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以2015年8月17日~9月26日每隔10d取的5份白三叶种质乌市南山(A)、乌市南山(B)、昌吉(C)、呼图壁(D)、海法(E)为材料,通过其自然降温条件下叶片含水量、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和膜脂透性等生理指标的研究,探寻白三叶品种在新疆秋季自然降温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自然降低,5份白三叶种质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呈降低趋势;丙二醛、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电导率则先减小后增加。其中,C,D和E品种的叶绿素含量降低要晚于A、B约10d。综合分析5份白三叶品种,A、B对降温的耐受性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2.
以白三叶种子和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MC-RR对白三叶种子萌发、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以及MC-RR在白三叶体内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高浓度处理下,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株高随着MC-RR处理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根长和鲜重在低浓度处理下显著增加,在高浓度处理下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不尽相同,SOD活性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与对照相比呈先增加后降低而后又增加的趋势,POD活性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CAT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同于SOD和POD;单位鲜重白三叶MC-RR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与0.05 mg/L处理下的MC-RR含量相比显著增加,而生物富集系数的变化趋势则与单位鲜重白三叶MC-RR含量相反,随着MC-RR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随着MC-RR处理浓度的增加,白三叶受到的伤害增大。  相似文献   

3.
以节节麦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进行了28 d干旱及7 d复水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及复水对节节麦幼苗叶、根生物量比等形态参数、保护酶活性等生理参数的影响。旨在探讨节节麦形态和生理特征可塑性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特性,为其耐旱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均呈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轻度及中度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持续增加,而重度干旱胁迫中则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干旱胁迫致使节节麦幼苗叶生物量比、比叶面积下降,根生物量比及根冠比增加;3)复水后,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等多数指标均能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节节麦对干旱胁迫造成的损伤具有较高的修复能力。节节麦通过一系列形态及生理特征的可塑性变化适应土壤干旱生境,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此外,生理参数可塑性指数的均值明显大于形态参数,说明节节麦主要通过调整生理代谢以适应短期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4.
中型狼尾草幼苗对PEG、低温和盐胁迫的生理应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EG-6000、低温和NaCl处理模拟逆境胁迫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型狼尾草幼苗在3种不同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并对其抗逆性、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1)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增后降再增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增后降,在PEG 5%时达到最大;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在PEG 20%时含量是CK的6.0倍;MDA含量呈现“急剧增加—相对稳定—迅速下降”的变化趋势,PEG 5%时MDA累积量达到最大;SOD活性总体上呈“急剧下降—微增—迅速上升”的趋势,PEG 5%时最低,PEG 20%时达到最大。2)低温胁迫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降低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随温度的降低均呈升高趋势;MDA含量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SOD活性随温度的降低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 随着NaCl胁迫水平的加强,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均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加;SOD活性则呈现“微增—缓慢降低—急剧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EG胁迫下,脯氨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低温4 h胁迫下,MDA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正相关,与脯氨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NaCl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与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极显著正相关,S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可溶性蛋白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中型狼尾草适应逆境胁迫受到多种生理生化的调节,且各生理生化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是中型狼尾草应答逆因子胁迫的重要生理调节机制,体现了其抵抗逆境胁迫、减轻伤害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以节节麦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进行了28d干旱及7d复水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及复水对节节麦幼苗叶、根生物量比等形态参数、保护酶活性等生理参数的影响。旨在探讨节节麦形态和生理特征可塑性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特性,为其耐旱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均呈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轻度及中度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持续增加,而重度干旱胁迫中则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干旱胁迫致使节节麦幼苗叶生物量比、比叶面积下降,根生物量比及根冠比增加;3)复水后,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等多数指标均能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节节麦对干旱胁迫造成的损伤具有较高的修复能力。节节麦通过一系列形态及生理特征的可塑性变化适应土壤干旱生境,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此外,生理参数可塑性指数的均值明显大于形态参数,说明节节麦主要通过调整生理代谢以适应短期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西南地区白三叶种质耐铝性强弱,发掘优异材料,试验以采自四川、贵州地区的82份白三叶种质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国审品种‘海法’(Haifa)、‘胡依阿’(Huia)为供试材料,使用水培方法,观测不同种质在铝胁迫(4mmol·L-1)15 d的生长状况,利用隶属函数法初步筛选耐铝性差异材料。试验进一步通过观测9份初筛种质铝胁迫下的生长及生理变化,采用隶属函数法计算不同种质耐铝得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耐铝评价指标贡献率,结合根尖苏木精染色结果,对白三叶种质进行耐铝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铝胁迫可引起供试白三叶株高、根长、干重、绿值、相对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最大光能转化效率及叶片健康指数显著下降(P<0.05);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P<0.05);根尖活性铝含量增加。材料Tr016、Tr056、Tr060、Tr062、Tr077生长指标相对值的隶属函数得分排名靠前;而Tr009、Tr021、Tr040、Tr048、Tr075得分排名靠后。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材料Tr016、Tr060具有较强的耐铝性,而Tr021耐铝性较弱;主成分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7.
灌溉对白三叶生殖生长及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是温带重要的豆科牧草,在我国草地改良及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我国白三叶种子主要依靠进口,其生产研究匮乏、技术落后,使之生产利用受到严重制约。本研究以白三叶海法品种为对象,于2003年11月-2005年6月在云南省种羊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个水分调控处理;结合室内土培法,通过对白三叶种子田需水量及灌水时间的确定,水分对白三叶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对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调控、对种子发育及种子质量的影响等方面研究其种子生产的高产灌溉制度,并从生理生化的角度研究水分对白三叶生长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60)Co-γ辐射‘龙牧806’苜蓿干种子的幼苗生长、叶片生理和叶片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试验采用不同剂量~(60)Co-γ辐射剂量对苜蓿种子进行辐射处理。结果表明:辐射对苜蓿幼苗的生长、叶片生理和叶片细胞形态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株高和根冠比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主根长度和生物量出现降低的变化趋势,1 200~1 500Gy辐射剂量下对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更强。辐射后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随辐射剂量增加出现增加的变化趋势。600~900Gy辐射后叶片细胞和叶绿体形态结构的影响比较小,而辐射剂量为1 200~1 500Gy叶片细胞形态出现明显变形、空泡和质壁分离现象,叶绿体形态和类囊体变形严重,淀粉粒数量多和个体大,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盐胁下8种草本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特性,及其8种植物耐盐性差异,为兰州新区盐碱地园林绿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0、0.4%、0.8%、1.2%)对8种草本植物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和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对其耐盐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加,供试植物的根直径、根系活力、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根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根体积、根表面积、根长、根尖数,叶、根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叶绿体色素含量先减小后增加;叶、根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NaCl浓度为0.8%时升至最大。主成分分析和综合指标评价表明,供试植物耐盐性强弱顺序为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紫羊茅>波斯菊>红三叶>一年生黑麦草>早熟禾。  相似文献   

