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品土杂鸡散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康国俊 《畜牧市场》2007,(11):60-61
秀山县今年二季度鸡的存栏数是755036只,其中散养土杂鸡存栏722486只。虽然广大农户素有散养土鸡的传统习惯,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饲养管理经验,但随着市场对土杂鸡的需求,现代土杂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土杂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与传统土法养鸡有很大不同,根据秀山县中和、平凯、三合等乡镇规模土杂鸡养殖场近两年的养殖情况,总结出商品土杂鸡的散养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韦骏 《水禽世界》2006,(11):20-21
当前畜牧养殖业是农村农户增收的一个主要渠道,养鸡投资小、见效快,是养殖捷径之一。但必须掌握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现将农村散养鸡增效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介绍如下供参考。1要选准品种根据农村现有饲养条件,结合市场需求,发挥农村土地资源和饲料资源优势,选择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耐粗饲、肉质好的品种,是农村散养鸡增效的关键。当前,快大型肉鸡肉质差、市场价格低迷、饲养效益不高,加之其饲养标准要求高,适合于工厂化集约生产而不适宜在农村散养,而地方良种鸡和土杂鸡,一方面是在农村长期饲养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品种,对在农村饲养有很强的适应…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鸡肉、鸡蛋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环保、生态的鸡肉、鸡蛋更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也随之上涨,可充分利用废弃的菜叶等农副产品喂鸡,这不仅减少了浪费,降低饲养管理成本,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本文就林下养殖中品种选择,扬地选择,饲养管理和防疫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随着人们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重视,在林下、果园饲养家禽,特别是在农村散养土杂鸡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散养是我国农村区域主要的养鸡方式,散养鸡与笼养鸡相比较具有更质量的肉质、具有更长的饲养周期.但是农村地区散养方式相对比较粗放,会导致很多疫病的出现以及传播,对于鸡只的生产能力和生长质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针对农村散养鸡进行疫病防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高质量的疫病防治工作对成品鸡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好的保障作用.基于此,笔者试在文章中针对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进行探究,旨在促进我国农地区散养鸡的质量和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农村由于良种鸡的推广,集约化养鸡的规模在扩大。但是千家万户散养的土种鸡仍占有一定的比例。目前人们对良种鸡的饲养和管理比较重视,而千家万户饲养的土种鸡却出现了购买苗鸡难、育雏难、鸡的防疫治病难、饲料配合加工难等实际问题。几年来我们针对农村饲养土种鸡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部分农村家庭都有在空闲地区养本地鸡的习俗,大多采用粗放粗养的饲养方式。但是由于农村群众对于饲养技术以及疾病的防治知识比较缺乏,再加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导致农村散养鸡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极高。本文对农村散养鸡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禽流感感染人的案例发生,引起全社会对鸡病的广泛关注。随着散养鸡受到市场青睐,农村散养鸡的规模扩大。一方面,农村散养鸡的规模养殖处于初级阶段,饲养管理技术不成熟;另一方面,养殖户套用传统肉鸡、蛋鸡的饲养技术和经验不适用于农村规模散养,使得散养鸡疫病频发,严重影响散养鸡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及散养鸡的质量。为促进农村散养鸡饲养管理技术的提高和成熟,保证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及消费者利益,形成散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散养鸡的抗病能力强,具有较好的觅食性,而且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欢。就我国而言,农村散养鸡饲养数量逐年增多,以户外散养或林下散养为主,饲养管理粗放且有开放性,因此增加了饲养管理成本与疫病防治难度。1及时补饲,提高机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刚带回的小鸡体质较弱,抗病力差,需及时补料。方法是在纸上撒饲料进行喂食,3天后选用料盘或料  相似文献   

9.
