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进一步评价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TN-1株)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本研究通过受试犬免疫后的临床观察、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AVN)检测血清中和抗体(NA)及攻毒保护性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犬接种该疫苗中试产品后无严重不良反应;5个批次的中试疫苗产品免疫效果稳定;免后第7 d,抗体阳转率97.5%,90%的免疫犬抗体达到有效保护水平;免后第360 d试验组的群体有效保护率开始下降,为90.5%;免后第390 d仍有83%的试验犬达到有效保护水平;采用狂犬病病毒(RV)街毒CNX8511株攻击免后第390 d随机抽样的30条免疫犬,其保护率达100%。结果证明,唐山怡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TN-1株)的临床免疫效力不低于同类进口疫苗,可以用于我国动物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比较狂犬病国产疫苗(SAD株)与进口疫苗(G52株)对犬只免疫后不同阶段抗体水平的研究,结果表明:犬只在狂犬病疫苗免疫的第21天后抗体水平整体较高,150~180 d依然保持较高水平;330 d后进口疫苗(G52株)免疫的抗体水平有所下降,国产疫苗(SAD株)免疫的抗体水平合格率仍保持在90%以上。本试验为今后犬类免疫中狂犬病疫苗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犬狂犬病灭活疫苗(SAD株)的免疫效力及副作用进行了研究,表明SAD株灭活疫苗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且免疫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所有免疫犬在免疫7 d后均产生中和抗体,疫苗原苗免疫组平均水平达到了6.1 U,与进口同类疫苗相当。在免疫后14 d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疫苗免疫后12个月内虽然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到12个月时,免疫犬的抗体水平仍在0.5 U以上,与进口狂犬病灭活疫苗效果无显著差异。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免疫12个月以后,疫苗原苗和稀释疫苗免疫组均有80%以上保护率,与进口疫苗保护率相当。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PV2061株的保护效率进行评估,分别以常量、1/2剂量和1/4剂量免疫本动物并进行街毒攻击试验。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前2组在免疫4周后抗体阳性率均为100%,抗体的平均滴度分别为4.86 IU/mL和1.18 IU/mL,1/4剂量组的抗体滴度较低,平均滴度仅为0.36 IU/mL。攻毒后前2组的保护率为100%,1/4剂量组的保护率为40%,阴性对照组攻毒后全部死亡。对试验犬的脑组织进行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检测表明仅有死亡犬脑组织中有狂犬病病原存在。综上所述,狂犬病灭活疫苗PV2061株正常免疫剂量和1/2免疫剂量的强毒攻击保护率均在80%以上,阴性对照犬的死亡率高于80%,符合国际标准。本试验为灭活疫苗PV2061株的保护效率提供了试验依据,为其实际应用并投入生产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科学评价不同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选取19个规模猪场,分别使用蓝耳病国产弱毒疫苗、进口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进行免疫,免疫1月后,采集免疫猪群的血清与全血样品,进行PRRSV病原学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国产弱毒疫苗、进口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对照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40%、76.10%、36.70%、49.30%、31.17%。使用PRRS弱毒疫苗免疫组PRRSV变异株检出率较高,使用高致病性PRRS灭活疫苗免疫组PRRSV普通株检出率较高。此结果提示PRRS疫苗免疫后能产生一定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但交叉免疫保护性较差。对于PRRS的防控,关键在于提高猪群PRRS抗体的水平与整齐度,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了解西安市推行狂犬病强制免疫以来受免犬只的免疫状况。方法:采集本市犬场、散养犬户的犬血清样品280份,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阳性率。结果:被检的犬血清样品中抗体阳性率为74.64%,且进口疫苗与国产疫苗免疫后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与72.52%。结论:实行强制免疫后,犬只群体狂犬病免疫抗体水平较高,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70%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野生狐和貉狂犬病流行于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地区,是当地牛、羊和骆驼等家畜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在国内尚无野生动物口服疫苗的前提下,对家畜进行狂犬病灭活疫苗接种,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本研究利用国产犬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VS-11株)对牛进行了免疫效果和安全性评价。以不同剂量疫苗肌内注射免疫成年牛350头,通过比较免疫后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和持续期,确定犬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VS-11株)在牛的最佳免疫剂量为1次性注射2剂量疫苗,免疫持续期为1年。结果表明,犬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VS-11株)免疫牛时,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适用于牛等大型动物的狂犬病注射免疫。  相似文献   

8.