10.
吴榕  陈雅君  张璐  刘威  孙佳琳 《草地学报》2014,22(2):334-338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是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e L.)建植中主要的杂草,通过测定白三叶植株水浸液对蒲公英种子发芽特性、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明确白三叶浸提液对蒲公英种子和幼苗的化感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以酚类为主的白三叶植株水浸液对蒲公英的发芽率、生长指标有显著的影响,高浓度(0.04~0.05 g·mL-1)下有抑制作用,而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为明显,同时在浓度超过0.04 g·mL-1时,白三叶植株水浸液可造成蒲公英叶绿素含量减少、改变呼吸强度和增加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的积累,胚根长和呼吸强度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白三叶植株水浸液可改变蒲公英细胞膜透性,造成电解质外渗,同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等含量随白三叶植株水浸液浓度增高而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荆芥的生长、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荆芥的生长、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在不同干旱程度[基质相对含水量分别为5%~10%(重度干旱)、45%~50%(中度干旱)和85%~90%(正常灌溉)]和不同干旱时间(15、30和45 d)下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荆芥的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速率、叶干重和叶绿素含量降低,比叶质量增大;叶中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Na+含量增大;叶片抗氧化能力受到影响,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胁迫15和30 d时逐渐增强,45 d时逐渐减弱,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在胁迫30和45 d时逐渐增强,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在胁迫15 d逐渐增大,分别在30和45 d时中度干旱下的积累量最高。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荆芥叶的渗透调节作用受到影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脯氨酸、K+、Na+和Ca2+的含量降低,SOD和CAT活性先增强后减弱,POD活性持续增强,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先增加后趋于不变。荆芥能对干旱胁迫做出适应性应答,对缺水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这为荆芥的规范化栽培和用水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践踏胁迫对两种暖地型草坪草叶片形态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周守标  王晖 《草业学报》2004,13(5):70-74
通过测定践踏胁迫下野生假俭草和结缕草2种草坪草叶片的几项生理指标,初步探讨了在践踏胁迫下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总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践踏胁迫下假俭草和结缕草草层厚度、叶片长度和宽度均比对照有显著的减少.2)践踏胁迫下结缕草和假俭草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SOD酶活性要低于对照.3)践踏胁迫下可溶性总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为:假俭草>结缕草.综合评价,通过形态和生理指标分析假俭草叶片耐践踏能力大于结缕草.  相似文献   

