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高粱亲本在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距离值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11 份有代表性的高粱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值测算,并组配了10 份杂交种进行株高、穗长、穗宽、茎粗、穗粒重、千粒重等性状的杂种优势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1 份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值为0.208~0.574,平均为0.43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0 份杂交种中,穗粒重的杂种优势指数与相应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30,其他性状相关系数均较小。但由于参试组合少,与亲本未能完全对应,因此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超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刘作易 《种子》2006,25(7):24-27
用杂交油菜黔油12号的父母本及杂交种作材料,对亲本和杂交种的产量、经济性状考察和DNA多态性标记,进行杂种优势的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产量、经济性状中亲优势、超亲优势、杂种优势指数与DNA多态性预测杂种优势的中亲优势、超亲优势、杂种优势指数结果趋势基本一致。笔者认为大多育种者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核心亲本或骨干(系)亲本作为育种的主要材料,利用DNA多态性表达亲本的遗传差异的显著特点,提出以核心亲本建立1个DNA多态性图谱库,不断补充新材料和新引物的DNA多态性结果,用分子标记预测杂种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普通小麦和轮回选择后代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亲本的配合力,根据配合力选择亲本对于杂种优势强优势组合选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亲本之间配合力的差异以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来进一步评价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以及50个杂交种的主要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蓖麻表型性状杂种优势表现特点及与亲本相应性状的关系.选用两种基因类型有明显差异的中高秆和矮杆蓖麻杂交组合的亲本CS-R6(♀)、CS-R181(♂)和CS-R63(♀)、CS-R268(♂)和它们的杂交种CS-R6.181F_1、CS-R6.181F_2、CS-R63.268F_1为研究材料.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在营养体和生殖体中分配速率和成熟期13个表型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两种类型杂交组合的生育特点及杂种优势表现上有明显差别,CS-R6.181F_1属于生殖型为主、体质型为辅的杂种优势类型;而CS-R63.268F_1属于生殖型的杂种优势类型;中高秆杂交种CS-R6.181F_1收获期13个地上部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均表现为超高亲优势;而矮秆杂交种CS-R63.268F_1只是在籽粒产量、皮壳率和粗脂肪含量等7个性状表现为超高亲优势,百粒重等3个性状表现为超中亲优势,而营养体3个性状均表现超低亲优势,CS-R63.268F_1综合了母、父本突出的优良特性,生育期趋向父本,是适合密植和机械化栽培的杂交种;蓖麻杂种优势从杂种F_2开始出现衰退,不再适合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两系”进行谷子杂种优势制杂交种时,不育系抽穗期和开花期常较恢复系早,二者只有错期播种才可在花期相遇并杂交结实。通过改良现有不育系与抗除草剂恢复系抽穗期和开花期,选育出符合谷子“两系”改良育种目标的优良高度雄性不育系3个(Y1A、Y2A和Y3A)及抗除草剂拿捕净恢复系5个(K17-1、K18-49、K18-54、K18-62和K18-70),按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15个组合,分析亲本和杂交组合配合力、超亲优势及超标优势,预测其杂种优势。结果显示,亲本的配合力各不相同,有不同优良农艺性状选择方面利用价值;杂交组合间各性状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表现存在差异,但杂种优势无关联、无规律性,分析预测亲本存在杂种优势。同时,“两系”亲本各自性状表现优良,选出的杂交组合Y3A×K18-49具有强杂种优势,可作为苗头杂交种继续进行杂种优势育种。本研究结果为谷子杂交种制种提供了可同期播种的“两系”亲本及苗头优良杂交种,简化了谷子杂交制种环节。  相似文献   

