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水产科学》2007,26(8):439-439
为了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渔业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促进渔民增产增收,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渔业行政、生产和科研部门力量,继续在辽东湾渔场开展大规模海蜇增殖放流工作。6月15—25日,在辽东湾沿岸5个放流入海点,2.8亿头海蜇幼体被放入大海,其中在大连瓦房店市海域放流3000.12万头,营口市海域放流7375.00万头,盘锦市海域放流6016.45万头,锦州市海域放流4450.54万头,葫芦岛市海域放流4228.71万头,超额完成了今年计划放流任务,辽东湾沿岸渔民将从海蜇增殖放流中获得更大受益。  相似文献   

2.
牛世利 《海洋渔业》1985,7(4):174-174
<正> 辽东湾海蜇资源丰富。不但沿岸渔民捕捞海蜇生产的历史悠久,山东沿海广大渔民也有在辽东湾捕捞海蜇的习惯。近年来鱼类资源衰退,所以对海蜇生产越加重视。许多渔船都备有多种工具,以增加收入。我市从七十年代以后,就有部分渔船在辽东湾海蜇渔汛季节从事生产。我所对海蜇生产网具结构规格也专门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分析了我  相似文献   

3.
《水产科学》2008,27(9)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务院《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修复近海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2008年辽宁省在辽东湾渔场继续开展海蜇增殖放流。6月16—25日,在环辽东湾5个放流入海点,共向辽东湾渔场放流1 cm海蜇苗3亿头,超额完成年初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确定的2008年辽  相似文献   

4.
张世政 《海洋渔业》1983,5(5):211-212
<正> 辽东湾海蜇资源相当丰富,其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我省沿岸渔民捕捞海蜇生产的历史悠久。但在六十年代以前,被列为三类水产品,经济价值较低,因此,很少有专门从事捕捞海蜇的渔船和网具。七十年代以后,海蜇进入国际市场,出口价格较高,已被国家列为全额收购的海产品,从  相似文献   

5.
相比"三农问题","三渔问题"远未获得重视.文章通过对辽东湾海蜇捕捞的考察,沿着渔业资源的特征这条主线,深入地探讨渔民的经济行为和社会冲突,揭示现存海蜇管理制度的缺陷.笔者认为,对于辽东湾海蜇捕捞,基于产权的渔业共同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水产科学》2005,24(6):41-41
为贯彻落实省委1号文件精神,加快恢复和增加我省辽宁湾场海蜇资源,促进渔民增收,按照省领导的指示,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认真研究辽东湾海蜇人工增殖放流工作。厅领导带队到浙江、山东省考察学习,认真总结近年来我省试验性海蜇增殖放流的经验教训,并召开了由省内外专家参加的论证会,经过反复比较、充分论证,最终决定在辽东湾海域全面开展海蜇资源大规模增殖放流。  相似文献   

7.
辽东湾海蜇渔业的捕捞方式修林海王文波,叶昌臣(营口渔业公司)(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辽东湾,海蜇,捕捞方式辽东湾海蜇渔业是辽宁省近岸渔业中的主要渔业之一,约有10,000条小型渔船参加作业,年产量一般都超过10,000吨矾制...  相似文献   

8.
1 辽东湾海蜇资源现状 1.1 历年产量情况 辽东湾海蜇捕捞是当地渔民重要的收入来源,由于过度捕捞及生态环境变化,海蜇资源历年呈锐减趋势。附图为1998年以来锦州地区海蜇产量分布图,可以看出海蜇产量自1998年以来逐年下降,尤其近3年产量更低,其中2004年仅695t,创历史产量最低值。据调查统计,2004年整个辽东湾捕蜇渔民收入受到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辽东湾的海蜇资源正面临各方竞捕、互相争夺、酷捕滥渔而遭受严重破坏的局面。继续下去,必将给海蜇资源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作为水产科技工作者感到十分忧虑。为此发出紧急呼吁,救救辽东湾的海蜇资源。一、辽东湾的海蜇畅销国内外辽东湾的海蜇资源是丰富的。但过去却被认为是渔业一害,由于产值低,又影响其它渔  相似文献   

10.
海蜇(Rhopilema csculenta Kishinouye)广泛分布于我国沿岸。其成品经济价值较高,是国内外副食品市场上的畅销水产品之一。我国渔民历来有捕捞海蜇的习惯。解放后,以定置网张捕为主要作业的捕捞生产已被广泛重视。海蜇是一种繁殖力强,生命周期短的水产经济动物。三十年来,  相似文献   

11.
今年7月28日下午2点半,一年一次的辽东湾海蜇捕捞正式开始,可没想到,大部分渔民都是空手而归。据统计,今年辽宁省海蜇总产量只有703吨,相当于多年平均产量的1/30。新鲜海蜇产量锐减,直接导致市场上的海蜇制品售价直线上升,一些用去年捕捞的新鲜海蜇加工而成的水发盐渍海蜇,售价达到了60多元/千克,与螃蟹的价格差不多。  相似文献   