13.
对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温性荒漠区主要野生灌木驼绒藜、唐古特白刺、柽柳、盐爪爪、梭梭、木本猪毛菜不同器官(根、枝、叶)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叶片和嫩枝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和柽柳各器官的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灌木,木本猪毛菜根系具较高脯氨酸含量;植物可溶性糖含量不同器官存在差异,木本猪毛菜各器官、唐古特白刺和柽柳叶片的根系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所有植物叶绿素a>叶绿素b,嫩枝叶绿素含量比叶片少。由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得出,唐古特白刺抗旱性最强,柽柳和木本猪毛菜次之,梭梭,盐爪爪和驼绒藜的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幼苗对外源甜菜碱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永伟  陈垣  郭凤霞  王龙强 《草业科学》2012,29(9):1417-1421
以盐生植物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幼苗为试验材料,在300 mmol·L-1 NaCl胁迫下,用0.5、1.0和2.0 mmol·L-1甜菜碱根灌处理,第7和14天时测定黑果枸杞幼苗叶片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叶片叶绿素总量、质膜相对电导率、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在等盐分胁迫下,黑果枸杞幼苗经过甜菜碱处理后,MDA和膜透性伤害率显著降低,叶绿素总量、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提高,并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有效抑制了MDA的产生,缓解了对细胞膜的伤害,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叶绿素总量、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说明盐胁迫下施用适宜浓度的甜菜碱可改善黑果枸杞幼苗的耐盐能力,提高其对盐胁迫逆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抗旱性强的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本试验以12个苜蓿品种为材料,利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设置了100 g·L-1和200 g·L-1两个胁迫梯度,分别测定叶片、茎、根颈、根系4个器官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植株根冠比,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植株各器官生理指标在抗旱性评价过程中所占权重,结合抗旱系数评价苜蓿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100 g·L-1和200 g·L-1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株高、叶面积、根长均减小,根冠比增加;各器官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在所有的生理指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较敏感。不同器官生理调节物质的抗旱系数存在差异,叶片各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小于茎和根系,根颈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大于叶片、茎和根系。在评价品种抗旱性时,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根颈脯氨酸含量、根颈可溶性糖含量、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过氧化氢酶活性占权重较大。综合分析得出,100 g·L-1 PEG处理时,‘公农1号’、‘中苜1号’和‘前景’的抗旱性比较强;200 g·L-1PEG处理时,‘骑士2’、‘东苜1号’、‘巨能2’和‘斯贝德’的抗旱性较强,可作为苜蓿抗旱栽培的参考品种。  相似文献   

16.
4份偃麦草资源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孙宗玖  李培英  阿不来提 《草地学报》2010,18(5):678-682,688
为了解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 (L.) Nevski)的抗旱生理机制,在盆栽控水条件下,对抗旱性不同的4份偃麦草种质资源进行干旱胁迫生理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后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且胁迫后0 d,5 d,10 d,15 d间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干旱胁迫过程中偃麦草叶片水分饱和亏缺(WSD)、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酶(SOD)活性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表现降低趋势;与其他材料相比,抗旱性强的材料E01的WSD值上升慢、增加率低,SOD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晚且峰值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小,脯氨酸积累少,且MDA积累慢、含量低。  相似文献   

17.
自然降温下4个狗牙根品种(系)的生理指标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露地栽培自然降温下4个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品种(系)(‘矮败狗牙根'、‘公主'、‘天堂419'和‘HN019')的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7个生理指标的测定,结合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这4个狗牙根品种(系)的耐寒性.结果表...  相似文献   

18.
外源硅对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慧  米永伟  王龙强 《草地学报》2012,20(3):553-558
以盐生植物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幼苗为材料,NaCl胁迫下设置不同硅浓度处理,并在处理后第7 d和第14 d,对叶片叶绿素、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共5种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探讨外源硅对盐胁迫下黑果枸杞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叶片叶绿素总量、质膜相对透性、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硅浓度大于1 mmol·L-1时可显著增加盐胁迫下的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并降低质膜相对透性、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硅处理下5种生理指标的降幅或增幅均小于盐胁迫处理,而当硅浓度为4和8 mmol·L-1时,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MDA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盐胁迫处理的相反,可见适宜浓度的硅可缓解盐胁迫对黑果枸杞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