对犬猫实施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治狂犬病等烈性传染病的现行有效手段。目前使用的主要有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多联苗等国产和进口的疫苗,正常情况下能有效防控传染性疫病。但现实中仍然有部分犬猫在接种疫苗后,继续感染免疫过疫苗的传染病,造成免疫失败。了解其原因,有助于减少免疫失败造成的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犬猫诊疗经验,对犬猫免疫失败原因进行了认真思考,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对湖南长沙市区及其他部分市州的农村地区随机抽取的156份犬血清用ELISA检测狂犬病抗体,结果显示这些地区犬免疫后抗体阳转率较低,平均为32.05%,各县(区)犬狂犬病抗体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别,较低的犬狂犬病抗体阳性率可能是湖南省外观健康犬带毒的原因之一,与人间狂犬病发病率对比发现犬狂犬病抗体阳性率与疫苗种类等情况,得出犬免疫后抗体阳性合格率城区比农村高、1岁以上的犬比1岁以内犬高、进口单联苗比国产单联苗及多联苗高。这些结果可能与疫苗的质量、免疫操作、免疫程序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猪蓝耳病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科学评价不同猪蓝耳病疫苗对生产母猪和仔猪免疫效果,选取11个规模猪场,分别使用猪蓝耳病进口弱毒疫苗、国产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对生产母猪和仔猪进行免疫,二免28d后,采集免疫猪群的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生产母猪使用不同类型的蓝耳病疫苗免疫后所产生的抗体阳性率均高于仔猪免疫后所产生的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我市开展犬狂犬病强制免疫、发证工作,统一选用狂犬病佐剂型灭活疫苗,共免疫犬6587只.为了了解该疫苗的免疫效果,保证免疫质量,在免疫后20~30d,采用犬狂犬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抗体水平抽样监测.共检测814份犬血样,结果抗体水平合格的798份,合格率为98.03%;不合格16份,占1.97%.结论:狂犬病佐剂型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ELISA与FAVN方法检测犬狂犬病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细胞培养病毒中和试验(FAVN)检测狂犬病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将40只犬免疫兽用狂犬病疫苗后,第14 d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分别采用ELISA法和国际贸易指定试验FAVN法检测血清样品,试验犬免疫第21 d攻击狂犬病毒BD06株.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p=0.19),FAVN、ELISA法检测狂犬病抗体与攻毒试验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对藏猪免疫效果的差异,笔者于2016年5月份在西藏林芝某养猪散养户进行两种疫苗免疫效果比较试验,随机抽取29日龄100头体重相近的健康藏猪仔猪(不存在母源抗体),分成对照组(灭活疫苗组,n=50)和试验组(弱毒疫苗组,n=50),试验组肌肉注射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对照组肌肉注射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分别于免疫前1天,免疫后第20,40,60天检测两组仔猪的抗体水平,记录生长和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免疫后第20,40,60天,试验组藏猪仔猪的伪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由90%降到82%,对照组的抗体阳性率则由74%降至52%;两组仔猪在90日龄时的体重差距较小。可见藏猪仔猪使用伪狂犬病弱毒疫苗的效果显著优于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防控狂犬病,百色市开展疫情专项调查和防治研究,发现狂犬病病死率和死亡人数仍居人类各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之首,死亡人数与动物发病数呈正相关关系;监测貌似健康犬狂犬病带毒率为1.9%,流行毒株属基因Ⅰ型,Ⅰ亚群;使用国产兽用狂犬病活疫苗(FlurryHEP株)免疫期为半年,注射进口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PV株)免疫有效期为一年;“专题讲座+发送短息”宣传方式效果好;采取“栓养、免疫、监测、扑灭、宣传”等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病毒中和试验(FAVN),对云南某犬场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28 d后的犬群随机抽样44只(份),检测血清中狂犬病病毒抗体效价。结果显示,44只受试犬,14只阳性(≥0.50 IU/m L),阳性率31.82%(14/44);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1次的31只受试犬(幼犬14只、训练犬17只),3只阳性,阳性率9.68%(3/31);免疫2次及2次以上的13只受试犬(3只训练犬,10只种犬),11只阳性,阳性率84.62%(11/13)。