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湘杂油6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湘杂油6号是利用化学杀雄技术育成的双低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母本为湘油15号,父本为742.在湖南省和国家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2 305.35kg/hm2和2 309.1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9.54%和21.53%,均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种子含油量为42.37%,粗蛋白含量23.33%,油中芥酸含量0.46%、饼中硫苷含量24.16μmol/g.2003年分别通过国家和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及邻近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湘杂油1号     
湘杂油1号(湘油11号X466)由湖南农业大学油料研究所育成,1995年元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试验示范结果及其栽培要点如下:1 选育过程湘杂油1号是利用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配制的杂种.母本为双低油菜湘油11号的自交系,父本466为单低油菜品系(来自81011的自交选系).1985年春配制杂交组合,经两年比较试验,比对照湘油10号增产29.3%,比对照湘油11号增产18.26%.1982年正式参加湖南省杂交油菜区试.  相似文献   

3.
湘油13号     
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3号(原编号224-2)系湖南农学院油料研究所用国内优质油菜品种湘油11号与早熟品种湘油10号杂交选育而成.1990~1993年参加湖南省优质油菜区域试验,在三年区试中,产量居参试品种(系)第一位、1992年4月通过专家组的现场评议,1994年通过湖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作物研究》2002,16(3):152-152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原名“化杀 3号”,母本为双低油菜品种湘油 15号 ,父本为双低油菜新品系 74 2。 1997年春配制组合 ,同年秋进行产量鉴定 ,比湘油 13号增产 16 .7% ,1998~ 1999进行品比试验 ,产量比湘油 15号增产 14 .3% ,生育期长2 d。2 区域试验情况(1)国家 (长江中游区 )油菜区域试验。 2 0 0 0~ 2 0 0 1年度 ,平均产量 2 5 6 8kg/hm2 ,比对照增产 17.5 3% ,增产极显著 ,居参试品种 (系 )第一位。2 0 0 1~ 2 0 0 2年度 ,产量比对照增产 2 6 .93% ,达极显著水平 ,居参试品种 (系 )第一位。(2 )湖南省区域试验。 1999~ 2 0 0 0年…  相似文献   

5.
湘油13号     
湘油13号湘油13号(原编号224-2)是湖南农业大学油料研究室用湘油1l号作母本,湘油10号作父本杂交后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早熟油菜新品种。1994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湘油13号1991至1993年度参加湖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平...  相似文献   

6.
常杂油2号(G212A×S15)为湖南省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两系法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08—2010年进入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3月通过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常杂油2号(审定编号:湘审油20110061。该品种具备高产、优质、多抗、高含油量等特性,2009年开始生产试验和高产示范.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7.
湘晚籼 13号 (原名农香 98) ,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用湘晚籼 5号作母本 ,湘晚籼 6号作父本杂交 ,经 4年 6代选育 ,于 1997年定型的一个米质优、丰产性好、且有香味的晚籼新品系。1999,2 0 0 0年参加湖南省区试 ,2 0 0 1年 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在湖南省第四次优质稻评比中被评为二等优质稻品种。该品种现被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列为该公司开发、生产高档优质米的主要原粮品种之一。1 产量表现1.1 品比、区试结果1997年参加湖南省水稻所新品系比较试验 ,折合产量 72 82 .5 kg/ hm2 比对照湘晚籼 1号增产 8.5 %…  相似文献   

8.
余建湘 《作物研究》2002,16(3):143-143
1 特征特性湘杂油 1号为中熟甘蓝型油菜杂种 ,株高 170 cm左右 ,一次有效分枝 8~ 10个 ,二次有效分枝 5个以上 ,单株角果数多 ,果枝粗长 ,每果 2 0~ 2 2粒 ,种子黑褐色 ,千粒重 3.5~ 4 .0 g。主要特点有 :一是品质好。芥酸含量 0 .0 6 % ,硫代葡萄糖苷含量18.33μmol/ g,含油量 39% ,是我国目前育成的优质油菜中品质性状较好的品种之一。二是丰产性好。 1987~ 1988年度参加湖南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 ,每公顷产量 1772 .7kg,平均比对照湘油 10号增产 6 .12 % ,居参试杂种第二位 (仅次于秦油 2号 )。1989~ 1990年区试中比湘油 10号增产 19…  相似文献   