林下生态养鸡合理密度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重庆林下养殖优质肉鸡的生产发展迅猛,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新兴养殖产业。为了做到科学化养殖,在既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推广林下人工种草规模化分区轮牧散养生产优质肉鸡的养鸡新模式,有必要对放牧散养鸡的合理放养密度进行研究,为制定合理的林下草地放牧养鸡饲养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了探明优质肉鸡放牧方式对林下植被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所谓土杂鸡,是相对“洋鸡”而言,泛指在传统农业生产条件下饲养的地方鸡种,又叫土鸡、笨鸡、本地鸡。我市2005年出笼鸡338.2万羽,土杂鸡占95%以上。由于鸡种“土生土长”,未经选育,特别饲养方式为散养和山林果园放养,以自由采食虫草为主,故其品质优良,风味好,营养价值高,倍受消费者欢迎。近几年,我市土杂鸡产销有政府和养禽协会的管理扶持,小规模山林放养土杂鸡的农户不断增多,放养技术也逐步得到提高。1放养场地选择山林放养土杂鸡,饲养空间大、空气新鲜、光照充足,营养来源全面,鸡蛋近似无公害的优质天然产品,要养好鸡,首先是选好场地。山…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我国农村地区进行鸡养殖时大多采用散养的方式,与笼养方式相比,采取散养方式的鸡肉更加鲜美,但是养殖周期比较长,而随着散养农户数据的不断提升,鸡疫病现象越来越突出,文章主要对农村散养鸡疫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控技术的推广,最后研究了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控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畜牧养殖业是农村农户脱贫的一个主要渠道,养鸡投资小,见效快,是养殖捷径之一。但必须掌握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现将养鸡增效的几个重要环节介绍如下供参考。1要选准品种根据农村现有的饲养条件,结合市场需求,发挥农村土地资源和饲料资源优势,选择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耐粗饲、肉质好的品种,是农村养鸡增效的关键。当前,快大型肉鸡肉质差、市场价格低迷,饲养效益不高,加之其饲养标准要求高,适合于工厂化集约生产而不适宜在农村散养,而地方良种鸡和土杂鸡,一方面是在农村长期饲养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品种,对在农村饲养有很强的…  相似文献   

13.
林下草地放牧养鸡的生态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笔者在织金、紫云、龙里等县推广林下种草放牧散养生产优质肉鸡的生态养鸡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贵州草地优质鸡的生产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地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新兴养殖产业。鸡不是传统的草食家禽,其放牧活动及采食规律有其特殊性。推广人工草地规模化全放牧散养生产优质肉鸡的养鸡新模式,对放牧散养鸡的活动及采食习性进行观察和研究,可为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场地环境选择、林下散养鸡舍的设计搭建、适度规模养殖密度、饲养管理、环境消毒及疫病防控等方面介绍了樱桃林下乌蒙黄鸡适度规模养殖技术,为推广乌蒙黄鸡生态养殖和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丽江市土杂鸡生产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土杂鸡培育及饲养管理技术,介绍了种蛋的收集和孵化、育雏、饲养管理、疫病防控方面的具体措施,对提高土杂鸡的生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土杂鸡饲养管理基本与其他鸡相同,主要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鸡霉菌性肺炎主要由饲料或环境中的霉菌引起,各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以雏鸡最为严重。本病发病快、死亡率高,在农村林下散养鸡中很常见,给散养户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从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以便为林下养鸡散养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与大规模饲养的笼养鸡相比,农村散养鸡主要以粗放式养殖方式为主,这种养殖方式容易导致出现各种疾病问题,一旦出现大规模传染的疾病则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加强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控技术的有效应用。本文主要是全面分析了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控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林下养鸡就是充分利用林间隙地,将鸡放入林间散养的一种养殖模式。该模式既节省养鸡成本,又为林地除害去杂,实现林牧和谐发展。因其生产环境较为粗放,应选择好场地、品种,建好鸡舍,抓好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同时做好6个方面的注意事项,从而实现林下养鸡的成功与提升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在不同饲养方式对麻花鸡肉质性状的影响,对来自农牧区山地荒漠草地散养、林下草地散养、集约化养殖的3种不同饲养方式的10只120日龄的麻花鸡进行了肉品质检测,测定项目主要包括嫩度、蒸煮损失、失水率、系水力、p H值、TVBN(总挥发性盐基氮)、水分、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10项。检测结果表明林下草地散养养殖鸡肉肉质最好,说明林下草地散养养殖好于农牧区山地荒漠草地散养,农牧区山地荒漠草地散养好于集约化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