6.
夏高粱高产制种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种优势利用在我国高梁育种研究中起步较早,选育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高梁杂交种选育一般以应用国外雄性不育系和中国高粱品种为恢复系组配,地理远源,性状差异大,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同时由于杂交种双亲的各方面的差异也给杂交高粱制种带来很大的难度,经常造成杂交种的减产或绝收,因此杂交高粱制种不仅要有育种单位在品种选育过程中谨慎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大豆杂交种异地鉴定及选育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大豆杂交种杂种优势大小及其稳定性,进一步探讨杂交大豆选育方法,通过对2006—2010年异地鉴定试验初次测产及二次测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杂交种同常规对照品种比较,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增产效果显著。大豆杂交种各产量性状间差异明显,这是由杂交种的遗传基础决定的,与杂交种的亲本的遗传基础及配合力有关。杂交种产量优势主要来自于三粒荚数、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分枝数等产量性状,为杂交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同时指出了大豆杂交种异地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北方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产量及穗部性状的遗传增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地区不同年代有代表性的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为试材,对产量杂种优势的遗传增益及穗部性状杂种优势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随着品种更替产量逐年提高;(2)各穗部性状随年代的推移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良,单产的提高是各穗部性状协同作用的结果;(3)穗粗和籽粒深度是1990年以后杂交种产量增长的主要遗传增益;(4)产量的增长与杂种优势增加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玉米雄穗分枝数性状遗传、杂种优势与亲子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5个玉米F1代杂交种及8个亲本自交系为材料,在两种氮环境下研究了玉米雄穗分枝数的遗传力、杂种优势及亲子关系等。结果表明,玉米雄穗分枝数性状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和基因型×氮水平互作差异,广义遗传力达0.52~0.86。该性状F1杂交种呈近中亲遗传和超显性遗传共存的特点,大多数组合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亲子相关分析表明,F1雄穗分枝数与父本、高亲值及中亲值之间相关性较高。研究结果为玉米育种关于雄穗分枝性状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球甘蓝全株重和叶球重是其产量性状的重要构成因素。研究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对甘蓝杂交育种和创制高产结球甘蓝杂交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6×7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结球甘蓝产量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和F1代杂种优势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基于SSR标记对13个亲本进行了聚类分析和遗传距离计算。结果表明,亲本880014、739和12119的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好,可作为优良的亲本材料。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的组合为15109×01-20、12119×01-20、1602×13127和15109×739;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好的组合是1344×99011、1344×739、15109×739和12119×01-20。综上,15109×739和12119×01-20是具有增产潜力的优良组合。在中等遗传距离条件下,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好,杂种优势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深入研究棉花陆海杂交种纤维品质和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遗传规律,为培育高产优质陆海杂交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使用12份陆地棉材料和5份海岛棉材料配制陆海杂交种,对海南三亚和浙江临安种植的亲本及F_1进行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测定。【结果】陆海杂交种纤维长度、纤维强度普遍具有显著的中亲优势,部分杂交组合具有较强的超亲优势,纤维长度性状在两地间变异系数较小,可以稳定遗传;在产量方面,部分陆海杂交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衣分等性状具有中亲优势,但仍显著低于陆地棉亲本。【结论】获得2个5A级优质长绒棉杂交组合T035和T044,筛选到1个海岛棉骨干亲本塔10-280,可为探讨陆海杂交种棉纤维品质杂种优势遗传规律提供有价值数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谷子两系杂种优势利用亲本配合力的遗传基础,为今后谷子杂交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以近年来新选育的30份谷子不育系和4份现主推杂交种恢复系为亲本材料,按照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120(30×4)份杂交组合,对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谷子两系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材料同一性状和同一材料不同性状间的配合力差异较大。在34份材料中,S9、S12、S25、S27和R1在产量性状有着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值,是较为理想的亲本。在杂交组合间存在着广泛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中10个组合的折合产量增产显著。在组配谷子强优势组合时,不仅需选择较高GCA的双亲,较高SCA的选择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过氧化物酶杂合性与玉米F1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在产量杂种优势预测中的作用,在利用玉米F1代杂种优势群的基础上,选用安徽科技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6个高产组合,分析了玉米F1代杂交种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杂合性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产量杂种优势与亲本数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产量性状与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杂合性具有一定的关系,但并非杂合性越高产量杂种优势越强;利用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杂合性可以作为预测产量杂种优势表现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饲草高粱部分不育系和恢复系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饲草高粱的分类方法,分析饲草高粱亲本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对50份饲草高粱亲本材料进行了相关性状分析,计算了彼此间的遗传距离,并通过判别分析、卡方距离最低距离和卡方距离类平均方法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将50个饲草高粱亲本材料分为2个大类群,可以初步看出亲本间遗传距离的远近。2种方法对查明不同材料间的亲缘关系是有效的,对育种过程中的材料选配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选育饲草高粱杂交种时应根据亲本间遗传距离远近进行测配,提高选配强优组合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詹秋文  叶泗洪 《种子》2005,24(6):59-60,67
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了4份苏丹草品种、6份高粱品种和2份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高粱、苏丹草及其杂交种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性t测验表明,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在高粱、苏丹草及其杂交种间反应不同,高粱在处理与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苏丹草和杂交种在处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在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指标上,高粱、苏丹草及其杂交种反应一致,处理与对照间差异均不显著.利用全部生理生化指标对12个参试品种进行聚类,结果4个苏丹草品种与杂交种11号被聚成1类;高粱5号与6号,7号与8号各聚成1类;高粱10号自成1类;杂交种12号与高粱9号被聚为1类.因此,苏丹草各品种生理特性的差异较小,高粱和杂交种内品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承泓良陆作楣1棉花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利用1.1杂种优势及其度量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产生的杂种一代,在个别性状或综合性状上优于其亲本的现象称之为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我国北魏“齐民...  相似文献   

17.
玉米杂交种与亲本主要光合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5在自交纱及其组配的4个杂交种光合性能的分析表明,杂交种较其亲本在光合面积上表现三种关系类型即居中,偏高亲,超高亲,而在光合时间上表现为负优势;在光合速率上表现为正优势;幅度在3.1%~23.4%,超高亲2.4%~9.3%,光合速率杂种优势与叶绿素含量有关。杂交种的叶绿素a/b和胡萝卜素/叶绿素较亲本有降低的趋势。结合产量及有关性状分析表明,杂交种较自交系不仅在源上而且在库系统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小麦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本研究选用优势不同的3个杂交组合,以授粉后2、6和12 d的正反杂交种子与亲本自交种子为材料,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了不同优势正反杂交种子与亲本自交种子之间发育前期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所有三个时期正反杂交种子与亲本自交种子之间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差异可归纳为特异  相似文献   

19.
高粱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在杂交种和亲本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DNA甲基化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用改良AFLP方法(MSAP)分析了3个高粱杂交种及其相应亲本总DNA 5′-CCGG位点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和杂交种与相应亲本的甲基化差异模式。研究发现,以V4A、1383、Tx622A和晋粱5号为亲本,3个杂交组合,V4A×1383、Tx622A×晋粱5号和V4A×晋粱5号,F1的甲基化敏  相似文献   

20.
普通小麦光合碳同化与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按照NCII遗传交配设计配制的20个普通小麦杂交种及其亲本为材料,系统测定灌浆初期、中期和后期旗叶的6个光合碳同化相关性状,包括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并与产量性状杂种优势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杂种优势值因组合、性状和发育时期不同而差异很大。偏相关分析表明,光合碳同化性状与穗长和有效穗数杂种优势之间没有相关性,但与其他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特别是在作物籽粒产量形成最为关键的灌浆中期,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与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主茎穗产量等性状的杂种优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较高的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可能是小麦产量杂种优势形成的重要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