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不同配套栽培措施对商薯9号产量及杂草防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除草剂和地膜覆盖配套栽培对甘薯生长发育和杂草防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除草剂和地膜覆盖对甘薯田间杂草防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除草剂、无地膜覆盖处理相比,除草剂和地膜覆盖配套栽培对甘薯田间杂草防控、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有一定的积极效应,而在不同除草剂和地膜覆盖处理中,50%乙草胺乳油×黑色地膜处理对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最好,33%二甲戊乐灵乳油配套透明地膜或黑色地膜对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最低,33%二甲戊乐灵乳油除草效果不佳;50%乙草胺乳油×透明地膜处理薯块干物率最高,蔓茎干物率、T/R值最低;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透明地膜处理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及商品薯率最高;除草剂与地膜覆盖对甘薯杂草防控、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综合杂草防控、薯块品质等因素,生产上应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透明地膜配套栽培较为适宜。研究结果为商薯9号杂草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蒜田杂草的发生与其他作物有很大不同,它具有发生早、种类多、周期长等特点。一般大蒜种植季节是各类杂草种子的成熟季节,种得早杂草发生得也早,再加上地膜覆盖后地温的升高,更有利于杂草的滋生。目前又到了大蒜的种植季节,有关专家提醒各地,对蒜田杂草应及早防治。种植大蒜时茬口不同,杂草种类也有很大的不同,使用一种除草  相似文献   

3.
正大蒜播种后出苗时间较长,加上叶片窄长,地面长期不能形成郁闭状态,因而极有利于杂草的滋生繁殖,导致杂草种类多,为害时间长。现将大蒜田杂草的种类与综合防除方法介绍如下:一、大蒜田杂草种类与为害特点大蒜田杂草种类多,主要以荠菜、繁缕、马唐、牛筋草、早熟禾、棒头草、稗草等为主。大蒜生育期长达两百多天,从种到收有早秋、晚秋、早春、晚春4个时段的杂草为害,一般使大蒜减产25%~30%,严重的减  相似文献   

4.
<正>大蒜播种后出苗时间较长,加上叶片窄长,地面长期不能形成郁闭状态,极有利于杂草的滋生繁殖,因而蒜田杂草种类多,危害时间长,现将其杂草的综合防除法介绍如下:一、蒜田杂草种类及危害特点大蒜田杂草种类多,主要以荠菜、繁缕、马唐、牛筋草、早熟禾、棒头草、稗草等为主。大蒜生育期长达200多天,从种到收有早秋、晚秋、早春、晚春四个时段的杂草危害,一般使大蒜减产  相似文献   

5.
PBAT与PPC是化学合成型全生物可降解材料,也是目前地膜可降解材料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重点探讨PBAT和PPC材料可降解地膜的实际使用效果。设置PBAT-PPC地膜、PBAT-PPC-BioM地膜、传统PE地膜和露地对照NoFilm处理。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不同地膜处理对地表温度、杂草和豇豆产量的影响,并评估地膜降解性能和最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PBAT-PPC地膜可有效提高5—7月份地表温度0.9ºC,降低7—8月份地表温度0.2~1.6ºC。PBAT-PPC地膜与PBAT-PPC-BioM地膜均能显著提高了豇豆产量,分别较不覆膜对照处理产量提高37%和22%。PBAT-PPC地膜与PE地膜的杂草产量无显著差异,较露地杂草降低45%。试验期内,可降解地膜降解等级达到4~5,满足后期翻耕回田要求。效益分析表明,尽管可降解地膜成本较高,但增产效果显著,整体收益高于无地膜对照,且无环境风险。综上所述,基于PBAT和PPC的可降解地膜性能优异,在豇豆生产中增效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物降解地膜对大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降解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乡白皮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降解1号”、“降解2号”、“降解3号”3种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及不覆膜对大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降解地膜的保温保墒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处理之间,株高、植株重量、假茎粗、单叶平均叶面积以及鳞茎亩产鲜重差异均不显著,3种降解地膜比较,“降解3号”鳞茎产量较高,为28932.75 kg/hm2不覆膜处理由于低温冻害,鳞茎产量为覆膜处理平均产量的17.53%。对比不覆膜处理,不同覆膜处理均能显著提高5 cm和15 cm的土层温度以及1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尤其能够显著提高深层土壤温度,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降解性能对比,“降解1号”降解效果最好,至大蒜成熟期,最大拉力和断裂伸长率为0,“降解2号”和“降解3号”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02.83%和360.28%。  相似文献   

