上被毛,叶片呈不对称心形,具有冬季开花、花色多、开花数量多、植株丰满等特点。由于丽格海棠花型大、颜色丰富、花期长,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欢迎。幼苗选择丽格海棠主要以扦插繁殖为主。选择生长健壮、花色鲜艳的植株,取顶端  相似文献   

18.
二、河南:风仙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是以西南的滇、黔、川、桂、闽等地为其主要的分布中心,其实在北方凤仙的种类也是相当多的,北方常见的水金凤在北京的东灵山、百花山等地就极为常见,花期金黄灼灼,耀人眼目。而河南,仅在鲁山地区就分布着很多种。但这些凤仙花属植物特有现象并不突出,除奇形凤仙花外,基本都是分布较为广泛的种类,如翼萼凤仙花可见于陕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窄萼凤仙花还可见于陕西、山西、湖南、湖北、贵州、重庆、甘肃等地。  相似文献   

19.
空间环境可以引起植物形态、生理、遗传物质等方面的变异,为获取性状优良的突变体材料提供了可能。本试验所用材料是经搭载"神舟4号"飞船后选育获得的凤仙花突变体SP10代。通过对其光合基本特性和RAPD分子标记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凤仙花突变体后代性状稳定,株高较普通凤仙花矮;光饱和点在700μmol·m~(-2)·s~(-1)附近,不耐强光;凤仙花突变体后代较普通凤仙花更低的叶绿素含量,更低的光合速率,则意味着更低的光合产物的积累和生物量,因此凤仙花突变体后代需要更长的时间完成生活周期。选用17对随机RAPD引物,获得的扩增产物分子量在200~2 000 bp之间,条带清晰、反应结果稳定、重复性好。航天诱变的凤仙花很多遗传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些功能表达基因的改变引起了性状的相对改变。该研究为诱变凤仙花的园林栽培应用、品种改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荷兰水仙为石蒜科水仙属具鳞茎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于葡萄牙、西班牙、地中海沿岸及北非等地。与中国水仙相比,荷兰水仙因花型、花色较为丰富,深受国内市场的欢迎,目前主要应用于花境和花坛布置,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