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茅盛浩 《食用菌》2004,26(3):34-35
白灵侧耳又名白灵菇,由于近年来市场价格较高吸引了不少食用菌栽培者。但是不少栽培过白灵菇的栽培者反映。种白灵菇不赚钱。不赚钱主要原因是白灵菇出菇率低.不能保证每个栽培袋都能出菇。在多年野外菇棚和工厂化可调温菇房内栽培白灵菇的生产实践中,我们也碰到过类似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摸索了一套白灵菇高出菇率栽培  相似文献   

2.
通过高梁壳栽培白灵菇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粱壳栽培白灵菇比常规棉籽壳栽培白灵菇,生长周期缩短25d,生物转化率提高15%,生产成本降低20%,经济效益提高30%,白灵菇的主要营养成分明显提高。该研究为高粱壳的开发利用闯出了一条新路,为北方栽培白灵菇找到了新的原料。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柠条木屑与玉米芯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及栽培白灵菇试验,结果表明,用柠条与玉米芯组成的配方栽培白灵菇其产量、形态、品质与棉子壳栽培区别不大,而且口味更好。因此,用柠条、玉米芯组成的复合培养基代替棉子壳栽培白灵菇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白灵菇高出菇率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灵侧耳又名白灵菇 ,由于近年来市场价格较高吸引了不少食用菌栽培者 ,但是不少栽培过白灵菇的栽培者反映 ,种白灵菇不赚钱。不赚钱主要原因是白灵菇出菇率低 ,不能保证每个栽培袋都能出菇。在多年野外菇棚和工厂化可调温菇房内栽培白灵菇的生产实践中 ,我们也碰到过类似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摸索了一套白灵菇高出菇率栽培技术 ,不仅使每个栽培袋都能出菇 ,且出菇快、整齐 ,朵形好 ,产量高。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选用不需要经过冰冻刺激就能出菇的菌株我们用过的白灵菇菌株可以分为二类 :一类菌株在生理成熟后一定…  相似文献   

5.
黄志龙 《北方园艺》2008,(3):229-230
从栽培环境选择、栽培投入品把关、栽培过程控制和溯源制度建立等环节总结白灵菇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有助于提高食用白灵菇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6.
晋北高寒区柠条与玉米芯栽培白灵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柠条木屑与玉米芯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及栽培白灵菇试验。结果表明,用柠条、玉米芯组成的配方栽培白灵菇,其产量、形态、品质与棉籽壳栽培区别不大,而且口味更好。因此,用柠条、玉米芯组成的复合培养基代替棉籽壳栽培白灵菇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用菌》2013,(4):49-49
目前,白灵菇的生产方式有3种:季节性设施栽培、冷房或山洞错季栽培、工厂化周年生产。从近两年市场情况来看,白灵菇的发展现状不尽人意,首先是价格起伏很大,价位不是很理想,很多菇农种白灵菇的利润很低,究其原因,一是白灵菇的种植供大于求,菇农有货卖不了;二是技术不成熟,白灵菇的产量很低;三是白灵菇的商品性不理想,一级菇的比例太低。  相似文献   

8.
南方地区白灵菇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危贵茂 《食用菌》2003,25(3):32-33
白灵菇属北方地区栽培的中低温型品种,在南方地区栽培受到一定的限制。笔者从1999年起连续3年对白灵菇在南方地区的栽培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出南方地区白灵菇高产栽培九项技术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在白灵菇栽培技术领域创新出了许多栽培出菇方式,这些出菇方式对于提高白灵菇产量和质量有其独特的优势,丰富了白灵菇栽培技术内容。简要地介绍了河南省近几年白灵菇栽培过程中采用的14种出菇方式的操作方法,对每一种出菇方式的优劣性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利用我国大量产出的棉秆资源,采用棉秆屑替代棉籽棉子壳栽培白灵菇,经2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棉秆屑栽培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正常,出菇略早,产量与对照相等或略有增加,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棉秆可以作为栽培白灵菇的主要原料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发酵料栽培白灵菇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红伟 《食用菌》2002,24(6):23-23
白灵菇 ,又名白灵侧耳、白阿魏菇。白灵菇子实体洁白如雪、肉质细腻、口感脆滑、菌肉肥厚、富含多种营养成分 ,是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十大珍稀食用菌之一。但由于白灵菇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学特性 ,给人工驯化、栽培带来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我所科技人员充分利用本地野生白灵菇资源 ,经过反复的摸索实验 ,掌握了一套大面积人工栽培白灵菇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栽培的白灵菇操作简易、适应性强、投资少、见效快。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时间 白灵菇属中、低温型菌类 ,以秋季播种 ,冬、春季出菇产量高、质量好。具备制冷设备的空调菇房可周…  相似文献   