调查显示,该犬场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覆盖率为100%。笔者建议:在犬12月龄前,应进行两次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在幼犬3月龄后进行第1次免疫,间隔1个月后进行第二次狂犬病灭活疫苗加强免疫,消除狂犬病免疫空挡,以后每年进行1次免疫;对于监测过程中,出现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低于0.50 IU/m L的犬只,应及时加强免疫1次;并加强犬场周围流浪犬、流浪猫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规模养犬场和散养户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减少畜间狂犬病的发生,从源头上控制该病,选取2个规模养犬场和2个行政村散养户的90头幼犬,平均分为A、B、C 3组,每组30只。A组在3月龄免疫1次;B组在3月龄免疫1次,30 d后免疫第2次;C组不免疫作为对照。分别在注射疫苗前和注射疫苗后第30、60、120、240、360 d采集实验犬血样,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抗体。结果:A组规模场犬免疫后30~60 d抗体阳性率为76.67%~80.00%,达到国家规定≥70%的要求,而散养户犬均未达到要求;B组规模场犬免疫后30~240 d抗体阳性率为73.33%~96.67%,散养户犬免疫后60~120 d抗体阳性率为83.33~90.00%,均达到规定的要求。结论:在饲养管理较好的条件下,幼犬在3月龄首次免疫狂犬病疫苗后30 d再免疫1次效果较好,基本可保证全年狂犬病抗体的免疫水平。散养户应加强犬的营养和饲养管理,以利于免疫抗体的产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长沙市中心城区犬只狂犬病免疫抗体水平,给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科学的防控依据,通过不定期采集全市城区17家授权免疫点犬只血样,使用法国SYBIOTICS犬猫狂犬病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2014年长沙市中心城区犬只狂犬病免疫抗体合格率为65.4%;6月龄以下犬只免疫抗体水平较低,仅为25.6%;免疫一次与免疫两次以上的抗体合格率差异性显著(P<0.05);免疫两次不同生产厂家疫苗的抗体合格率差异性显著(P<0.05);免疫三次及以上不同生产厂家疫苗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差异不显著;国产疫苗比进口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要高,但差异不显著。结果提示,应重点关注6月龄以下犬的免疫工作;免疫程序需进一步优化;应继续加大对国产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及两种疫苗免疫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掌控江苏地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的感染情况及其流行性趋势,比较变异株猪伪狂犬病疫苗(C株)和Bartha-K61疫苗的免疫防控效果。于2017年5月份至2019年1月份对江苏地区59个规模场进行采样,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猪群中的gE抗体来鉴定猪群是否被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另外,在一猪伪狂犬病阳性的规模猪场进行变异株猪伪狂犬病疫苗(C株)和Bartha-K61疫苗的防控效果的实验,通过检测猪伪狂犬病gE,gB抗体及中和抗体来判定猪群的猪伪狂犬病抗体保护水平。显示4 608份检测血样中,gE阳性1 681份,阳性率36%,母猪群gE阳性率46%,育肥猪群gE阳性率28%,59个猪场中育肥阶段gE阳性的猪场22个,占比37%。在其中一个商品猪群gE抗体100%阳性猪场进行2组猪伪狂犬病疫苗的实验,通过实验2组商品猪gE抗体18周龄至出栏前均为阴性,同时检测发现变异株疫苗(C株)对经典株和变异株的中和抗体效价均高于Bartha-K61疫苗。结果表明,江苏地区猪伪狂犬病感染压力较大,另外C株疫苗相对于进口的Bartha-K61株疫苗在本场的免疫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对宠物犬实施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治狂犬病等烈性传染病的现行有效手段。目前使用的主要有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多联苗等国产和进口的疫苗,正常情况下能有效地防控传染性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但现实中仍然有部分宠物犬在接种疫苗后,继续感染免疫过疫苗的传染病,造成免疫失败。笔者根据多年宠物  相似文献   

20.
正宠物犬实施免疫接种,是防控狂犬病等烈性传染病的有效手段。目前使用的主要有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多联苗等国产和国外进口疫苗,正常情况下能有效防控犬之间及人兽之间传染性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但是,仍有部分宠物犬在免疫接种后,仍有可能继续感染该类传染病,造成免疫失败。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归类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供参考。1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1.1疫苗运输、储存不当或冷链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