7.
生物降解膜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玉米绿色生产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田间试验,对覆盖生物降解地膜、普通PE地膜、不覆盖地膜处理的玉米出苗率、生育期、生长性状、产量、杂草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覆膜能缩短玉米生育期,覆盖生物降解地膜、普通PE膜分别比不覆盖地膜提前5d、9d,生长势较强,抑制了杂草的生长。覆盖生物降解地膜单产最高,达786.17kg/667m2,分别比普通PE膜与不覆盖地膜高4.3%、27.6%。建议生产上推广应用生物降解地膜。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物降解地膜对大蒜生长发育及降解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乡白皮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降解1号"、"降解2号"、"降解3号"3种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及不覆膜对大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降解地膜的保温保墒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处理之间,株高、植株重量、假茎粗、单叶平均叶面积以及鳞茎鲜重产量差异均不显著,3种降解地膜比较,"降解3号"鳞茎产量较高,为28932.75 kg/hm~2。不覆膜处理由于低温冻害,鳞茎产量为覆膜处理平均产量的17.53%。对比不覆膜处理,不同覆膜处理均能显著提高5 cm和15 cm的土层温度以及1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尤其能够显著提高深层土壤温度,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降解性能对比,"降解1号"降解效果最好,至大蒜成熟期,最大拉力和断裂伸长率为0,"降解2号"和"降解3号"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02.83%和360.28%。  相似文献   

9.
44%二甲戊灵·乙草胺·乙氧氟草醚乳油播后苗前施用,使用剂量为2250~2625ml/hm^2,对大蒜田主要杂草繁缕、宝盖草、播娘蒿、荠菜和野燕麦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且对大蒜安全,药效持效期长,一次用药可控制大蒜整个生育期内的杂草,可以作为大蒜田除草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石晓昀 《中国种业》2020,(11):25-28
甘薯覆膜栽培技术能有效解决甘薯生产过程中有效积温不足及季节性干旱等问题。各甘薯种植区通过应用各类覆盖栽培技术均达到了提高产量的目的,但传统地膜的覆盖与回收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造成了土壤中残留物增加,污染农田。近年来国家提倡使用甘薯可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杂草、节水保墒、降低农化产品使用及残留,是甘薯绿色高产高效生产的新模式。文章系统阐释了甘薯各类覆盖模式的优劣势,并对甘薯可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正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大蒜收获面积为1705.6万亩,产量为1405万吨。其中,我国大蒜收获面积为955.9万亩,产量为1058万吨,占全球75%。近几年来,传统大蒜的除草技术由于僵硬、更新速度慢,长期依赖单一的除草剂品种的情况没有改变,致使绝大部分大蒜田中的杂草越来越多,这其中尤以苋、藜、荠、蓼等双子叶杂草为甚,严重影响了大  相似文献   