9.
湘文1号系湖南文理学院从泗棉2号中选育的结铃强、吐絮畅、耐旱、高产变异单株作母本,与自育的优质、抗虫新品种湘H002作父本选育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于2005年参加湖南省棉花品种区试,2006年进入湖南省棉花品种续试,同步进入生产试验,同年12月获国家转基因安全评价证书;2007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黄虎兰 《作物研究》2004,18(1):22-24
湘杂油5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通过国家审定的"双低"两系杂交油菜品种.为加速其推广应用,开展了与该省主推品种湘杂油2号和湘油15号的性状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熟期早,比湘杂油2号早2 d,比湘油15号早7 d;(2)生长发育进程较快;(3)其产量优势主要表现在单株荚果数多和每荚粒数多.因此,在生产上要在适期范围内促早播,同时还要加强前期肥水管理,为后期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湘油14号     
湘油14号系湖南农业大学油料研究所育成,1995年元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试验示范结果及栽培要点如下.1、选育过程  相似文献   

12.
湘油11号是我国目前唯一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双低油菜品种,1990年被列入《国家科委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进行大面积推广.1987年湖南农业大学亦正式列题,由我们直接组织在省内外进行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3.
湘杂油1号     
《作物研究》2002,16(3):133-133
1 主要特征特性湘杂油 1号是湖南农业大学利用化学杀雄技术育成的杂种 ,株高 170 cm左右 ,种子黑褐色 ,千粒重 3.8g左右。芥酸含量 0 .0 6 % ,硫代葡萄糖苷含量 18.33μmol/ g,含油量约 39%。1999~ 2 0 0 0年度在全省示范种植中 ,多数点的产量达到 2 2 5 0 kg/ hm2以上 ;在“湘杂油 1号高产擂台赛”中 ,多数参赛户的产量超过 2 6 2 5 kg/ hm2 ,其中湖南省慈利县东岳观镇双桥村农户钱新安的产量达到4 0 2 1.5 kg/ hm2 ,创湖南油菜单产最高纪录。2 0 0 1年该品种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大面积种植 ,一般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 30 0 kg/ hm2以上…  相似文献   

14.
湘春豆28号是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经9代选育定型的高产、高油中熟春大豆新品种,201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湘春豆28号的选育经过、性状特征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衡春豆9号是衡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早熟、抗性较好的95-113作母本,中偏迟熟、商品性好的本地品种山黄豆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运用混合法和系谱法相结合,经12代选育而成。其粗蛋白质含量45.77%,粗脂肪含量18.83%,达到国家高蛋白型大豆指标,202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湖南省区试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衡春豆9号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09.9 kg/hm2,比对照湘春豆24号增产6.6%,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98.5 kg/hm2,比对照湘春豆24号增产8.3%,适合在湖南及周边气候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湘油11号(原名83—64—1)是湖南农学院农学系油菜育种组育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1987年8月通过审定。该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母本为澳大利亚双低油菜品种马努(种子含芥酸0,硫代葡糖甙0.21%),父本是国内丰产品种甘油5号(种子含芥酸47.6%,硫代葡糖甙未测),1981年春作杂交,经两年夏繁加代,1983年定型。从1984年秋起参加湖南省单双低油菜区域试验,在1984年—1985年预备区试中,平均亩产107.3公斤,比对照湘油5号增产13.4%,居参试品系首位;在1985—1986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03.3公斤,比对照湘油5号增产11.2%,居参试品系首位;1986—198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22.99公斤,比对  相似文献   

17.
双低高油分油菜新品种盛湘油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湘油9号是利用821A×20148R选育出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含油率46.02%,芥酸含量0.25%,硫苷含量18.45μmol/g(饼),产量2347.8kg/hm2,产油量1080.5kg/hm2,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介绍了盛湘油9号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淮杂油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淮杂油 1号系江苏淮阴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 ,在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多年多点示范种植中均表现出生长优势强、产量高、品质优、抗 (耐 )菌核病、熟期适中等特性。江苏省区试平均产量3 15 7.75kg/hm2 ,比对照宁杂 1号增产 4.5 0 %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2 843.40kg/hm2 ,比对照宁杂 1号增产 10 .79%。2 0 0 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双低油菜湘油15号对菌核病抗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核病 (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是危害油菜的主要病害 ,既严重影响产量 ,又降低品质。当前生产上主要采取农业防治和药物防治 ,但效果欠佳。至于抗病育种 ,由于没有找到抗源 ,至今尚未开展。笔者在湘油 1 5号选育过程中 ,经多年观察和鉴定 ,发现该品种对菌核病有较好的抗性 ,为此近年来对湘油1 5号的抗菌核病性作了一些研究 ,其主要结果简报如下。1 湘油 15号是一个高抗品种笔者在承担国家“九五”项目“油菜抗病育种亲本材料的研究”(编号 96 - 0 0 2 - 0 2 - 1 3-2 )期间 ,曾对湘油 1 5号抗性作过多次鉴定 ,均表现高抗 ,明显优于…  相似文献   

20.
湘皮1号是湖南农学院麦类研究室以沪麦4号为亲本,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二棱春性皮大麦品种。1991年3月由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湘皮1号(原名系84-2)于1987~1990年参加湖南省大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16.5kg,比对照矮早三增产5.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