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野生动物饲养与保护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充分认识并掌握各类野生动物的特点及饲养管理规程,从而能针对各类野生动物的差异制订有效的保护策略。针对目前野生动物饲养与保护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能动性差、考核方式片面等问题,笔者将野生动物饲养与保护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划分为教学模块和应用模块两大部分,灵活运用翻转课堂、嵌入式微课等教学手段进行了多元化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期为进一步有效开展该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工饲养繁育是保护野生动物(特别是濒危动物)的一种有效方法,虽然我国对于野生动物的人工驯养繁殖已有很长的历史,但真正为保护资源、发展经济而进行的野生动物饲养繁育还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在对比国内外种植饲草饲养繁育野生动物方面的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野生动物饲草基地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成果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科学地推动当地草产业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体系与认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体系是野生动物生产经营组织围绕野生动物饲养而展开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饲养方针和目标,开展饲养策划、饲养控制、饲养保证和饲养改进活动,覆盖范围包括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动物福利、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体系,是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野生动物行政管理的根本期望。实施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体系能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动物福利,保护员工权益。开展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体系认证,借助社会力量监督和管理野生动物饲养业,逐步用认证替代现行的政府行政性监管方式,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减少行政责任和风险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圈养金丝猴饲养管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珞  王洁  许锋 《野生动物》2007,28(2):22-24
迁地保护是挽救濒危野生动物的重要手段,加强圈养金丝猴饲养管理,对扩大种群和拯救这个物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成都动物园金丝猴的饲养管理进行了阐述,旨在改进圈养金丝猴的饲养管理和改善生活条件,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5.
(八)哪些野生动物允许食用、养殖食用野生动物应注意什么 可食用野生动物是指经过人工饲养繁殖能够为人们提供食用产品的野生动物。目前政府主管部门还没有明确规定哪些种类可以食用,但从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基本方针出发,养殖允许食用的野生动物应当注意:(1)必须是经过科研管理部门鉴定能够进行规模化生产或者家庭人工饲养繁殖的品种,大多属于非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动物园通过6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在大熊猫、朱鹮、华南虎等珍稀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论述了我国城市动物园在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作中已取得的各项成功经验,包括在野生动物饲养管理、饲料配置、繁殖管理、笼舍构建、个体管理等多方面工作获得的进展,并讨论了这些成功经验在城市动物园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城市动物园整体现存的不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了剖析,如缺乏科学化的物种数量管理、未完全开展生态型的场馆设计,以及欠缺种群管理概念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野生动物除了就地保护,还需要对种群数量少、极度濒危的动物进行迁地保护,而动物园为迁地保护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场所。因此,建设功能齐全、自然舒适、环境优美的动物园就成了各地发展和追求的目标。本文主要从动物园野生动物场馆建设规划、升级改造及动物搬迁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为野生动物保护机构提供理论支持,更好地保护我国野生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圈养野生动物刻板行为的表现特点、影响因素,来阐述丰容在野生动物刻板行为中所起的作用,进一步为提高野生动物饲养管理水平和野生动物福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扩大种群数量,提高野生动物的繁殖率,以便能更好的建立完善的种群体系。近年来济南动物园采用人工孵化的方式,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1种蛋的收集与选择首先种蛋要挑选形状正常,来源健康无病、饲养管理正确、配偶比例适当的种群,才可保证较高的受精率  相似文献   

10.
自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以来,吉林省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在原林业部和吉林省政府的关怀下己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吉林省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己步入法制化管理轨道,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现象得到厂有效扼制自上而下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队伍己成体系野生动物饲养加工业已初具规模,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工不断增强《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的十年是吉林省野生动物保护事件快速发展、野生动物管理水平迈向新台阶的十年。加强法制建设吉林省是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最早的省(区)之一,早在1985年3月吉林省人大就颁布实施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养鹿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目前饲养茸用鹿大约60万只,年产鹿茸130余吨,养鹿已成为特产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关于家养鹿是家畜还是野生动物,历来学术界、农、林系统争论不休,悬而未决。为了积极健康地发展养鹿事业,积极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论证家养鹿是家畜不是野生动物是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鸿雁、斑头雁、野黄鸭等野生禽类自行混入散养家禽进行饲养的观察,分析野禽人工养殖的可行性,对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野生动物生境是指野生动物的生活空间以及其中的光照、地形、植被、天敌、食物等生态因子。野生动物生境保护是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在野生动物生境保护中,存在着立法目的不合理、法律衔接不顺畅、法律缺乏操作性等问题,影响了野生动物生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为此,应通过创新立法原则、健全法律体系、完善执法机制等方式推进野生动物生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野生动物的驯养与合理利用,是野生动物保护、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将野生动物加以驯养,直接食用或利用它们体大、粗放、生存能力强的特性,通过杂交及现代生物学技术提高现有畜禽品质,或生产特色畜产品,已受许多国家关注。为了探讨野猪与家猪杂交生产野家杂交猪的可能性,1999~2008年在什邡市八角野生动物养殖场,通过野猪与家猪杂交所生产的野家杂交一代猪的饲养与育肥试验,对野家杂交猪的饲养管理和育肥屠宰性能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野家杂交猪保留了野猪明显的野性和耐粗饲性,瘦肉率、后腿比率和屠宰率等性能方面高于家猪,脂肪比例低于家猪,但生长速度低于家猪。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野生动物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有关资料,全国野生动物养殖户已达2万多家,相关产业产值达数百亿。野生动物养殖业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动物防疫工作也存在着严重问题。除了一些规模较大的专业养殖户有配备兽医技术人员,并建立卫生防疫制度外,分散农村的多数养殖户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堪忧,成为暴发野生动物疫情的严重隐患。本文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1农村野生动物饲养存在的问题1.1农村饲养方式存在缺陷,综合防制措施难以落实到位。目前农村野生动物饲养呈粗放式管理为主,饲养管理方式参差不齐,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对偏低,科技意识一时难以提高,对疫病防疫的理解仅限…  相似文献   

16.
1988年12月22日,由林业部野生动物杂志社举办的“学习宣砖《野生功物保护法》”座谈会在哈尔滨市召开。在哈市从事野生动物管理、科研、教学、展览和陈列工作的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大家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对《法》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并就如何学习、宣传贯彻好《野生动物保护法》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现将座谈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马建章:(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主任、教授) 我们盼望已久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终于颁布了,它标志着我同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正在开始走上法制轨道。过去,同家在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国务院在六十年代初开始陆续发布过一些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明确了“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饲养繁殖、合理猎取  相似文献   

17.
东北虎属世界濒危物种之一,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俄罗斯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森林中,以草食性动物鹿、狍等为食。目前,野外东北虎十分稀少,已达濒危状态。为了有效的保护东北虎,中国各个动物园均加强了东北虎的移地保护工作,相继开展了东北虎的繁殖和人工育幼研究。动物园中饲养的东北虎常因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康乐自然保护站野生动物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查清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康乐自然保护站辖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全面、准确地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的动态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提出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对策,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进行了为期2a的针对康乐保护站辖区内国家Ⅰ、Ⅱ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全面调查,并针对辖区环境情况,分析研究影响动物活动的因素,提出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幼鸟的救护与饲养过程,探讨了救护经验与问题,以期为野生动物的保护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8年月11月8日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这部法律的制定,结束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无法可依的历史,掀开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欣欣向荣的新篇章。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央和地方法规、规章等纷纷出台,形成了保护管理野生动物的、法律体系,猎捕、运输、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的合法行大都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反之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1989年,四川省政府法制局、省人大农委、省工商局、省水产局、省物价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