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6,(6):64-66
应用主成分坐标图描述肉杂鸡个体的屠宰性状,进行个体的评价与比较。200只1日龄肉杂鸡(科宝1 500♂×海赛克斯♀),公母各半,饲喂基础日粮,常规饲养。42日龄随机抽取50只,公母各半,测定活重、屠宰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等屠宰性状,绘制并分析个体的入选主成分坐标图。结果表明:1)主成分F_1、F_2的贡献率分别为79.30%、13.48%,累计贡献率达92.78%,为入选主成分。2)主成分表达式显示F_1、F_2可分别视为屠宰因子和腹脂因子。3)以F_1得分排序的20个个体,在F_1和F_2构成的平面坐标中,绘制个体主成分坐标图,综合评价个体的屠宰性状。  相似文献   

2.
随机抽取42日龄AA肉鸡40只,公母各半,测定活重、屠宰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等屠宰性状,绘制个体入选主成分坐标图。主成分F1、F2、F3的贡献率分别为60.57%、19.91%、15.24%,累计贡献率达95.72%,为入选主成分。信息量表达式显示,F1、F2、F3可分别视为屠宰因子、胸肌因子、脂肪因子。选择F1得分排序前十的10个个体,在F1和F2、F1和F3、F2和F3构成的平面坐标中,绘制个体主成分坐标图,描述个体屠宰性状。由此得出:主成分坐标图描述AA肉鸡个体屠宰性状直观、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丰成分模型评估奶牛乳房性状,笔者在安徽蚌埠蚂蚁山奶牛场随机抽取荷斯坦奶牛220头,测定前房附着(x_1)、后房高度(x_2)、后房宽度(x_3)、悬韧带(x_4)、乳房深度(x_5)和乳头长度(x_6)等乳房性状,建立乳房性状入选主成分的评估模型。结果表明,主成分F_1~F_5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8.07%,为入选主成分。F_1~F_5的表达式分别为F_1=-0.2828x_1+0.5326x_2+0.3483x_3+0.2849x_4-0.5663x_5+0.3365x_6,F_2=0.4696x_1+0.2665x_2-0.1489x_3+0.6043x_4+0.4404x_5+0.3565x_6,F_3=-0.3407x广0.1619x_2+0.4787x_3+0.5421x_4+0.2863x_5-0.5028x_6,F_4=0.4979x_1-0.3613x_2+0.7239x_3-0.4561x_4-0.0658x_5+0.2624x_6,F_5=0.5133x_1+0.5305x_2+0.1029x_3-0.1292x_4-0.1390x_50.6391x_6。建立入选主成分评估模型为Y=0.1482x_1+0.1782x_2+0.2955x_3+0.2471x_4-0.0256x_5+0.0001x_6。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AA肉鸡屠宰性状为例,解析主成分分析在畜牧生产中的几种常用方法,主要包括入选主成分的确定、个体入选主成分的得分、性状主成分坐标图的绘制、个体主成分坐标图的绘制、屠宰性状主成分评估模型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5.
程郁昕 《中国奶牛》2009,(10):27-29
进行奶牛乳房线性性状对305d产奶量的主成分分析。选择蚌埠蚂蚁山奶牛场,随机抽取荷斯坦牛220头,测量6个乳房线性性状即前房附着(x1)、后房高度(x2)、后房宽度(x3)、悬韧带(x4)、乳房深度(x5)和乳头长度(x6),收集305d产奶量。结果显示,在累计贡献率达85%以上的5个主成分中,主成分Ⅰ、Ⅱ、Ⅲ综合反映的信息量接近60%,是对305d产奶量选择时应考虑的主要指标;主成分Ⅰ的表达式为FAC1=-0.283x1+0.470x2+0.341x3+0.498x4-0.513x5-0.268x6,主成分Ⅱ的表达式为FAC2=0.533x1+0.267x2-0.162x3+0.361x4+0.530x5+0.455x6。主成分Ⅲ的表达式为FAC3=0.348x1-0.149x2+0.479x3+0.724x4+0.103x5+0.305x6。  相似文献   

6.
选择蚌埠蚂蚁山奶牛场,随机抽取荷斯坦奶牛220头进行6个乳房线性性状即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和乳头长度的线性评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蚂蚁山奶牛场荷斯坦奶牛6个乳房性状线性评分分别是30.0分、46.7分、29.5分、38.3分、18.0分和21.0分;功能分各为80分、92分、80分、88分、68分和72分;奶牛乳房线性性状的总体评定成绩中等偏上,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长度的评定等级分别为佳、优、佳、良、中、中;其中以“后房高度”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7.
