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乡县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无性茶苗建园的优缺点,分析了影响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因素,重点对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茶苗移栽成活率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应用农业气候区划成果,根据茶苗生育特性,分析了修水历年气候资料,综合评定移栽适期。  相似文献   

3.
包伟华 《茶业通报》1997,19(1):15-16
无性系茶树良种具有变异小、发芽整齐、高产、优质等特点,有利于实行茶业机械化,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有利于名优茶的生产和开发。但是,如何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茶叶生产者。笔者根据池州地区茶业经济技术研究中心涓桥茶叶实验站50亩无性系茶苗移栽的实践,结合对全区近4千亩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情况的调查,就这一问题谈些浅识。一、影响因子分析无性系茶苗具有无主根、须根细弱且水平分布的特点。影响其移栽成活率的有三个因子,即:生态因子、种质因子、技术因子。1、生态因子:直接影响茶苗成活率的主要是土…  相似文献   

4.
熊飞 《科学种养》2011,(3):18-18
利用扦插的无性系茶苗移栽建园,与茶籽直播建园相比,具有性状整齐一致,投产快、产量高、品质好等突出优势,是提高茶园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但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只有70%~80%(不足60%的只能毁掉重建),需要多次补苗。因此,提高移栽茶苗成活率,力争一栽全苗、一建成园,是保证无性系茶园建设成功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王文杰 《茶业通报》1998,20(2):21-22
无性系茶苗的移栽成活率是影响新建茶园成国的一项重要因子。成活率高,不仅成国快,而且使园相整齐一致;相反,成活率低,除了要费工费时不断地进行补植外,还会使茶树高低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到成国速度。目前许多地方普遍反映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低下,甚至有全军覆没的情况发生。据我们1993年在国营浮梁县广明茶场1992年的新辟茶园中调查,其无性茶苗移栽一年后的成活率只有30%~50%,这一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无性系茶树良种的推广与应用。目前我国的无性系良种茶园只占茶园总面积的5%~10%,而世界上一些主要产茶国无性系良种茶…  相似文献   

6.
正茶苗移栽具有良种化程度高、茶树个体差异小、茶树生长发育整齐、可快速成园早投产等优点,因此在当前开发建设新茶园时被普遍采用。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有的地方对茶苗移栽有关技术、标准、方法把握不准和管理措施不当,导致第一次茶苗移栽成活率不高,第二年开始大面积补苗,甚至第三年、第四年还要补栽,一连几年难以成园,补栽茶苗不仅增加成本,还影响到茶树生长的整齐度,延误正式投产。为了减少损失,提  相似文献   

7.
熊飞 《科学种养》2014,(7):17-18
<正>建设无性系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扦插繁殖的无性系茶苗根冠比小,栽植成活难度较大,有的地方栽后多次补苗,仍然不能实现全苗,以致对无性系茶园建设失去信心。如何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确保"一栽全苗、一建成园",已成为无性系茶园建设成功的关键。根据笔者经验,如果没有特殊自然灾害,只要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环节,就可使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达  相似文献   

8.
张贻礼 《茶业通报》1991,13(1):34-35
茶苗素质的好坏与茶苗移栽的成活率高低、成园快慢、产量高低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茶苗素质随着品种不同其差异极为显著。选用正确的判断方法判断茶苗素质,在茶叶生产上极其重要。目前,在这方面尚未见系统的研究报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于1985年夏插至1986年冬进行了此项研究,现将研究的结果整理如下。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梁尧 《茶业通报》2012,(1):20-22
据了解,许多地方茶苗移栽成活率不高,有的成活率只有30%~50%,尤其是远距离购买的茶苗,由于种种原因,成活率很低,不但给国家和广大茶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耽误农时,浪费苗木。那么,茶树栽培中如何提高成活率,就成了主管部门和茶农以及茶叶技术员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试验,茶树栽培中使用抗旱保水剂对提高茶树栽培成活率,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椰子胚培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以海南高种椰子胚培试管苗为移栽试材,研究了不同胚培苗质量﹑栽培基质、移栽环境对椰子胚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椰子胚培苗移栽成活的关键在于胚培苗的质量,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胚培苗成活率高。正常苗﹑少根苗﹑污染苗的移栽成活率分别为86.7%﹑29.5%﹑36.4%。最理想的移栽基质为草炭:椰糠:河砂=2:1:1;在培养室环境下移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南抗9号为研究材料,探讨棉花无土苗移栽关键技术。结果表明,(1)1叶壮苗成活率最高,缓苗期最短。(2)打洞移栽无土苗成活率较高。(3)粘质土壤移栽苗成活率较低,缓苗期长;地膜覆盖能显著提高移栽苗成活率,缩短缓苗期。  相似文献   