12.
徐彦军 《食用菌》2009,31(3):33-34
采用玉米芯为主要栽培料,研究不同玉米芯栽培料配方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对白灵菇子实体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配方①白灵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且产量最高,白灵菇子实体中蛋白质、租纤维、多糖、脂肪含量高,水解氨基酸及游离氨基酸种类丰富且含量高。  相似文献   

13.
白灵菇原产北方,属中低温菌类。南方冬季气温较高,相对低温时段较短。但南方山区海拔高度差异很大,气温相差悬殊。因此南方引进白灵菇可以选择高海拔地区栽培。现将本县近几年引进栽培白灵菇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出南方栽培白灵菇的适宜区域(以海拔高低为标准划分适宜区域)及其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白灵菇不同发育阶段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白灵菇栽培历史较短,对白灵菇生物学特性研究还不够全面,栽培技术不够成熟,导致白灵菇生产成本高、产量低、周期长、畸形菇多,极大地影响了工厂化生产企业及农户种植白灵菇积极性,制约了白灵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积温在白灵菇栽培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入手,研究积温在白灵菇不同发育阶段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灵菇菌丝体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至生理成熟所需活动积温6.175℃/g,有效积温4.850℃/g;催蕾所需活动积温1.1925℃/g,有效积温0.6175℃/g;菇蕾发育至成熟的子实体所需活动积温1.325℃/g,有效积温0.925℃/g。旨在为从事白灵菇栽培的工厂化企业及农户提高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废料栽培白灵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食用菌菌糠废料为栽培基质,探讨添加废料的适宜比例,以有效利用食用菌的栽培原料,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成本。结果表明:在废料栽培白灵菇试验中,配方3和配方4效果较好,与对照棉籽皮配方无差异。因此,可以利用白灵菇菌糠废料作为部分原料栽培食用菌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李渝珍 《食用菌》2007,29(6):48-50
白灵菇是白阿魏蘑(Pieurolus eryngill var nebrodensis)的商品名,源自我国新疆特有的野生种,经人工分离驯化获得。青海省栽培白灵菇始于2001年,历时多年引种栽培,已有成功的栽培经验,但操作中出现的某些技术问题,仍是当前制约白灵菇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对此作一探讨,以资交流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秦秀丽 《食用菌》2006,28(2):29-30
白灵菇是近年来北方地区发展较快的一种珍稀食用菌。但据笔者了解以及菇农的反映,由于栽培经验不足,技术要领掌握不好,导致代料栽培白灵菇的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影响了菇农的积极性。为此。笔者将几年来摸索玉米芯栽培白灵菇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白灵菇驯化栽培历史较短,生产中多种出菇方式并存,栽培经济效益差别很大。为此,笔者就近几年当地白灵菇生产中常用的6种出菇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以筛选出适于我市出菇管理方式,提高白灵菇栽培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金福菇在常规栽培中的栽培季节与白灵菇正好错开,利用白灵菇下脚料作培养料的不同配方,栽培金福菇试验,试验结果以白灵菇下脚料35%,棉子壳35%,菜籽麸16%,麸皮10%,石膏1%,石灰2%,复合肥1%的配方适宜,金福菇菌丝生长浓密健壮,采收前三潮菇的总生物学效率达90%,纯利润为304.23%,比对照纯利润237.56%高出66.67%,试验证明利用白灵菇下脚料栽培金福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华南地区白灵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庆生 《食用菌》2003,25(5):37-37,39
白灵菇是近年来开发出的珍稀食用菌。由于白灵菇商品性好 ,菇质优 ,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较高 ,且食味鲜美 ,市场前景广阔 ,是今后几年很有发展前途的蕈菌种类。白灵菇目前在北方地区栽培较多 ,而在华南地区的栽培量还不很大。我所从 1999年开始从全国各地引进不同的菌株类型 ,经过 3年的栽培比较试验 ,取得了较为成熟的栽培经验 ,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 栽培季节 白灵菇属中低温型菌类 ,自然条件下只能在冬季栽培出菇 ,最适宜出菇温度在 15~ 2 0℃ ,在华南地区适宜出菇的季节较短。因此 ,栽培季节的安排非常重要。根据我所三年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