选择安徽淮南乳品公司为试验试点,随机抽取荷斯坦奶牛472头(1~≥6胎)进行隐性乳房炎与乳房性状相关性分析,测定的乳房性状主要包括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位置和乳头长度。结果表明:淮南地区荷斯坦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乳区阳性率和奶牛阳性率分别为25.79%和53.18%;乳房性状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位置、乳头长度的线性评分分别为31.92分、47.02分、29.00分、37.64分、20.02分、39.74分、20.88分。隐性乳房炎的乳区阳性率与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位置、乳头长度的表型相关系数分别是-0.0731、0.0211、0.1003、-0.0369、0.0996、-0.0323及-0.0151,其中与后房宽度、乳房深度为显著(P<0.05)的正相关,其余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奶牛阳性率与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位置、乳头长度的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0427、0.0680、0.0347-、0.0060、0.1071、-0.0119和0.0223,除与乳房深度为显著(P<0.05)的正相关外其余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进行奶水牛乳房线性性状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本试验在广西水牛研究所种畜场随机选取了49头奶水牛,进行了乳头左右间距(Х1)、乳头前后间距(Х2)、乳头交叉间距(Х3)、乳头长(Х4)、后乳房宽(Х5)、乳房深度(Х6)、乳房高度(Х7)和前乳房附着度(Х8)等乳房线性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载荷图绘制。[结果]显示,奶水牛8个乳房线性性状可简化为3个主成分(占信息总量的62.68%),其中可选取乳头左右间距、乳头交叉间距、乳头长度和乳房深度作为代表性的性状指标。[结论]载荷图分析表明,Х1和Х3的距离最近,可视为同类性状。对奶水牛乳房线性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性状指标,可为今后奶水牛的选育和改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肉杂鸡屠宰性状的主成分进行分析,笔者选择200只1日龄肉杂鸡(科宝1500♂×海赛克斯♀),公母各半,饲喂基础日粮,常规饲养;42日龄随机抽取50只,公母各半,进行屠宰性状活重(x_1)、屠宰重(x_2)、半净膛重(x_3)、全净膛重(x_4)、胸肌重(x_5)、腿肌重(x_6)、腹脂重(x_7)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F_1、F_2的贡献率分别为79.29%和13.48%;二者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2.78%。F_1的信息量表达式为F_1=O.4131x_1+0.4165x_2+0.4179x_3+0.4110x_4+0.3999x_5+0.3658x_6+0.1367x_7,可视为重量因子;F_2的信息量表达式为F_2=0.0448x_1-0.0014x_2-0.0465x_3-0.0280x_4-0.1259x_5-0.1897x_6+0.9712x_7,可视为腹脂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寒区青粗饲料质量和奶牛生产性能,试验于2011—2012年在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试验基地选用20个青贮玉米品种,连续2年研究青贮玉米的9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找出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农艺性状因子;对青贮玉米植株形态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合产量相关性分析,确定主导产量的因子。结果表明:与产量相关的性状为第1主成分,籽粒形成相关的性状为第2主成分,叶片形态因子为第3主成分。在齐齐哈尔地区产量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中原单32、东青1号、东农252、海玉9号。  相似文献   

11.
在前人利用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杂种F_1性状的构成因素进行了剖析,指出F_1的性状表现决定于双亲平均值和双亲遗传差异的共同作用。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若干具有相关关系的性状,找出控制这些性状的公共因子(主成分),把主成分的差异作为度量遗传差异的指标,从而提出用F_1的性状值对中亲值、双亲主成分差的多元回归,作为F_1的预测模型。通过几种方法对F_1的预测效果的对比,初步对本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旨在评估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乳房性状的遗传水平。本研究使用DMU(v6.0)软件的AI-REML模块结合EM算法并配合多性状动物模型对宁夏地区12 415头荷斯坦牛,包括111 735个观察值的9个乳房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探讨构象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乳房性状遗传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乳房深度遗传力值为0.242,乳房质地为0.080,悬韧带为0.183,前乳房附着为0.230,前乳头位置为0.231,前乳头长度为0.173,后乳房高为0.272,后乳房宽为0.378,后乳头位置为0.169。各性状遗传相关范围为-0.277~0.706,表型相关范围为-0.084~0.316。研究共筛选出特征值≥1的4个主成分,占总方差的64.19%,且9个乳房性状在前3个主成分中已全部体现,荷载系数均在0.4以上。本研究通过对宁夏地区奶牛DHI数据的深入挖掘和遗传参数估计,准确地把握了宁夏奶牛群体的结构特征,对于奶牛的选种选配和育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淮南地区荷斯坦奶牛泌乳系统性状的线性评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淮南乳品公司为试验试点.随机抽取荷斯坦奶牛493头(1~11胎),进行奶牛体型线性评定中泌乳系统性状即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位置和乳头长度的线性选择评定及分析。结果表明:淮南地区荷斯坦奶牛泌乳系统性状的表现中等偏好.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位置、乳头长度的线性评分分别是31.95、46.98、29,09、37.47、15.08、39.74和20.82分.评定等级各为佳、优、好、良、中、良、中。同时,后房高度、后房宽度、乳头位置的线性评分随胎次变化而变化很小且无规律可循,各胎次几乎相同;乳头长度、悬韧带的线性评分随胎次升高而增加,但后者幅度很小;前房附着、乳房深度的线性评分均表现随胎次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荷斯坦奶牛体型线性性状对305天产奶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荷斯坦奶牛体型线性性状时305 d产奶量的通径分析,建立体型线性性状对305 d产奶量的最优回归方程.随机抽取荷斯坦奶牛395头,测量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固、管围、尻高、尻宽、腰角宽、乳房深度、后房高度、前房附着、乳头长度、乳头外径等13个体型线性性状,收集395头奶牛305 d产奶量.结果表明:前房附着,乳头外径与305 d产奶量相关极显著(P0.05);体斜长、胸围、尻宽、后房高度和前房附着对305 d产奶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7,(3):14-16