12.
不同苗质与移栽条件对新丰生姜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新丰生姜组培苗按不同苗质与移栽条件组合成24种处理。移植结果表明,壮苗、炼苗、蘸生根粉和蛭石与草炭土1:1有利于新丰生姜组培苗移栽后的成活。在各种组合中,壮苗的平均成活率比弱苗高8.33%,炼苗的平均成活率比不炼苗的高18.75%,蘸生根粉的平均成活率比不蘸生根粉的高6.25%,蛭石与草炭土1:1的比1:2和1:3的分别高6.25%和14.06%。炼苗提高移栽成活率的作用最大,壮苗和炼苗的组合结果最好,移栽成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3.
不同苗质及移栽条件对新丰生姜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将新丰生姜 (ZingiberofficinaleRosc .)组培苗按不同苗质与移栽条件组合成 2 4种处理。移植结果表明 ,壮苗、炼苗、蘸生根粉和蛭石与草炭土 1∶1有利于新丰生姜组培苗移栽后的成活。在各种组合中 ,壮苗的平均成活率比弱苗高 8 33%,炼苗的平均成活率比不炼苗的高18 75 %,蘸生根粉的平均成活率比不蘸生根粉的高 6 2 5 %,蛭石与草炭土 1∶1的比 1∶2和 1∶3的分别高 6 2 5 %和 14 0 6 %。炼苗提高移栽成活率的作用最大 ,壮苗和炼苗的组合结果最好 ,移栽成活率可达 10 0 %。  相似文献   

14.
张玉翠 《中国种业》2005,(10):64-65
引种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技术是关键.在多年栽培的实践中,总结出了移栽成活的技术要点,为茶苗引种移植获得成功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5.
留茬培养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0~5代留茬培养的马铃薯试管苗的株高、可用节数、叶数、成株率和移栽成活率进行了观察记录.结果证明,马铃薯试管苗连续3代留茬培养对其扩繁无显著影响;连续2代留茬培养对移栽成活率影响不大.从第四代起,留茬苗的移栽成活率明显降低;但留茬培养代数对试管苗的单株结薯数和大薯率(大于1 g)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山区秋季调运茶苗,一般在茶苗运达后马上移栽。此方式简单省事,但有4个问题:一是新建茶园,从前茬收获到茶苗移栽时间较紧,仓促整地难以保证质量;二是秋季栽苗,在山区冬季必须采取防冻措施,特别是在温室内培育的穴盘小苗,更需要覆盖防冻才能确保安全越冬;三是栽后茶苗分散,如果遇到烈日高温干旱,遮阳抗旱比较困难;四是异地调入茶苗,对当地环境、气候一时难以适应。  相似文献   

17.
黄萍  颜谦  童安毕  何庆才 《种子》2003,(5):109-110
以马铃薯试管苗为材料,通过对试管苗扩繁培养基、移栽基质的筛选和网棚移栽试管苗试验。选出了最适扩繁培养基和最适移栽苗基质配方。网棚移栽试管苗成活率达95%以上,试管苗结薯数最高达5.35粒/株。  相似文献   

18.
李光涛 《茶业通报》2005,27(3):115-116
水稻田加塑料膜密闭的育苗方法育出的茶苗移栽成活率较低(65%),虽然每年出圃的茶苗数量在增加,但茶园面积并没有大幅度增加。作者研究一种低成本培育壮苗的育苗方法。1材料与方法研究材料为云南省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云抗10号和云抗14号。试验方法为:①传统的茶苗扦插方法(竹篾笆覆盖遮荫,每天人工浇水);②近年的茶苗扦插技术(塑料膜覆盖苗床扦插法);③浸水扦插育苗法;④茶树全光喷雾(水)扦插法。2结果与讨论2.1传统的茶苗扦插方法其过程是苗床的整理、铺红土、扦插、遮荫。由于荫棚采用竹篾笆,作者采用直径1cm的钢筋做荫棚架,搭成50~70cm…  相似文献   

19.
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裸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生长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减少组培苗苗圃培育时间,延长种苗大田生长时间,提高单位面积产蔗量,提高种苗繁育速度,促进健康种苗的繁育与推广,为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裸根苗直接移栽大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以新台糖22号茎尖脱毒健康组培丛栽苗为材料,比较移栽前不同水肥炼苗条件、移栽时间、移栽方式及移栽后的光照条件等对单株裸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移栽前对丛栽苗进行控水控肥炼苗10天左右,裸根苗大田移栽成活达89.5%,与对照达极显著水平,蔗苗成活后其长势优于对照;丛栽苗分单株后移栽时间越快成活率越高,一般不超过4小时为宜;移栽深度2-3cm为宜,过浅成活率下降,过深分蘖苗数减少或没有分蘖苗;利用遮光率为70%以上的遮荫网遮光,成活率可达95.8%-97.2%;春季移栽、仿水稻栽培插秧式移栽等利于甘蔗裸根苗的成活;【结论】在丛栽苗圃中培育健壮、抗逆能力强的组培苗,移栽过程中加强水分、光照管理,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裸根苗可直接进行大田移栽。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采用扦插法繁育的优良无性系茶苗移栽建园,在各茶产区得到广泛推广与运用。与传统的茶籽点播相比,无性系茶苗移栽后,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死苗现象。分析死苗的具体原因,除茶苗质量差、栽植技术不当、栽后管理不及时、行间过度套作,以及干旱、涝渍、冻害等灾害性气候因素外,根茎部遭病菌侵染危害,也是茶苗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将无性系茶苗根茎部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方法进行介绍。一、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1.白绢病属真菌性病害,除危害茶苗外,还危害瓜类、茄果类、烟草、花生等多种植物。病菌主要以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