12.
正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大蒜收获面积为1705.6万亩,产量为1405万吨。其中,我国大蒜收获面积为955.9万亩,产量为1058万吨,占全球75%。近几年来,传统大蒜的除草技术由于农僵硬、更新速度慢,长期依赖单一的除草剂品种的情况没有改变,致使绝大部分大蒜田中的杂草越来越多,这其中尤以苋、藜、荠、蓼等双子叶杂草为甚,严重影响了大蒜的生产。目前大蒜田化学除草已成为生产中一项重要措施,且日趋成熟……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被广泛应用于马铃薯栽培中,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以及杂草问题十分严重。为筛选适宜黄淮海地区的马铃薯专用地膜,以马铃薯品种荷兰15为供试材料,在2013—2015年进行大田定位试验,设置黑白配色地膜(BW)、透明生物降解地膜(BI)和普通聚乙烯地膜(CK)覆盖3个处理,研究其抑草与水热效应及其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BW和BI分别减少杂草密度44.1%~58.5%和26.7%~38.3%。马铃薯生育前期,CK增温效果明显;在淀粉积累期,BW的温度日变化幅度较小,控温效果显著。干旱年份(2014)BW保墒效果显著优于BI和CK。与CK相比,降水正常(2013)和干旱年份BW分别增产6.2%和8.2%;干旱年份BI增产7.1%;而湿润年份(2015),不同地膜处理间马铃薯产量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BW处理淀粉含量提高18.3%~37.6%,BI提高7.0%~28.9%;BW维生素C含量提高1.0%~4.3%;BW与BI均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中蛋白质含量。因此,用黑白配色地膜和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可降低膜下杂草密度,创造更适宜的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有利于马铃薯增产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4.
<正>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大蒜收获面积为1705.6万亩,产量为1405万吨。其中,我国大蒜收获面积为955.9万亩,产量为1058万吨,占全球75%。近几年来,传统大蒜的除草技术由于农僵硬、更新速度慢,长期依赖单一的除草剂品种的情况没有改变,致使绝大部分大蒜田中的杂草越来越多,这其中尤以苋、藜、荠、蓼等双子叶杂草为甚,严重影响了大蒜的生产。目前大蒜田化学除草已成为生产中一项重要措施,且日趋成熟……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5.
都尔不同剂量防除地膜籽杂草,以每667m^2和72%乳油75ml比较适宜,防除稗草、狗尾草既有效又经济;不同施药方法。以喷都尔后覆地膜比较好,不需轻耙混土、省工、省时;高剂量药害试验表明,每667m^2安全用量为200ml.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河套黄灌区麦田杂草绿色防控问题,在河套黄灌区小麦田杂草严重发生的区域,对小麦与杂草竞争关系观测的基础上,试验测定了采用不同小麦品种、种植密度、有机肥、耕翻次数、地膜覆盖方式等绿色控草措施的效果和小麦产量。结果表明,以藜科杂草、籽粒苋和稗草危害为主的麦田,杂草出土滞后于小麦10天以上。杂草主要分布于行(穴)间,株数分别占66.6%(条播)、97.6%(穴播),且行(穴)中杂草长势较弱,单株鲜重较行(穴)间降低39.3%~41.9%,小麦生长前期生态抑草作用明显;绿色控草措施中除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控草效果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措施控草效果明显。综合比较得知,黑色地膜全覆膜穴播、常规覆膜穴播、增加耕翻次数、无杂草草籽污染有机肥的株数防效分别为82.3%、71.7%、22.0%、8.6%;黑色地膜全覆膜穴播、常规覆膜穴播、增加耕翻次数、无杂草草籽污染有机肥的鲜重防效分别为98.0%、97.1%、23.9%、9.6%;黑色地膜全覆膜穴播、常规覆膜穴播、增加耕翻次数分别增产69.4%、56.4%、21.1%,可实现有机小麦生产机械化绿色控草以及低成本、高产量、规模化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生姜地膜半程覆盖栽培是指在耕地表面上覆盖地膜一段时间来栽培生姜的一项栽培新技术,生姜地膜半程覆盖栽培具有前期增温防寒,保水防旱促进养分分解,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抑制杂草,使生姜出苗整齐、粗壮,能增产增收.为了探索生姜地膜半程覆盖栽培技术,2005年在龙场镇乐榜村农户龙施云的稻田进行生姜地膜半程覆盖栽培试种.  相似文献   

18.
<正>棚室采用除草地膜覆盖除草,不但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生长,增温保墒,促进蔬菜生长,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有效地解决棚室蔬菜管理与大田播种的矛盾。一、除草地膜的种类除草地膜可分为以下两种。即含除草剂的除草地膜和含阳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除草型育秧麻地膜对秧田杂草的防控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为集中育秧提供有效的杂草防控措施,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法和小区实验研究了五氟磺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丙草胺四种除草剂附着于麻地膜上对稗草和水稻出苗、秧苗生长及杂草防控效果和水稻产量的影响。室内生物测定结果显示, 24~96 h内,五氟磺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和丙草胺均能不同程度抑制稗草和水稻种子萌发,且对稗草种子萌发的抑制率高于水稻种子; 96h时,五氟磺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3种药剂高剂量处理下的稗草和水稻呈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抑制根和芽生长及鲜重降低;高剂量丙草胺下,稗草和水稻均死亡。在此基础上, 2018—2020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五氟磺草胺15 g a.i. hm-2、苄嘧磺隆30 g a.i. hm-2、吡嘧磺隆15 g a.i. hm-2附着麻地膜时对秧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显示,除草剂附着的麻地膜对秧田杂草的防控效果比较理想,株防效达80%~90%,与对照药剂丙草胺相当;在水稻安全性方面,3种除草剂附膜30d时,...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地膜不仅具有常用普通地膜增温、节水保墒、改善土壤环境等功能;且能防除田间杂草、减少工序,提高工效;同时达到作物的增产增值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