随机选取荷斯坦奶牛180头,其中1-3胎各60头,进行奶牛外貌性状体高(x1)、胸宽(x2)、体深(x3)、尻角度(x4)、尻宽(x5)、后肢侧视(x6)、蹄角度(x7)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F1~F6的贡献率分别为30.68%、15.67%、14.24%、12.11%、11.18%和9.50%,累计贡献率达93.46%;F1的信息量表达式为F1=0.510 9x1+0.294 6x2+0.448 8x3-0.195 4x4+0.524 3x5-0.012 5x6+0.370 9x7,余类推;F1可视为体躯容积因子,F3、F4可视为耐用因子。主成分(外貌性状的线性组合)可在尽量保持遗传信息的基础上简化复杂的外貌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数量性状分析及遗传参数估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线性鉴定工作的应用推广,使奶牛质量性状数量化得到承认,它不仅使体型性状数量化,而且使相对比较的体型性状得到评估。在测定方法上,也不同于传统的鉴定办法。如乳房高度、后房宽度、尻角度、强状度等与潜在生产能力有关的性状,应用线性评定,均有其实际经济效益。为探索黑白花奶牛乳房各数量性状的表型参数、遗传力,各性状间及与305天产奶量的相关程度,进一步为综合评  相似文献   

17.
主成分分析法在柞蚕品种资源经济性状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柞蚕品种资源的性状进行评价和归类,有利于提高柞蚕品种资源鉴定的效率及育种亲本的合理、有效选择。对16份柞蚕品种资源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调查的16个主要经济性状选取出综合产量因子、茧丝效率因子、生命力因子和茧丝产量因子4个主成分,这4个主成分代表了16个主要经济性状信息总量的83.068%,其中包含有关茧丝性状的信息较多。基于4个主成分值的聚类分析,可将16份柞蚕品种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每个主成分在各类群的表现:综合产量因子为第1类群第2类群第3类群第4类群,茧丝效率因子为第4类群第2类群第1类群≈第3类群,生命力因子为第4类群第1类群第3类群第2类群,而茧丝产量因子在各类群的排列规律不明显。依据4个主成分对16份柞蚕品种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三里丝和定州1号排列前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胎次乳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乳房性状与泌乳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地中海奶水牛乳房线性性状的入选主成分评估模型,为培育具有优良乳房性状的高产奶水牛提供参考。收集意大利牧场123头地中海水牛共1 107条生产记录信息,利用SAS 9.2 CORR过程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PRINCOMP过程建立入选主成分评估模型。结果表明,1~4胎时,270 d泌乳量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增加;在1~2胎时,前乳头长与后乳头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胎及3胎以上时,前乳头长与后乳头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1~4胎时,乳区面积与前乳头距、前后乳头距、后乳头距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前乳头距与后乳头距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4胎时,前后乳头距与泌乳量、乳蛋白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与乳脂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同时乳区面积与泌乳性能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第1~2、4胎及以上时,泌乳量、乳蛋白量和乳脂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在第3胎时泌乳性能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入选主成分评估模型为:Y=0.2631x1+0.1186x2+0.0862x3+0.0796x4+0.1039x5+0.0042x6-6.9689,式中,x1,前乳头长;x2,后乳头长;x3,前乳头距;x4,前后乳头距;x5,后乳头距;x6,乳区面积。本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地中海奶水牛不同胎次乳房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而乳房性状与泌乳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受胎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奶牛后房宽度,高度和深度与最高日产奶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后房宽度、高度和深度与最高日产奶量关系的探讨苗树君韩名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158308)江振德(八五一一农场)毛雅静(红旗农场)奶牛后房宽度、高度和深度是外貌线性评定中的三个主要性状,它们的发育程度基本反应了乳房容积大小及泌乳潜力...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对新疆褐牛乳肉兼用牛体型外貌线性评定方法进行探究。通过测定新疆伊犁河谷483头新疆褐牛一胎或二胎生产母牛的体重、体尺、乳房结构性状共18个指标,对这18个指标进行极值、方差、相关性、聚类和主成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褐牛母牛18个性状指标中有11个性状变异系数在10%以上,说明新疆褐牛选育提高潜力较大;在12个体尺性状中,体高、体斜长、胸围、胸底宽、腹围、尻宽、尻长和坐骨端宽各性状间表现为极显著相关性;17个体尺、泌乳性状可通过聚类分析分成8类,通过主成分值贡献值选取前5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反映综合信息量最大。综合上述结果并借鉴奶牛、中国西门塔尔牛、国外褐牛体型外貌线性评定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伊犁河谷新疆褐牛9分制线性外貌评定方法,4个特征性状为整体结构、尻部、腿蹄、乳房,为今后新疆褐牛鉴定、选种选配和选育提高方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