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冻精改良是发展肉牛养殖多快好省的捷径,在冻精改良实施中首先必需确保精液的有效活力;其次是做到适时配种,使发情母牛不漏配.熟练掌握输精技术,也是提高发情母牛情期受胎率,促进冻精改良稳步发展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
牛冻精改良技术是肉牛繁殖的关键技术,既能提高母牛的受胎率又可增加养殖与经济效益。在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受胎率难以提升,本文总结了提高肉牛冻精改良受胎率的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姜国铭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1):77-77,79
1意义1.1充分发挥优秀种公牛的改良作用。一头优秀公牛一生中可生产20万头份0.25mL的细管冻精并承担10万头适龄母牛的配种,其改良率提高了10倍以上。1.2显著提高母牛受胎率肉牛细管冻精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冷冻精液,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母牛的受胎率可提高8%以上.  相似文献   

4.
浅谈影响山区肉牛冻精改良受胎率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母牛受胎率是发展高产、优质肉牛的重要基础保障,抓好饲养配套技术,提高母牛的繁殖技术,做到适时输精,推动山区肉牛冻精改良。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影响山区肉牛冻精改良受胎率的主要因素及并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冷配技术来改良当地黄牛品种,是优化肉牛品种,促进肉牛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采用该项技术,关键是要提高冷配的配种受胎率,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冻精冷配所涉及的技术环节较多,要想提高受胎率和犊牛的成活率,需要掌握好关键性环节,包括做好母牛的发情鉴定工作,选择合适的时机,做到适时配种,规范的操作,并要做好母牛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6.
受胎率是衡量肉牛改良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肉牛冻精配种受胎率,是推动养牛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快速发展,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的重要环节。凤城市是全国秸杆养牛示范县(市),开展肉牛改良工作已近20年,通过不断总结摸索,使肉牛冻精配种受胎率由初期的60%提高到90%以上 ,推动了养牛业持续稳定发展。我市在提高肉牛冻精配种受胎率方面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7.
肉牛冻精改良配种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人工授精技术。由于环境、饲养管理、年龄、季节等因素的不同,使能繁母牛发情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从母牛发情症状入手,通过不同的发情鉴定方法来判断母牛接受冷配的最佳输精时间,提高母牛受胎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目前辽宁省本地牛杂交改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订科学的繁肓规划、引进父本新品种、推广刺用小型肉牛改良本地牛、实行种公牛后裔测定、利用最优秀种,公牛冻精等措施,提高本地牛杂交改良效果;通过使用细管冻精、提高配种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缩短母牛产犊闻隔、治疗母牛疾患等技术措施,提高母牛受胎率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牛冻精改良及人工授精技术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优秀种公畜的覆盖面,节约了饲养管理费用,从而成为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技术之一。要做好黄牛冻精改良首要任务是提高母牛受胎率,要提高母牛受胎率要从两方面入手,即母牛的饲养管理,严格的配种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肉牛细管冻精人工授精和自然配种的受胎率。方法:将100头未产犊母牛设为观察组,100头未产犊母牛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母牛采用细管冻精人工授精,对照组母牛采用公牛自然配种受精,比较两组受胎率。结果:在实验期间,观察组平均受胎率为62.7%,对照组受胎率为70.0%,对照组受胎率高于观察组,但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配种的受胎率略高于细管冻精人工授精,但受限于公牛配种能力,因此具有良好受胎率的细管冻精人工授精技术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我州开展肉牛冻精改良配种多年,年冻配在万头以上,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就如何提高肉牛冻精配种受胎率问题浅谈如下,供参考。1发情鉴定母牛发情鉴定是配种的最基本的技术,在母牛发情时应注意以下特征。1.1鸣叫发情母牛,兴奋不安,鸣叫有持续性、周期性。持续几小时至1d左右,在舍内站立四处张望,对牛和饲养人员表示亲近。在野外放牧时发情母牛表现不安,尾随其他母牛或逗引其他牛尾随。1.2爬跨母牛发情时有时有爬跨行为。发情初期企图爬跨,发情盛期接受爬跨,发情末期拒绝爬跨。发情母牛的爬跨和接受爬跨有持续性和周期性。1.3外阴部发情母牛外阴…  相似文献   