12.
·渔业信息·     
辽宁省首次开展海蜇资源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为贯彻落实省委1号文件精神,加快恢复和增加我省辽宁湾场海蜇资源,促进渔民增收,按照省领导的指示,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认真研究辽东湾海蜇人工增殖放流工作。厅领导带队到浙江、山东省考察学习,认真总结近年来我省试验性海蜇增殖放流的经验教训,并召开了由省内外专家参加的论证会,经过反复比较、充分论证,最终决定在辽东湾海域全面开展海蜇资源大规模增殖放流。目前,海蜇增殖放流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做到了“五个落实”:一是落实了增殖资金。经反复工作,多方努力,争取国家无偿补助资金500万元。二…  相似文献   

13.
<正>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 Kishinouye)为海生大型食用水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四个海区沿岸,日本、朝鲜和前苏联的远东沿海也有分布。近年来,海蜇在渤海区的某些年份显著增多。随着渤海区近海传统海洋生物资源的衰退和流通渠道的畅通,海蜇的身价倍增,并一改以往仅依靠定置网具兼捕的从属地位,而成为渤海沿岸渔民的一个专业捕捞对象和渔业经济的重要支柱。1992年渤海区海蜇丰收,仅黄骅市捕捞产量就高达9949t,渔船出海即满载而归,作业时间自8月5月一直延续到11月初,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而1993年却严重减产,黄骅市的捕捞产量仅为806t,只相当于1992年的8.1%,渔民们为之大惑不解。本文拟就海蜇的生物学特性对1993年大幅度减产的原因做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渤海渔业资源的衰退,辽东湾海蜇(Rhopffema esculenta Kishinouye)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辽东湾海蜇资源实际上起到了支撑辽东湾渔业生产,维持渔民生活的重要作用。海蜇增殖放流实验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十几年,取得了一定经验。辽宁省政府决定从2005年开始、在辽东湾实施海蜇公益性生产放流,  相似文献   

15.
沿岸渔业是舟山市嵊泗县传统的基础产业,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沿岸渔场、发展沿岸渔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嵊泗县沿岸渔业的现状入手,通过全面调查、召开渔民座谈会、渔业主管部门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沿岸渔业目前存在的渔民渔业水平低、沿岸渔业资源衰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可为嵊泗沿岸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正> 日本的渔业制度可分为渔业权渔业、许可渔业和自由渔业。所谓自由渔业是指对渔民加入渔业没有特别限制,可以自由经营的渔业活动,主要为用延绳钓、刺网在沿岸进行小规模作业的群众渔业活动。在日本,由于缺乏用法律手段限制对自由渔业的入渔,很容易引起渔场过度竞争和渔捞作业秩序的混乱。红鳍东方鲀底延绳钓渔业作为位于日本太平洋沿岸伊势湾海区(三重与爱知县海域)的自由渔业,近年来由于红鳍东方鲀经济价值的上升,渔民的参入不断增加,捕捞压力很大,作业秩序曾一度相当混乱,资源受到很大破坏。因此,为了合理地利用该渔  相似文献   

17.
<正>2017-2018年,项目组实施了丹东市现代渔业发展基金项目——海蜇品种选育试验。2017年,引进江苏海蜇螅状体附着片5000片,辽东湾海蜇螅状体附着片4000片,当年育出江苏海蜇苗1800万只,辽东湾海蜇苗4300万只;2018年采取了杂交选育措施,培育江苏海蜇种内雌雄自交系螅状体附着基4000片,培育江苏海蜇与本地海蜇杂交系螅状体附着基6000片,共育出杂交海蜇苗5500万只,育出的海蜇苗全部销售给省内外  相似文献   

18.
违规捕捞何时休辽东湾中心渔场是我国海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海蜇品质好、产量高、出口量大。入秋时节,该地区如今唯一能够成汛的也只有海蜇这个资源品种了,因此,它关系到辽宁省沿海经济的发展与兴衰,关系到数万渔民的生存大计。辽东湾的海蜇于每年的六七月份繁殖,生长~个月后,幼蜇伞径可达10厘米一匕厘米,体重l-2公斤;至8月下旬,伞径则可达到35厘米,体重二三十公斤,大的有50公斤。科学的捕捞期应该是每年的立秋以后,也就是8月中旬左右。假如提前一个月捕捞,按照时价计算,平均每条船每天捕捞海蜇的收入是750元;…  相似文献   

19.
《水产科技情报》1976,(11):37-39
海蜇是海洋中常见的食用大型浮游生物,热带、温带海近陆阶区,都有它的踪迹。我国的黄渤海、东海、南海都有海蜇分布,沿岸广大渔民对海蜇的生产和加工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解放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沿岸渔民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海蜇捕捞和加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浙江温洲和舟山,江苏的连云港和东台、辽宁的营口等地在生产和加工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海蜇渔业在辽东湾的渔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对虾、毛虾同称辽东湾三大渔业。八十年代以来,海蛰产量逐年提高,1985年达历史最高水平26650吨(制成品,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