12.
王东 《现代畜牧科技》2020,(4):53-53,55
肉牛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母牛的配种受胎率及获得优质的犊牛意义重大,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掌握肉牛人工授精技术的要点,包括做好精液的准备工作、做好冻精的解冻工作、掌握母牛的发情排卵时机、做到适时配种,同时还需要规范人工授精方法,正确输精。  相似文献   

13.
冻精配种是加快黄牛改良的良好途径。受胎率问题是推广冻精配种技术成败的关键。我县从1980年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颗粒对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桥子改良点1980年冻配输精127头,受胎66头,受胎率52%。1981年产杂种牛犊58头,产犊率45.7%;1981年又授配92头,经多次调查预计受胎68头、受胎率74%,情期受胎率60.87%。两年来,本人在该点搞冻配,为受胎率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在技术操作的实践中,深切体会到:掌握母牛发情规律,做好发情鉴定,适时输精,是确保受胎率高的关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黑龙江省“两牛一猪”项目的推进,黑龙江肉牛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在肉牛养殖过程中逐渐变成了最主要的繁殖技术之一。肉牛人工授精是指人为地使用特殊的器械采集公牛的精液,经过技术处理、保存后,借助器械在母牛发情时期将精液注入子宫内,以达到受孕的目的。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收入,受胎率的高低与多种因素有关。文章主要从母牛体况、母牛健康、母牛营养、精子活力、精液贮存、输精时间、器械卫生、冻精解冻、配种操作等方面介绍了提高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对提高肉牛人工受胎率都有明显的作用,希望为广大肉牛从业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提高母牛配种受胎率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牛配种受胎率的高低是决定肉牛、奶牛繁殖率以及奶牛产奶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提高母牛配种受胎率,被列为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的攻关课题。本文仅就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从选择优良冻精解冻液、运用科学的输精时间、输精部位,以及在母牛产前、产后、配种前后使用激素或...  相似文献   

16.
<正> 推广应用牛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是加快农村黄牛改良步伐,开展牛的综合利用的重要措施,但受胎率低是当前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主要难题。为此,我们调查分析了1980年以来我县加义,长寿等乡镇改站1965头黄母牛发情及冻精配种登记资料,以摸清役用黄牛配种受胎规律,提高冻配受胎率,促进牛冻配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阿克苏地区辖八县一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占较大比重的地区,区内饲料资源丰富,为发展养牛业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养牛业已初具规模。2004年塑料细管冻精配种母牛达12.5万头,平均受胎率为76%,最高达92%,塑料细管冻精配种技术推广工作创历史最好的水平。项目县(库车、温宿、阿克苏市)共完成塑料细管冻精配种母牛5.4万头,平均受胎率为79%。通过推广牛塑料细管冻精配种技术的实践和深入调查研究,摸索出一套提高冻精配种受胎率的综合技术,使受胎率逐年提高,已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灵台县自20世纪80年代推广黄牛冻精配种改良工作以来,先后用秦川、西门塔尔、利木辛、南德温等优良品种的冻精改良本地土杂牛,改良效果非常明显。本文从母牛发情鉴定、输精操作和饲养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提高黄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母牛的繁育改良技术对于改善母牛的品种,提高母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肉牛繁育改良所涉及的工作环节较多,包括母牛的发情与鉴定、母牛的人工授精技术、母牛的妊娠与分娩等,每一环节都与肉牛改良的效果息息相关,因此要掌握每个环节的工作要点,做好母牛的发情鉴定工作,做到适时配种。掌握规模的人工授精操作技术,提高母牛的配种受胎率,在母牛的妊娠期要加强管理,科学接产和助产,提高犊牛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浅谈提高母牛冻配受胎率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冻精改良和其它畜种人工授精一样可以充分地发挥良种公畜的作用 ,提高优良种公畜的配种效能 ,有效地提高畜群的质量和数量 ,扩大优秀公畜的覆盖率。由于技术环节多、操作难度大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 ,都将直接影响到冻配母牛的受胎 ,导致前功尽弃 ,甚至给牛冻改科技推广工作带来负面影响。针对我市牛冻改工作中目前新建站点较多 ,一些老站点新输精员多的实际情况 ,结合工作中的实践对提高母牛冻配受胎率 ,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 选购品质优良的冻精冻精品质的优劣是决定母牛受胎率高低的最基本条件 ,而影响冻精品质的因素很多 ,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